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灌装子母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62832发布日期:2019-05-24 21:51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体灌装子母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豆制品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液体灌装子母桶。



背景技术:

目前豆制品复配乳化凝固剂有两种形态,一种形态是由几种凝固剂及添加剂混合为一体的混合液,盛装混合液的一般是塑料袋或单体塑料桶;另一种形态是将几种凝固剂及添加剂在现场调制,各自的包装多为塑料袋。

盛装混合液的塑料袋或单体塑料桶在运输及倾倒时比较方便,但由于豆制品复配乳化凝固剂为油水交融的液体,因储存时间及储存温度的不同,会出现沉淀或油水分离现象。而现场调制则需要将各种原材料进行人工称量、按比例添加进行混合,操作起来比较麻烦,而且容易出现误差,导致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存储运输方便、不分离无沉淀、原料配比准确的液体灌装子母桶。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液体灌装子母桶,该子母桶包括母桶、子桶和共用桶盖,母桶的顶部设置有半桶口,母桶的侧部设置有与子桶配合的卡槽,子桶的顶部设置有与母桶顶部半桶口配合形成完整桶口的半桶口,子桶的侧部设置有用于卡入卡槽将子桶与母桶相连形成一个整体的卡舌,子桶通过卡舌与卡槽配合与拆卸式安装在母桶上。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液体灌装子母桶,所述卡槽设置有2条,2条卡槽对称设置在母桶的侧壁上,每条卡槽的顶部均设置有与卡舌配合的开口,每条卡槽的底部均封闭。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液体灌装子母桶,所述母桶与子桶上的半桶口均为半圆形桶口,共用桶盖为圆形桶盖。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液体灌装子母桶,所述母桶与子桶上的半桶口上均设置有外螺纹,共用桶盖上设置有与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液体灌装子母桶,所述母桶和子桶上均设置有刻度表。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液体灌装子母桶,所述母桶与子桶均呈长方体状,母桶与子桶的容积之比为1:1-4:1。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液体灌装子母桶,所述母桶上还安装有便于提拿的手提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子桶与母桶分别盛装两种复配乳化凝固剂,利用卡舌与卡槽配合将子桶与母桶合成一体,子桶与母桶上的两个不相通的桶口合并为一个桶口,共用一只桶盖,母桶与子桶侧面均有刻度,便于倾倒时两种复配乳化凝固剂按设定的比例分别从子桶或母桶内流出进行混合,操作简单、且误差小。该子母桶设计合理、实用方便,有效解决了豆制品复配乳化凝固剂混合液分离沉淀,或豆制品复配乳化凝固剂分别盛装导致的二次称量、倾倒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母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子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参照图1-3,一种液体灌装子母桶,该子母桶包括母桶1、子桶2和共用桶盖4,母桶1的顶部设置有半桶口3,母桶1的侧部设置有与子桶2配合的卡槽7,子桶2的顶部设置有与母桶1顶部半桶口3配合形成完整桶口的半桶口3,子桶2的侧部设置有用于卡入卡槽7将子桶2与母桶1相连形成一个整体的卡舌8,子桶2通过卡舌8与卡槽7配合与拆卸式安装在母桶1上。使用时,可方便的通过卡槽7与卡舌8相互配合将子桶2与母桶1连接到一起或者将子桶2从母桶1上拆卸下来,将子桶2与母桶1上的半桶口3合并为一个中间隔离的完整桶口,然后通过共用桶盖4盖紧密封;使用时可以分别向母桶1和子桶2内注入不同的复配乳化凝固剂,然后将子桶2与母桶1连接到一起,并用共用桶盖4密封,倾倒时,通过控制倾倒角度来流出比例,完成定量倾倒配比。

所述卡槽7设置有2条,2条卡槽7对称设置在母桶1的侧壁上,每条卡槽7的顶部均设置有与卡舌8配合的开口,每条卡槽7的底部均封闭。母桶1的侧壁上设置有2条卡槽7,子桶2的侧壁上设置有2条卡舌8,便于更牢固的将子桶2与母桶1连接到一起;卡槽7的底部封闭,有效防止卡舌8从底部露出;卡舌8的底部与子桶2的底部有一定距离,不延伸到子桶2的底部,便于完全嵌入卡槽7内,使得子桶2与母桶1上下对齐,方便后续倾倒复配乳化凝固剂。

所述母桶1与子桶2上的半桶口3均为半圆形桶口,共用桶盖4为圆形桶盖;所述母桶1与子桶2上的半桶口3上均设置有外螺纹,共用桶盖4上设置有与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母桶1上的半桶口3设置在母桶1顶部的侧部,子桶2上的半桶口3设置在子桶2顶部的侧部,便于在将子桶2安装到母桶1上时,母桶1与子桶2上的半桶口3合并成为一个完整的桶口,桶口的中间有隔离,然后利用共用桶盖4卡紧在桶口上即可。

所述母桶1和子桶2上均设置有刻度表6,便于根据刻度控制母桶1与子桶2内的溶液比,同时倾倒时也方便按设定的比例将母桶1与子桶2内的溶液流出进行混合。

所述母桶1与子桶2均呈长方体状,母桶1与子桶2的容积之比为1:1-4:1,优选的母桶1与子桶2的容积之比为4:1,也可根据实际配比需求调整母桶1与子桶2的容积比;母桶1与子桶2均呈长方体状,便于将子桶2安装到母桶1上。

所述母桶1上还安装有便于提拿的手提柄5。手提柄5的设置便于在子桶2安装到母桶1上时,可以同时将子桶2与母桶1提起,或倾斜,从而方便的对复配乳化凝固剂进行混合配比。

实施例2,1、将母桶及子桶由桶口分别注入A液体和B液体;

2、将子桶一侧卡舌的下部对准母桶一侧的卡槽的上部,使卡舌嵌入卡槽中;

3、向下按压子桶,使子桶的卡舌完全嵌入母桶1的卡槽中,使子桶与母桶合为一体,母桶与子桶的桶口合并为中间隔离的完整桶口;

4、将共用桶盖扣在合并的完整桶口上旋紧即可。

实施方式3,1、将分别装有A、B液体且合为一体子母桶的共用桶盖打开;

2、手持手提柄将子母桶提起,向混合容器中倾倒;

3、A、B液体分别从各自容器母桶或子桶的桶口流出;

4、根据子母桶倾斜的角度不同,A液或B液流出的重量也不同,但A液与B液的流出量的比例一致;

5、查看母桶或子桶侧面的刻度表中的任何一面,就可得出A液及B液的重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