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极片张力自动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59693发布日期:2019-06-19 01:31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极片张力自动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自动化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极片张力自动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属于二次能源电池,其具有能量密度大、平均输出电压高、自放电小、没有记忆效应、循环性能优越、使用寿命长和不含有毒有害物质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笔记本电脑、手机、PDA、新能源电动车、电网储能、UPS中。

电池极片是锂电池电池的核心部件和重要组成,涂覆后的电池极片的质量决定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如果电池极片有折痕、损伤、漏印或破损等外观缺陷,就会使锂离子电池存在存储时间短、自放电高、循环寿命短、电压低等质量为题。

对于电极片的自动化传送或收卷作业时,电极片在传送过程中,可能受某些异常因素的影响出现张力异常的现象,如电极片断裂、卡死,继续运转将对机器造成损害。除了这种极端现象以外,电极片因机器运转、外部环境影响造成的张力偏差,如若不及时调整,收卷的产品可能在均匀性、一致性方面不佳,影响产品外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调节传送时电极片的张力大小的电极片张力自动调节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极片张力自动调节装置,用于电极片的传输过程,包括基板和安装于基板上的:

传送辊组件,用于传送电极片;

导轨,延伸至传送辊组件下方;

平衡件,沿导轨往返位移;

伸缩件,与平衡件相配合,用于驱动平衡件相对于导轨运动;

从动辊组件,与平衡件旋轴连接,电极片套持于该从动辊组件。

进一步地,基板为竖直基板。

进一步地,传送辊组件包括第一传送辊和第二传送辊,从动辊组件包括第一从动辊,从动辊的外径与第一传送辊、第二传送辊的间距相匹配。

进一步地,传送辊组件包括第一传送辊、第二传送辊和第三传送辊,从动辊组件包括第一从动辊和第二从动辊,第一传送辊与第二传送辊的间距和第二传送辊与第三传送辊的间距相等;第一从动辊的外径与第二从动辊的外径相等,从动辊的外径与第一传送辊、第二传送辊的间距相匹配。

进一步地,伸缩件为气弹簧或气缸。

进一步地,还包括限位件,用于限定平衡件在导轨上位移的幅度。

进一步地,伸缩件为伸缩气缸,平衡件和从动辊组件相对于伸缩气缸平衡。

进一步地,还包括平衡气缸,平衡气缸与平衡件相联接用于使从动辊组件平衡。

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系统、张力检测器和驱动器,张力检测器用于检测从动辊受到的张力大小,驱动器与伸缩件相联动,控制系统用于接受张力检测器检测到的信号并指令驱动器工作。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极片张力自动调节装置,通过电极片对从动辊的作用力的大小而自动调节伸缩件对平衡件的作用力大小,从而改变电极片在传送辊组件和从动辊组件之间的位移行程,使其张力保持在一个恒定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导轨、平衡件、伸缩件、限位件和从动辊组件的组装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0、电极片;1、基板;2、传送辊组件;21、第一传送辊;22、第二传送辊;23、第三传送辊;3、导轨;4、平衡件;5、伸缩件;51、伸缩气缸;52、平衡气缸;6、从动辊组件;61、第一从动辊;62、第二从动辊;7、限位件;71、上限位件;72、下限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极片张力自动调节装置,用于电极片的传输过程,包括基板1和安装于基板1上的:

传送辊组件2,用于传送电极片0;

导轨3,延伸至传送辊组件2下方;

平衡件4,沿导轨3往返位移;

伸缩件5,与平衡件4相配合,用于驱动平衡件4相对于导轨3运动;

从动辊组件6,与平衡件4旋轴连接,电极片0套持于该从动辊组件6。

该电极片张力自动调节装置,电极片0通过传送辊的传送过程中,其张力对从动辊的产生作用,而平衡件4与导轨3的摩擦力、伸缩件5的作用力,与该张力的方向相向,从动辊受力传导至平衡件4,平衡件4根据受力情况在重力或伸缩件5的作用下沿导轨3滑动,从而实现对电极片0的张力的调节,从电极片0以平衡、均匀地出料。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为基板1为竖直基板1。即传送辊、从动辊的传送为水平传动,平衡件4在重力方向移动,从动辊组件6受重力和平衡力的作用下运作。

本实用新型中,传送辊组件2中传送辊的数量与从动辊组件6中从动辊的数量相匹配,即1个从动辊对应2个传送辊,从动辊的外径与第一传送辊21、第二传送辊22的间距相匹配,即电极片0竖直相切地从从动辊进料、竖直相切地从从动辊出料。

由1个从动辊对应2个传送辊的电极片张力自动调节装置,无法很好地算是左右张力差力对电极片0传送的影响,可以进一步地按以下方式进行改进:

传送辊组件2包括第一传送辊21、第二传送辊22和第三传送辊23,从动辊组件6包括第一从动辊61和第二从动辊62,第一传送辊21与第二传送辊22的间距和第二传送辊22与第三传送辊23的间距相等;第一从动辊61的外径与第二从动辊62的外径相等,从动辊的外径与第一传送辊21、第二传送辊22的间距相匹配。

即电极片0依次经过第一传送辊21、第一从动辊61、第二传送辊22、第二从动辊62和第三传送辊23,经过4次的竖直传送整理,第一从动辊61和第二从动辊62的受的左右张力差通过平衡件4的自调节作用得以缓解,使电极片0较平稳、均匀地进入第三传送辊23的进料端。

本实用新型中,如图2所示,平衡件4、伸缩件5的工作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式:

1)伸缩件5为气弹簧或气缸,如伸缩件5为伸缩气缸51,平衡件4和从动辊组件6相对于伸缩气缸51平衡,伸缩件5的伸缩方向与平衡件4的重心相重合,在张力过大的情况下为平衡件4提供向上的推动力以克服重力;而在张力过小的情况下,伸缩件5松弛,以使平衡件4在重力作用下沿导轨3下滑,使电极片0的行程加长,从而使张力达到预设的值;

2)或进一步地,还包括平衡气缸52,平衡气缸52与平衡件4相联接用于使从动辊组件6平衡,平衡气缸52设置于平衡件4的下端,用于检测平衡件4在水平方向的偏转,当平衡件4为水平时,平衡件4的重心与伸缩气缸51的伸缩方向重合,即平衡件4的端头无作用力,而当平衡件4发生水平方向的偏转时,平衡件4的端头向上或向下偏转,即对平衡气缸52产生向上的拉力或向下的压力;在此过程中,平衡气缸52提供向上的推动力或向下的拉力作为缓冲,使平衡件4水平。

3)还可以进一步地,还包括限位件7,用于限定平衡件4在导轨3上位移的幅度。限位件7包括上限位件71和下限位件72,分别用于限定平衡件4在导轨3上的位移幅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极片张力自动调节装置,还可以进一步地,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电气自动化:

1)还包括控制系统、张力检测器和驱动器,张力检测器用于检测从动辊受到的张力大小,驱动器与伸缩件5相联动,控制系统用于接受张力检测器检测到的信号并指令驱动器工作。

2)或进一步地,该控制系统还包括平衡检测器,平衡检测器设置在平衡件4与平衡气缸52的连接处,用于检测平衡气缸52与平衡件4的作用力,控制系统在接受到平衡检器的信号后指令平衡气缸52运作。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