一种现调饮料瓶及其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61751发布日期:2019-01-18 23:00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现调饮料瓶及其瓶盖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现调饮料容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现调饮料瓶及其瓶盖。



背景技术:

蜂蜜饮料等不方便调配好长时间存放,比较适宜现冲调现饮用。一般情况下需要单独使用容器将冲调的溶质存放,需要冲调饮料喝时,从容器中取适量兑水冲调然后引用。目前市面也出现了一种独立包装的现冲调的饮品,在瓶盖设置独立小容器容纳溶质,饮用前用手按压瓶顶通过内部的刺穿柱将独立小容器与饮料瓶主体容纳腔之间的阻隔打通,溶质由于重力作用下落入瓶中或倒置使瓶内的水灌入独立小容器,实现现冲调获得无法长时间存放的饮品。

然而这种按压形式的结构在冲调时比较费力,需要大力才能按压击穿瓶盖中的阻隔膜片,对手掌也有一定的反向冲击,从而导致隐形伤害。按压形式的瓶盖的独立小容器内部设置刺穿柱并且外部设置按压罩盖,罩盖与内盖之间还需要彼此导向,结构复杂并且构件数量多,制作成本高、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的现调饮料瓶及其瓶盖。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瓶盖技术方案是:一种现调饮料瓶盖,其包括与瓶嘴螺旋配合连接的环形盖筒、连接于盖筒顶端的用于容纳配料的盖胆、设于盖筒顶端阻隔盖胆与瓶嘴的隔片,所述隔片周边设有强度减弱的撕裂带,所述撕裂带与瓶嘴顶端面对应,所述盖筒内壁面与瓶嘴外周面之间设有密封环。

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撕裂带是局部减薄的线延伸区域或不同材料的二次注塑连接缝。

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连接缝由柔软胶材料形成。

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隔片的底部设有沿瓶嘴的端面而弧形延伸并且高度逐渐变化的受力垫块。

为了解决前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整体技术方案是:一种现调饮料瓶,其包括瓶体和瓶盖,所述瓶体包括具有外螺牙的瓶嘴,所述瓶盖包括与所述瓶嘴螺旋配合连接的环形盖筒、连接于盖筒顶端的用于容纳配料的盖胆、设于盖筒顶端阻隔盖胆与瓶嘴的隔片,所述隔片周边设有强度减弱的撕裂带,所述撕裂带与瓶嘴顶端面对应,所述盖筒内壁面与瓶嘴外周面之间设有密封环。

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是,配置一个底端可插接于瓶嘴的阶梯式顶推环,顶推环设有与瓶嘴端面抵顶的环肩,顶推环的顶端接触所述隔片的底面。

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顶推环的顶端部的直径小于底端部,并且顶端部与隔片形状对应且位于撕裂带外沿的内侧。

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是,配置一个限位环套于瓶嘴并位于瓶盖下方,所述盖筒的高度小于所述瓶嘴的高度。

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限位环兼作防盗环并与盖筒一体成形。

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瓶体配置有密封盖,所述瓶盖设有可套于所述密封盖而使瓶盖定位于密封盖上方的环形裙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瓶嘴的外螺纹与饮料瓶盖相配合,过度旋转瓶盖使瓶嘴顶端面可以顶穿设于瓶盖的隔片,打通盖胆(独立小容器)与瓶体容纳腔之间的阻隔,螺旋配合产生推力的结构不但结构简单,而且比较省力并且不会对使用者的手部产生冲击造成伤害,使用比较方便。此技术方案中的瓶盖取消了外罩式外盖体和内置的击穿用的刺穿体,降低了成本。带有此瓶盖的饮料瓶可以方便地击穿瓶盖与瓶体容纳腔之间的隔片,并且制作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现调饮料瓶盖的纵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a区域局部放大图。

图3为填充二次注塑的瓶盖局部结构放大图,区域范围等同图2。

图4为直接二次注塑的瓶盖局部结构放大图,区域范围等同图2。

图5为内置顶推环的瓶盖与瓶体组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6为具有密封盖的瓶盖与瓶体组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现调饮料瓶盖,其包括与瓶嘴12螺旋配合连接的环形盖筒21、连接于盖筒21顶端的用于容纳配料的盖胆31、设于盖筒21顶端阻隔盖胆31与瓶嘴12的隔片25,所述隔片25周边设有强度减弱的撕裂带,所述撕裂带与瓶嘴12顶端面对应,所述盖筒21内壁面与瓶嘴12外周面之间设有密封环15。利用瓶嘴12的外螺纹与饮料瓶盖相配合,过度旋转瓶盖使瓶嘴12顶端面可以顶穿设于瓶盖的隔片25,打通盖胆31(独立小容器)与瓶体11容纳腔之间的阻隔,螺旋配合产生推力的结构不但结构简单,而且比较省力并且不会对使用者的手部产生冲击造成伤害,使用比较方便。此技术方案中的瓶盖取消了外罩式外盖体和内置的击穿用的刺穿体,降低了成本。设置撕裂带可以降低击穿隔片25所需的顶推力,旋转瓶盖就可以很轻松地击穿隔片25。同时在盖筒21与瓶嘴12之间设置硅胶或类似材料制成的密封环15,实现对瓶盖与瓶嘴12之间的密封,防止渗漏。瓶盖的防滑条22凸出高度足够高从而提供足够的防滑力,便于过度旋拧瓶盖使瓶嘴12击穿隔片25而打通阻隔。盖胆的结构形式可以根据美观的要求做修改变化,只要是封闭的容器即可,一般是两个构件彼此通过超声波焊接构成,焊接之前装入需要冲调的溶质。盖胆31一般包括胆壳33和胆盖32组成。

