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大坡度胶带输送机的夹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10524发布日期:2019-07-31 20:20阅读:4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大坡度胶带输送机的夹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山设备安全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大坡度胶带输送机的夹带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矿井胶带输送机的不断推广,矿井的运煤体系也逐渐转向对胶带输送机的依赖。在日常开展胶带机的安装、续带、检修等工作时,必须对胶带进行固定,确保在施工过程中胶带不会由于重力作用而发生下滑,造成事故。矿山通常采用的防胶带下滑措施为普通夹带装置,该夹带装置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槽钢、螺栓、锚链。在普通的小坡度、小皮带的日常使用过程中,该夹带装置体现出轻便、操作简单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使用。但在大坡度、钢丝绳芯胶带的使用中,缺点较为突出,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设备需要采取多道夹带装置进行操作,使用工器具较多,人工成本极大。此外,使用简易夹带装置夹带力不足,设备容易变形,夹带效果差,存在很大的施工风险。

因此,研制一种能够用于胶带输送机在大坡度作业区域内使用的夹带装置就显得极其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矿井用胶带输送机在大坡度区域安装、续带及检修时需要对胶带固定以防胶带出现滑动进而诱发安全隐患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大坡度胶带输送机的夹带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大坡度胶带输送机的夹带装置,包括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的两根立柱,立柱垂直于地面设置且中部开有矩形孔,立柱的底部连接有底座,两根立柱间从高到底依次连接有水平设置的I号梁、II号梁和III号梁,I号梁和III号梁与立柱固定连接,II号梁贯穿矩形孔且能够沿立柱所在平面做上下运动,II号梁上部固定有两个垂直设置的液压千斤顶,液压千斤顶的两端分别与I号梁和II号梁固定。

作为优选,底座为矩形板状结构且与地面固定,底座与地面的固定方式采用预埋地脚螺栓的固定方式。

进一步的,液压千斤顶与I号梁、II号梁的固定采用带有高强螺栓的连接板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矩形孔的底部与III号梁的上表面位于同于水平线。

作为优选,I号梁、II号梁、III号梁及立柱均为工字钢。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夹带力度强,安全系数高。使用大坡度夹带装置,由于加入了液压千斤顶,夹带力充足,工字梁对皮带的受力均匀,夹带效果好,杜绝了简易的夹带装置由于受力过大变形,而导致夹带失效的事故发生,安全系数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本实用新型可重复利用,降本增效好。该大坡度夹带装置由于使用的材料强度较高,且结构科学合理,可多次的重复利用,较以往简易的夹带装置易损坏且不能重复利用的缺点,达到了节约成本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4为图2中立柱的结构示意侧视图。

图中:1-立柱,2-底座,3-I号梁,4-II号梁,5-III号梁,6-液压千斤顶,7-矩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4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阐述,一种用于大坡度胶带输送机的夹带装置,包括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的两根立柱1,立柱1垂直于地面设置且中部开有矩形孔7,立柱1的底部连接有底座2,两根立柱1间从高到底依次连接有水平设置的I号梁3、II号梁4和III号梁5,I号梁3和III号梁5与立柱1固定连接,II号梁4贯穿矩形孔7且能够沿立柱1所在平面做上下运动,II号梁4上部固定有两个垂直设置的液压千斤顶6,液压千斤顶6的两端分别与I号梁3和II号梁4固定。

底座2为矩形板状结构且与地面固定,底座2与地面的固定方式采用预埋地脚螺栓的固定方式。液压千斤顶6与I号梁3、II号梁4的固定采用带有高强螺栓的连接板螺栓连接。矩形孔7的底部与III号梁5的上表面位于同于水平线。

I号梁3、II号梁4、III号梁5及立柱1均为工字钢。

当位于大坡度区域的胶带输送机需要进行安装、续带及检修等工作时,必须对胶带进行固定,以确保在施工过程中胶带不会由于重力作用而发生下滑,利用本实用新型进行设置及具体操作的步骤如下:

首先将本实用新型的底座2通过预埋地脚螺栓的方式固定在斜坡地面上,将胶带通过II号梁4和III号梁5中部,控制液压千斤顶6顶升,液压千斤顶6带动II号梁4运动,使得II号梁4在立柱1的矩形孔7内向下移动并与I号梁3顶紧,此时胶带被稳定的夹在I号梁3和II号梁4之间。由于I号梁3、II号梁4之间的夹紧力是靠液压千斤顶6提供的,而液压千斤顶6的顶紧作用力十分稳定,能够有效保证胶带输送机的胶带不产生滑动,从而保证安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