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室内的可避障式自动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54876发布日期:2019-07-24 10:06阅读:54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室内的可避障式自动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庭生活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室内的可避障式自动垃圾桶。



背景技术:

在现代化居室中,人们大多使用传统的固定式垃圾桶,扔垃圾需要到指定的位置,而且有时垃圾满了也不能及时发现,垃圾变质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垃圾超过一定重量可能压坏垃圾桶,不仅损坏垃圾桶而且导致垃圾外泄室内地面上,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室内的可避障式自动垃圾桶,为解决现代居室中垃圾桶自动化程度低以及垃圾满了不能及时清理而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室内的可避障式自动垃圾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控制机构,还包括:底座轮架,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下方,四角各一个;麦克纳姆轮,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轮架的下方,四角各一个;圆形孔,设置于所述底座四个侧面中间,每个侧面各一个;红外线传感器,胶接在所述圆形孔内;电子感应称,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位于所述底座上方;箱体,与所述电子感应称固定连接,位于所述电子感应称上方;卡槽,设置于所述箱体内侧上方;测距传感器,固定设置于所述卡槽内;响铃,固定设置于所述卡槽内,与所述测距传感器连接;凹槽,设置于所述底座边缘一侧;蓝牙模块,设置于所述凹槽内,通过螺钉与所述底座连接;导轨,其分为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第一导轨沿竖直方向固定在箱体靠近测距传感器的外侧,第一导轨滑块安装在第一导轨上,第一导轨滑块上方放置有一个垃圾容器,垃圾容器的外侧与第一电推杆相接,第一电推杆末端固定在第一导轨滑块上方,第二电推杆下方固定在第一挡板上,上方与第一导轨滑块上方相接;竖直挡板,其下方固定在第二挡板上,第二导轨固定在竖直挡板上方,长方滑块固定在第二导轨上方,长方滑块为长方体形状,下方通过第三电推杆固定在第二挡板上,长方滑块穿过箱体外壁进入到箱体内,且长方滑块末端下方安装有圆柱体形状的转轴,转轴下方安装有旋转轮。

优选地,所述控制机构为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单片机。

优选地,所述四个麦克纳姆轮由电机驱动。

优选地,所述蓝牙模块可与用户手机建立通讯。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感应称的检测值可反馈给单片机。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线传感器和测距传感器的检测值可反馈给单片机。

进一步地,所述麦克纳姆轮与所述底座轮架之间通过轴承与转轴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室内的可避障式自动垃圾桶,通过蓝牙模块与用户手机建立的通讯关系,可使垃圾桶通过红外线传感器避障自动运动到人的身边,同时可以人工将垃圾放入垃圾桶旁边的垃圾容器,通过电推杆的方式将垃圾倒入到箱体中;测距传感器检测到垃圾满了,可启动响铃报警,提醒用户及时倒垃圾,同时还可以先行通过旋转轮的转动对垃圾进行初步的紧缩,以便于提高容量;电子感应称检测到垃圾重量超过预先设定值时,可启动响铃报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使用方便、容易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室内的可避障式自动垃圾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室内的可避障式自动垃圾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室内的可避障式自动垃圾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室内的可避障式自动垃圾桶的俯视图;

1-响铃 2-测距传感器 3-卡槽4-箱体 5-电子感应称6-单片机 7-蓝牙模块 8-红外线传感器9-凹槽 10-麦克纳姆轮 11-圆形孔 12-底座 13-底座轮架14-第一导轨16-垃圾容器17-第一电推杆18-第一导轨滑块 19-第二电推杆20-第一挡板21-竖直挡板 22-第二导轨23-长方滑块24-旋转轮25-转轴26-第三电推杆27-第二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 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室内的可避障式自动垃圾桶,包括底座12,所述底座12上设置有控制机构,还包括:底座轮架13,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12的下方,四角各一个;麦克纳姆轮10,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轮架13的下方,四角各一个;圆形孔11,设置于所述底座12四个侧面中间,每个侧面各一个;红外线传感器8,胶接在所述圆形孔11内;电子感应称5,与所述底座12固定连接,位于所述底座12上方;箱体4,与所述电子感应称5固定连接,位于所述电子感应称5上方;卡槽3,设置于所述箱体4内侧上方;测距传感器2,固定设置于所述卡槽3内;响铃1,固定设置于所述卡槽3内,与所述测距传感器2连接;凹槽9,设置于所述底座12边缘一侧;蓝牙模块7,设置于所述凹槽9内,通过螺钉与所述底座12连接。导轨,其分为第一导轨14和第二导轨22,第一导轨14沿竖直方向固定在箱体4靠近测距传感器2的外侧,第一导轨滑块18安装在第一导轨14上,第一导轨滑块18上方放置有一个垃圾容器16,垃圾容器16的外侧与第一电推杆17相接,第一电推杆17末端固定在第一导轨滑块18上方,第二电推杆19下方固定在第一挡板20上,上方与第一导轨滑块18上方相接;竖直挡板21,其下方固定在第二挡板27上,第二导轨22固定在竖直挡板21上方,长方滑块23固定在第二导轨22上方,长方滑块23为长方体形状,下方通过第三电推杆26固定在第二挡板21上,长方滑块23穿过箱体4外壁进入到箱体内,且长方滑块23末端下方安装有圆柱体形状的转轴25,转轴25下方安装有旋转轮24。

优选地,所述控制机构为设置在所述底座12上的单片机6。

优选地,所述四个麦克纳姆轮10由电机驱动。

优选地,所述蓝牙模块7可与用户手机建立通讯。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感应称5的检测值可反馈给单片机6。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线传感器8和测距传感器2的检测值可反馈给单片机6。

进一步地,所述麦克纳姆轮10与所述底座轮架13之间通过轴承与转轴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室内的可避障式自动垃圾桶工作时,通过传感器与单片机6进行精确控制,用户在室内的某个地方用手机给蓝牙模块7一个信号,蓝牙模块7将信号反馈给单片机6,单片机6驱动电机控制该一种用于室内的可避障式自动垃圾桶移动到用户身边,同时可以人工将垃圾放入垃圾桶旁边的垃圾容器26,通过第一电推杆17的推动方式将垃圾倒入到箱体4中,运动过程中,利用红外线传感器8进行避障,实现自动化功能;当垃圾满了时,测距传感器2检测到,然后给单片机6一个信号,单片机6控制响铃1报警,提醒用户倒垃圾,当垃圾未满,但垃圾重量超过预先设定值时,可将信息反馈给单片机6,单片机6控制响铃1报警,提醒用户及时倒垃圾,同时还可以先行通过旋转轮25的转动对垃圾进行初步的紧缩,以便于提高容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都应涵盖在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