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多层放置茶叶的采茶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76068发布日期:2019-03-08 23:45阅读:6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多层放置茶叶的采茶筐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茶筐,尤其涉及一种可多层放置茶叶的采茶筐。



背景技术:

茶叶是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是许多人喜爱的饮品之一,因此人们会种植较多的茶叶树,茶叶成熟之后,需要将茶叶采下来,现在一般是直接将采下茶叶放进采茶框里,但是现在使用的采茶筐一般比较密封,容易使茶叶发霉变质,且许多的茶叶堆积在一起,可能会导致一部分的茶叶被压坏,所以人们会时不时抖动采茶筐,使采茶筐内的茶叶产生抖动,这样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在使用的采茶筐一般比较密封,容易使茶叶发霉变质,且许多的茶叶堆积在一起,可能会导致一部分的茶叶被压坏的缺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避免茶叶发霉变质、可避免茶叶被压坏的可多层放置茶叶的采茶筐。

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可多层放置茶叶的采茶筐,包括有网框、背带、肩带、第一导杆、第二导杆、导套、收集框、导向块、挡板、滚轴、操纵杆、椭圆环、竖杆和第一弹片,网框左右两侧均连接有背带,肩带固接于两个背带顶端,起导向作用的第一导杆固接于网框内底部左侧,第一导杆顶端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二导杆,第一导杆上设有三个可上下移动的导套,收集框为三个,分设于三个导套右侧,三个均为收集框为网状,三个收集框右侧均连接有导向块,网框顶部右侧开有导向槽,三个导向块都与导向槽配合,网框右侧上部开有形状为矩形的开口,开口位于导向槽后方,开口内放有形状为l形的挡板,挡板前侧右下部固接有滚轴,网框右侧上部转动式连接有操纵杆,椭圆环连接在操纵杆底端,滚轴位于椭圆环内,网框顶部右侧固接有竖杆,竖杆和操纵杆通过第一弹片连接。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有长度调节机构,长度调节机构包括有滑动套、安装架、转轴、滚筒、移动套、环形块、卡块、第二弹片、拨杆和转块,两个背带上部均连接有滚筒,两个背带上部均设有两个可上下移动的滑动套,左侧的滚筒位于左侧的两个滑动套之间,右侧的滚筒位于右侧的两个滑动套之间,左右两侧的滑动套外侧固接有安装架,两个安装架中部均转动式连接有形状为t形的转轴,转轴内端与滚筒外端连接,两个转轴上均套有移动套,两个转轴上均安装有环形块,两个移动套位于两个环形块之间,移动套外侧均匀间隔的固接有卡块,环形块内侧均匀间隔的开有与卡块配合的卡槽,移动套和安装架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片,拨杆为两个,分设于两个移动套底部,两个环形块的上下两侧均连接有转块。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有导向套、导向杆和挡块,导向套固接于网框右侧上部,导向套内设有导向杆,导向杆底端连接有挡块。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有滑杆、滑套和遮挡布,网框上部左右两侧均安装有起导向作用的滑杆,两个滑杆上均设有可前后滑动的滑套,左右两侧的滑杆之间设有用于挡雨的遮挡布,遮挡布顶端与滑套连接,遮挡布底端与网框后侧连接,遮挡布左右两端分别套在两个滑杆上。

