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折弯板的运输托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7160发布日期:2018-12-07 22:25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型折弯板的运输托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工艺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型折弯板的运输托架。



背景技术:

在工厂中制造大型压力容器等容器类钣金零件时,需要预制出大型折弯板,然后进行拼装焊接。在大型折弯板的拼装焊接等制造过程中,需要对大型折弯板进行多次运输和吊装,但由于大型折弯板形状弯曲且重量较重,采用常规吊装极为不便,吊装时一方面容易因不平衡而出现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大型折弯板在吊装和运输过程中容易碰伤碰毛,从而降低了产品的外观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大型折弯板的运输托架,旨在提高大型折弯板吊装和运输的安全性和方便性,防止大型折弯板在吊装和运输过程中的碰伤碰毛,进而提高产品的外观质量。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大型折弯板的运输托架,包括焊接结构的框架,所述框架包括一对平行且间隔设置的横杆、连接于所述的一对横杆之间的若干数量间隔分布的纵杆,所述纵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一对横杆相连接且与所述横杆相垂直,在至少其中的两根所述纵杆的中部位置向下设置有竖杆,所述竖杆的下端搭接有一对斜杆,所述斜杆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所述一对横杆与纵杆的接合处并形成V形支撑。

上述技术方案中纵杆下方V形支撑的设置,其结构简单且刚性好,实现了以较低的成本费用制作出满足刚度及安全性要求的运输托架的目的。

作为V形支撑的优选方案,所述斜杆按照从斜杆与竖杆的搭接处相对水平面向上倾斜的倾斜角度为6~12°。

为了防止在吊装或运输时大型折弯板的从框架中滑出,所述横杆的上平面比纵杆的上平面要高。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一对横杆上连接有若干数量的耳孔板,所述耳孔板上设有通孔。

上述耳孔板上通孔的设置,其一方面可以利用其通孔进行吊装作业,另一方面可以利用通孔作为用于固定大型折弯板的穿绳孔,便于采用绳子将大型折弯板,以增加运输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耳孔板沿所述的一对横杆两侧对称分布。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横杆的下端连接有底脚。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横杆为矩形管,且所述矩形管的矩形截面的长边位于上下方向,所述矩形管的矩形截面的短边位于水平方向。

上述矩形管的矩形截面的长边位于上下方向的设置优化了框架的结构设计,增强了框架在吊装时的刚度和抗变形能力。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纵杆、竖杆及底脚为方形管。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斜杆为角钢。

上述框架采用矩形管、方形管、角钢制作,可以降低框架的整体重量,节约成本,同时又能保证框架的整体强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横杆的下方设有用于检测所述框架在横杆方向倾斜度的倾斜报警器,所述纵杆的下方设有用于检测所述框架在纵杆方向倾斜度的倾斜报警器。

其中,所述倾斜报警器的倾斜报警的限值设置为框架在横杆方向、纵杆方向的倾斜角均不超过15°。

上述横杆方向、纵杆方向倾斜报警器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运输托架吊装的安全性。另外,将倾斜报警器设置在横杆和纵杆的下方,可以防止与折弯板接触,有利于保护倾斜报警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纵杆的上表面胶接有一层有橡胶板或木板。

上述橡胶板或木板的设置,可以有效防止大型折弯板在吊装到框架中时因冲击或碰撞框架引起的损伤。且采用在上表面局部胶接橡胶板或木板的结构,可以大幅度节约橡胶板或木板的用料量,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其中,所述木板可以采用实木板或三隔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型折弯板的运输托架,纵杆下方V形支撑的设置,其结构简单且刚性好,实现了以较低的成本费用制作出满足刚度及安全性要求的运输托架的目的。

第二,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型折弯板的运输托架,采用矩形管、方形管、角钢制作,可以降低框架的整体重量,节约成本,同时又能保证框架的整体强度。

第三,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型折弯板的运输托架,横杆方向、纵杆方向倾斜报警器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运输托架吊装的安全性。

第四,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型折弯板的运输托架,橡胶板或木板的设置,可以有效防止大型折弯板在吊装到框架中时因冲击或碰撞框架引起的损伤。且采用在上表面局部胶接橡胶板或木板的结构,可以大幅度节约橡胶板或木板的用料量,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型折弯板的运输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仰视图。

图中:1、横杆,2、纵杆,3、竖杆,4、斜杆,5、耳孔板,6、底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一种大型折弯板的运输托架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型折弯板的运输托架的实施例,包括焊接结构的框架,所述框架包括一对平行且间隔设置的横杆1、连接于所述的一对横杆1之间的若干数量间隔分布的纵杆2,所述纵杆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一对横杆1相连接且与所述横杆1相垂直,在至少其中的两根所述纵杆2的中部位置向下设置有竖杆3,所述竖杆3的下端搭接有一对斜杆4,所述斜杆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所述一对横杆1与纵杆2的接合处并形成V形支撑。

上述技术方案中纵杆2下方V形支撑的设置,其结构简单且刚性好,实现了以较低的成本费用制作出满足刚度及安全性要求的运输托架的目的。

作为V形支撑的优选方案,所述斜杆4按照从斜杆4与竖杆3的搭接处相对水平面向上倾斜的倾斜角度为6~12°。

为了防止在吊装或运输时大型折弯板的从框架中滑出,所述横杆1的上平面比纵杆2的上平面要高。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一对横杆1上连接有若干数量的耳孔板5,所述耳孔板5上设有通孔。

上述耳孔板5上通孔的设置,其一方面可以利用其通孔进行吊装作业,另一方面可以利用通孔作为用于固定大型折弯板的穿绳孔,便于采用绳子将大型折弯板,以增加运输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耳孔板5沿所述的一对横杆1两侧对称分布。

本实施例中,所述横杆1的下端连接有底脚6。

本实施例中,所述横杆1为矩形管,且所述矩形管的矩形截面的长边位于上下方向,所述矩形管的矩形截面的短边位于水平方向。

上述矩形管的矩形截面的长边位于上下方向的设置优化了框架的结构设计,增强了框架在吊装时的刚度和抗变形能力。

本实施例中,所述纵杆2、竖杆3及底脚6为方形管。

本实施例中,所述斜杆4为角钢。

上述框架采用矩形管、方形管、角钢制作,可以降低框架的整体重量,节约成本,同时又能保证框架的整体强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横杆1的下方设有用于检测所述框架在横杆方向倾斜度的倾斜报警器,所述纵杆2的下方设有用于检测所述框架在纵杆方向倾斜度的倾斜报警器。

其中,所述倾斜报警器的倾斜报警的限值设置为框架在横杆1方向、纵杆2方向的倾斜角均不超过15°。

上述横杆方向、纵杆方向倾斜报警器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运输托架吊装的安全性。另外,将倾斜报警器设置在横杆1和纵杆2的下方,可以防止与折弯板接触,有利于保护倾斜报警器。

作为本实施例的更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纵杆2的上表面胶接有一层有橡胶板或木板。

上述橡胶板或木板的设置,可以有效防止大型折弯板在吊装到框架中时因冲击或碰撞框架引起的损伤。且采用在上表面局部胶接橡胶板或木板的结构,可以大幅度节约橡胶板或木板的用料量,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其中,所述木板可以采用实木板或三隔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