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车上砂补砂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06507发布日期:2019-05-31 21:49阅读:6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车上砂补砂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钳工机械维修技术领域,主要用于HXD1型电力机车及推广至所有机车整备上砂和补砂子时所用。



背景技术:

HXD1机车现已进入6年检修阶段,该机车是双节机车,每节机车有8个砂箱,两节共有16个砂箱。随着机车C6维修的开展,机车称重工序有了新的要求,对机车上砂工序有所调整,机车上砂目前在落车及称重后进行。这就使得机车上砂补砂过程中,要在狭小的空间内进行,这个工序没有专用工装,全部要靠员工用小簸箕一点一点往砂箱里装砂子,这就大大增加了人力,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提出一种机车上砂补砂用装置,该装置利用伸缩式漏斗结构,漏斗采用聚乙烯胶管,锥桶采用不锈钢管,桶内折叠、转角,再在胶管上用绳子固定一块磁铁,这样就可以在上砂子的过程中,将砂箱固定在车体上,既可节约成本也可满足固定砂箱的作用,该装置操作简便,不使用时可伸缩折叠,节约现场现有空间,即方便员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又保证生产进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机车上砂补砂用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锥形漏斗、Ⅰ号鼓形筒、Ⅱ号鼓形筒、圆柱套管、Ⅰ号锥形套管、Ⅱ号锥形套管、Ⅲ号锥形套管,圆柱销。所述的锥形漏斗,其下部端面和Ⅰ号鼓形筒上部孔口连接成一体结构;所述的Ⅰ号鼓形筒沿外圆中部设置一贯穿的通孔,Ⅰ号鼓形筒设置在Ⅱ号鼓形筒内;所述的Ⅱ号鼓形筒沿外圆中部设置一贯穿的通孔,利用圆柱销和Ⅰ号鼓形筒连接;所述的圆柱套管,其上端面和Ⅱ号鼓形筒的下部孔口连接成一体结构;所述的Ⅰ号锥形套管锥口朝下设置在圆柱套管内;所述的Ⅱ号锥形套管锥口朝下设置在Ⅰ号锥形套管内;所述的Ⅲ号锥形套管锥口朝下设置在Ⅱ号锥形套管内。

所述的锥形漏斗采用聚乙烯胶管材料,锥形漏斗下部孔口尺寸和Ⅰ号鼓形筒的上部孔口尺寸一致;

所述的Ⅰ号鼓形筒、Ⅱ号鼓形筒均采用聚乙烯胶管材料,Ⅰ号鼓形筒的内部尺寸和Ⅱ号鼓形筒的外部尺寸相匹配,Ⅰ号鼓形筒和Ⅱ号鼓形筒两个贯穿的通孔相对应;

所述的圆柱套管采用聚乙烯胶管材料,圆柱套管的孔口尺寸和Ⅱ号鼓形筒的下部孔口尺寸一致,

所述的Ⅰ号锥形套管,Ⅱ号锥形套管、Ⅲ号锥形套管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各锥管外径尺寸呈阶梯状递减,依次套入。

所述的圆柱销尺寸和Ⅰ号鼓形筒、Ⅱ号鼓形筒上通孔尺寸相匹配,两端设置一段螺纹,分别配置有蝶形螺母扳手。

使用时先将三个锥形套管从小到大依次套入,然后整体套入圆柱套管和Ⅱ号鼓形筒连接成的一体结构中,最后将锥形漏斗和Ⅰ号鼓形筒连接成的一体结构套入在Ⅱ号鼓形筒的内圈上,通过圆柱销穿过两个鼓形筒的通孔中进行连接,用两个蝶形螺母扳手固定,由于三个锥形套管的特殊尺寸,可以进行嵌入式伸缩折叠,同时两个鼓形筒可以通过圆柱销旋转角度,这样在上砂补砂时将砂箱固定在车体上,节省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该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机车上砂补砂用装置,可实现在狭小的空间内进行上砂补砂工作,旋转角度,方便员工操作,不使用时可进行伸缩折叠,节约现场有限空间,便于存放。该装置制作成本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既减少人员,又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旋转角度的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圆柱销平面图;