当需要进行采茶时,人们即左按压操纵杆,通过滚轴和椭圆环带动挡板向右移动,第一弹片被挤压,然后向上移动三个收集框,当下方的收集框向上移动至挡板左上方时,人们松开操纵杆,在第一弹片的作用下操纵杆向右摆动,通过滚轴和椭圆环带动挡板向左复位,然后松开下方的收集框,挡板可将收集框挡住,人们再顺时针转动中间和上方的收集框180度,将中间和上方的收集框转开,人们即可通过背带和肩带将本发明背在自己肩膀上,然后进行采茶,人们可将采下的茶叶放进下方的收集框内,当下方的收集框内装有适量的茶叶时,人们向左按压操纵杆使挡板向右移动,人们再向下移动下方的收集框,将下方的收集框移动至初始位置,即可松开操纵杆,人们再逆时针转动中间的收集框180度,即可将采下的茶叶放进中间的收集框内,当中间的收集框内装有适量的茶叶时,人们向左按压操纵杆使挡板向右移动,人们再向下移动中间的收集框,使中间的收集框与下方的收集框接触,即可松开操纵杆,人们再逆时针转动上方的收集框180度,即可将采下的茶叶放进上方的收集框内,当上方的收集框内装有适量的茶叶时,人们向左按压操纵杆使挡板向右移动,人们再向下移动上方的收集框,使上方的收集框与中间的收集框接触,即可松开操纵杆,然后将第二导杆从第一导杆上旋下,再将第二导杆放进网框内。如此,能够避免过多茶叶堆积在一起导致一部分茶叶被压坏,且网框和收集框均为网状,具有较好的通风性,从而能够避免茶叶发霉变质。

当需要缩短背带的长度时,人们向前转动转块,带动环形块向前转动,在第二弹片的作用下,卡块在环形块上滑动,环形块向前转动带动转轴向前转动,从而带动滚筒向前转动,使背带收卷在滚筒上,从而能够缩短背带的长度。当背带缩短至合适的长度时,人们停止转动转块。当需要延长背带的长度时,人们向内挤压拨杆,带动移动套向内移动,第二弹片被挤压,移动套向内移动带动卡块向内移动,使卡块与卡槽脱离,人们即可向后转动转块,带动滚筒向后转动,将背带从滚筒上放出,从而能够延长背带的长度。当背带缩短至合适的长度时,人们停止转动转块,然后松开拨杆,在第二弹片的作用下移动套向外移动,卡块随之向外移动卡入卡槽内,将移动套固定,从而可将滚筒固定。如此,能够根据需求调节背带的长度,从而能够适用于不同高度的人。

当人们向左按压操纵杆时,操纵杆下部向右摆动,在挡块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挡块向下移动,挡块可将操纵杆挡住,使得操纵杆下部无法向左摆动,从而使得挡板无法向左移动,如此则无需人们一手按压操纵杆,一手转动收集框,从而能够降低操作难度。当需要挡住收集框时,人们向上拉动导向杆,带动挡块向上移动,当挡块向上移动至初始位置时,挡块不再挡住操纵杆,使得操纵杆下部能够向左摆动,从而使得挡板能够向左移动将收集框挡住。

人们可向前移动滑套将遮挡布展开,遮挡布可挡雨,避免雨水落到茶叶上导致茶叶受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将采下的茶叶分别放进三个收集框,从而能够避免过多茶叶堆积在一起导致一部分茶叶被压坏,且网框和收集框均为网状,具有较好的通风性,从而能够避免茶叶发霉变质;通过长度调节机构能够根据需求调节背带的长度,从而能够适用于不同高度的人;挡块可将操纵杆挡住,使得挡板无法向左移动,如此则无需人们一手按压操纵杆,一手转动收集框,从而能够降低操作难度;遮挡布可挡雨,避免雨水落到茶叶上导致茶叶受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部分左视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网框,2背带,3肩带,4第一导杆,5第二导杆,6导套,7收集框,8导向槽,9导向块,10开口,11挡板,12滚轴,13操纵杆,14椭圆环,15竖杆,16第一弹片,17长度调节机构,1701滑动套,1702安装架,1703转轴,1704滚筒,1705移动套,1706环形块,1707卡块,1708卡槽,1709第二弹片,1710拨杆,1711转块,18导向套,19导向杆,20挡块,21滑杆,22滑套,23遮挡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可多层放置茶叶的采茶筐,如图1-4所示,包括有网框1、背带2、肩带3、第一导杆4、第二导杆5、导套6、收集框7、导向块9、挡板11、滚轴12、操纵杆13、椭圆环14、竖杆15和第一弹片16,网框1左右两侧均连接有背带2,肩带3固接于两个背带2顶端,起导向作用的第一导杆4固接于网框1内底部左侧,第一导杆4顶端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二导杆5,第一导杆4上设有三个可上下移动的导套6,收集框7为三个,分设于三个导套6右侧,三个均为收集框7为网状,三个收集框7右侧均连接有导向块9,网框1顶部右侧开有导向槽8,三个导向块9都与导向槽8配合,网框1右侧上部开有形状为矩形的开口10,开口10位于导向槽8后方,开口10内放有形状为l形的挡板11,挡板11前侧右下部固接有滚轴12,网框1右侧上部转动式连接有操纵杆13,椭圆环14连接在操纵杆13底端,滚轴12位于椭圆环14内,网框1顶部右侧固接有竖杆15,竖杆15和操纵杆13通过第一弹片16连接。

