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贮钢板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7156发布日期:2018-12-07 22:25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存贮钢板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工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存贮钢板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厂商制造的钢结构产品中很多是钢板焊接而成,常常需要采购大批量钢板存贮在仓库中。在存贮钢板时,通常是将钢板平放堆垛在一起,由于板材规格大小不一,材质不一,需要用的规格压在底下要翻料,翻料多了是一项非常浪费人工、浪费电力、占用行车,而且增加劳动危险性。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存贮钢板的装置,旨在解决钢板存贮过程中钢板堆叠在一起,在使用钢板时需要翻料,费时费力,劳动危险性较高的问题。

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存贮钢板的装置,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一竖梁;两所述第一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第二横梁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一横梁与所述第二横梁围设成一方框,两所述方框相对设置,并通过所述第一竖梁连接,形成一立体框架;所述第一竖梁竖直设置,其两端分别与相对的所述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的交叉点连接;所述方框用以放置钢板,所述钢板沿所述第一竖梁竖直方向放置。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至少一第三横梁,所述第三横梁与所述第一横梁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三横梁均匀的设置在同一所述方框的第一横梁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至少一第四横梁,所述第四横梁与所述第二横梁的长度相同,所述第四横梁均匀的设置在同一所述方框的第二横梁之间,所述第四横梁用以分隔所述方框。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斜梁,两所述斜梁交叉设置在两所述第一竖梁之间。

进一步地,两所述方框之间设置有至少一第二竖梁,所述第二竖梁设置在相对的所述第三横梁、第四横梁的交叉点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立体框架的所述第一横梁侧的两第一竖梁之间,均匀的设置至少一第三竖梁,所述第一竖梁与所述第三竖梁的长度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竖梁与每一所述第一竖梁之间对角设置有一第二斜梁,所述第二斜梁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竖梁与每一所述第一竖梁之间交叉设置有所述第二斜梁。

进一步地,所述立体框架的所述第二横梁侧的所述第一竖梁之间,均匀的设置至少一第四竖梁,所述第一竖梁与所述第四竖梁的长度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竖梁与所述第一竖梁之间交叉设置有第三斜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钢板竖向插设入本装置中,由原来的水平方向放置,改变为竖直方向放置,有效的解决了钢板堆叠带来的翻料问题,从而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进一步增强了劳动过程中的安全系数。

进一步的,本装置通过设置斜向和竖向支撑梁柱,增强了本装置的稳定性,放置本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各种安全性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劳动安全系数。同时,通过设置多道横梁,将本装置的方框分割为多个较小的方框,用以分类放置不同尺寸、材质、厚度等钢板,通过分类放置,节省了拿取不同类型的钢板时所需的翻找时间,进一步调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存贮钢板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阅图1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存贮钢板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所述装置包括第一横梁1、第二横梁2和第一竖梁11;两第一横梁1的两端分别与两第二横梁2的端部连接,第一横梁1与第二横梁2围设成一方框,两方框相对设置,并通过第一竖梁11连接,形成一立体框架;第一竖梁11竖直设置,其两端分别与相对的第一横梁1、第二横梁2的交叉点连接;方框用以放置钢板10,钢板10沿第一竖梁11竖直方向放置。

进一步地,本装置还包括至少一第三横梁3,第三横梁3与第一横梁1的长度相同,第三横梁3均匀的设置在同一方框的第一横梁1之间。

进一步地,本装置还包括至少一第四横梁4,第四横梁4与第二横梁2的长度相同,第四横梁4均匀的设置在同一方框的第二横梁2之间,第四横梁4 用以分隔方框。

进一步地,本装置还包括第一斜梁,两第一斜梁交叉设置在两第一竖梁11 之间。两方框之间设置有至少一第二竖梁12,第二竖梁12设置在相对的第三横梁3、第四横梁4的交叉点之间。

具体而言,立体框架的第一横梁1侧的两第一竖梁11之间,均匀的设置至少一第三竖梁13,第一竖梁11与所述第三竖梁13的长度相等。第三竖梁 13与每一第一竖梁11之间对角设置有一第二斜梁32,第二斜梁32对称设置,或者,第三竖梁13与每一第一竖梁11之间交叉设置有第二斜梁32。

具体而言,立体框架的第二横梁2侧的所述第一竖梁11之间,均匀的设置至少一第四竖梁14,第一竖梁11与所述第四竖梁14的长度相等。第四竖梁 14与第一竖梁11之间交叉设置有第三斜梁33。

可以理解的是,本装置通过将钢板竖向插设入本装置中,由原来的水平方向放置,改变为竖直方向放置,有效的解决了钢板堆叠带来的翻料问题,从而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进一步增强了劳动过程中的安全系数。进一步的,本装置通过设置斜向和竖向支撑梁柱,增强了本装置的稳定性,放置本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各种安全性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劳动安全系数。同时,通过设置多道横梁,将本装置的方框分割为多个较小的方框,用以分类放置不同尺寸、材质、厚度等钢板,通过分类放置,节省了拿取不同类型的钢板时所需的翻找时间,进一步调高了工作效率。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