其中,图1、图2、图3中的标记:1、锥形漏斗,2、Ⅰ号鼓形筒,3、Ⅱ号鼓形筒,4、圆柱销,5、蝶形螺母扳手,6、圆柱套管,7、Ⅰ号锥形套管,8、Ⅱ号锥形套管,9、Ⅲ号锥形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机车上砂补砂用装置,包括锥形漏斗1、Ⅰ号鼓形筒2、Ⅱ号鼓形筒3、圆柱销4、蝶形螺母扳手5,圆柱套管6、Ⅰ号锥形套管7、Ⅱ号锥形套管8、Ⅲ号锥形套管9。所述的锥形漏斗1,其下部端面和Ⅰ号鼓形筒2上部孔口连接成一体结构,锥形漏斗1采用聚乙烯胶管材料,上部孔口直径为40mm,下部孔口直径为22mm。

所述的Ⅰ号鼓形筒2采用聚乙烯胶管材料,其上部孔口尺寸和锥形漏斗1下部孔口尺寸一致,在Ⅰ号鼓形筒2沿外圈中部设置一贯穿的通孔。

所述的Ⅱ号鼓形筒3采用聚乙烯胶管材料,在Ⅱ号鼓形筒3沿外圈中部设置一贯穿的通孔,和Ⅰ号鼓形筒2的通孔相对应,Ⅱ号鼓形筒3的内部尺寸和Ⅰ号鼓形筒2的外部尺寸相匹配,Ⅱ号鼓形筒3套在Ⅰ号鼓形筒2的外部,利用圆柱销4穿过通孔和Ⅰ号鼓形筒2连接,圆柱套管4的两端分别用蝶形螺母扳手5固定。

所述的圆柱套管6采用聚乙烯胶管材料,和Ⅱ号鼓形筒3连接成一体结构,圆柱套管6的外径尺寸和Ⅱ号鼓形筒3的下部孔口尺寸一致;圆柱套管6的长度为50cm,外径为22cm,厚度为2cm。

所述的Ⅰ号锥形套管7,Ⅱ号锥形套管8、Ⅲ号锥形套管9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各锥管外径尺寸呈阶梯状递减,长度相同,均为70mm,厚度一致,均为1mm,Ⅰ号锥形套管7上口直径为18mm,下口直径为16cm;Ⅱ号锥形套管8上口直径为16mm,下口直径为14cm;Ⅲ号锥形套管9上口直径为14mm,下口直径为12cm;所述的Ⅰ号锥形套管7锥口朝下设置在圆柱套管6内,所述的Ⅱ号锥形套管8锥口朝下设置在Ⅰ号锥形套管7内,所述的Ⅲ号锥形套管9锥口朝下设置在Ⅱ号锥形套管8内。

所述的圆柱销4尺寸和Ⅰ号鼓形筒2、Ⅱ号鼓形筒3上的通孔尺寸相匹配,两端设置一段螺纹,分别配置有蝶形螺母扳手5。

使用时先将Ⅲ号锥形套管9套入Ⅱ号锥形套管8中,再将这两个锥形管一起套入Ⅰ号锥形套管7中,然后整体套入圆柱套管6和Ⅱ号鼓形筒3连接成的一体结构中,最后将锥形漏斗1和Ⅰ号鼓形筒2连接成的一体结构套入在Ⅱ号鼓形筒3的内圈上,通过圆柱销4穿过两个鼓形筒的通孔中,用两个蝶形螺母扳手5固定;由于三个锥形套管的特殊尺寸,成阶梯状递减,依次套入,可以进行嵌入式伸缩折叠,同时两个鼓形筒可以通过圆柱销4旋转角度,适应不同方位,这样在上砂补砂时将砂箱固定在车体上,便于在狭小的空间内进行操作,不使用时可进行伸缩折叠,节约现场有限空间,便于存放。该装置制作成本低,结构简单,既方便员工操作,又保证生产进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