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生产线的壳体毛坯料仓输送线的料仓平移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18455发布日期:2019-03-27 11:38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动机生产线的壳体毛坯料仓输送线的料仓平移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水线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生产线的壳体毛坯料仓输送线的料仓平移机。



背景技术:

发动机缸盖安装在缸体的上面,从上部密封气缸并构成燃烧室,它经常与高温高压燃气相接触,因此承受很大的热负荷和机械负荷,水冷发动机的气缸盖内部制有冷却水套,缸盖下端面的冷却水孔与缸体的冷却水孔相通,利用循环水来冷却燃烧室等高温部分。

在加工缸体缸盖的过程中,需要工人操作叉车将装有工件的料笼运送到指定位置的传送带上,以便运输至工作位供机器人对工件进行抓取,在此过程中,料笼在传送带上进行运输之后需要回到初始位置,供叉车重新将空料笼取走,料笼需要从一个传送带移动至另一个传送带,该过程通常通过起吊设备来进行操作,费时费力,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对传送带上的料笼进行横向移动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发动机生产线的壳体毛坯料仓输送线的料仓平移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发动机生产线的壳体毛坯料仓输送线的料仓平移机,包括轨道、小车机构、临时传送带、第二到位检测装置和定位机构,临时传送带包括第二架体、若干个第二辊轴和一个第二驱动电机,所有第二辊轴呈直线设置并且互相平行,所有第二辊轴的两端均能够转动的与第二架体的顶部两端连接,第二驱动电机位于第二架体的顶部一端并且与靠近的一个第二辊轴传动连接,所有第二辊轴的同一端均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到位检测装置设置在第二架体下方,并且第二到位检测装置靠近临时传送带的始端设置,轨道包括两个互相平行的直线钢轨,小车机构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轮轴、四个车轮和一个第三驱动电机,四个车轮呈两两一对分别设置在两个轮轴的端部,轮轴的两端均能够转动的与第二架体的底部连接,四个车轮均与两个直线钢轨滚动配合,第三驱动电机位于第二驱动电机的旁侧并且与靠近的一个轮轴传动连接,定位机构包括两个定位轮和两个V型导向块,两个V型导向块分别与第二架体的底部两端固定连接并且V型导向块的凹槽竖直朝下设置,两个定位轮能够升降的设置在轨道的两端内侧。

优选的,每个所述直线钢轨的两端顶部均固定卡设有一个限位块,每个限位块上均设置有用于供第二架体的端部抵触的缓冲器。

优选的,所述第二架体的底部设置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轴承座,每个轮轴的端部分别插设于对应的两个轴承座内,每根轮轴上两个轴承座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车轮之间的距离。

优选的,每个所述定位轮均通过一个第二升降气缸设置在第二架体的下方,第二升降气缸呈竖直设置并且其输出轴竖直向上连接有一个水平的安装板,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个安装座,定位轮能够转动的设置在安装座的顶部,安装板的两端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竖直的导向光轴,第二升降气缸的两侧固定设置有两个竖直的直线轴承,两个导向光轴分别能够滑动的与两个直线轴承连接。

优选的,所有所述第二辊轴的同一端均连接有一个第二双排链轮,所有的第二双排链轮之间通过一个第三链条传动连接,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第二辊轴远离第二双排链轮的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一个主动齿轮,其中一个轮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一个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之间通过第四链条连接。

