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封式病理小组织送检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9161发布日期:2019-01-08 21:55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自封式病理小组织送检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封式病理小组织送检瓶。



背景技术:

现目前病理小组织送检无统一样本瓶,一般由内镜医生自找小瓶,如安瓿瓶、子弹头塑料离心管等代替,这些都不是标准送检瓶,存在易弄错、生物污染、瓶口不能严封等问题;还因不能提前灌装标准固定液而存在组织处理效果不能达到标准要求的缺点;因活检组织小,在取材中也存在包埋不全,相互污染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自封式病理小组织送检瓶,旨在统一内镜标本送检瓶、标准化固定,以及解决组织遗漏或污染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封式病理小组织送检瓶,包括瓶体、瓶盖、瓶盖内圈、凸形卡扣、A档位、B档位、包埋纸、橡胶圈、锥形底、标签贴和甲醛固定液;所述的瓶体为无上盖的圆柱腔体结构;所述的瓶盖为无底板的圆柱腔体结构;所述的瓶盖设置在所述的瓶体顶面,并且所述的瓶体开口与所述的瓶盖开口相对;所述的瓶盖内圈为圆环体结构,并且设置在瓶盖的内腔顶部;所述的凸形卡扣为上大下小的阶梯状圆柱体,并且设置在瓶盖的内腔;所述的A档位设置在所述的瓶体外壁上部;所述的B档位设置在所述的瓶体外壁上部,并且位于所述的A档位下方;所述的包埋纸设置在所述的瓶体内腔中部;所述的橡胶圈为圆环体结构,并且设置在所述的瓶体内腔上部;所述的标签贴为矩形贴纸,并且设置在所述的瓶体外壁中部;所述的锥形底为上大下小的圆锥台腔体结构,并且设置在所述的瓶体内腔底部;所述的甲醛固定液设置在所述的瓶体内腔。

上述的自封式病理小组织送检瓶,其中,所述的甲醛固定液为4%甲醛固定液。

上述的自封式病理小组织送检瓶,其中,所述的瓶体外径小于所述的瓶盖外径。

上述的自封式病理小组织送检瓶,其中,所述的瓶体容积大于所述的瓶盖容积。

上述的自封式病理小组织送检瓶,其中,所述的瓶体内腔周壁上部设置有凹槽;所述的包埋纸设置在所述的凹槽内。

上述的自封式病理小组织送检瓶,其中,所述的凸形卡扣包括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并且所述的第一卡扣底面与所述的第二卡扣顶面连接;所述的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为圆柱体结构,并且所述的第一卡口顶面与瓶盖的内腔顶面连接。

上述的自封式病理小组织送检瓶,其中,所述的橡胶圈内径小于所述的第二卡扣直径。

上述的自封式病理小组织送检瓶,其中,所述的包埋纸顶面与所述的橡胶圈底面连接;所述的包埋纸底面与所述的锥形底顶面连接。

上述的自封式病理小组织送检瓶,其中,所述的标签贴采用粘接方式设置在所述的瓶体外壁。

上述的自封式病理小组织送检瓶,其中,所述的瓶盖内圈内径小于所述的第一卡扣直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内镜标本送检标准化和固定标准化;同时,该实用新型具有取材便捷,只需要提出包埋纸,无需再使用组织镊转移组织,能够有效减少交叉污染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封式病理小组织送检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封式病理小组织送检瓶的正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请参见附图1及附图2所示,一种自封式病理小组织送检瓶,包括瓶体1、瓶盖2、瓶盖内圈3、凸形卡扣4、A档位5、B档位6、包埋纸7、橡胶圈8、锥形底9、标签贴10和甲醛固定液11;所述的瓶体1为无上盖的圆柱腔体结构;所述的瓶盖2为无底板的圆柱腔体结构;所述的瓶盖2 设置在所述的瓶体1顶面,并且所述的瓶体1开口与所述的瓶盖2开口相对;所述的瓶盖内圈3为圆环体结构,并且设置在所述的瓶盖2内腔顶部;所述的凸形卡扣4为上大下小的阶梯状圆柱体,并且设置在所述的瓶盖2 内腔;所述的A档位5设置在所述的瓶体1外壁上部;所述的B档位6 设置在所述的瓶体1外壁上部,并且位于所述的A档位5下方;所述的包埋纸7设置在所述的瓶体1内腔中部;所述的橡胶圈8为圆环体结构,并且设置在所述的瓶体1内腔上部;所述的标签贴10为矩形贴纸,并且设置在所述的瓶体1外壁中部;所述的锥形底9为上大下小的圆锥台腔体结构,并且设置在所述的瓶体1内腔底部;所述的甲醛固定液11设置在所述的瓶体1内腔。

所述的甲醛固定液11为4%甲醛固定液,用于组织的固定。

所述的瓶体1外径小于所述的瓶盖2外径,使得所述的瓶盖2能够扣合在所述的瓶体1外。

所述的瓶体1容积大于所述的瓶盖2容积,使得所述的瓶盖2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材料使用量最小。

所述的瓶体1内腔周壁上部设置有凹槽101;所述的包埋纸7设置在所述的凹槽内,确保所述的包埋纸7能够定位和固定在所述的瓶体1内腔。

所述的凸形卡扣4包括第一卡扣401和第二卡扣402,并且所述的第一卡扣401底面与所述的第二卡扣402顶面连接;所述的第一卡扣401和第二卡扣402为圆柱体结构,并且所述的第一卡口401顶面与所述的瓶盖 2内腔顶面连接。

所述的橡胶圈8内径小于所述的第二卡扣402直径,确保所述的橡胶圈8与所述的第二卡扣402接触,确保所述的瓶体1内腔的密封性。

所述的包埋纸7顶面与所述的橡胶圈8底面连接;所述的包埋纸7底面与所述的锥形底9顶面连接,所述的橡胶圈8能够确保所述的包埋纸7 不被污染。

所述的标签贴10采用粘接方式设置在所述的瓶体1外壁,所述的标签贴10内容包括病人基本信息、组织点数和大小等。

所述的瓶盖内圈3内径小于所述的第一卡扣401直径,使得所述的瓶盖内圈3与所述的第一卡扣401接触确保所述的瓶盖2内腔的密封性。

使用时,首先,所述的瓶体1上部开设所述的凹槽101以固定所述的包埋纸7,所述的包埋纸7外置所述的橡胶圈8;其次,所述的瓶盖2采用内凸式,即一带上部凹槽的瓶盖,瓶盖采用两档锁式,即原始状态在A 档位,保证瓶密封,固定液不外漏,当内镜医生取材后,扭至所述的B档位,此档为不可逆操作,既不能再打开放标本进去,保证标本不污染、不漏掉,瓶外所述的标签贴10;最后,病理医生取材时只需要将所述的瓶盖 2扭出,取下已经自密封的所述包埋纸7即可装包埋盒,进入下一步程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内镜标本送检标准化和固定标准化;同时,该实用新型具有取材便捷,只需要提出包埋纸,无需再使用组织镊转移组织,能够有效减少交叉污染的可能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附属在其他相关产品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