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膜封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62172发布日期:2019-01-02 22:37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薄膜封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薄膜包装生产设备,尤其是一种薄膜封切装置。



背景技术:

市场上薄膜制袋设备基本包含热封与冷切工艺,且热封和冷切工艺大多分为两道工序进行,由于制程的拉长,极易导致热封线与后序的冷切边线不一致,甚至歪斜与切边错位,导致成形后的袋子外形不合格,不美观,且不统一;如何实现薄膜的热封,且尽量减少热封冷切过程中制品的热封线后的边距,是目前业界的一大难题。市场上现有设备是将热封刀与切刀安装固定在一起,但在改变薄膜的厚度时,需要调整切刀与热封刀的相对深度,而对与普通工人来说,这种深度难以把控;在生产过程中,经常会有要么薄膜已经被切开但是未封口或是薄膜封好口但是没有被切断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膜封切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薄膜封切装置,包括支架、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方中心位置且沿竖直方向安置的气缸、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方且与支架滑动连接的上刀座、设置在所述支架下方且与所述上刀座相对应的下刀座和装置于上刀座的防误切装置,所述上刀座包括第一滑杆、与所述气缸固定连接且通过第一滑杆与支架滑动连接的活动支架和固定在所述活动支架下端的上封刀,所述下刀座包括若干个第二滑杆、设有开口向上的“U”字型刀槽且通过第二滑杆与支架滑动连接的下封刀、安置在所述刀槽内且通过设置在下封刀左右两端的刀架与支架固定连接的切刀和套装在第二滑杆外且夹持于支架与下封刀之间的弹簧,所述切刀的刀刃略低于下封刀的顶面,所述上封刀设有截面为“U”字形且开口向下并与切刀相对应的避刀槽。

优选地,所述防误切装置包括第三滑杆、设置在上封刀上端且通过第三滑杆与活动支架竖向滑动连接的防护支架、固定在防护支架上且分别设在上封刀两侧的触板、套装在第三滑杆外且两端分别与活动支架和防护支架连接的拉簧、设置在第三滑杆上端的感应触头和设置在活动支架上且在相应感应触头的行程范围内的感应开关,所述触板的底面低于上封刀的底面。

优选地,所述下封刀在刀槽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根与上封刀相对应的硅胶条。

优选地,所述上封刀设有两根发热管。

优选地,所述切刀的刀刃为锯齿形。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利用气缸推动上封刀下降抵压下封刀将薄膜热封,继续推动连同下封刀一起下降使得切刀相对于刀槽上升而切断薄膜,无需手工调整切刀的深度,使得生产厂家采用薄膜包装物料时,可以同时地封袋和切断,避免分开两道工序而增加设备成本,同时也保证了切断线与热封边平行一致美观,减少发生开口或切不断的情况,另外增加了防误切装置,使得用户若将产品摆放不到位,上封刀下降的过程中、触板先触碰到产品而使感应触头上升并被感应开关感应到,气缸停止下降并报警,待操作员重新放置产品,使得产品不会发生被误切的状况,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在图1中的A-A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增加防误切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图3中的B-B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在图4上的C处细节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薄膜封切装置,包括支架1、固定在支架1上方中心位置且沿竖直方向安置的气缸5、设置在支架1上方且与支架1滑动连接的上刀座2、设置在支架1下方且与上刀座2相对应的下刀座3和防误切装置8,上刀座2包括第一滑杆201、与气缸5的活塞杆501固定连接且通过第一滑杆201与支架1滑动连接的活动支架7和固定在活动支架7下端的上封刀6,下刀座3包括若干个第二滑杆4、设有开口向上的“U”字型刀槽1001且通过第二滑杆4与支架1滑动连接的下封刀10、设置在刀槽1001内且通过设置在下封刀10左右两端的刀架12与支架1固定连接的切刀11和套在第二滑杆4外且夹持于支架1与下封刀10之间的弹簧9,切刀11的刀刃略低于下封刀10的顶面,上封刀6设有截面为“U”字形且开口向下并与切刀11相对应的避刀槽601。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过程实现封袋切断的,待封袋的薄膜先经过下封刀10的上表面,气缸5通过活塞杆501推动活动支架7自上而下移动,上封刀6因为是固定在活动支架7上,从而也受力自上而下移动,上封刀6的下表面首先触碰到安放在下封刀10的上表面的薄膜,薄膜受到加热的上封刀6的下表面和下封刀10的上表面的共同挤压而完成粘封,因为下封刀10的底端通过第二滑杆4与支架1活动连接,上封刀6继续向下,抵压着已经被粘封的薄膜连同下封刀10一起向下移动,被夹持于下封刀10和支架1之间的弹簧9受到挤压缩短,切刀11因为是通过刀架12固定在支架1上不能移动,从而切刀11相对于下封刀10的刀槽1001自下而上移动进入上封刀6的避刀槽601,切刀11如此切断了已经粘封的薄膜完成封袋切断过程。本实用新型利用气缸5推动上封刀6下降抵压下封刀10将薄膜热封,继续推动连同下封刀10一起下降使得切刀11相对于刀槽1001上升而切断薄膜,无需手工调整切刀11的深度,使得生产厂家采用薄膜包装物料时,可以同时地封袋和切断,避免分开两道工序而增加设备成本,同时也保证了切断线与热封边平行一致美观,减少发生开口或切不断的情况。

气缸5通过活塞杆501带动活动支架7向上移动,从而带动上封刀6向上移动,松开薄膜并回复到初始位置,下封刀10因为缺少了上封刀6的向下抵压力,但却受到布置在下封刀10下端的弹簧9的弹力而使其向上移动回复到初始位置,等待下次封袋操作。

进一步地,防误切装置8包括设置在上封刀6上端且通过第三滑杆802与活动支架7竖向滑动连接的防护支架804、固定在防护支架804上且分别设在上封刀6两侧的触板801、套在第三滑杆802外且两端分别与活动支架7与防护支架804连接的拉簧803、设置在第三滑杆802上端的感应触头805和设置在活动支架7上且在相应感应触头805的行程范围内的感应开关701,触板801的底面低于上封刀6的底面。

气缸5推动活动支架7下降的过程中,若待包装的产品在上封刀6正下方,由于触板801底面低于上封刀6的底面,所以触板801底面会首先触碰到待包装的产品,活动支架7继续下降,使得触板801连带防护支架804推动固定在第三滑杆802上端的感应触头805相对于活动支架7向上移动,感应开关701感应到感应触头805时,气缸5停止下降并报警通知操作员重新放置待包装物品。利用了防误切装置8保证了产品不会因为摆放不正而被切坏,保证了生产良率。

进一步地,下封刀10在刀槽100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根与上封刀6相对应的硅胶条1002,使得上封刀6将薄膜热封抵压在硅胶条1002上,由于硅胶条1002具有弹性,使薄膜在热封过程中受力均匀,避免上封刀6与下封刀10将薄膜直接硬抵压使得薄膜破损。

进一步地,上封刀6设有两根发热管602,使得上封刀6具有双发热管的功能,提高发热效率,而增加热封包装的生产效率,并最有效的防止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假如有一根发热管烧坏的情况下,能确保有另一条发热管还能提供发热,保证设备生产不间断的进行,这就是设计双发热管的真正意义所在。

进一步地,切刀11的刀刃为锯齿形,锯齿形的刀刃更容易切断薄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