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托盘保温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82161发布日期:2019-06-13 11:00阅读:8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托盘保温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托盘保温箱,主要由金属框架、外防护壳、保温板、冰排护兜、托盘五部分构成,解决了大型托盘保温箱易遭撞击而变形、破损的问题,适用于1m3左右货量较大的冷链运输,满足了小型保温箱和大型保温集装箱之间的市场需求。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增强,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得到重视,但是近年来关于药品、制剂的质量事件频频见诸报端,除药品本身的生产质量外,在流通环节,一些需要低温储存的药品也在常温条件下运输,这一方面是部分不良商家在违规控制物流成本,另一方面也局限于现有的运输技术、装备,无法实现全程冷链运输。

目前市场上只有批量大、运输区间相对固定的药品使用冷藏车运输,这种情况下成本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超温质量风险可控,但其余相当部分药品只能走零担运输模式,采用相变蓄冷技术的保温箱正在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这种运输模式,不同相变温度的冷媒可以满足不同温度的储运条件,能耗低、质量稳定,非常适合零担运输。较小的货量可使用小型保温箱,通常容量在200L以下,更大货量不适合人工搬运,只能分拆订单,提高运输成本,托盘保温箱正是满足了这种使用场景。

由于托盘保温箱的体积较大,若采用一体发泡的方式固然牢固性较好,但是模具成本非常昂贵,而且生产效率较低,因此大多采用保温板简单拼接的保温形式,这造成了保温箱强度不高,尤其是在物流运输过程涉及比较复杂的操作环境,稍有不慎即被磕碰到,容易发生变形、破损等问题,保温时效得不到保障。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托盘保温箱,主要由金属框架、外防护壳、保温板、冰排护兜、托盘五部分构成,以金属框架为主体,保温箱六个面分别由外向内依次将外防护壳、保温板、冰排护兜固定在金属框架上形成保温空腔,使用时将装有冷媒的冰排装入冰排护兜内,药品装入保温空腔即可,底部固定在托盘上。该方案利用金属框架作为主体骨架,提高了结构强度,同时最外侧又加装了外防护壳,底部加装托盘便于叉车等装载工具搬运,能够适应复杂的物流运输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托盘保温箱,主要由金属框架、外防护壳、保温板、冰排护兜、托盘五部分构成,解决了大型托盘保温箱受到撞击易损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如下:

该托盘保温箱内部以金属框架作为主体骨架,保温箱的六个面分别由外向内依次把外防护壳、保温板、冰排护兜通过尼龙栓钉锁紧在金属框架上、底部固定在托盘上,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内部形成一个具有保温功能的空腔。

其中外防护壳可以是聚丙烯(PP)材质的蜂窝板结构,保温板是由可发性聚苯乙烯(EPS)或聚丙烯(EPP)或聚氨酯(PU)或真空绝热板(VIP)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金属框架是钢铁或铝合金材质,冰排护兜是使用纺织面料缝制而成的、四周具有可插放冰排兜口的围护结构。为方便保温箱开启、装卸货物,金属框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位于开启的门上,另一部分在保温箱内腔的另外五个面中。

外部撞击产生的应力由外防护壳及金属框架分散承受,内侧冰排的重量由金属框架承担,整体固定在底部的托盘之上,解决了托盘保温箱体积大、重量大而强度偏低的问题,满足了较大货量的储运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托盘保温箱,主要由外防护壳(1)、保温板(2)、金属框架(3)、冰排护兜(4)、托盘(6)五部分组成。

托盘保温箱以金属框架(3)为主体骨架,箱内六个面由外向内依次将外防护壳(1)、保温板(2)、冰排护兜(4)使用尼龙栓钉(5)锁紧在金属框架(3)上,整体底部固定在托盘上,冰排护兜(4)上每个冰排兜口均对准金属框架(3)的一根横梁。

其中外防护壳(1)可以是聚丙烯(PP)材质的蜂窝板结构,保温板(2)是由可发性聚苯乙烯(EPS)或聚丙烯(EPP)或聚氨酯(PU)或真空绝热板(VIP)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金属框架(3)是由钢铁或铝合金材质,冰排护兜(4)是使用纺织面料缝制而成的、四周具有可插放冰排兜口的围护结构,托盘(6)材质为木质或金属或塑料。

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只作为举例说明,并不能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若对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等效变换,均属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