实施例2

一种可多层放置茶叶的采茶筐,如图1-4所示,包括有网框1、背带2、肩带3、第一导杆4、第二导杆5、导套6、收集框7、导向块9、挡板11、滚轴12、操纵杆13、椭圆环14、竖杆15和第一弹片16,网框1左右两侧均连接有背带2,肩带3固接于两个背带2顶端,起导向作用的第一导杆4固接于网框1内底部左侧,第一导杆4顶端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二导杆5,第一导杆4上设有三个可上下移动的导套6,收集框7为三个,分设于三个导套6右侧,三个均为收集框7为网状,三个收集框7右侧均连接有导向块9,网框1顶部右侧开有导向槽8,三个导向块9都与导向槽8配合,网框1右侧上部开有形状为矩形的开口10,开口10位于导向槽8后方,开口10内放有形状为l形的挡板11,挡板11前侧右下部固接有滚轴12,网框1右侧上部转动式连接有操纵杆13,椭圆环14连接在操纵杆13底端,滚轴12位于椭圆环14内,网框1顶部右侧固接有竖杆15,竖杆15和操纵杆13通过第一弹片16连接。

还包括有长度调节机构17,长度调节机构17包括有滑动套1701、安装架1702、转轴1703、滚筒1704、移动套1705、环形块1706、卡块1707、第二弹片1709、拨杆1710和转块1711,两个背带2上部均连接有滚筒1704,两个背带2上部均设有两个可上下移动的滑动套1701,左侧的滚筒1704位于左侧的两个滑动套1701之间,右侧的滚筒1704位于右侧的两个滑动套1701之间,左右两侧的滑动套1701外侧固接有安装架1702,两个安装架1702中部均转动式连接有形状为t形的转轴1703,转轴1703内端与滚筒1704外端连接,两个转轴1703上均套有移动套1705,两个转轴1703上均安装有环形块1706,两个移动套1705位于两个环形块1706之间,移动套1705外侧均匀间隔的固接有卡块1707,环形块1706内侧均匀间隔的开有与卡块1707配合的卡槽1708,移动套1705和安装架1702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片1709,拨杆1710为两个,分设于两个移动套1705底部,两个环形块1706的上下两侧均连接有转块1711。

实施例3

一种可多层放置茶叶的采茶筐,如图1-4所示,包括有网框1、背带2、肩带3、第一导杆4、第二导杆5、导套6、收集框7、导向块9、挡板11、滚轴12、操纵杆13、椭圆环14、竖杆15和第一弹片16,网框1左右两侧均连接有背带2,肩带3固接于两个背带2顶端,起导向作用的第一导杆4固接于网框1内底部左侧,第一导杆4顶端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二导杆5,第一导杆4上设有三个可上下移动的导套6,收集框7为三个,分设于三个导套6右侧,三个均为收集框7为网状,三个收集框7右侧均连接有导向块9,网框1顶部右侧开有导向槽8,三个导向块9都与导向槽8配合,网框1右侧上部开有形状为矩形的开口10,开口10位于导向槽8后方,开口10内放有形状为l形的挡板11,挡板11前侧右下部固接有滚轴12,网框1右侧上部转动式连接有操纵杆13,椭圆环14连接在操纵杆13底端,滚轴12位于椭圆环14内,网框1顶部右侧固接有竖杆15,竖杆15和操纵杆13通过第一弹片16连接。

