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式可调节垃圾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03781发布日期:2019-08-23 23:05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转式可调节垃圾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篓,具体涉及一种旋转式可调节垃圾篓。



背景技术:

垃圾篓是生活中的日常用品,虽然其款式多种多样,包括有盖式的、无盖式的、翻转式的、踩踏式的等等,但这些垃圾篓的尺寸都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只适用于固定型号的垃圾袋。而在日常生活中,买菜、逛超市等各种生活行为都会产生塑料袋,关于塑料袋处理问题,给很多人带来了困扰,具体地,当塑料袋连同垃圾一起丢弃时,会导致塑料袋的利用率降低,既造成了经济损失,同时又间接地对环境造成污染,而当将塑料带作为垃圾袋使用以提高其利用率时,由于垃圾篓的尺寸固定不变而垃圾袋的尺寸大小不一,因此在使用时会出现垃圾袋太大或太小导致垃圾袋的使用率低甚至不能使用的问题。

因此,试设想,如果设计一种垃圾篓,该垃圾篓的高度能够调节的话,那么,当塑料袋较小时,对应地,将垃圾篓的高度降低,使得塑料袋底部与垃圾篓底部接触,受垃圾篓的支撑作用而不会出现悬空状态(处于悬空状态的塑料袋由于缺少支撑力作用,因此会出现下坠现象,下坠后的塑料袋袋口会脱离垃圾篓边框,导致塑料袋袋口因未撑起而无法正常使用);而当塑料袋较大时,对应地,将垃圾篓的高度提高后,能够使揉叠在一起的塑料袋“站立”起来(即伸展开来),因此能够使得较大塑料袋的容积得到更大限度的利用,解决了现有的垃圾篓尺寸固定所导致的通用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旋转式可调节垃圾篓,该垃圾篓具有高度调节功能,从而能够将不同大小的生活塑料袋作为垃圾袋使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旋转式可调节垃圾篓,其特征在于,包括篓体、位于篓体上方的篓框以及设置在篓体与篓框之间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用于对篓框进行支撑的支撑杆、设置在篓体内的用于容纳支撑杆的支撑杆容纳腔以及设置在支撑杆容纳腔内的用于与支撑杆配合对支撑杆进行定位的支撑杆定位件,其中,所述支撑杆为多个,多个支撑杆沿着篓框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每个支撑杆的上端与篓框固定连接,每个支撑杆的下端设有行走件;所述支撑杆定位件为多组,多组支撑杆定位件沿着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每组支撑杆定位件上沿着圆周方向分布有多个高度逐渐递增的定位槽,且相邻的两个定位槽之间通过用于行走件作切换运动的切换运动面连接。