优选的,所述临时传送带的一端设置有两个用于供物体抵触的L型角座,两个L型角座间隔设置在第二机架的顶部一端。

优选的,所述第二到位检测装置为竖直向上发射检测光线的第二光电开关。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发动机生产线的壳体毛坯料仓输送线的料仓平移机,第二驱动电机带动一根第二辊轴转动,从而使所有第二辊轴通过第三链条同步转动,第三驱动电机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通过第四链条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从而使与从动齿轮固定连接轮轴转动,托盘进入临时传送带后与L型角座抵触,防止了托盘从临时传送带上过度移动而脱落,通过直线钢轨两端的限位块和缓冲器,保证了临时传送带的移动不会脱离到轨道外,通过轴承座保证了轮轴能够顺利流畅的进行转动,从而使轮轴能够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车轮进行转动,从而使临时传送带整体进行移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发动机生产线的壳体毛坯料仓输送线的料仓平移机,能够自动将进入的料笼从一个传送带横向运送至另一个传送带,减少了人工成本,提升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4所示为图3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5所示为进料传送带的局部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7所示为图5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所示为料仓平移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9所示为料仓平移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10所示为临时传送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所示为托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12所示为托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说明:进料传送带1,出料传送带2,料仓平移机3,托盘4,临时传送带5,第一到位检测装置6,阻挡板7,第二到位检测装置8,第一架体9,第一辊轴10,第一驱动电机11,第二架体12,第二辊轴13,第二驱动电机14,第一双排链轮15,第一升降气缸16,漏斗17,抽屉18,第一同步轮19,直线钢轨20,轮轴21,车轮22,第三驱动电机23,定位轮24,V型导向块25,限位块26,缓冲器27,轴承座28,安装板29,安装座30,直线轴承31,第二双排链轮32,主动齿轮33,从动齿轮34,L型角座35,料笼36,第二升降气缸37,矩形格栅板38,条形限位板39,滚轮40,定位块41,矩形板42,条形垫高板43,保护条4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照图1至图12所示的一种发动机生产线的壳体毛坯料仓输送线,包括进料传送带1、出料传送带2和两个料仓平移机3,进料传送带1和送料传送带上均设置有若干个托盘4,每个托盘4上均设置有用于装载产品的料笼36,进料传送带1和出料传送带2互相平行并且长度相等,进料传送带1和出料传送带2互相贴合设置,两个料仓平移机3分别贴合设置在进料传送带1与出料传送带2的两端并且两个料仓平移机3关于线对称,每个料仓平移机3均包括轨道和能够在轨道上移动的临时传送带5,临时传送带5的移动方向垂直于进料传送带1运输方向,轨道的长度等于进料传送带1与出料传送带2的宽度之和,两个临时传送带5位于初始位置时分别与进料传送带1和出料传送带2的末端连接,进料传送带1和出料传送带2的传输方向相反,进料传送带1和出料传送带2的末端均设置有第一到位检测装置6和两个能够升降的阻挡板7,两个阻挡板7间隔设置并且二者之间的距离大于托盘4的长度,两个临时传送带5的末端均设置有第二到位检测装置8。

所述进料传送带1和出料传送带2均包括第一架体9、若干个第一辊轴10和三个用于驱动所有第一辊轴10同步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11,所有第一辊轴10的端部均能够转动的与第一架体9顶部两端连接,三个第一驱动电机11均位于第一架体9的下方,通过第一驱动电机11带动所有第一辊轴10同步转动,从而对上方的托板进行运送。

所述进料传送带1或者出料传送带2上的所有第一辊轴10均呈直线排列设置并且互相平行,所有第一辊轴10的同一端均传动连接,三个第一驱动电机11呈直线间隔设置,并且三个第一驱动电机11的输出轴分别与靠近的第一辊轴10的一端传动连接,第一驱动电机11带动与之连接的其中一个第一辊轴10转动,该第一辊轴10又与剩下的第一辊轴10传动连接,因此通过一根第一辊轴10的转动带动所有第一辊轴10的同步转动。

两个所述阻挡板7均呈竖直设置,并且两个阻挡板7自进料传送带1或者出料传动带的末端指向始端的方向间隔排列,两个阻挡板7间隔设置在传送方向的末端,使进料传送带1和出料传送带2上的托盘4一个接一个进入料仓平移机3,当第一到位检测装置6检测到一个托盘4进入两个阻挡板7之间,两个阻挡板7升起,将后方的其他托盘4阻挡住,防止后方的托盘4继续前进,此时最末端的一个阻挡板7降下,该托盘4被送入料仓平移机3,此时第一到位检测装置6检测到上方没有托盘4,则另一个阻挡板7也降下,使下一个托盘4前进,当第一到位检测装置6重新检测到上方有托盘4时,两个阻挡板7再次升起,将后方的托盘4阻挡住,以此规律重复,所有检测器件和执行器件均由外部PLC控制。

