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开启的两片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1703发布日期:2018-10-13 00:54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包装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旋转开启的两片罐。



背景技术:

两片罐是20世纪中叶问世的。整个包装罐由两件,即罐身和罐盖组成,故称两片罐,属于金属罐的一种,是目前用于灌装饮料最多的容器之一。这一天才的发明使金属容器经历了50年漫长发展之后有了历史性的突破。同时,也为制罐和饮料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两片罐发展至今,有过许多次改进,如今的两片罐罐盖上的拉环已经是与罐盖一体,避免了拉环随意丢弃造成的环境污染。

如今的罐口开启时应使开口片向罐内凹陷。但是罐体外难以避免的沾有灰尘、细菌,开口片上不可避免,因此在压开开口片同时,开口片会与罐内液体接触,其上的细菌、灰尘进入罐内液体,影响饮用者的身体健康。此外,现在的拉环有时候也不容易扣起,而且需要一定的力量,小孩开启两片罐很不容易。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转开启的两片罐。本实用新型不仅可实现由内而外轻松开启罐口的目的,避免罐体内的液体与罐盖外部相接触,避免灰尘、细菌等进入液体,保证液体的纯净,从而让饮用者避免病从口入,而且带有可立起的拉环,旋转式的开启方式也使开罐变得颇为简单。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旋转开启的两片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顶部设有罐盖,所述罐盖上压有印痕,所述印痕所围成的区域为开口片,所述印痕的深度小于罐盖的厚度,所述开口片与罐盖的其他部分通过印痕隔开,所述罐盖与罐体之间密封连接,所述罐盖朝向罐体内腔的表面上固定接有支架,所述支架与杠杆的中部铰接,所述支架将杠杆分为位于支架两侧的两段,其中的一段与开口片接触,另外一段上设有竖直方向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穿有与其匹配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穿出罐盖。

在本实用新型中,开罐饮用时,将水平躺在罐盖上的拉环立起,手指捏住拉环,逆时针旋转拉环,此时螺纹杆和拉环同轴旋转,与螺纹杆连接的一段杠杆向下运动,经过支点的传递,力传递至杠杆另一头开口片处,开口片受力后沿印痕撕裂,罐口开启,便可饮用罐内液体。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螺纹杆在罐盖外的部分的曲面上穿通孔,通孔与螺纹杆互相垂直,所述通孔与拉环之间铰接,在不开启罐口时,拉环躺在罐盖上,避免误触拉环开启拉罐,需要开启拉罐时将其扳至直立,受力面大,容易旋转。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支架与杠杆三分之一长度处铰接,较短的一段与开口片接触,较长的一段与螺纹杆连接,将支点设置在距离开口片更近的地方,使用很小的力便可以开启开口片,使开口更为容易。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杠杆与开口片接触的一段末端刚性连接有压块,压块与开口片紧密贴合,杠杆与开口片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大,开口片受力更加均匀,可有效防止开口片被杠杆刺穿而印痕依然没被撕裂的情况发生。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印痕设置于罐盖朝向罐体外的一面上,可以更直观的看到开口位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印痕设置于罐盖朝向罐体内的一面上,可以更容易的开启开口片。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杠杆为刚性材料,不发生弯折,避免杠杆受力发生弯折损失杠杆力从而造成开口片打不开的情况发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范围广,可用在各种两片罐罐盖上;

(2)本实用新型可实现由内而外轻松的开启罐口目的,避免罐体内的液体与罐盖外部相接触,避免灰尘、细菌等进入液体,保证液体的纯净,从而让饮用者避免病从口入;

(3)本实用新型带有可立起的拉环,旋转式的开启方式也使开罐变得颇为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螺纹杆、2杠杆、3支架、4罐体、5压块、6开口片、7拉环、8罐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1:

参见图1,一种旋转开启的两片罐包括罐体4,所述罐体4顶部设有罐盖8,所述罐盖8上压有印痕,所述印痕所围成的区域为开口片6,所述印痕的深度小于罐盖8的厚度,所述开口片6与罐盖8的其他部分通过印痕隔开,所述罐盖8与罐体4之间密封连接,所述罐盖8朝向罐体4内腔的表面上固定接有支架3,所述支架3与杠杆2的中部铰接,所述支架3将杠杆2分为位于支架3两侧的两段,其中的一段与开口片6接触,另外一段上设有竖直方向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穿有与其匹配的螺纹杆1,所述螺纹杆1穿出罐盖8。

本实用新型可实现由内而外轻松的开启罐口目的,避免罐体4内的液体与罐盖8外部相接触,避免灰尘、细菌等进入液体,保证液体的纯净,从而让饮用者避免病从口入;可立起的拉环7,旋转式的开启方式也使开罐变得颇为简单。

实施例2:

