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干胶标签分切错位贴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66985发布日期:2018-11-16 23:14阅读:56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不干胶标签分切错位贴合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现在印刷行业的发展,以及终端产品对标签的要求越来越严谨,越来越多的产品会应用到多层标签,针对新的工艺要求,如何利用现有的设备来实现新的工艺是目前各个印刷企业面临的难题。

现有的多层标签贴合工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增加放料装置,一边印刷一边贴合;另一种是单独的分切,错位,底纸剥离,套位调整装置等单独分布安装在机器上。不论哪种工艺方法在操作上都比较繁杂,占用空间较大,不干胶标签的旧机型受限于空间限制,加装工艺不易实现。因此我们需要一种简易组合结构,在不更改原机器性能的前提下,能够完成新工艺。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不更改原机器性能的前提下能够加工多层标签的、结构和工艺简单的不干胶标签分割错位贴合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不干胶标签分切错位贴合结构,包括有分割装置和复合装置,所述分割装置包括有用来将原料标签分切成面层标签和底层标签的分切底辊和分切刀、用来剥离面层标签的底纸和改变面层标签走向的斜身导辊、用来改变面层标签胶面方向朝向的上下浮动辊。

作为优选,所述分割装置还包括有用来防止斜身导辊晃动的蜗轮减速箱,所述蜗轮减速箱上设置有轴向调节手柄,可通过转动轴向调节手柄来改变斜身导辊的倾斜角度,进而实现面层标签和底层标签导辊方向的精准对位。

作为优选,所述分切刀的一侧设置有分切调节手柄,可以调节分切刀的位置进而达到准确分切。

作为优选,所述上下浮动辊的一端设置有径向调节手柄,用来调整上下浮动辊一端的高度,从而实现面层标签和底层标签走纸方向的精准对位。

作为优选,所述复合装置包括有至少一个导向辊和两个复合辊。

作为优选,所述分割装置还包括有至少一个底纸导向辊。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由于设置有分割装置和复合装置,可以实现自动分切标签、并复合成多层标签;由于分割装置包括有分切底辊和分切刀,可以将标签分切成面层标签和底层标签;由于分割装置包括有斜身导辊和上下浮动辊,可以改变面层标签的走向;由于设置有蜗轮减速箱,可以避免斜身导辊晃动,由于在蜗轮减速箱上设置有轴向调节手柄,可以调节面层标签在导辊方向上的精准定位;由于在上下浮动辊的一端设置有径向调节手柄,可以调节上下浮动辊一端的高度,可以实现面层标签和底层标签走纸方向上的精准定位;该不干胶标签分切错位贴合结构的结构和工艺简单,占空间少,方便加装在旧的机器上,节约成本,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不干胶标签分切错位贴合结构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切调节手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径向调节手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间”、“上”、“下”、“顶部”、“右侧”、“左端”、“上方”、“背面”、“中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另,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如未特别说明部件之间的连接或固定方式,其连接或固定方式均可为通过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螺栓固定或钉销固定,或销轴连接等方式,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不再详述。

参考图1,一种不干胶标签分切错位贴合结构,包括有分割装置10和复合装置20,所述分割装置10包括有用来将原料标签100分切成面层标签102和底层标签101的分切底辊1和分切刀2、用来剥离面层标签102的底纸1021和改变面层标签102走向的斜身导辊8、用来改变面层标签102胶面方向朝向的上下浮动辊9,所述上下浮动辊做了防粘处理,通过在上下浮动辊上喷涂特氟龙实现防粘,所以可以有效防止面层标签102粘结在上下浮动辊9上。

所述分割装置10还包括两个支撑板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5呈L 型设置,所述分切底辊1、分切刀2、斜身导辊8和上下浮动辊9皆位于两个所述支撑板5之间,两个所述支撑板5之间设置有底板51,所述分切刀2滑动连接于所述底板51上。

参考图2,所述分切刀2的一侧设置有分切调节手柄21,所述分切调节手21固定连接有旋转丝杆24,在所述支撑板5上还固定有手柄固定座26,所述调节手柄2转动连接与所述手柄固定座26,所述分切刀2的刀架通过切刀固定杆27固定,所述切刀固定杆27滑动连接于位于支撑板5上的底座上,旋转丝杆24的一端连接于分切调节手柄21、另一端螺纹连接于所述切刀固定杆27 上,转动分切调节手柄21,带动旋转丝杆24转动,由于旋转丝杆24和分切调节手柄21的水平位置不变,而分切固定杆27的上部还设置有固定杆导向块 28,固定杆导向块28可以防止分切固定杆27转动,所以分切固定杆27只能做前进和后退运动,进而带动分切刀2的刀架做前进和后退运动,从而实现调节分切刀2的位置进而达到准确分切。