所述第一到位检测装置6设置在第一架体9的末端顶部两侧,第一到位检测装置6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位置位于两个阻挡板7之间,通过第一到位检测装置6来检测托盘4是否移动至两个阻挡板7之间,并将检测信号发送给外部PLC,再由PLC来控制阻挡板7进行升降。

所述临时传送带5包括第二架体12、若干个第二辊轴13和一个第二驱动电机14,所有第二辊轴13呈直线设置并且互相平行,所有第二辊轴13的两端均能够转动的与第二架体12的顶部两端连接,第二驱动电机14位于第二架体12的顶部一端并且与靠近的一个第二辊轴13传动连接,所有第二辊轴13的同一端均传动连接,第二驱动的电机带动所有第二辊轴13同步转动,从而使托盘4能够完全进入料仓平移机3内,之后料盘平移机进行横向移动,临时传送带5再将上方的托盘4送出,从而实现托盘4从进料传送带1被运送至出料传送带2,或者从出料传送带2上被运送至进料传送带1。

所述第二到位检测装置8设置在第二架体12下方,并且第二到位检测装置8靠近临时传送带5的始端设置,当第二到位检测装置8检测到托盘4完全进入后,料仓平移机3开始横向移动对托盘4进行移动。

所述托盘4的两侧与进料传送带1或者出料传送带2的顶部两侧接触并且滑动配合,保证了托盘4在进料传送带1或者出料传送带2上进行移动时,不会发生横向移动,并且减小了托盘4在滑动过程中边缘处的摩擦阻力。

所述第一架体9顶部高于第一辊轴10的顶部,并且托盘4的底部与第一辊轴10的底部接触,保证了托盘4在被运送时,其边缘能够与第一架体9的顶部两侧壁滑动配合。

所有所述第一辊轴10的同一侧端部均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双排链轮15,所有第一辊轴10其中一侧的所有第一双排链轮15均通过一个第一链条传动连接,三个第一驱动电机11均位于第一架体9的下方并且其输出轴均通过一个第二链条与靠近的一个第一双排链轮15传动连接,每个阻挡板7均通过一个第一升降气缸16设置在第一架体9的正下方,两个第一到位检测装置6分别设置在进料传送带1与送料传送带的末端顶部,第一到位检测装置6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光电开关,第一架体9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漏斗17,每个漏斗17的底部均设置有一个抽屉18,第一驱动电机11通过第二链条带动其中一个第一辊轴10转动,由于所有的第一辊轴10之间均与第一链条啮合,因此在第一驱动电机11的带动下所有的第一辊轴10同步转动,从而对上方的托盘4进行运送。

所述进料传送带1与送料传送带两端对齐设置,并且二者位于同一水平面设置,保证了在进料传送带1和出料传送带2上进行移动的托盘4,能够在料仓平移机3的横向移动下,从进料传送带1移动至出料传送带2,或者从出料传送带2移动至进料传送带1。

所有所述第一双排链轮15的内侧齿轮均与第一链条啮合,保证了所有第一辊轴10能够进行同步转动。

每个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1的输出轴上均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同步轮19,每个第二链条均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同步轮19和靠近的第一双排链轮15啮合,并且第二链条与第一双排链轮15的外侧齿轮啮合,整个进料传送带1和出料传送带2均为三段式结构,每一段的所有第一辊轴10均由该段的第一驱动电机11带动进行同步转动。

所述第一升降气缸16竖直设置在第一架体9的正下方,并且其输出端竖直向上与对应阻挡板7的底部固定连接,阻挡板7呈竖直设置,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上每个阻挡板7均位于相邻两个第一辊轴10之间,通过第一升降气缸16带动阻挡板7进行升降,从而对上方的托盘4进行阻挡限位。

两个所述第一光电开关对称设置在第一架体9的末端顶部两侧用于检测是否有物体经过,托盘4移动过程中,其上的料笼36会阻挡第一光电开关的检测光线,以此判断托盘4是否到达预定位置。

