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送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44070发布日期:2019-02-12 21:52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送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般清洁机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输送辊。



背景技术:

传送辊分两种,无动力传送辊和有驱动传送辊:无动力传送辊也叫自由辊,是由辊体、轴芯、深沟球轴承和轴承安装架组成,使用中为辅助滚动使用,自身没有动力,靠外力滚动。有驱动传送辊一般指内置电机电动辊,还指带有链轮、同步带轮等可以通过减速电机驱动的辊。构成结构与无动力基本相同,只是内置了电机或者外面加装了链轮或同步带轮等其他可以通过减速电机驱动的部件。

传送辊作为一种输送设备,在工业领域中应用广泛,在瓶体清洗领域中,常被用于传输待清洗的瓶体,但是目前的传送辊只具备传送待清洗瓶体的作用,这样便使得对瓶体进行清洗时,必须先经过传送辊的传输,再进行清洗,需要两个步骤分开进行,十分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送辊,目的在于解决目前传输和清洗分为两个步骤,造成效率下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为:一种输送辊,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第一定位板上设有滑槽,滑槽内固定有齿条,齿条两侧均啮合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同轴转动连接有驱动轴,驱动轴连接有用于驱动驱动轴在滑槽内沿着齿条滑动的驱动机构,从动齿轮远离驱动轴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传送辊,传送辊侧壁上设有刷毛,传送辊伸入第一定位板与第二定位板之间,第二定位板上设有用于固定工件并使得工件随着传送辊位移而避免工件发生转动的定位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驱动机构带动驱动轴,再通过驱动轴带动从动齿轮在滑槽内滑动,由于从动齿轮与齿条啮合,因此从动齿轮在滑槽内滑动的同时,从动齿轮发生自转,进而带动传送辊在发生位移的同时自转,从而使得当瓶子插栽传送辊上时,由定位机构将瓶子固定,使得瓶子随着传送辊一同移动,同时避免瓶子随着传送辊一同转动,进而使得传送辊与瓶子之间产生相对转动,因此传送辊上的刷毛对瓶子内壁进行刮刷,实现在输送过程中对瓶子的清理效果,大大提高了清洗效率。

进一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固定于地面上,驱动电机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有驱动轮,驱动轮转动连接于齿条一端,齿条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从动轮,驱动轮与从动轮之间设有皮带,驱动轴与皮带固定连接。通过上述设计,使得驱动电机带动电机输出轴转动,电机输出轴带动驱动轮转动,驱动轮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转动,同时皮带还带动驱动轴产生位移。

进一步,所述第二定位板上设有矩形通孔,矩形通孔内壁上滑动连接有装夹板,装夹板上开有装夹孔,装夹孔内设有用于固定工件的定位夹。通过上述设计,使得瓶体插入装夹孔中后被定位夹夹持定位,当传送辊产生位移时便带动装夹板滑动,当传送辊转动时,由于定位夹将瓶体夹持定位,因此瓶体不会被传送辊带动而转动。

进一步,第二定位板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固定安装有进给电机,进给电机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进给轮,第一进给轮一侧的安装板上还转动连接有第二进给轮,第一进给轮和第二进给轮之间连接有进给板,进给板一端与第一进给轮铰接另一端与第二进给轮铰接,进给板上端面设有用于拨动装夹板的进给爪。通过上述设计,使得进给电机输出轴带动第一进给轮转动,第一进给轮通过进给板带动第二进给轮转动,由于进给板两端分别与第一进给轮和第二进给轮铰接,使得进给板在运动过程中保持稳定,同时做圆周运动,进而使得进给爪做圆周运动,从而使得装夹板被进给爪间歇性推动步进。

进一步,所述定位夹与装夹孔之间固定有压簧。通过上述设计,使得压簧被压缩后,弹力通过定位夹施加于瓶体上,使得瓶体被夹紧定位,防止瓶体发生转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定位板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二定位板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第一定位板1、第二定位板2、支撑台3、驱动电机4、驱动电机输出轴5、皮带6、驱动轮7、驱动轴8、从动齿轮9、传送辊10、从动轮11、椭圆形滑槽12、齿条13、支撑柱14、椭圆形通孔15、装夹板16、定位夹17、压簧18、滑杆19、竖杆20、第一进给轮21、安装板22、进给电机输出轴23、第二进给轮24、进给板25、进给爪26、横杆27。

