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鲜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97798发布日期:2018-11-27 23:47阅读:8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鲜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盒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生鲜包装盒。



背景技术:

包装盒广泛应用于各种各样的包装,包装盒除了满足基本的放置物品功能之外,还要求美观、环保、方便使用等,对于食品包装盒,还有卫生的要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快递业的快速发展,生鲜运输存在巨大的市场。目前没有出现针对生鲜专门设计的包装盒,只是在包装盒内放置生鲜后放置冰袋,冰袋与空气接触凝结成水,水流入生鲜中降低保鲜效果,影响用户食用生鲜时的口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保鲜效果,并且可以保留生鲜良好口感的生鲜包装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鲜包装盒,包括有:盒体和手提部,所述手提部设置在盒体的上方,所述盒体的内设置有用于放置冰袋的冷却板,所述盒体内设置有若干片相互间隔的用于放置生鲜的放置板,所述冷却板的下侧面设有用于引流的引流板,所述盒体设置放置板相邻的侧面设有与引流板连接的引流槽,所述引流板向下倾斜,其最低点与引流槽相抵触,所述盒体的底部设有用于吸收水的海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却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冷却板的下侧面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连接通孔和引流板,用于将通孔内流出的水引向引流板的连接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若干所述放置板的宽度均低于盒体的宽度,若干所述放置板相互交错设置在盒体内形成“S”形的降温通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若干所述放置板可拆卸连接在盒体内,所述盒体长度方向的两侧面分别是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所述盒体的宽度方向的一侧是固定面,另一侧是活动板,所述固定面上设有若干相互交错的定位槽,若干所述放置板可嵌入定位槽内,所述活动板上设置引流槽,所述第一安装面上沿水平方向开设有若干第一滑槽,若干第一滑槽均向固定面延伸与定位槽连通,若干放置板与第一滑槽滑移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面上沿水平方向开设有若干第二滑槽,若干第二滑槽均向固定面延伸与定位槽连通,若干放置板与第二滑槽滑移连接,所述第一安装面与第二安装面均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用于安装活动板的安装槽,当活动板滑入安装槽内时,引流板与引流槽相抵触,活动板与滑槽紧密贴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却板可拆卸设置在盒体内,所述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的上方均沿水平方向开设有用于安装冷却板的冷却板安装槽,所述冷却板与冷却板安装槽滑移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板和引流板的导热性高于冷却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生鲜分开放置在若干个放置板上,避免生鲜挤压,影响用户食用的口感,将冰袋放置在冷却板上,冰袋的热量传递到冷却板上,冷却板与包装盒内的空气接触,吸收空气内的水蒸气的热量,之后空气内的水蒸气在冷却板的下侧面凝结成水珠,水珠再流动到引流板上,从引流板流动到引流槽上,之后水珠在引流槽上流动,水珠向下流动到盒体的底部,海绵吸收水珠,避免运输过程中留到盒体底部的水流动到生鲜上,影响生鲜的保鲜效果和用户食用生鲜的口感。现有的包装盒只是在包装盒内放置生鲜后放置冰袋,冰袋与空气接触凝结成水,水流入生鲜中降低保鲜效果,用户食用生鲜时口感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冷却板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冷却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活动板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述。

