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盖半成品翻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23809发布日期:2019-06-26 01:36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泵盖半成品翻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泵盖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泵盖半成品翻转机构。



背景技术:

从结构上看,摩托车油泵盖的一侧中部具有一较大的圆形凹孔,相对的另一侧中部设有一个圆筒形凸起,还有若干定位孔。在生产摩托车机油泵盖的过程中,需要使用数控机床分两道公序对该两个侧面分别进行加工,具体为原材料在某型号机床上加工好第一面后,需在机床上完成第二面加工。现有的上下料方式是通过人工拿取零件放入机床主轴夹头,再关闭机床防护门,接着开启机床;待零件加工好后,打开机床防护门并取走零件;这样重复劳动,易造成操作人员的身体疲劳及产生误差。总体而言,该种生产成本较高、效率低下且产品质量不稳定。因此,很有必要设计一种机械自动化设备来替代人工以提高生产效率,而在设计该自动化设备过程中,必然需要考虑到如何对加工为半成品的泵盖进行180度的翻转,即在对第一个面进行加工后,翻转180度后,再来进行对第二面的加工。因此,需要设计一款针对半成品泵盖的翻转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泵盖半成品翻转机构,包括基板、以及设于基板上的旋转气缸、气动手指和一对顶升气缸,气动手指垂直连接于旋转气缸的输出轴,气动手指的另一端延伸至顶升气缸的上方,该对顶升气缸通过固定架相对称地垂直设于基板下方且顶升气缸的输出轴向上穿过基板,在顶升气缸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设有定位底座,在定位底座上垂直设有三根呈三角形分布的定位销。

进一步的,旋转气缸设于基板的侧方中部,气动手指的一端与旋转气缸通过旋转连接法兰连接。

进一步的,气动手指包括驱动气缸和两根相向设置的夹紧块,夹紧块的一端与驱动气缸通过滑槽连接,且驱动气缸带动夹紧块在滑槽内移动以向里夹紧或者向外松开。

进一步的,在该两根夹紧块的外端上方分别设有直径相等且相互匹配的半圆形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本实用新型泵盖半成品翻转机构可以实现对泵盖的180度翻面,从而有助于针对泵盖面加工的自动化生产。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泵盖半成品翻转机构立体图。

图中,1为基板,2为旋转气缸,3为气动手指,4为顶升气缸,5为定位底座,6为定位销,7为旋转连接法兰,8为夹紧块,9为半圆形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泵盖半成品翻转机构,包括基板1、以及设于基板1上的旋转气缸2、气动手指3和一对顶升气缸4,气动手指3垂直连接于旋转气缸2的输出轴,气动手指3的另一端延伸至顶升气缸4的上方,该对顶升气缸4通过固定架相对称地垂直设于基板1下方且顶升气缸4的输出轴向上穿过基板1,在顶升气缸4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设有定位底座5,在定位底座5上垂直设有三根呈三角形分布的定位销6。定位销6的位置分布与工件上的定位孔相匹配,通过顶升气缸4的上下移动可以实现定位销6对工件的限位或者释放。

使用时,半成品翻转机构设于机械手本体的一侧,半成品翻转机构用于将进行一面加工后的泵盖工件进行180度翻面。半成品翻转机构与控制柜连接,控制柜内设有PLC控制器并与数控机床控制系统相连,从而实现对半成品翻转机构的自动化控制。

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气缸2设于基板1的侧方中部,气动手指3的一端与旋转气缸 2通过旋转连接法兰7连接。

进一步的,气动手指3包括驱动气缸和两根相向设置的夹紧块8,夹紧块8的一端与驱动气缸通过滑槽连接,且驱动气缸带动夹紧块8在滑槽内移动以向里夹紧或者向外松开。

在该两根夹紧块8的外端上方分别设有直径相等且相互匹配的半圆形凸起9。

本实用新型一种泵盖半成品翻转机构的工作原理为:机械手臂将经过第一面加工后的工件放置到左侧的定位底座5上并使工件上的定位孔与定位销6限位配合,此时夹紧块8 处于夹紧状态即两个半圆形凸起9之间接触配合形成一个圆形凸起,半圆形凸起9落入工件中部的圆形凹孔内,此时气动手指3带动夹紧块8往外移动即使两个半圆形凸起9分离,从而使半圆形凸起9与工件的圆形凹孔内壁之间紧密接触形成摩擦力,此时第一旋转气缸2转动以将工件翻转至右侧的定位销6上,从而实现对工件的180度翻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本实用新型泵盖半成品翻转机构可以实现对泵盖的180度翻面,从而有助于针对泵盖面加工的自动化生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