所有所述漏斗17的顶部均与第一架体9的底部固定连接,并且所有抽屉18均一一对应的设置在所有漏斗17的底部漏口处,托盘4带动料笼36在移动的过程中,洒落的碎屑会落入下方的漏斗17内,定期清理抽屉18内的碎屑即可。

所述料仓平移机3包括轨道、小车机构、临时传送带5、第二到位检测装置8和定位机构,临时传送带5包括第二架体12、若干个第二辊轴13和一个第二驱动电机14,所有第二辊轴13呈直线设置并且互相平行,所有第二辊轴13的两端均能够转动的与第二架体12的顶部两端连接,第二驱动电机14位于第二架体12的顶部一端并且与靠近的一个第二辊轴13传动连接,所有第二辊轴13的同一端均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到位检测装置8设置在第二架体12下方,并且第二到位检测装置8靠近临时传送带5的末端设置,轨道包括两个互相平行的直线钢轨20,小车机构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轮轴21、四个车轮22和一个第三驱动电机23,四个车轮22呈两两一对分别设置在两个轮轴21的端部,轮轴21的两端均能够转动的与第二架体12的底部连接,四个车轮22均与两个直线钢轨20滚动配合,第三驱动电机23位于第二驱动电机14的旁侧并且与靠近的一个轮轴21传动连接,定位机构包括两个定位轮24和两个V型导向块25,两个V型导向块25分别与第二架体12的底部两端固定连接并且V型导向块25的凹槽竖直朝下设置,两个定位轮24能够升降的设置在轨道的两端内侧,当定位轮24升起并与其中一个V型导向块25的凹槽抵触时,第二架体12边框与其中一个第一架体9的边框刚好对齐,第三驱动电机23通过轮轴21带动车轮22转动,从而使整个临时传送带5在直线钢轨20上进行横向移动,通过定位轮24升起后与V型导向块25的底部凹槽抵触,使临时传送带5与进料传送带1或者出料传送带2端部对齐,从而使托盘4能够顺利的在进料传送带1、出料传送带2和临时传送带5之间移动。

每个所述直线钢轨20的两端顶部均固定卡设有一个限位块26,每个限位块26上均设置有用于供第二架体12的端部抵触的缓冲器27,通过直线钢轨20两端的限位块26和缓冲器27,保证了临时传送带5的移动不会脱离到轨道外。

所述第二架体12的底部设置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轴承座28,每个轮轴21的端部分别插设于对应的两个轴承座28内,每根轮轴21上两个轴承座28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车轮22之间的距离,通过轴承座28保证了轮轴21能够顺利流畅的进行转动,从而使轮轴21能够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车轮22进行转动,从而使临时传送带5整体进行移动。

每个所述定位轮24均通过一个第二升降气缸37设置在第二架体12的下方,第二升降气缸37呈竖直设置并且其输出轴竖直向上连接有一个水平的安装板29,安装板2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个安装座30,定位轮24能够转动的设置在安装座30的顶部,安装板29的两端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竖直的导向光轴,第二升降气缸37的两侧固定设置有两个竖直的直线轴承31,两个导向光轴分别能够滑动的与两个直线轴承31连接,通过第二升降气缸37带动安装板29上下移动,从而安装板29上的安装座30也上下移动,导向光轴配合直线轴承31保证了安装板29在竖直移动的过程中不会发生横向偏移,从而使安装座30顶部的定位轮24能够竖直升降。

所有所述第二辊轴13的同一端均连接有一个第二双排链轮32,所有的第二双排链轮32之间通过一个第三链条传动连接,第二驱动电机14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第二辊轴13远离第二双排链轮32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驱动电机14带动一根第二辊轴13转动,从而使所有第二辊轴13通过第三链条同步转动。

所述第三驱动电机23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一个主动齿轮33,其中一个轮轴2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一个从动齿轮34,主动齿轮33与从动齿轮34之间通过第四链条连接,第三驱动电机23带动主动齿轮33转动,主动齿轮33通过第四链条带动从动齿轮34转动,从而使与从动齿轮34固定连接轮轴21转动。

