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腐蚀性气液用收集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7907发布日期:2018-12-07 22:29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腐蚀性气液用收集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容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收集容器,特别是一种腐蚀性气液用收集容器。



背景技术:

现有收集杯包括杯体和顶盖,顶盖与杯体的上端之间通过螺纹缠绕生胶带进行组装,该结构存在漏气的可能,不能保证产品的气密性,另外,传统收集杯的内腔容积较小,无法一次性通入较多的气液,影响气液分离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腐蚀性气液用收集容器,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收集容器的气密性的同时提高收集容器的气液分离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腐蚀性气液用收集容器,包括容器主体和顶盖,所述容器主体的上端敞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与容器主体的上端之间通过热熔连接,所述顶盖的横截面呈拱形结构且顶盖的上表面的中部具有圆柱形的凸台一,所述凸台一的外端面沿其凸台一的轴向开设有连通容器主体的通孔,该通孔内嵌设有进液管;所述容器主体下端具有锥形部,所述锥形部的顶部具有圆柱形的凸台二,所述凸台二的外端面沿其凸台二的轴向开设有连通容器主体的通孔,该通孔内嵌设有出液管。

顶盖与容器主体的上端之间通过热熔连接提高了顶盖与容器主体之间连接处的气密性,在顶盖上设置凸台一和在容器主体上设置凸台二的结构提高该处的结构强度,方便进液管和出液管采用镶嵌的方式分别连接在顶盖和容器主体上,且进液管和出液管均采用镶嵌的连接结构也能够提高气密性;另外,顶盖的拱形结构和容器主体底端的锥形结构均提高了容器主体的容积,方便一次性通入较多量的气液,提高气液分离效率。

在上述的一种腐蚀性气液用收集容器中,所述容器主体的上端具有上翻边,所述上翻边的上表面由内至外开设有两个以上的环槽一,所述顶盖的下端具有下翻边,所述下翻边的下表面由内至外开设有两个以上的环槽二,所述上翻边和下翻边相抵靠后通过热熔连接,且环槽一和环槽二一一对应。

在上述的一种腐蚀性气液用收集容器中,所述翻边的下表面与容器主体的外周面之间具有环状的加强筋。

在上述的一种腐蚀性气液用收集容器中,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均由304不锈钢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腐蚀性气液用收集容器具有以下优点:进液管和出液管均采用镶嵌的连接结构也能够提高气密性;另外,顶盖的拱形结构和容器主体底端的锥形结构均提高了容器主体的容积,方便一次性通入较多量的气液,提高气液分离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腐蚀性气液用收集容器,包括容器主体1和顶盖2,所述容器主体1的上端敞口,所述顶盖2与容器主体1的上端之间通过热熔连接,所述顶盖2的横截面呈拱形结构且顶盖2的上表面的中部具有圆柱形的凸台一20,所述凸台一20的外端面沿其凸台一20的轴向开设有连通容器主体1的通孔,该通孔内嵌设有进液管3;所述容器主体1下端具有锥形部10,所述锥形部10的顶部具有圆柱形的凸台二10a,所述凸台二10a的外端面沿其凸台二10a的轴向开设有连通容器主体1的通孔,该通孔内嵌设有出液管4。

如图2所示,所述容器主体1的上端具有上翻边11,所述上翻边11的上表面由内至外开设有两个以上的环槽一11a,所述顶盖2的下端具有下翻边21,所述下翻边21的下表面由内至外开设有两个以上的环槽二21a,所述上翻边11和下翻边21相抵靠后通过热熔连接,且环槽一11a和环槽二21a一一对应。

如图2所示,所述翻边11的下表面与容器主体1的外周面之间具有环状的加强筋5。

所述进液管3和出液管4均由304不锈钢材料制成。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