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轮胎回收生产线的弹仓式进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19499发布日期:2019-03-27 11:46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用于轮胎回收生产线的弹仓式进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回收与生产设备,尤其涉及进料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保有量持续增加,轮胎的使用量逐年增多,同时也造成了废旧轮胎数量逐年增加,尽管我国废旧轮胎产业布局趋于合理,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但仍面临着回收利用率低、企业普遍生产经营规模小等众多问题。

目前为了鼓励轮胎回收循环处理的积极性,部分地方政府出台了鼓励废旧轮胎回收的政策。企业建设轮胎回收生产线的积极性相对提高,既能解决轮胎生产时的残次品处理问题,在闲时还可进入外部的废旧轮胎回收利用,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在生产线的实际操作中,废旧轮胎的进料装置往往都是输送带将轮胎输送到高处并掉落到粉碎机中。由于生产线中用于进料的输送带位置较高,仍需人手动将废旧轮胎扔到进料的输送带上。且废旧轮胎处理过后会存在一些粉尘,容易对工人健康造成伤害。因此需要一个既能减轻工人劳动量,又不会使设备操作过于复杂的设备,使设备代替工人向输送带进料。同时不会因为新增的设备而显著的增加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用于轮胎回收生产线的弹仓式进料装置,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有底座、固接在底座上的设备支撑板、通过转轴与设备支撑板转动连接的转盘、设置在转盘前侧的多个进料仓、设置在转盘后侧的动力电机,动力电机与转轴动力连接,进料仓呈桶状且前端开口,其侧面开设有进料口,进料口上可拆卸的设置有盖板,进料口的弧长大于进料仓外壁弧长的一半,进料仓内壁还设置有容置槽,电动滑轨的滑轨部分设置在容置槽内且其滑块从中伸出,伸出的滑块连接有轮胎输送构件,轮胎输送构件包括有后挡板和弧形底板,底板与滑块螺纹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料仓以转轴为中心向相对内侧倾斜。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底座两侧还开设有倾斜部,倾斜部上铰接有垫脚部,当垫脚部转动展开时与倾斜部形成一个平面。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底座在靠近倾斜部的位置开设有收纳槽,收纳槽内铰接有延伸板,收纳槽内设置有用来控制延伸板转动的转动电机。

有益效果:具有类似弹仓理念的进料装置,能够实现不间断供料,并且最大化节省人力。工人只需将轮胎滚入到或者扔到进料仓内即可。多个进料仓工作,且进料仓倾斜设置,更好的保证了每个轮胎都能落入到输送带上。并且由于进料装置是独立的设备,因此可在进料装置与输送带之间设置隔离粉尘或者污染物的隔离措施,使得即使工人不靠近输送带,也能通过进料装置将废旧轮胎置于输送带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进料仓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进料仓的主视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轮胎输送构件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图4的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图4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盖板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的用于轮胎回收生产线的弹仓式进料装置,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有底座1、固接在底座1上的设备支撑板2、通过转轴3与设备支撑板2转动连接的转盘4、设置在转盘4前侧的多个进料仓6、设置在转盘4后侧的动力电机5,动力电机5与转轴3动力连接,进料仓6呈桶状且前端开口,其侧面开设有进料口7,进料口7上可拆卸的设置有盖板8,进料口7的弧长大于进料仓6外壁弧长的一半,进料仓6内壁还设置有容置槽9,电动滑轨10的滑轨部分设置在容置槽9内且其滑块11从中伸出,伸出的滑块11连接有轮胎输送构件,轮胎输送构件包括有后挡板12和弧形底板13,底板13与滑块11螺纹连接。

使用前先开启进料口7上的盖板8,并将废旧轮胎放入进料仓6内的底板13上,关闭盖板8。启动动力电机5,在电机的带动下转盘4得以转动,当多个进料仓6中的一个转动至转盘4最高点时停止。启动电动滑轨10,底板13带动轮胎从进料仓6开口伸出,使轮胎落到输送带上。