优选地,所述篓框的外檐上设有用于对多个垃圾袋依次进行固定的固定件,该固定件为多个,且多个固定件沿着篓框外檐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在一次更换任务中能够将多个垃圾袋套设在垃圾篓上,相对于现有的垃圾篓在使用一个垃圾袋后就需要立即进行一次垃圾袋的更换操作而言,大大降低了垃圾袋的更换频率,从而极大地方便了垃圾的处理,省时省力,因此使用效果好。具体地,使用时先将第一个垃圾袋展开后套在垃圾篓上,接着利用所述固定件对垃圾袋的开口部进行固定,其中,为了使得夹持效果更好,在固定时可以采用均匀对称的固定方式,例如篓框的外檐的圆周方向上等距地设有30个固定件,该30个固定件分为10组,每组包括3个固定件,该3个固定件为外檐上呈相互呈120度分布的3个固定件。由于一组固定件用于固定一个垃圾袋,因此30个垃圾袋能够固定10个垃圾袋(在实际设置时,可以根据需求设置更多的固定件,且在对每个垃圾袋进行固定时,也可以根据喜好灵活选择固定方式,如每组包括2个固定件、四个固定件等);在完成第一个垃圾袋的固定后,将第二个垃圾袋展开,套在第一个垃圾袋内,然后利用另一组固定件对第二个垃圾袋的开口部进行固定(该固定件通过将第一个垃圾袋连同第二个垃圾袋一同固定在垃圾袋外檐上的方式来实现对第二个垃圾带的固定),然后将第三个垃圾袋套设在第二个垃圾袋内,并以同样的固定方法对其进行固定,接着第四个垃圾袋、第五个垃圾袋……当完成第十个垃圾袋的固定任务后,即完成所有垃圾袋的固定任务。由于垃圾袋的顶部开口得到了固定,因此在使用中当向第十个垃圾袋中投放垃圾时,所有的垃圾袋会在垃圾重力的作用下整齐地叠合在一起(即不用担心在对垃圾袋套设的过程中出现的垃圾袋叠落不整齐的问题)。当垃圾带中堆满垃圾需要清理时,只需要解除第十个垃圾袋上固定件的固定,并将第十个垃圾袋从垃圾篓中提出就能够直接使用第九个垃圾袋,而不需要其它操作;同理,当第九个垃圾带中堆满垃圾需要清理时,只需要解除第九个垃圾袋上固定件的固定,并将第九个垃圾袋从垃圾篓中提出就能够直接使用第八个垃圾袋,接着取出第八个垃圾袋、第七个垃圾袋……当完成第一个垃圾袋的使用后,再进行下一次十个垃圾袋的套取任务。此外,在使用过程中,当垃圾袋被尖锐物刺破后,该垃圾袋袋内的垃圾只会流入到下一个垃圾袋中而不会直接流入到垃圾篓中对垃圾篓造成污染;而当需要对垃圾进行清理时,只需要将该垃圾袋连同下一个垃圾袋一起从垃圾篓中取出即可,从而解决了因垃圾袋破损而导致地面污染的问题。

优选地,所述固定件由弹性按压扣构成,所述外檐上沿着圆周方向与弹性按压扣配合地设有多个按压孔,其中,所述弹性按压扣与按压孔之间一一对应设置。使用时,利用弹性按压扣将垃圾袋的开口部按压在按压孔中来实现对垃圾袋的固定,通过将弹性按压扣从按压孔中拔出的方式来实现垃圾袋的解除固定。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在生产加工时不需要对垃圾篓做出较大的变动,只需在篓框的外檐上开设按压孔,然后与弹性按压扣相配合就能够完成垃圾袋的固定,因此整个装置结构简单,可行性强,能够进行大范围的推广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件由四合扣构成,该四合扣中的母扣沿着圆周方向均匀地设置在篓框的外檐上。使用时,利用四合扣中的公扣将垃圾袋的开口部按压在母扣中来实现对垃圾袋的固定,通过将四合扣中的公扣从母扣中拔出的方式来实现垃圾袋的解除固定。由于四合扣构成的固定件具有按压省力、固定牢固、耐用性强的优点,因此提高了垃圾篓的使用性能。

优选地,所述固定件由磁铁块和铁件构成,所述铁件为多个,多个铁件沿着圆周方向均匀地固定在篓框的外檐上,所述磁铁块为多个,多个磁铁块与多个铁件之间一一对应设置。使用时,通过磁铁与铁件的吸合的方式将垃圾袋的袋口部固定在篓框的外檐上,通过磁铁与铁件的分离的方式来接触对垃圾袋的固定。由于磁铁块和铁件构成的固定件具有使用便捷的优点。

优选地,所述多个固定件之间通过绳或链的方式串联在一起。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通过将固定件串联起来,能够使多个固定件形成一个整体,从而在使用时能够防止各组件的丢失,提高使用效果。

优选地,所述切换运动面为倾斜平面或倾斜圆弧面,且支撑定位件上的多个定位槽之间切换运动面位于同一倾斜平面或倾斜圆弧面上。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当将同一组支撑定位件上的所有的切换运动面设置在同一倾斜平面或倾斜圆弧面上后,所有的切换运动面的倾斜度或圆弧度都相同,从而能够使得切换运动面与定位槽之间的过渡更加平缓自然,增加了行走件进行切换运动的平稳性和连续性。

