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粉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18638发布日期:2019-03-27 11:39阅读:916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粉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粉器。



背景技术:

在碳酸钙研磨成相应规格的碳酸钙粉末后,需要对碳酸钙粉末进行收集,以便于碳酸钙粉末的包装运输,但是在碳酸钙粉末通过传输带输送过程中,由于超细碳酸钙粉末易粘附在输送带上,使得无法做到超细碳酸钙粉末被集粉器完全收集,使得输送带的转动粘附在输送带上的超细碳酸钙粉末脱离集粉器区域,造成了原料无法收集浪费的情况,且在输送过程中,输送带与集粉器之间的连接过度,易造成超细碳酸钙粉末扬尘情况,造成超细碳酸钙粉末弥漫在加工车间内,造成超细碳酸钙粉末对人体出现身体健康危害;在碳酸钙粉末收集放置后,由于粉末的吸水性和研磨过程中的余热,使得在一定期限后,碳酸钙粉末易出现水汽凝结现象,造成碳酸钙粉末凝水结块,造成产品损坏的情况,且结块的碳酸钙粉末不便于从集料箱内取出。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完全收集碳酸钙粉末,提高了物料收集能力,且能够排出水汽、取料方便的集粉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集粉器,包括收料斗、粉末吸收机、输送绞龙 、传输管和集料箱,所述收料斗的上端开口封闭设置,所述收料斗的侧壁设置有用于输送带伸入的开口,所述收料斗内转动设置有毛滚刷,所述毛滚刷抵触与伸入收料斗内的输送带表面,所述收料斗外设置有联动连接毛滚刷的电机,所述收料斗位于电机处设置有穿设孔,所述电机的转轴通过穿设孔伸入收料斗内并连接毛滚刷的转轴,所述粉末吸收机的进口连接收料斗的下端出口,粉末吸收机的出料口连接输送管的一端,所述传输管的另一端连通集料箱的进口,所述输送绞龙 的绞龙 叶片轴部分转动设置在传输管内,且输送绞龙 与传输管相配合,输送绞龙 的绞龙 叶片轴两端分别位于传输管的两端处,

所述集料箱包括筒体、驱动电机、搅拌杆、搅拌绞龙 、控制器、开关踏板和电控阀门,所述筒体的外侧壁上呈螺旋状环绕设置有加热电丝,所述加热电丝电性连接外部市电,所述筒体外侧包裹有覆盖在加热电丝上的隔热膜,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筒体的顶部,且筒体的顶部正对于驱动电机处设置有通孔,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朝向通孔设置,所述搅拌绞龙 竖直转动设置在筒体内,且搅拌绞龙 的上端与驱动电机的转轴联动连接,所述搅拌杆呈L形设置,搅拌杆的水平端连接搅拌绞龙 的转轴上,搅拌杆的竖直端靠近筒体的内侧壁设置,所述电控阀门设置在筒体的下端开口处,所述控制器设置筒体外部,所述开关踏板连接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驱动电机和电控阀门的控制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输管靠近粉末吸收机的一端设置有中转料盒,所述中转料盒用于存储粉末吸收机排出的碳酸钙粉末,所述粉末吸收机的出料口处设置有两端开口的粉气隔离布袋,所述粉气隔离布袋的一端连接粉末吸收机的出料口,另一端连通中转料盒。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杆设置有两个,两个搅拌杆在搅拌绞龙 上呈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杆的竖直端上靠近筒体侧壁的一侧面上设置有抵触筒体侧壁的毛刷,所述搅拌杆的竖直端上远离筒体侧壁的一侧面上均匀设置有多根水平短杆。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便于完全收集碳酸钙粉末,提高了物料收集能力,通过电机与毛滚刷的配合,能够对输送带表面进行滚刷处理,提高了输送带表面的碳酸钙粉末清除处理能力,通过收料斗的上端封闭且设置粉末吸收机,能够在毛滚刷滚刷输送带表面时,减少粉末的扬尘逸散出收料斗的情况,避免了粉末逸散到加工车间中的情况,通过中转料盒的设置,能够方便大量粉末从粉末吸收机中排出时堵塞传输管的情况,通过粉气隔离布袋的设置,能够将粉末吸收机出料口吹出的残余气流进行排除,避免中转料盒处气流过大造成粉末扬尘的情况;

通过加热电丝的设置,能够持续对于筒体内进行加热,保持了筒体内碳酸钙粉末的持续烘干处理,通过隔热膜的设置,能够避免加热电丝的热量散失,且能够避免加热电丝的热源烫伤人员的情况,通过搅拌绞龙 的设置,能够对筒体内的碳酸钙粉末进行搅拌操作,避免碳酸钙粉末沉积受热不均匀,通过搅拌杆的设置能够对靠近筒体侧壁上的碳酸钙粉末进行刮除处理,避免了碳酸钙粉末长时间粘附在筒体侧壁上,通过毛刷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搅拌杆对筒体内壁上的碳酸钙粉末清除操作,通过水平短杆的设置,能够对搅拌绞龙 进行搅拌的碳酸钙粉末进行打散操作,进一步提高碳酸钙粉末的分离和受热,通过电控阀门的设置,能够对筒体下端的开口进行自动化开闭操作,提高了工人的操作性和简便了操作过程,通过控制器和开关踏板的配合设置,在开关踏板连通后,控制器能够控制驱动电机反转,且同时控制电控阀门打开,使得筒体内的碳酸钙粉末从电控阀门处排出,且驱动电机的反转能够带动搅拌绞龙 反转,使得搅拌绞龙进行绞龙 叶片向下挤压的操作,方便筒体内的粉末快速排出筒体,提高了出料效率,在开关踏板断开后,控制器控制电控阀门关闭,且驱动电机正转,使得搅拌绞龙继续对筒体内的粉末进行搅拌打散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收料斗俯视透视图。

