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翻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22188发布日期:2018-12-28 19:20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具翻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具翻转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工业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对于工业自动化的要求自然也越来越高,企业在保证生产效率的前提下,安全也不容小视,而在生产过程中,往往要和很多设备打交道,其中就包括机械模具,在对模具进行后期的抛光、维修时,往往需要对模具进行360度翻转,然而,传统对模具的翻转方式往往是人力和吊机的形式对其进行翻转,由于模具一般都在几百千克,在翻转时,较为费力、费时,且容易出现安全隐患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具翻转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具翻转机构,所述模具翻转机构包括支撑架、旋转装置、控制面板、电机,所述支撑架中部呈中空结构,其两侧上部焊接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部焊接设有中心呈贯通结构的固定块,所述旋转装置两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于固定块,所述旋转装置还包括固定框架、固定杆、转轴,所述固定框架一侧两边中部安装设有夹板,所述固定框架两侧各设有一可翻转调节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两侧通过螺栓活动连接于固定框架上,所述固定框架两端中部各设有一个转轴,所述转轴一端通过螺栓一端固定连接于固定框架上,另一端与固定块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夹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固定框架上,且其厚度为2-4CM。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框架的旋转角度为360度。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模具翻转机构,通过固定框架上的转轴和固定块经轴承相互活动转动连接,通过电机配合齿轮驱动转轴转动,进而驱使装有模具的固定框架进行360度转动,从而在模具的后期抛光及维修上省去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相比传统的人工起吊方式,其效率更高,且在安全上更加有保障。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模具翻转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模具翻转机构的固定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架;2.固定板;3.固定块;4.固定框架;5.固定杆;6.转轴;7.夹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参考图1-图2,一种模具翻转机构,模具翻转机构包括支撑架1、旋转装置、控制面板、电机,所述支撑架1中部呈中空结构,其两侧上部焊接设有固定板2、固定板2上部焊接设有中心呈贯通结构的固定块3,旋转装置两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于固定块3,旋转装置还包括固定框架4、固定杆5、转轴6,所述固定框架4一侧两边中部安装设有夹板7,固定框架4两侧各设有一可翻转调节的固定杆5,固定杆5的两侧通过螺栓活动连接于固定框架4上,固定框架4两端中部各设有一个转轴6,转轴6一端通过螺栓一端固定连接于固定框架4上,另一端与固定块3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夹板7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固定框架4上,且其厚度为2-4CM,固定框架的旋转角度为360度。

工作原理;通过接通电源,电机开始运行工作进而带动齿轮转动,通过固定框架上的转轴与齿轮固定焊接,在齿轮的转动下,固定框架也跟着进行360翻转,在模具装入固定框架后经固定杆通过螺栓对模具进行固定后,可以对模具在后期抛光及维修等工序进行更高效率的完成,另一方面,也避免了传统的人工吊机对模具工作时产生的安全隐患,因此,该翻转结构不仅高效安全,且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实用性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