参见图1,一种旋转开启的两片罐,包括罐体4,所述罐体4顶部设有罐盖8,所述罐盖8上压有印痕,所述印痕所围成的区域为开口片6,所述印痕的深度小于罐盖8的厚度,所述开口片6与罐盖8的其他部分通过印痕隔开,所述罐盖8与罐体4之间密封连接,所述罐盖8朝向罐体4内腔的表面上固定接有支架3,所述支架3与杠杆2的中部铰接,所述支架3将杠杆2分为位于支架3两侧的两段,其中的一段与开口片6接触,另外一段上设有竖直方向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穿有与其匹配的螺纹杆1,所述螺纹杆1穿出罐盖8。所述螺纹杆1在罐盖8外的部分的曲面上穿通孔,通孔与螺纹杆1互相垂直,所述通孔与拉环7之间铰接,在不开启罐口时,拉环7躺在罐盖8上,避免误触拉环7开启拉罐,需要开启拉罐时将其扳至直立,受力面大,容易旋转。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就不再赘述。

实施例3:

参见图1,一种旋转开启的两片罐,包括罐体4,所述罐体4顶部设有罐盖8,所述罐盖8上压有印痕,所述印痕所围成的区域为开口片6,所述印痕的深度小于罐盖8的厚度,所述开口片6与罐盖8的其他部分通过印痕隔开,所述罐盖8与罐体4之间密封连接,所述罐盖8朝向罐体4内腔的表面上固定接有支架3,所述支架3与杠杆2的中部铰接,所述支架3将杠杆2分为位于支架3两侧的两段,其中的一段与开口片6接触,另外一段上设有竖直方向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穿有与其匹配的螺纹杆1,所述螺纹杆1穿出罐盖8。所述支架3与杠杆2三分之一长度处铰接,较短的一段与开口片6接触,较长的一段与螺纹杆1连接,将支点设置在距离开口片6更近的地方,使用很小的力便可以开启开口片6,使开口更为容易。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就不再赘述。

实施例4:

参见图1,一种旋转开启的两片罐,包括罐体4,所述罐体4顶部设有罐盖8,所述罐盖8上压有印痕,所述印痕所围成的区域为开口片6,所述印痕的深度小于罐盖8的厚度,所述开口片6与罐盖8的其他部分通过印痕隔开,所述罐盖8与罐体4之间密封连接,所述罐盖8朝向罐体4内腔的表面上固定接有支架3,所述支架3与杠杆2的中部铰接,所述支架3将杠杆2分为位于支架3两侧的两段,其中的一段与开口片6接触,另外一段上设有竖直方向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穿有与其匹配的螺纹杆1,所述螺纹杆1穿出罐盖8。所述杠杆2与开口片6接触的一段末端刚性连接有压块5,压块5与开口片6紧密贴合,杠杆2与开口片6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大,开口片6受力更加均匀,可有效防止开口片6被杠杆2刺穿而印痕依然没被撕裂的情况发生。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就不再赘述。

实施例5:

参见图1,一种旋转开启的两片罐包括罐体4,所述罐体4顶部设有罐盖8,所述罐盖8上压有印痕,所述印痕所围成的区域为开口片6,所述印痕的深度小于罐盖8的厚度,所述开口片6与罐盖8的其他部分通过印痕隔开,所述罐盖8与罐体4之间密封连接,所述罐盖8朝向罐体4内腔的表面上固定接有支架3,所述支架3与杠杆2的中部铰接,所述支架3将杠杆2分为位于支架3两侧的两段,其中的一段与开口片6接触,另外一段上设有竖直方向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穿有与其匹配的螺纹杆1,所述螺纹杆1穿出罐盖8。所述印痕设置于罐盖8朝向罐体4外的一面上,可以更直观的看到开口的位置。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就不再赘述。

实施例6:

参见图1,一种旋转开启的两片罐包括罐体4,所述罐体4顶部设有罐盖8,所述罐盖8上压有印痕,所述印痕所围成的区域为开口片6,所述印痕的深度小于罐盖8的厚度,所述开口片6与罐盖8的其他部分通过印痕隔开,所述罐盖8与罐体4之间密封连接,所述罐盖8朝向罐体4内腔的表面上固定接有支架3,所述支架3与杠杆2的中部铰接,所述支架3将杠杆2分为位于支架3两侧的两段,其中的一段与开口片6接触,另外一段上设有竖直方向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穿有与其匹配的螺纹杆1,所述螺纹杆1穿出罐盖8。所述印痕设置于罐盖8朝向罐体4内的一面上,可以更容易的开启开口片6。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就不再赘述。

实施例7:

参见图1,一种旋转开启的两片罐包括罐体4,所述罐体4顶部设有罐盖8,所述罐盖8上压有印痕,所述印痕所围成的区域为开口片6,所述印痕的深度小于罐盖8的厚度,所述开口片6与罐盖8的其他部分通过印痕隔开,所述罐盖8与罐体4之间密封连接,所述罐盖8朝向罐体4内腔的表面上固定接有支架3,所述支架3与杠杆2的中部铰接,所述支架3将杠杆2分为位于支架3两侧的两段,其中的一段与开口片6接触,另外一段上设有竖直方向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穿有与其匹配的螺纹杆1,所述螺纹杆1穿出罐盖8。所述杠杆2为刚性材料,不发生弯折,避免杠杆2受力发生弯折损失杠杆2力从而造成开口片6打不开的情况发生。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就不再赘述。

如上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参数仅是为了清楚表述实用新型人的实用新型验证过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然以其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