如图2、图3、图4所示,所述撕裂带是局部减薄的线延伸区域35或不同材料的二次注塑连接缝36。局部减薄区域使其容易被破坏然后撕裂使隔片被击穿而推开,不同材料的二次注塑容易在接缝处被撕裂,尤其可以设置软胶实现密封,然后可以使隔片容易被撕裂推开。更佳地,如图3所示,所述连接缝由柔软胶材料形成,连接缝由单独的材料构成。图4所示的连接缝没有单独的材料,是隔片直接与盖本体或盖胆体连接形成。

为了易于撕裂,所述隔片25的底部设有沿瓶嘴12的端面而弧形延伸并且高度逐渐变化的受力垫块26,平整的瓶嘴端面与高度变化的受力垫块26对应,首先顶压垫块高度较高的位置使其对应的隔片25连接位置先被撕裂,使隔片25撕裂带逐步被撕裂,从而避免一次性撕裂而需要较大的击穿力,进一步减小顶穿所需的击穿力。底部有凸出结构的隔片25附属于盖胆31一体成型为比较适合的结构。

瓶盖和瓶体组合的整体结构如图1、图5、图6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现调饮料瓶包括瓶体11和瓶盖,瓶体包括具有外螺牙的瓶嘴12,所述瓶盖包括与所述瓶嘴螺旋配合连接的环形盖筒21、连接于盖筒21顶端的用于容纳配料的盖胆31、设于盖筒顶端阻隔盖胆31与瓶嘴12的隔片25,所述隔片25周边设有强度减弱的撕裂带,所述撕裂带与瓶嘴12顶端面对应,所述盖筒21内壁面与瓶嘴12外周面之间设有密封环15。其中,利用瓶嘴12的外螺纹与饮料瓶盖相配合,过度旋转瓶盖使瓶嘴12顶端面可以顶穿设于瓶盖的隔片25,打通盖胆31(独立小容器)与瓶体11容纳腔之间的阻隔,螺旋配合产生推力的结构不但结构简单,而且比较省力并且不会对使用者的手部产生冲击造成伤害,使用比较方便。此技术方案中的瓶盖取消了外罩式外盖体和内置的击穿用的刺穿体,降低了成本。设置撕裂带可以降低击穿隔片25所需的顶推力,旋转瓶盖就可以很轻松地击穿隔片25。同时在盖筒21与瓶嘴12之间设置硅胶或类似材料制成的密封环15,实现对瓶盖与瓶嘴12之间的密封,防止渗漏。瓶盖的防滑条22凸出高度足够高从而提供足够的防滑力,便于过度旋拧瓶盖使瓶嘴12击穿隔片25而打通阻隔。盖胆31的结构形式可以根据美观的要求做修改变化,只要是封闭的容器即可,一般是两个构件彼此通过超声波焊接构成,焊接之前装入需要冲调的溶质。

如图5所示,配置一个底端可插接于瓶嘴12的阶梯式顶推环16,顶推环16设有与瓶嘴12端面抵顶的环肩18,顶推环16的顶端接触所述隔片25的底面。顶推环16在包装时单独放置,未放入顶推环16时,瓶盖旋紧于瓶嘴12也不会与隔片25接触。饮用前旋开瓶盖将顶推环16安装在与瓶嘴12处,通过瓶嘴12增高高度并通过瓶盖与瓶嘴12之间的螺旋结合结构产生轴向的推力将隔片25顶开,打通盖胆31与瓶体11容纳腔之间的阻隔,实现现调配饮料。

其中,所述顶推环16的顶端部的直径小于底端部,并且顶端部与隔片25形状对应且位于撕裂带外沿的内侧。阶梯式的顶推环16还可以缩小隔片25的尺寸(与顶推环的小端尺寸对应)并保持瓶嘴12的大小不变从而减小击穿力并维持支撑力,更容易打开隔片25打通阻隔。

如图1、图6所示,配置一个限位环23套于瓶嘴并位于瓶盖下方,所述盖筒21的高度小于所述瓶嘴12的高度。限位环23限制盖筒21的下降高度避免在包装时过度下行而被瓶嘴12击穿隔片25,先打开瓶盖,取下限位环23,然后再旋入瓶盖就可以使用瓶嘴12顶压隔片25从而击穿隔片。

进一步,所述限位环23兼作防盗环并与盖筒21一体成形,在打开瓶盖时可以撕裂防盗环与瓶盖本体之间的连接桥从而将防盗环与瓶盖本体分离。限位环23的内周面沿周向分布多条直齿,进一步增加支撑限位的强度。

如图6所示,所述瓶体11配置有密封盖51,所述瓶盖设有可套于所述密封盖51而使瓶盖定位于密封盖51上方的环形裙边28。密封盖51是普通瓶盖,环形裙边28使瓶盖定位封装于密封盖51上,方便封装。密封盖51与瓶盖具有同样的内螺纹。卸下密封盖51后,可以将瓶盖配合装在瓶嘴12处,然后过度旋转瓶盖便可以击穿隔片25实现饮品现调而且击穿力不大,便于操作。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