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的建筑垃圾垂直运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22346发布日期:2019-02-19 19:31阅读:693来源:国知局
超高层的建筑垃圾垂直运输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建筑垃圾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超高层的建筑垃圾垂直运输系统。



背景技术:

在超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尤其是后期的机电、装修施工阶段,各楼层都存在建筑垃圾产量大、产生周期长的问题,目前的高层垃圾倒运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是收集成斗、用施工升降机或塔吊运输至地面,无需搭设辅助设施,但是这种运输方式效率低,占用施工升降机、塔吊等垂直运输装置,增大垂直运输的压力,运输成本高;

二是沿着竖向墙体搭设悬挂式垃圾通道,在相应门窗预留洞口的位置设置帘式垃圾投入口,使用方便,但是垃圾一般分区投入,高区垃圾会堆积在档帘上,待低区垃圾投入完毕后,开启档帘,极易造成档帘的损坏,并且这种垃圾通道需要在竖向墙体上预埋埋件,采用型钢进行固定,施工成本高,工序复杂;

三是采用砌体在楼梯侧面修建封闭式通道,各楼层开设活动收集口以收集垃圾,这种方式施工成本高,为固定结构,无法周转使用,而且在超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中,由于疏散避难层的要求,楼梯需要间隔一定层数进行转换,导致垃圾的垂直运输无法形成连续,从而需要在多处砌筑封闭式通道,进一步增加施工成本,同时,当收集口或垃圾通道损坏时,修补费用高,修补周期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安拆方便、适用范围广泛、现场周转使用灵活的超高层的建筑垃圾垂直运输系统。

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高层建筑垃圾的运输通道结构复杂,施工工序繁复,运输效率低,受建筑设计结构限制较大,设计和应用具有一定的专一性,施工成本高,个别设计为固定结构,利用率有限,无法周转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超高层的建筑垃圾垂直运输系统,包括运输通道和支撑架体,运输通道设置在建筑内侧上下贯通的预留空间内,支撑架体设置在运输通道的四周,用于围护运输通道;

每个楼层内的运输通道是由一个平台起始节和若干个标准节连接组成;

所述平台起始节设置在上层楼板的预留洞口中,为上大下小、无盖无底的圆台形筒体,并且圆台形筒体顶端的一侧设有一入料口,所述平台起始节搭放在支撑架体上,并且下部穿过上层楼板的预留洞口至上层楼板的下方,平台起始节的下端部设置在标准节的上端口中;

所述标准节为上大下小、无盖无底的圆台形筒体,若干个标准节均搭放在支撑架体上,并且上下相邻两标准节之间,位于上方的标准节的下端部设置在位于下方的标准节的上端口中,靠近下层楼板的标准节的下端部设置在位于下层楼板上的平台起始节的上端口中;

所述支撑架体包括由横杆、纵杆和立杆围合而成的框架结构,以及水平支撑杆和水平限位杆,所述框架结构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上层楼板的下表面和下层楼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支撑杆设置在支撑架体的底端,呈井字形设置在平台起始节的四周;所述水平限位杆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在支撑架体上,呈井字形设置在标准节的四周。

本实用新型超高层的建筑垃圾垂直运输系统,进一步的,所述入料口为平台起始节顶端的一侧弧线段水平向外延伸、逐渐缩小形成的,入料口下方侧壁平滑过渡。

本实用新型超高层的建筑垃圾垂直运输系统,进一步的,所述平台起始节的顶端横截面为由两条相对的弧线段和两条对称线段围合而成的闭合形状。

本实用新型超高层的建筑垃圾垂直运输系统,进一步的,两条所述弧线段所在圆的半径之比为7:5。

本实用新型超高层的建筑垃圾垂直运输系统,进一步的,所述平台起始节的圆台形筒体的母线与高的夹角为5-12°。

本实用新型超高层的建筑垃圾垂直运输系统,进一步的,所述平台起始节的外侧壁上和标准节的外侧壁上均设有连接挂件,上下相邻的平台起始节与标准节之间,标准节通过连接挂件和钢链挂接在平台起始节上;上下相邻的标准节与标准节之间,位于下方的标准节通过连接挂件和钢链挂接在位于上方的标准节上。

本实用新型超高层的建筑垃圾垂直运输系统,进一步的,所述标准节的圆台形筒体的母线与高的夹角为5-8°,标准节上部的开口直径为下部开口直径的1.25-1.4倍。

本实用新型超高层的建筑垃圾垂直运输系统,进一步的,所述平台起始节和标准节均采用聚氯乙烯制成。

本实用新型超高层的建筑垃圾垂直运输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超高层的建筑垃圾垂直运输系统采用平台起始节和标准节逐节顺次连接形成上下贯通的运输通道,将平台起始节固定在水平楼板上,无需依靠竖向墙体,布局灵活,不受竖向墙体限制,对核心筒电梯前室以及各类机房的施工不产生影响,适用范围广泛,适用于超高层各结构主体、机电以及装修等各施工阶段。

本实用新型相邻楼板之间的标准节采用悬挂的方式连接在平台起始节下方,无需空间内的其他支撑结构,结构简单,便于施工,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施工工期。