优选地,所述行走件由行走轮构成,所述切换运动面上与行走轮配合地设有行走轮导向槽,该行走轮导向槽与定位槽之间圆滑过渡连接。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所述行走轮导向槽能够对行走轮在定位槽之间的切换运动进行导向,从而使得切换运动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

优选地,所述多组支撑杆定位件之间首尾依次相连,在支撑杆容纳腔内环绕排列成一圈。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在切换的过程中,当行走件完成了一组支撑定位组件上的最后一个定位槽的切换运动,继续同方向转动篓框后,行走件便会运动至下一组支撑定位组件上,既而能够继续进行下一轮的切换运动,同理,由于多组支撑杆定位件之间首尾依次相连,在支撑杆容纳腔内环绕排列成一圈,因此行走件能够沿着同一个方向无数次地循环进行定位槽的切换运动。

优选地,所述定位槽为圆球槽,所述行走件为与所述圆球槽配合的滚珠。工作时,所述滚珠与圆球槽配合,实现对支撑件的定位,当需要对支撑件在不同定位槽之间进行切换时,先对篓框施加斜向上的力,使得滚珠从圆球槽中脱离出来,脱离后的滚珠在自身重力停落在螺旋面上,之后,沿着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篓框,转动中滚珠会在螺旋面上作上升或者下降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滚珠会落入到相邻的圆球槽中,在与圆球槽之间匹配中完成定位,从而实现滚珠在相邻圆球槽之间的切换,同理可进行其它圆球槽间的切换。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1)一方面,由于滚珠从螺旋面运动至圆球槽中时,会出现明显的停顿感,因此在调节中可以以该停顿感为依据,对滚珠进行调节,从而增强了调节手感;另一方面,分布在螺旋面上不同高度的圆球槽形成了多级调节,且由于调节中滚珠始终贴着螺旋面运动,因此能够依次运动到各个高度级(而不会出现漏级、跳级现象),从而能够实现精准调节。(2)在调节过程中,滚珠与螺旋面上滚动着向前运动,滚珠与螺旋面间的运动摩擦为滚动摩擦,该滚动摩擦的摩擦力小,从而更加方便调节。

优选地,所述行走件包括从支撑杆底部侧面向外延伸的凸块和设置在凸块内的卡舌,其中,所述卡舌的一端为按压端,该按压端通过转动结构安装在凸块内,按压端的按压面位于凸块上表面的下方;卡舌的另一端为限位端,该限位端与凸块之间设有弹簧,其弹力促使限位端上的限位面向上转动伸出凸块上表面,所述篓体的壁体上设有用于行走件作单向调节运动的单向运动槽和用于行走件作返程运动的回程槽,其中,所述单向运动槽呈螺旋方向状设置,该单向运动槽上设有用于阻止行走件反方向运动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为多个,多个限位槽等间距设置地设置在单向运动槽的上方且与单向运动槽连通,当行走件运动至限位槽中时,所述弹簧的弹力促使卡舌的限位端伸入限位槽中;当其中一个支撑杆上的行走件位于其中一个限位槽中时,其它支撑杆上的行走件分别位于不同的限位槽中。工作时,由于限位槽沿着螺旋线方向等间距设置,因此多个限位槽位于不同高度处。调节时,沿着同一个方向转动来完成行走件与不同的槽间的匹配,能够使得篓框位于不同的高度处,从而实现对垃圾篓高度的调节。具体地,当凸块在单向运动槽中运动时,单向运动槽的上槽壁会对卡舌施加按压力,将卡舌的限位端按压在凸块的容纳腔内,从而保证了调节运动的正常进行;而当凸块运动至限位槽中时,卡舌的限位端便会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伸入限位槽中,对凸块起到限位作用,阻止其作反方向运动恢复至原位置;当继续沿着同一方向转动篓框时,由于卡舌的按压端始终位于凸块上表面的下方,因此单向运动槽的上槽壁会对卡舌施加按压力,将卡舌的限位端按压在凸块的容纳腔内,从而保证了调节运动又能继续正常进行。当凸块运动至调节方向最后一个限位槽的切换运动后,再通过在回程槽中运动回到调节方向的第一个限位槽中,从而能够循环地进行调节运动。