还包括有长度调节机构17,长度调节机构17包括有滑动套1701、安装架1702、转轴1703、滚筒1704、移动套1705、环形块1706、卡块1707、第二弹片1709、拨杆1710和转块1711,两个背带2上部均连接有滚筒1704,两个背带2上部均设有两个可上下移动的滑动套1701,左侧的滚筒1704位于左侧的两个滑动套1701之间,右侧的滚筒1704位于右侧的两个滑动套1701之间,左右两侧的滑动套1701外侧固接有安装架1702,两个安装架1702中部均转动式连接有形状为t形的转轴1703,转轴1703内端与滚筒1704外端连接,两个转轴1703上均套有移动套1705,两个转轴1703上均安装有环形块1706,两个移动套1705位于两个环形块1706之间,移动套1705外侧均匀间隔的固接有卡块1707,环形块1706内侧均匀间隔的开有与卡块1707配合的卡槽1708,移动套1705和安装架1702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片1709,拨杆1710为两个,分设于两个移动套1705底部,两个环形块1706的上下两侧均连接有转块1711。

还包括有导向套18、导向杆19和挡块20,导向套18固接于网框1右侧上部,导向套18内设有导向杆19,导向杆19底端连接有挡块20。

实施例4

一种可多层放置茶叶的采茶筐,如图1-4所示,包括有网框1、背带2、肩带3、第一导杆4、第二导杆5、导套6、收集框7、导向块9、挡板11、滚轴12、操纵杆13、椭圆环14、竖杆15和第一弹片16,网框1左右两侧均连接有背带2,肩带3固接于两个背带2顶端,起导向作用的第一导杆4固接于网框1内底部左侧,第一导杆4顶端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二导杆5,第一导杆4上设有三个可上下移动的导套6,收集框7为三个,分设于三个导套6右侧,三个均为收集框7为网状,三个收集框7右侧均连接有导向块9,网框1顶部右侧开有导向槽8,三个导向块9都与导向槽8配合,网框1右侧上部开有形状为矩形的开口10,开口10位于导向槽8后方,开口10内放有形状为l形的挡板11,挡板11前侧右下部固接有滚轴12,网框1右侧上部转动式连接有操纵杆13,椭圆环14连接在操纵杆13底端,滚轴12位于椭圆环14内,网框1顶部右侧固接有竖杆15,竖杆15和操纵杆13通过第一弹片16连接。

还包括有长度调节机构17,长度调节机构17包括有滑动套1701、安装架1702、转轴1703、滚筒1704、移动套1705、环形块1706、卡块1707、第二弹片1709、拨杆1710和转块1711,两个背带2上部均连接有滚筒1704,两个背带2上部均设有两个可上下移动的滑动套1701,左侧的滚筒1704位于左侧的两个滑动套1701之间,右侧的滚筒1704位于右侧的两个滑动套1701之间,左右两侧的滑动套1701外侧固接有安装架1702,两个安装架1702中部均转动式连接有形状为t形的转轴1703,转轴1703内端与滚筒1704外端连接,两个转轴1703上均套有移动套1705,两个转轴1703上均安装有环形块1706,两个移动套1705位于两个环形块1706之间,移动套1705外侧均匀间隔的固接有卡块1707,环形块1706内侧均匀间隔的开有与卡块1707配合的卡槽1708,移动套1705和安装架1702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片1709,拨杆1710为两个,分设于两个移动套1705底部,两个环形块1706的上下两侧均连接有转块1711。