为使进料口7的尺寸足够大,进料仓6为了开设进料口7而失去的那部分的弧长大于剩余部分的弧长,即进料口7的弧长大于进料仓6弧长的一半。使得工人可以将轮胎随意的扔到进料仓6内,而不必太担心进料口7将轮胎卡住。

由于进料口7的位置固定,因此当进料仓6转动到底座1的左右两侧时,进料口7的位置,可能不够理想。为解决上述问题,进料仓6可通过一个尺寸较小的转动轴(未图示)实现与转盘4转动连接,同时转动轴上可设置螺纹并通过螺母固定,

盖板8与进料仓6可拆卸的方式可采用任何现有技术。本实施例给出优选方案,如图4和图8所示,盖板8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一个固定块14,相应的在进料仓6的进料口7上开设了供固定块14插入的插槽16。但其中任意一个固定块14为铁质材质,而相对应的那个插槽16内设置了电磁铁15,电磁铁15的走线可从进料仓6中穿过,以实现盖板8的固定。由于盖板8呈长条状,因此固定块14可呈点阵布局,也可为条状布置,插槽16的形状与位置由固定块14决定。

为了不妨碍轮胎装载到进料仓6内,底板13的边缘尽量保持与进料口7平齐。控制轮胎输送构件滑动的电动滑轨10设置在进料仓6内壁的容置槽9内,为提高滑动效果,容置槽9内可前后设置多个电动滑轨10,同时推动轮胎输送构件的运动。同样的容置槽9的数量也可为多个,便于减轻负担。电动滑轨10的走线也可直接从进料仓6中伸出。电动滑轨10可被任何现有技术替换,例如液压推杆、直线电机或者带传动装置等。

由于底板13为板状,且没有完整的内壁,因此轮胎在滑动中可能与盖板8内壁或者进料仓6内壁产生摩擦,从而降低进料仓6卸载轮胎的效果。为减少摩擦力,在盖板8内壁和进料仓6内壁上均设置有多个条状的凸起17,凸起17与轮胎接触的边缘设置为弧形,尽量较少与轮胎的接触面积,以降低摩擦力。同时凸起17的材质可采用低摩擦力的材质,例如特氟龙材质,另外铸铁的摩擦系数虽不如特氟龙,但也可临时用于替换特氟龙。

优选的,进料仓6以转轴3为中心向相对内侧倾斜。为进一步提高进料仓6卸载轮胎的效果,使每个进料仓6在转动到转盘4最顶端时朝下倾斜。为实现这一效果,所有的进料仓6均朝向转轴3或者转盘4圆心放心倾斜,倾斜后保留前述的进料仓6同轴转动的方案。该效果不仅能够提高进料仓6卸载轮胎的效果,当进料仓6在转盘4的底部时则是向上倾斜的,因此能够更好的保持轮胎不从进料仓6开口掉出。

优选的,底座1两侧还开设有倾斜部18,倾斜部18上铰接有垫脚部19,当垫脚部19转动展开时与倾斜部18形成一个平面。如图9,为使轮胎能够使用滚动的方式爬上底座1,在底座1两侧边缘斜切形成倾斜部18,切下的部分为垫脚部19,其大体为三棱柱形状。垫脚部19底部与倾斜部18铰接,使垫脚部19能够在倾斜部18上转动。当不需要使用垫脚部19时其与倾斜部18紧密贴合,使底座1形成完整的方形。当需要使用时,只需将其转动放下即可形成一个平滑的斜面。

优选的,底座1在靠近倾斜部18的位置开设有收纳槽20,收纳槽20内铰接有延伸板21,收纳槽20内设置有用来控制延伸板21转动的转动电机(未图示)。为更加进一步的减轻工人的负担,在底座1上还设置了延伸板21。延伸板21的目的是进一步延伸倾斜部18与垫脚部19形成的斜面,使轮胎能够比较轻松的滚动到一定高度。延伸板21的转动由设置在收纳槽20内的转动电机控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