优选地,所述回程槽沿着螺旋线方向设置,回程槽的宽度大于卡舌伸出凸块时行走件的高度,回程槽的起始端和末端设有用于凸块在单向运动槽和回程槽间进行切换运动的切换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使用时,先将塑料带的袋口套设在篓框上,然后再根据塑料带的深度对垃圾篓的高度进行调节。具体地,该调节是通过保持篓体固定不动,旋转篓框转动带动支撑杆和行走件在切换运动面上运动来实现行走件与支撑杆定位件上的不同定位槽之间的切换任务。由于支撑杆定位件上不同定位槽的高度各不相同,且以逐渐递增方式排列,因此使用时可以采用方式一或方式二的形式对垃圾篓的高度进行篓调节,以适应不同深度的塑料袋。

方式一:当需要增高垃圾篓高度时,沿着一个方向转动篓框后,每切换一个定位槽,垃圾篓的高度便会增高一次;当需要降低垃圾篓高度时,沿着相反的方向转动篓框后,每切换一个定位槽,垃圾篓的高度便会降低一次,从而可以通过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旋转配合的方式来调节出不同高度的垃圾篓;方式二:持续地沿着一个方向转动篓框后,每切换一个定位槽,篓框的高度便会增高一次,当行走件从一组支撑定位件上的最后一个定位槽转换至相邻的另一个支撑定位件上的第一个定位槽中后,垃圾篓的高度便会从最高值切换至最低值,之后,就能够继续进行下一轮的从最低高度调节至最高高度的调节任务,从而,该方式只需要沿着一个方向转动就能够实现垃圾篓不同高度间的循环切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旋转式可调节垃圾篓具有高度可调节功能,在使用时能够根据塑料袋的大小不同对垃圾框的高度作适应性调节,实现塑料袋与垃圾篓在高度方向上相互匹配,使得塑料袋在作为垃圾袋使用时能够完全地伸展开来,从而使其能够更加有效地被利用。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旋转式可调节垃圾篓既适用于尺寸较大的塑料袋,又适用于尺寸较小的塑料带,因此通用性强,且篓框在上升或下降的调节过程中,行走件每次运动至定位槽中实现定位时,都会产生一个明显的停顿感,通过该停顿感能够判断出篓框上升或下降的距离,进而提高了调节过程中的手感和调节的精准度。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旋转式可调节垃圾篓的结构简单,即在现有的垃圾篓的模块上增设支撑件,在垃圾篓的壁体上设置定位槽和运动调节腔(由于垃圾篓都采用注塑成型,因此该支撑定位槽和运动调节腔的设置只需要对磨具进行改变即可实现)即可,就生产成本而言,只增加了支撑件的成本,而由于该支撑件的成本微乎其微,因此其生产成本基本不变,从而能够进行大规模的推广使用。

4、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旋转式可调节垃圾篓能够根据适用不同大小的塑料袋,因此在将买菜等生活行为产生的不同大小的塑料带作为垃圾袋使用时,能够显著地提高塑料袋空间的利用率,从而间接地减少了对垃圾袋的使用数量,减少了塑料袋对环境的污染,对环保起着积极有效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旋转式可调节垃圾篓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旋转式可调节垃圾篓中去除运动调节腔外壁后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实施例2对应的旋转式可调节垃圾篓中去除运动调节腔外壁后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I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实施例3对应的旋转式可调节垃圾篓中去除运动调节腔外壁后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II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实施例3对应的行走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图11为图7所示的行走件的运动状态图,其中,图9为当行走件在单向运动槽中的单向运动槽中运动时的运动状态图;图10为当行走件在单向运动槽中的限位槽中运动时的运动状态图;图11为当行走件在回程槽中运动时的运动状态图。

图12为实施例4对应的旋转式可调节垃圾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4中固定件使用方法的原理示意图,其中,位于同一个塑料袋内上的固定件构成一组固定件,该组固定件用于一个塑料袋开口的固定,使用时,从内到外依次完成多个塑料袋的固定任务。