参考图3,所述上下浮动辊9的一端设置有径向调节手柄91,径向调节手柄91固定连接有转动连杆92,所述转动连杆92的一端与径向调节手柄91连接、另一端啮合连接一个45度斜齿轮93,所述45度斜齿轮93的中心固定连接有垂直于转动连杆92的垂直丝杆94,所述垂直丝杆94的中部贯穿有连接座 95,所述连接座95与所述垂直丝杆94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座95的侧边与浮动辊9一端的固定座相连接,浮动辊9的固定座固定于一个滑块97上,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直线滑轨96,所述滑块97滑动连接于直线滑轨96上,旋转径向调节手柄91带动转动连杆92、45度斜齿轮93和垂直丝杆94转动,垂直丝杆 94的正反转可以带动丝杆连接座95上下移动,进而带动浮动辊上下移动,从而实现通过转动径向调节手柄来调整上下浮动辊9一端的高度,从而实现面层标签102和底层标签101走纸方向的精准对位。

所述分割装置10还包括有用来防止斜身导辊8晃动的蜗轮减速箱6,所述蜗轮减速箱6的型号为NMRV30,所述蜗轮减速箱6上设置有轴向调节手柄 61,可通过转动轴向调节手柄61来改变斜身导辊8的倾斜角度,进而实现面层标签102和底层标签101导辊方向的精准对位。

所述分割装置20还包括有至少一个底纸导向辊3,用来将面层标签的底纸1021导出。

所述复合装置包括有至少一个导向辊7和两个复合辊4,导向辊7用来将面层标签102和底层标签101导入复合辊4,复合辊4用来将面层标签102贴附在底层标签101上,完成双层标签的贴合。

同样的原理,加设分切刀2、斜身导辊8和上下浮动辊9,同时加设与斜身导辊8相配合的蜗轮减速箱6,可以实现三层、四层和更多层标签的贴合。

工作原理:首先调节分切刀2一端的分切调节手柄21,使分切刀2位置达到精准分切;原料标签100进入本结构时,先绕过分切底辊1,同时分切刀2 将原料标签100分切为面层标签102和底层标签101;原料标签100被分切后,底层标签101直接进入复合装置20;面层标签102包着斜身导辊8绕一圈,面层标签102绕过斜身导辊8后将底纸1021剥离收走,剥离后的面层标签102在斜身导辊8上是印刷面贴着斜身导辊8;面层标签102在过斜身导辊 8时,斜身导辊8不允许有摆动,所以有微调时需增加一个蜗轮减速箱6作为微调,利用蜗轮蜗杆的自锁特性防止斜身导辊8晃动;通过调节蜗轮减速箱6 上的轴向调节手柄61,可改变斜身导辊8的倾斜角度来实现面层标签102与底层标签101导辊方向上的精准对位。面层标签102过完斜身导辊8后要在上下浮动辊9上绕一下,此时面层标签102变成了胶面向下,胶面会与上下浮动辊 9相摩擦,由于上下浮动辊9做了防粘处理,所以可以有效防止面层标签102 粘结在上下浮动辊9上;面层标签102过完上下浮动辊9后会直接进入复合装置20,通过调节径向调整手柄91来调整上下浮动辊9一端的上下位置,实现面层标签102和底层标签101走纸方向的精准对位,过完复合装置20,整个分切、错位、腹合组合工艺已经完成。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由于设置有分割装置和复合装置,可以实现自动分切标签、并复合成多层标签;由于分割装置包括有分切底辊和分切刀,可以将标签分切成面层标签和底层标签;由于分割装置包括有斜身导辊和上下浮动辊,可以改变面层标签的走向;由于设置有蜗轮减速箱,可以避免斜身导辊晃动,由于在蜗轮减速箱上设置有轴向调节手柄,可以调节面层标签在导辊方向上的精准定位;由于在上下浮动辊的一端设置有径向调节手柄,可以调节上下浮动辊一端的高度,可以实现面层标签和底层标签走纸方向上的精准定位;该不干胶标签分切错位贴合结构的结构和工艺简单,占空间少,方便加装在旧的机器上,节约成本,使用方便。

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