还包括有导向套18、导向杆19和挡块20,导向套18固接于网框1右侧上部,导向套18内设有导向杆19,导向杆19底端连接有挡块20。

还包括有滑杆21、滑套22和遮挡布23,网框1上部左右两侧均安装有起导向作用的滑杆21,两个滑杆21上均设有可前后滑动的滑套22,左右两侧的滑杆21之间设有用于挡雨的遮挡布23,遮挡布23顶端与滑套22连接,遮挡布23底端与网框1后侧连接,遮挡布23左右两端分别套在两个滑杆21上。

当需要进行采茶时,人们即左按压操纵杆13,通过滚轴12和椭圆环14带动挡板11向右移动,第一弹片16被挤压,然后向上移动三个收集框7,当下方的收集框7向上移动至挡板11左上方时,人们松开操纵杆13,在第一弹片16的作用下操纵杆13向右摆动,通过滚轴12和椭圆环14带动挡板11向左复位,然后松开下方的收集框7,挡板11可将收集框7挡住,人们再顺时针转动中间和上方的收集框7180度,将中间和上方的收集框7转开,人们即可通过背带2和肩带3将本发明背在自己肩膀上,然后进行采茶,人们可将采下的茶叶放进下方的收集框7内,当下方的收集框7内装有适量的茶叶时,人们向左按压操纵杆13使挡板11向右移动,人们再向下移动下方的收集框7,将下方的收集框7移动至初始位置,即可松开操纵杆13,人们再逆时针转动中间的收集框7180度,即可将采下的茶叶放进中间的收集框7内,当中间的收集框7内装有适量的茶叶时,人们向左按压操纵杆13使挡板11向右移动,人们再向下移动中间的收集框7,使中间的收集框7与下方的收集框7接触,即可松开操纵杆13,人们再逆时针转动上方的收集框7180度,即可将采下的茶叶放进上方的收集框7内,当上方的收集框7内装有适量的茶叶时,人们向左按压操纵杆13使挡板11向右移动,人们再向下移动上方的收集框7,使上方的收集框7与中间的收集框7接触,即可松开操纵杆13,然后将第二导杆5从第一导杆4上旋下,再将第二导杆5放进网框1内。如此,能够避免过多茶叶堆积在一起导致一部分茶叶被压坏,且网框1和收集框7均为网状,具有较好的通风性,从而能够避免茶叶发霉变质。

当需要缩短背带2的长度时,人们向前转动转块1711,带动环形块1706向前转动,在第二弹片1709的作用下,卡块1707在环形块1706上滑动,环形块1706向前转动带动转轴1703向前转动,从而带动滚筒1704向前转动,使背带2收卷在滚筒1704上,从而能够缩短背带2的长度。当背带2缩短至合适的长度时,人们停止转动转块1711。当需要延长背带2的长度时,人们向内挤压拨杆1710,带动移动套1705向内移动,第二弹片1709被挤压,移动套1705向内移动带动卡块1707向内移动,使卡块1707与卡槽1708脱离,人们即可向后转动转块1711,带动滚筒1704向后转动,将背带2从滚筒1704上放出,从而能够延长背带2的长度。当背带2缩短至合适的长度时,人们停止转动转块1711,然后松开拨杆1710,在第二弹片1709的作用下移动套1705向外移动,卡块1707随之向外移动卡入卡槽1708内,将移动套1705固定,从而可将滚筒1704固定。如此,能够根据需求调节背带2的长度,从而能够适用于不同高度的人。

当人们向左按压操纵杆13时,操纵杆13下部向右摆动,在挡块20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挡块20向下移动,挡块20可将操纵杆13挡住,使得操纵杆13下部无法向左摆动,从而使得挡板11无法向左移动,如此则无需人们一手按压操纵杆13,一手转动收集框7,从而能够降低操作难度。当需要挡住收集框7时,人们向上拉动导向杆19,带动挡块20向上移动,当挡块20向上移动至初始位置时,挡块20不再挡住操纵杆13,使得操纵杆13下部能够向左摆动,从而使得挡板11能够向左移动将收集框7挡住。

人们可向前移动滑套22将遮挡布23展开,遮挡布23可挡雨,避免雨水落到茶叶上导致茶叶受损。

最后所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