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瓶运输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43753发布日期:2019-02-12 21:49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酒瓶运输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酒瓶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酒类的运输盒一般都是由纸板、木板或者铁板制成。由纸板制成的酒盒,由于纸板本身的强度差、易损坏,存在着对盒内的酒瓶保护不够,长期存放盒体容易腐烂的问题,尤其是在运输过程中,极易出现酒瓶打碎的现象;纸质的酒盒大都采用胶带封口,在实际生产中不易拆封,当消费者将酒盒内的酒饮用完毕后,酒盒大都被直接当废品丢弃,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浪费了资源,破坏了环境。另外由木板或者铁板制成的酒盒,受自身材质的限制,存在着盒体笨重、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昂等问题,尤其是木质酒盒的大量使用,会造成大量的树木被砍伐,严重破坏了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传统酒类运输包装盒对酒瓶保护不够,极易打碎酒瓶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提供酒瓶运输盒,包括呈正三棱柱形的盒体,所述盒体包括铰接在盒体顶部的盒盖、设在盒体底部的气囊和滑动在盒体内壁的底座,所述盒体内壁均设有气层,气层与气囊相通,底座滑动在气囊上方的盒体内壁,底座与盒盖之间连接有拉绳,若干所述盒体可正反交叉紧贴放置进行运输,气囊与气层相通处设有压力阀。

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及效果在于,在使用本装置进行酒瓶的运输时,给气囊充气,给气囊充气完成后打开盒盖,同时由于拉绳的设置,在打开盒盖时,会将在盒体内滑动的底座上拉,然后将酒瓶放入到盒体内,酒瓶底部放入到底座上的第一凹槽内,然后酒瓶放进去之后受到重力的压制将底座下压,同时底座下滑压制气囊,气囊与气层之间的压力阀受到压力打开,气囊中的气通至气层中,将酒瓶与盒体之间的空隙填满对酒瓶进行保护,然后当底座被下压之后拉动拉绳将盒盖扣至盒体上,将盒体的开口封住,并且本装置可以自动对酒瓶周围进行气体填充,防止其产生碰撞,造成破碎,然后继续重复上述步骤将下一个酒瓶装入到下一个盒体中,然后将若干装入酒瓶后的盒体正反交叉紧贴放置进行运输,三角形的稳定性高,有三个棱进行防护,避免酒瓶的碰撞以及有两个面可以与其他的盒体进行贴合,整体性强,占地面积小,稳定性强。

方案二,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底座上设有可供酒瓶底部放置的第一凹槽,盒盖上设有可供酒瓶顶部接触的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设置加强了盒盖与底座对酒瓶的契合度,对其进行初步的固定。

方案三,此为方案二的优选,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均设有软质缓冲层。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软质缓冲层的设置也对酒瓶产生缓冲力,避免破碎。

方案四,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盒盖与盒体的接触面设有磁铁,盒体上设有与可与磁铁相匹配的铁片。当底座被下压之后拉动拉绳将盒盖扣至盒体上,将盒体的开口封住,盒盖上的磁铁吸住盒体上的铁片。

方案五,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拉绳为弹力绳。由于拉绳时弹力绳,所以本装置只需要将瓶子放入,则通过拉绳的弹性作用可自动盖上盖子进行复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酒瓶运输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若干酒瓶运输盒并排放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盒体1、盒盖2、底座3、拉绳4、第一凹槽5、第二凹槽6。

酒瓶运输盒的实施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呈正三棱柱形的盒体1,盒体1包括铰接在盒体1顶部的盒盖2、设在盒体1底部的气囊和滑动在盒体1内壁的底座3,底座3上设有可供酒瓶底部放置的第一凹槽5,盒盖2上设有可供酒瓶顶部接触的第二凹槽6,第一凹槽5和第二凹槽6内均设有软质缓冲层,盒盖2与盒体1的接触面设有磁铁,盒体1上设有与可与磁铁相匹配的铁片,盒体1内壁均设有气层,气层与气囊相通,气囊与气层相通处设有压力阀,底座3滑动在气囊上方的盒体1内壁,底座3与盒盖2之间连接有拉绳4,拉绳4为弹力绳,若干所述盒体1可正反交叉紧贴放置进行运输。

在使用本装置进行酒瓶的运输时,给气囊充气,给气囊充气完成后打开盒盖2,同时由于拉绳4的设置,在打开盒盖2时,会将在盒体1内滑动的底座3上拉,然后将酒瓶放入到盒体1内,酒瓶底部放入到底座3上的第一凹槽5内,然后酒瓶放进去之后受到重力的压制将底座3下压,同时底座3下滑压制气囊,气囊与气层之间的压力阀受到压力打开,气囊中的气通至气层中,将酒瓶与盒体1之间的空隙填满对酒瓶进行保护,然后当底座3被下压之后拉动拉绳4将盒盖2扣至盒体1上,将盒体1的开口封住,盒盖2上的磁铁吸住盒体1上的铁片,由于拉绳4时弹力绳,所以本装置只需要将瓶子放入,则可自动盖上盖子,并且可以自动对酒瓶周围进行气体填充,防止其产生碰撞,造成破碎,第一凹槽5和第二凹槽6内软质缓冲层的设置也对酒瓶产生缓冲力,避免破碎。然后继续重复上述步骤将下一个酒瓶装入到下一个盒体1中,然后将若干装入酒瓶后的盒体1正反交叉紧贴放置进行运输。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