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艾灸器的内衬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70953发布日期:2019-05-15 23:03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包装艾灸器的内衬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盒,特别涉及一种包装艾灸器的内衬盒。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用于包装艾灸器包装盒由内衬盒和外装盒构成,内衬盒由纸板制成,其由连接在一起的底板和顶板构成,在底板和顶板分别开设若干通孔,每个通孔的孔径略小于艾灸器底座的底面外径,出货时,将每个艾灸器由通孔的外侧以艾灸器上的艾柱插入该通孔的活接方式将艾灸器卡架在底板与顶板之间,同时,在艾灸器底座底面上设置覆盖有分离膜的单面不干胶,该单面不干胶的作用是在使用者进行艾灸理疗时,方便将该艾灸器粘接在使用者待艾灸的穴位上。

上述结构存在以下不足:

1)由于所述艾灸器放置在底板与顶板之间,当消费者将装满艾灸器的内衬盒从外装盒中取出时,许多艾灸器则会瞬间倾倒出来。

2)使用艾灸器时,使用者需要将粘贴在所述单面不干胶上的分离膜揭下来,而将分离膜从单面不干胶上剥离下来,常常需要多次揭剥,由此,给用户带来不便。

3)由于在底板和顶板上开孔,相应的也增加了制作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使艾灸器定位固接放置又易于剥离且有利于使用者按需携带的包装艾灸器的内衬盒。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包装艾灸器的内衬盒,包括由硬质普通纸制作的承载若干艾灸器的纸质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纸质板架分底板、与底板相对设置的顶板和连接在底板与顶板之间的竖板;在底板和顶板上设有若干条沿X方向和/或Y方向贯穿该底板或顶板的压痕线,所述底板、顶板和竖板可展开处于相同平面;在底板和顶板的内侧均匀粘贴有相同数量的双面不干胶,每个双面不干胶上可粘接一个艾灸器,底板上的双面不干胶与顶板上的双面不干胶在X方向和Y方向上错位设置,所述压痕线置于相邻两个双面不干胶之间。

所述双面不干胶上与艾灸器相接的外表面的粘性略小于与底板或顶板相接的内表面的粘性。

所述竖板的高度与艾灸器的高度相同。

设置在所述底板和顶板上的双面不干胶的数量均为60个。

设置在所述底板和顶板上的双面不干胶的数量均为64个。

所述底板、顶板和竖板的纸张厚度在0.39mm-0.43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无通孔的平板制作成包装艾灸器的内衬盒,再在由平板折叠制成的底板和顶板上粘贴双面不干胶,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内衬盒制作成本低且可使粘接在双面不干胶上的艾灸器牢固固定在该内衬盒中,不会出现现有技术中当打开外包装盒时,内衬盒中的艾灸器即刻倾倒散落现象的发生。另一改进是在底板和顶板上设置压痕线,每个艾灸器均置于由压痕线包围的平板上,这样,在使用或携带部分艾灸器时,用户可以非常方便地将所需数量的艾灸器撕扯下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衬盒(64装)的外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匠内衬盒(60装)的外形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向端平面示意图。

图4为图1中B向端平面示意图。

图5为图1展开后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内衬盒1、底板11、顶板12、竖板13、空穴14、压痕线2、双面不干胶3、艾灸器4、底座41、艾柱42。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包装艾灸器的内衬盒由硬质普通纸一体成形制作,优选300g的白卡纸,将其设计成折叠和展开两种形式,折叠为具有一定空间的形状时,可将若干个艾灸器4放置其中并方便包装运输;将其展开为一平面时,方便用户取拿所需的艾灸器4。

该内衬盒1可分为三部分,分别为底板11、顶板12和竖板13。

1、底板11、顶板12和竖板13

底板11和顶板12大小和形状基本相同,竖板13介于底板11与顶板12之间,将顶板12以顶板12与竖板13的连接边为轴线向底板11方向折绕后即可构成一个在底板11与顶板12之间具有容纳若干艾灸器4的空间,而竖板13则为该空间的高,即为底板11与顶板12之间的距离。

艾灸器4由底座41和艾柱42构成,底座41呈台状,本实用新型选择,底座41的上台面和断面形状为大小渐变的梅花形,在底座41中央设有插柱孔,艾柱42插置于该插柱孔中。

2、本实用新型的特点

1)在底板11和顶板12上设置若干条压痕线2

压痕线2可以沿X方向或Y方向(按内衬盒展开为平面时设定,X方向为纵向,Y方向为横向,下同)贯穿底板11或顶板12设置,也可以同时沿X方向和Y方向贯穿该底板11或顶板12设置,当使用者外出时,其可沿压痕线2将其所需携带数量的艾灸器4撕下。

2)将艾灸器4稳定固定在内衬盒1内

在底板11和顶板12的内侧(即底板11和顶板12的相对侧)面上均匀粘贴有相同数量的双面不干胶3,该双面不干胶3上与艾灸器4相接的外表面的粘性略小于与底板11或顶板12相接的内表面的粘性。

包装时,可将艾灸器4底座41的底面(该底面上粘贴有不干胶)与所述双面不干胶3粘接在一起,即可将艾灸器4稳固在底板11与顶板12之间。

为了提高包装量,可将底板11上的双面不干胶3与顶板12上的双面不干胶3在X方向和Y方向上错位设置,这样,底板11上的艾灸器4的艾柱42插入底板11上的相邻艾灸器4之间的空穴14中,有效提高空间利用率。

为了使该内衬盒1紧凑,可将竖板13的高设置成与艾灸器4的高度(即艾灸器4底座41的底面至艾柱42的顶端之间的垂直距离)相同。

3)压痕线2的数量

在相邻两个双面不干胶3之间,可以设置一条或二条压痕线2。

当设置为一条时,该压痕线2置于相邻两个双面不干胶3之间距离的中点位置,该结构可减少压痕加工。

当设置为二条时,该二条压痕线2分别紧靠相邻两个双面不干胶3设置,该结构虽然增加了压痕加工工时,但在撕下相关的艾灸器4时,可避免误操作(即撕的动作过大会将相对侧的艾灸器4撕下)。

4)内衬盒1的强度

为了使内衬盒1既具有一定的硬度,又不至于增加太多的成本,所述底板11、顶板12和竖板13的纸张厚度选择在0.39mm-0.43mm之间。

5)容纳数量

本实用新型采用两种容纳方式。

一种是在所述底板11和顶板12上设置的双面不干胶3的数量均为30个,即在该内衬盒1中可包装的艾灸器4为60个(如图2所示)。

另一种是在所述底板11和顶板12上设置的双面不干胶3的数量均为32个,即在该内衬盒1中可包装的艾灸器4为64个(如图1所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