所述临时传送带5的一端设置有两个用于供物体抵触的L型角座35,两个L型角座35间隔设置在第二机架的顶部一端,两个L型角座35位于第二机架顶部远离进料传送带1的一端,托盘4进入临时传送带5后与L型角座35抵触,防止了托盘4从临时传送带5上过度移动而脱落。

所述第二到位检测装置8为竖直向上发射检测光线的第二光电开关,第二光电开关检测到托盘4进入临时传送带5之后,外部PLC控制第三驱动电机23工作,从而使临时传送带5在轨道上进行进行移动。

所述托盘4包括一个矩形格栅板38、两个条形限位板39和四个定位组件,矩形格栅板38呈水平设置,并且两个条形限位板39对称设置在矩形格栅板38的两侧,每个条形限位板39上均设置有若干个滚轮40,所有滚轮40的轴线均呈竖直设置,四个定位组件呈水平分别设置在矩形格栅板38的顶部四个拐角处,每个定位组件均包括两个定位块41和一个矩形板42,两个定位块41成直角分布设置在矩形板42的顶部,矩形格栅板38的底部贴合设置有若干个条形垫高板43,所有条形垫高板43的长度方向均垂直于第一辊轴10的轴线方向,并且所有条形垫高板43的底部均与自身下方的第一辊轴10或者第二辊轴13接触,

每个所述条形限位板39上的所有滚轮40均等间隔设置,并且所有滚轮40沿条形限位板39的长度方向直线排列,所有滚轮40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上其边缘均凸出于条形限位板39的外侧边缘,所有滚轮40均设置在条形限位板39的正下方,装有产品的料笼36通过车间的叉车进行运送,叉车将装有产品的料笼36运送至临时传送带5的正上方并放下,料笼36的底部拐角处分别位于对应的两个定位块41之间,保证托盘4在移动的过程中,料笼36不会发生晃动并落下,滚轮40保证了托盘4在移动的过程中极大的减小了与第一架体9和第二架体12侧壁之间的摩擦阻力。

四个所述矩形板42均呈水平固定设置在矩形格栅板38的顶部拐角处,所有定位块41均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对应矩形板42的顶部,每个定位块41的其中一个侧壁均为斜坡结构,料笼36在放下的过程中,其底部拐角处能够顺着斜坡结构下滑,并最终使料笼36底部的每个拐角均限制在对应的两个定位块41之间,防止在运动过程中料笼36发生滑动。

每个所述条形限位板39的两端均连接有用于保护矩形格栅板38的保护条44,所有保护条44均与矩形格栅板38的边缘贴合设置,该保护条44在进入临时传送带5后与L型角座35抵触,有效的保护了矩形格栅板38直接与L型角座35撞击。

所述矩形格栅板38由若干个方管焊接而成,便于碎屑从网孔内落下。

所述条形垫高板43的长度等于矩形格栅板38的长度,条形垫高板43避免了矩形格栅板38直接与第一辊轴10或者第二辊轴13接触,保证了矩形格栅板38能够顺滑的在第一辊轴10和第二辊轴13上进行移动。

工作原理:首先叉车搬运料笼36放在一个临时传送带5的托盘4上,然后临时传送带5从进料传送带1的末端横向移动至出料传送带2的始端,直至临时传送带5与出料传送带2的始端对齐后停止,接着托盘4从该临时传送带5进入出料传送带2,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出料传送带2和进料传送带1放满料笼36为止,接着通过升起阻挡板7把紧挨着的托盘4分开,接着出料传送带2最前端的托盘4进入该端的临时传送带5(此处的临时传送带5并非之前的临时传送带5,出料传送带2的首末两端均有一个临时传送带5,之前的临时传送带5位于出料传送带2的始端,该处的临时传送带5位于出料传送带2的末端),接着流水线上的机器人将该料盘上料笼36内的产品抓取完之后,该临时传送带5由出料传送带2的末端移动至进料传送带1的始端,直至与进料传送带1的始端对齐,该临时传送带5上的托盘4开始进入进料传送带1,并输送至进料传送带1末端的临时传送带5(此处的临时传送带5为一开始叉车放下料笼36时的临时传送带5),然后通过叉车把空料笼36搬下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出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