本实用新型平台起始节的上部开口设置有局部拉伸形成的入料口,便于每层建筑垃圾的投放、运输,同时确保运输通道的连贯性,施工安全,使用方便,同时由于上部开口局部扩大,利于其在楼板预留洞口处的固定,受力形式安全稳定,高效便捷,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稳固性和安全性,也便于后期的更换和拆卸。

本实用新型在运输通道的四周搭设了支撑架体,支撑架体底端的水平支撑杆,提高了平台起始节的稳固性;水平限位杆限制了悬挂的标准节的位置,避免了在建筑垃圾投入运输管道,因冲击力造成标准节的晃动,提高了系统的使用安全性,同时延长了标准节的使用寿命,减少了施工噪音和粉尘污染。

本实用新型超高层的建筑垃圾垂直运输系统结构简单,施工成本低,能确保施工垃圾随产随清,使用灵活,便于安拆,可重复使用,现场周转利用率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超高层的建筑垃圾垂直运输系统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超高层的建筑垃圾垂直运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位的细节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B截面示意图;

图4为图1中C-C截面示意图;

图5为平台起始节的主视图;

图6为平台起始节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

1-平台起始节;11-入料口;2-标准节;3-支撑架体;31-横杆;32-纵杆;33-立杆;34-水平支撑杆;35-水平限位杆;4-连接挂件;5-钢链;6-预留洞口;71-上层楼板;72-下层楼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超高层的建筑垃圾垂直运输系统包括运输通道和支撑架体3,运输通道设置在建筑内侧上下贯通的预留空间内,支撑架体3设置在运输通道的四周,用于围护运输通道;

每个楼层内的运输通道是由一个平台起始节1和若干个标准节2连接组成;

平台起始节1设置在上层楼板71的预留洞口6内,为上大下小、无盖无底的圆台形筒体,如图5和图6所示,圆台形筒体顶端的一侧设有一入料口11,入料口11为平台起始节1顶端的一侧弧线段水平向外延伸、逐渐缩小形成的,入料口11下方侧壁平滑过渡,平台起始节1的顶端横截面为由两条相对的弧线段和两条对称线段围合而成的闭合形状,两条弧线段所在圆的半径之比为7:5,平台起始节1的圆台形筒体的母线与高的夹角为5-12°,平台起始节1搭放在支撑架体3上,并且下部穿过上层楼板71的预留洞口6至上层楼板71的下方,使平台起始节1的外侧壁卡固在预留洞口6边沿,平台起始节1的下端部设置在标准节2的上端口中;平台起始节1的外侧壁上、对称设置有连接挂件4,连接挂件4通过钢链5与下方相邻的标准节2连接;

标准节2为上大下小、无盖无底的圆台形筒体,圆台形筒体的母线与高的夹角为5-8°,标准节2上部的开口直径为下部开口直径的1.25-1.4倍;标准节2的外侧壁上、对称设置有连接挂件4,上下相邻的标准节2与标准节2之间,位于下方的标准节2通过连接挂件4和钢链5挂接在位于上方的标准节2上;上下相邻的平台起始节1与标准节2之间,标准节2通过连接挂件4和钢链5挂接在平台起始节1上;若干个标准节2均搭放在支撑架体3上,在支撑架体3的限制下,避免标准节2晃动,并且上下相邻两标准节2之间,位于上方的标准节2的下端部设置在位于下方的标准节2的上端口中,靠近下层楼板72的标准节2的下端部设置在位于下层楼板72上的平台起始节1的上端口中;平台起始节1和标准节2均采用聚氯乙烯制成;

支撑架体3包括由横杆31、纵杆32和立杆33围合而成的框架结构,以及水平支撑杆34和水平限位杆35,框架结构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上层楼板71的下表面和下层楼板7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如图3所示,水平支撑杆34设置在支撑架体3的底端,呈井字形设置在平台起始节1的四周;如图2和图4所示,水平限位杆35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在支撑架体3上,呈井字形设置在标准节2的四周;水平限位杆35与标准节2的外侧壁贴合设置;支撑架体3四周侧面设置有密目网。

本实用新型超高层的建筑垃圾垂直运输系统的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预制构件:根据施工设计要求,在工厂预制平台起始节1和标准节2,并在平台起始节1和标准节2两侧对称设置连接挂件4;

步骤二、搭设支撑架体:使用镀锌钢管搭设支撑架体3,支撑架体3围设在上下贯通的预留空间四周;

步骤三、设置平台起始节:根据上层楼板71预留洞口6的尺寸,设置水平支撑杆34,将平台起始节1固定在水平支撑杆34上,平台起始节1的下部穿过预留洞口6、向下延伸,使平台起始节1的外侧壁卡固在预留洞口6边沿;

步骤四、设置标准节:将标准节2通过钢链5依次挂设在平台起始节1下方,形成上下贯通的运输通道。

每一楼层的建筑垃圾,均可通过位于本层楼板上的平台起始节1上的入料口11投入运输通道内,可实现每一楼层的垃圾原地垂直运输,形成一个上下贯通的整体通道,当施工完毕后,支撑架体3和运输通道均可拆卸,转移至其他施工现场使用。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