图中:1、收料斗;2、粉末吸收机;3、输送绞龙 ;4、传输管;5、集料箱;6、毛滚刷;7、电机;8、中转料盒;9、粉气隔离布袋;10、筒体;11、驱动电机;12、搅拌杆;13、搅拌绞龙 ;14、控制器;15、开关踏板;16、电控阀门;17、加热电丝;18、隔热膜;19、毛刷;20、水平短杆。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集粉器,包括收料斗1、粉末吸收机2、输送绞龙3、传输管4和集料箱5,所述收料斗1的上端开口封闭设置,所述收料斗1的侧壁设置有用于输送带伸入的开口,所述收料斗1内转动设置有毛滚刷6,所述毛滚刷6抵触与伸入收料斗1内的输送带表面,所述收料斗1外设置有联动连接毛滚刷6的电机7,所述收料斗1位于电机7处设置有穿设孔,所述电机7的转轴通过穿设孔伸入收料斗1内并连接毛滚刷6的转轴,所述粉末吸收机2的进口连接收料斗1的下端出口,粉末吸收机2的出料口连接输送管的一端,所述传输管4的另一端连通集料箱5的进口,所述输送绞龙3的绞龙叶片轴部分转动设置在传输管4内,且输送绞龙 3与传输管4相配合,输送绞龙3的绞龙 叶片轴两端分别位于传输管4的两端处,

所述集料箱5包括筒体10、驱动电机11、搅拌杆12、搅拌绞龙13、控制器14、开关踏板15和电控阀门16,所述筒体10的外侧壁上呈螺旋状环绕设置有加热电丝17,所述加热电丝17电性连接外部市电,所述筒体10外侧包裹有覆盖在加热电丝17上的隔热膜18,所述驱动电机11安装在筒体10的顶部,且筒体10的顶部正对于驱动电机11处设置有通孔,所述驱动电机11的转轴朝向通孔设置,所述搅拌绞龙 13竖直转动设置在筒体10内,且搅拌绞龙13的上端与驱动电机11的转轴联动连接,所述搅拌杆12呈L形设置,搅拌杆12的水平端连接搅拌绞龙 13的转轴上,搅拌杆12的竖直端靠近筒体10的内侧壁设置,所述电控阀门16设置在筒体10的下端开口处,所述控制器14设置筒体10外部,所述开关踏板15连接控制器14的输入端,所述控制器14的输出端分别连接驱动电机11和电控阀门16的控制端。

所述传输管4靠近粉末吸收机2的一端设置有中转料盒8,所述中转料盒8用于存储粉末吸收机2排出的碳酸钙粉末,所述粉末吸收机2的出料口处设置有两端开口的粉气隔离布袋9,所述粉气隔离布袋9的一端连接粉末吸收机2的出料口,另一端连通中转料盒8。

所述搅拌杆12设置有两个,两个搅拌杆12在搅拌绞龙 13上呈对称设置。

所述搅拌杆12的竖直端上靠近筒体10侧壁的一侧面上设置有抵触筒体10侧壁的毛刷19,所述搅拌杆12的竖直端上远离筒体10侧壁的一侧面上均匀设置有多根水平短杆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完全收集碳酸钙粉末,提高了物料收集能力,通过电机7与毛滚刷6的配合,能够对输送带表面进行滚刷处理,提高了输送带表面的碳酸钙粉末清除处理能力,通过收料斗1的上端封闭且设置粉末吸收机2,能够在毛滚刷6滚刷输送带表面时,减少粉末的扬尘逸散出收料斗1的情况,避免了粉末逸散到加工车间中的情况,通过中转料盒8的设置,能够方便大量粉末从粉末吸收机2中排出时堵塞传输管4的情况,通过粉气隔离布袋9的设置,能够将粉末吸收机2出料口吹出的残余气流进行排除,避免中转料盒8处气流过大造成粉末扬尘的情况;

通过加热电丝17的设置,能够持续对于筒体10内进行加热,保持了筒体10内碳酸钙粉末的持续烘干处理,通过隔热膜18的设置,能够避免加热电丝17的热量散失,且能够避免加热电丝17的热源烫伤人员的情况,通过搅拌绞龙 13的设置,能够对筒体10内的碳酸钙粉末进行搅拌操作,避免碳酸钙粉末沉积受热不均匀,通过搅拌杆12的设置能够对靠近筒体10侧壁上的碳酸钙粉末进行刮除处理,避免了碳酸钙粉末长时间粘附在筒体10侧壁上,通过毛刷19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搅拌杆12对筒体10内壁上的碳酸钙粉末清除操作,通过水平短杆20的设置,能够对搅拌绞龙 13进行搅拌的碳酸钙粉末进行打散操作,进一步提高碳酸钙粉末的分离和受热,通过电控阀门16的设置,能够对筒体10下端的开口进行自动化开闭操作,提高了工人的操作性和简便了操作过程,通过控制器14和开关踏板15的配合设置,在开关踏板15连通后,控制器14能够控制驱动电机11反转,且同时控制电控阀门16打开,使得筒体10内的碳酸钙粉末从电控阀门16处排出,且驱动电机11的反转能够带动搅拌绞龙 13反转,使得搅拌绞龙 13进行绞龙 叶片向下挤压的操作,方便筒体10内的粉末快速排出筒体10,提高了出料效率,在开关踏板15断开后,控制器14控制电控阀门16关闭,且驱动电机11正转,使得搅拌绞龙13继续对筒体10内的粉末进行搅拌打散操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