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生鲜包装盒,包括有:盒体1和手提部2,所述手提部2设置在盒体1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的内设置有用于放置冰袋的冷却板11,所述盒体1内设置有若干片相互间隔的用于放置生鲜的放置板12,所述冷却板11的下侧面设有用于引流的引流板111,所述盒体1设置放置板12相邻的侧面设有与引流板111连接的引流槽3,所述引流板111向下倾斜,其最低点与引流槽3相抵触,所述盒体1的底部设有用于吸收水的海绵4。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生鲜分开放置在若干个放置板12上,避免生鲜挤压,影响用户食用的口感,将冰袋放置在冷却板11上,冰袋的热量传递到冷却板11上,冷却板11与包装盒内的空气接触,吸收空气内的水蒸气的热量,之后空气内的水蒸气在冷却板11的下侧面凝结成水珠,水珠再流动到引流板111上,从引流板111流动到引流槽3上,之后水珠在引流槽3上流动,水珠向下流动到盒体1的底部,海绵4吸收水珠,避免运输过程中留到盒体1底部的水流动到生鲜上,影响生鲜的保鲜效果和用户食用生鲜的口感。现有的包装盒只是在包装盒内放置生鲜后放置冰袋,冰袋与空气接触凝结成水,水流入生鲜中降低保鲜效果,用户食用生鲜时口感差。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冷却板11上开设有通孔110,所述冷却板11的下侧面设有连接板112,所述连接板112连接通孔110和引流板111,用于将通孔110内流出的水引向引流板111的连接板112。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冰袋的表面与空气接触,会凝结出水珠,在重力的作用下水珠向下流动到冷却板11上,之后在通孔110内向下流,经过通孔110后,从连接板112上流动到引流板111上,之后从引流槽3流到海绵4上,海绵4吸收水珠,避免了冰袋上留到冷却板11上的水珠过多后可能存在水珠滴落到生鲜上的情况,进一步提高保鲜效果。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若干所述放置板12的宽度均低于盒体1的宽度,若干所述放置板12相互交错设置在盒体1内形成“S”形的降温通道5。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冷却板11上放置冰袋,降温通道5将整个盒体1的内部连通,空气中的水蒸气上升,上升到冷却板11和冰袋位置时,冰袋吸收空气中的热量,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凝结成水珠,进行保温,降温通道5“S”形设置,使生鲜上方的空气中的水蒸气都向上流动,降温效果更好。上方的空气靠近冰袋,温度比盒体1底部的空气更低,相对盒体1底部的空气来说,冷的空气密度高,冷气下降,冷气下降过程中经过“S”形的降温通道5,给生鲜降温,进一步提高生鲜的保鲜效果。盒体1底部的空气相对上方的空气来说温度高,空气密度低,向上升,空气在盒体1内上下流动,进行循环,使盒体1内的生鲜的保鲜程度相同。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若干所述放置板12可拆卸连接在盒体1内,所述盒体1长度方向的两侧面分别是第一安装面61和第二安装面62,所述盒体1的宽度方向的一侧是固定面63,另一侧是活动板64,所述固定面63上设有若干相互交错的定位槽630,若干所述放置板12可嵌入定位槽630内,所述活动板64上设置引流槽3,所述第一安装面61上沿水平方向开设有若干第一滑槽610,若干第一滑槽610均向固定面63延伸与定位槽630连通,若干放置板12与第一滑槽610滑移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面62上沿水平方向开设有若干第二滑槽620,若干第二滑槽620均向固定面63延伸与定位槽630连通,若干放置板12与第二滑槽620滑移连接,所述第一安装面61与第二安装面62均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用于安装活动板64的安装槽640,当活动板64划入安装槽640内时,引流板111与引流槽3相抵触,活动板64与滑槽紧密贴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盒体1可拆卸设置,可以多次使用,包装时将生鲜放置在放置板12上,之后依次插入第一滑槽610/第二滑槽620内,之后往内推,使放置板12嵌入定位槽630内,设置定位槽630提高放置板12与盒体1的连接强度,提高放置板12的承受能力,放置板12安装完成后,将活动板64从安装槽640内插入,封闭盒体1;拆卸时先将安装板从安装槽640内拔出,之后将放置板12取出,之后将放置板12上的生鲜取出,最后将放置板12和活动板64重新安装回原状态,可以多次使用盒体1,缓解目前生鲜包装盒都是使用一次产生严重浪费的情况,尤其是生鲜运输越来越多,能多次使用的包装盒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冷却板11可拆卸设置在盒体1内,所述第一安装面61和第二安装面62的上方均沿水平方向开设有用于安装冷却板11的冷却板安装槽60,所述冷却板11与冷却板安装槽60滑移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冷却板11可以从冷却板安装槽60内抽出,在打包过程中,先将生鲜放在放置板12上后从下往上依次安装到盒体1内,之后将冰袋放置在冷却板11上,将冷却板11插入盒体1内,未安装冷却板11时,盒体1上方没有遮挡,空间大,安装方便,提高打包效率,减少生鲜在打包过程中被挤压、损坏的情况。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连接板112和引流板111的导热性高于冷却板11。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板112和引流板111的导热性高于冷却板11,盒体1内空气中的水会先在连接板112和引流板111上逐渐凝结,进一步避免盒体1内的水珠凝结滴到生鲜上的情况,进一步保证生鲜的保鲜效果,保证生鲜的口感。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