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件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05499发布日期:2018-11-09 22:48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件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件盒。



背景技术:

伴随着现代商业的快速发展,全球包装行业需求稳步增长。在包装产业中,纸包装因其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装潢印刷适应性、经济实用性和环保性,使用越来越广泛,产品销售量不断增长,客户对视觉效果和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配件盒放置顶针时,将顶针放置在配件盒的后面,视觉效果不好,且无法良好的固定顶针。因此,提供一种顶针视觉效果好的配件盒,成为包装盒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件盒,其解决了配件盒视觉效果不好和顶针不易固定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配件盒,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底板、第一侧板、第一正板、第二侧板和第二底板,第一底板、第一侧板、第一正板、第二侧板与第二底板形成盒体,盒体开设有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盒体的内侧面向上击凸有两端分别与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连接的第一凹槽,盒体的外侧面击凹有与第二圆孔连接的第二凹槽。

其中,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均开设在第一正板上。

其中,第二圆孔设置有笑脸弧刀。

其中,第一底板设有第一插板,第二底板开设有与第一插板相配合的插孔。

其中,第一底板、第一正板和第二底板的长度相等。

其中,第一正板的上侧设置有开口。

其中,第一正板的下侧依次连接有第三侧板和第三底板,第三底板紧靠第二底板设置。

其中,第三底板的长度小于第一底板的长度。

其中,配件盒的表面设置有覆膜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配件盒,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底板、第一侧板、第一正板、第二侧板和第二底板,第一底板、第一侧板、第一正板、第二侧板与第二底板形成盒体,盒体开设有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盒体的内侧面向上击凸有两端分别与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连接的第一凹槽,盒体的外侧面击凹有与第二圆孔连接的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为盒体内侧向上击凸形成,与击凹的第二凹槽一起形成凸凹感,顶针凸出效果明显,增强盒体立体感,增加消费者的视觉体验,顶针插入第一凹槽中后插出进入第二凹槽中,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可以隐藏和固定顶针,且顶针固定效果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配件盒放置顶针时,顶针从第一圆孔插入位于盒体内侧的第一凹槽,再从第二圆孔插出进入第二凹槽,顶针凸出效果明显,增强盒体立体感,增加消费者的视觉体验,且固定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配件盒展开后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1-第一底板、2-第一侧板、3-第一正板、4-第二侧板、5-第二底板、6-第三侧板、7-第三底板、11-第一插板、31-第一圆孔、32-第二圆孔、33-第一凹槽、34-第二凹槽、35-开口、51-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并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的配件盒适用于手机配件的包装盒。

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配件盒,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底板1、第一侧板2、第一正板3、第二侧板4和第二底板5,第一底板1、第一侧板2、第一正板3、第二侧板4与第二底板5形成盒体,盒体开设有第一圆孔31和第二圆孔32,盒体的内侧面向上击凸有两端分别与第一圆孔31和第二圆孔32连接的第一凹槽33,盒体的外侧面击凹有与第二圆孔32连接的第二凹槽34。

本实施例中,第一凹槽33为盒体内侧向上击凸形成,与第二凹槽34一起在盒体上形成凸凹感,顶针凸出效果明显,增强盒体立体感,顶针插入第一凹槽33中后插出进入第二凹槽34中,第一凹槽33和第二凹槽34可以隐藏和固定顶针,且顶针固定效果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配件盒放置顶针时,顶针从第一圆孔31插入位于盒体内侧的第一凹槽33,再从第二圆孔32插出进入第二凹槽34,顶针凸出效果明显,增强盒体立体感,增加消费者的视觉体验,且固定效果好。

第一圆孔31和第二圆孔32均开设在第一正板3上,第二圆孔32设置有笑脸弧刀。第一圆孔31和第二圆孔32开设在第一正板3上,使得顶针与第一正板3上的logo产生一定的联想和联系,让整个正面视觉效果显得搭配和更加美观;当顶针插入第一凹槽33时,笑脸弧刀起到抬起第一凹槽33上面的纸张作用,方便顶针快速高效的插出顶针。

第一底板1设有第一插板11,第二底板5开设有与第一插板11相配合的插孔51,第一正板3的上侧设置有开口35,第一正板3的下侧依次连接有第三侧板6和第三底板7,第三底板7紧靠第二底板5设置。第一插板11插设在插孔51上,使得第一底板1、第一侧板2、第一正板3、第二侧板4和第二底板5组成一个完整的盒体,一些纸质的配件,如说明书、保修卡等,放置在盒体内,开设的开口35,有利于拿取纸质配件。

第一底板1、第一正板3和第二底板5的长度相等,第三底板7的长度小于第一底板1的长度。配件盒的表面设置有覆膜层。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