实施例基本如图1所示:一种输送辊,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定位板1和第二定位板2,第一定位板1和第二定位板2下端面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柱14,支撑柱14固定安装于地面上。

如图2所示,第一定位板1上开有椭圆形滑槽12,椭圆形滑槽12内固定安装有两面均一体成型有齿的齿条13,齿条13与椭圆形滑槽12的两个焦点的连线共线,椭圆形滑槽12内滑动安装有从动齿轮9,从动齿轮9分别位于齿条13上侧和下侧的椭圆形滑槽12内并与齿条13啮合,齿条13左右两端分别转动安装有驱动轮7和从动轮11,驱动轮7与从动轮11之间安装有皮带6,从动齿轮9端面上同轴转动安装有驱动轴8,驱动轴8与皮带6固定连接,驱动轮7远离第一定位板1一侧的地面上固定安装有支撑台3,支撑台3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4,驱动电机输出轴5与驱动轮7同轴固定连接,从动齿轮9靠近第二定位板2的一面上同轴固定安装有传送辊10,传送辊10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清洗刷毛,椭圆形滑槽12内开有供传送辊10滑动的椭圆环滑槽,传送辊10穿过椭圆环滑槽伸入第一定位板1与第二定位板2之间,齿条13上焊接有水平设置的横杆27,横杆27远离齿条13的一端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焊接有竖杆20,竖杆20下端与底面固定连接。

如图3所示,第二定位板2上开有椭圆形通孔15,椭圆形通孔15内壁上开有椭圆形滑轨,椭圆形滑轨内滑动安装有滑杆19,滑杆19伸出椭圆形滑槽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装夹板16,装夹板16呈圆形,装夹板16圆心处开有定位孔,定位孔内安装有呈圆弧状的定位夹17,定位夹17与定位孔之间固定安装有压簧18,定位夹17远离压簧18的一面上固定安装有防滑橡胶。第二定位板2下端面上一体成型有安装板22,安装板22上由左至右分别转动安装有第一进给轮21和第二进给轮24,第一进给轮21和第二进给轮24远离安装板22的一面上铰接有进给板25,进给板25上端面上一体成型有进给爪26,进给爪26上部呈斜面,第一进给轮21同轴固定连接有进给电机。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启动驱动电机4和进给电机,将待清洗的瓶子开口端穿过装夹板16上的定位孔,使得瓶子对定位夹17产生推挤,进而使得压簧18被压缩,压簧18的弹力使得定位夹17将瓶子夹紧定位,传送辊10插入瓶子开口端,而后驱动电机输出轴5带动驱动轮7顺时针转动,驱动轮7通过皮带6带动从动轮11顺时针转动,同时通过皮带6带动驱动轴8和从动齿轮9沿着椭圆形滑槽12的边缘滑动,由于从动齿轮9与齿条13啮合,因此从动齿轮9发生自转,进而带动传送辊10自转,由于瓶子被定位夹17夹紧定位,因此不会被传送辊10带动而自转,只会随着传送辊10在椭圆形通孔15内滑动,因此由于传送辊10与瓶子之间的相对转动,使得传送辊10上的刷毛对瓶子内部进行刮刷清理,进而实现在输送瓶子的同时,对瓶子进行清理。

当瓶子随着传送辊10运动至椭圆形滑槽12的右端时,取出瓶子,此时装夹板16沿着椭圆形通孔15的右边缘在重力作用下滑落至椭圆形通孔15的下边缘,同时进给电机带动第一进给轮21逆时针转动,第一进给轮21通过进给板25带动第二进给轮24逆时针转动,同时进给板25两端分别绕着第一进给轮21和第二进给轮24的圆心做圆周运动,进而使得进给爪26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均产生位移,从而使得进给爪26随着进给板25的圆周运动而不断拨动椭圆形通孔15下边缘上的装夹板16,并使得装夹板16向左步进,当需要装夹下一个瓶子时,将椭圆形通孔15下边缘左端的装夹板16向上滑动,再将瓶子插入即可。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