图14为实施例4对应的旋转式可调节垃圾篓中公扣和母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5对应的旋转式可调节垃圾篓中篓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16图15中IV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7为实施例6对应的旋转式可调节垃圾篓中篓框的结构示意图。

篓体1、篓框2、支撑杆3、容纳腔4、行走件5、行走轮5-1、定位槽6、行走轮导向槽6-1、支撑杆定位件7、凸块8、卡舌9、弹簧10、单向运动槽11、限位槽11-1、回程槽12、固定件13、公扣14、母扣15、弹性按压扣16、按压孔17、固定夹18、袋1(19)、袋2(20)、袋3(21)、袋4(22)、袋5(2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旋转式可调节垃圾篓包括篓体1、位于篓体1上方的篓框2以及设置在篓体1与篓框2之间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用于对篓框2进行支撑的支撑杆3、设置在篓体1内的用于容纳支撑杆3的支撑杆容纳腔4以及设置在支撑杆容纳腔4内的用于与支撑杆3配合对支撑杆3进行定位的支撑杆定位件7,其中,所述支撑杆3为多个,多个支撑杆3沿着篓框2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每个支撑杆3的上端与篓框2固定连接,每个支撑杆3的下端设有行走件5;所述支撑杆定位件7为多组,多组支撑杆定位件7沿着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每组支撑杆定位件7上沿着圆周方向分布有多个高度逐渐递增的定位槽6,且相邻的两个定位槽6之间通过用于行走件5作切换运动的切换运动面连接。

参见图2和图3,所述切换运动面为倾斜平面或倾斜圆弧面,且支撑定位件上的多个定位槽6之间切换运动面位于同一倾斜平面或倾斜圆弧面上。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当将同一组支撑定位件上的所有的切换运动面设置在同一倾斜平面或倾斜圆弧面上后,所有的切换运动面的倾斜度或圆弧度都相同,从而能够使得切换运动面与定位槽6之间的过渡更加平缓自然,增加了行走件5进行切换运动的平稳性和连续性。

参见图2和图3,所述定位槽6为圆球槽,所述行走件5为与所述圆球槽配合的滚珠。工作时,所述滚珠与圆球槽配合,实现对支撑件的定位,当需要对支撑件在不同定位槽6之间进行切换时,先对篓框2施加斜向上的力,使得滚珠从圆球槽中脱离出来,脱离后的滚珠在自身重力停落在螺旋面上,之后,沿着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篓框2,转动中滚珠会在螺旋面上作上升或者下降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滚珠会落入到相邻的圆球槽中,在与圆球槽之间匹配中完成定位,从而实现滚珠在相邻圆球槽之间的切换,同理可进行其它圆球槽间的切换。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1)一方面,由于滚珠从螺旋面运动至圆球槽中时,会出现明显的停顿感,因此在调节中可以以该停顿感为依据,对滚珠进行调节,从而增强了调节手感;另一方面,分布在螺旋面上不同高度的圆球槽形成了多级调节,且由于调节中滚珠始终贴着螺旋面运动,因此能够依次运动到各个高度级(而不会出现漏级、跳级现象),从而能够实现精准调节。(2)在调节过程中,滚珠与螺旋面上滚动着向前运动,滚珠与螺旋面间的运动摩擦为滚动摩擦,该滚动摩擦的摩擦力小,从而更加方便调节。

参见图2,所述多组支撑杆定位件7之间首尾依次相连,在支撑杆容纳腔4内环绕排列成一圈。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在切换的过程中,当行走件5完成了一组支撑定位组件上的最后一个定位槽6的切换运动,继续同方向转动篓框2后,行走件5便会运动至下一组支撑定位组件上,既而能够继续进行下一轮的切换运动,同理,由于多组支撑杆定位件7之间首尾依次相连,在支撑杆容纳腔4内环绕排列成一圈,因此行走件5能够沿着同一个方向无数次地循环进行定位槽6的切换运动。

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式可调节垃圾篓的工作原理是:

使用时,先将塑料带的袋口套设在篓框2上,然后再根据塑料带的深度对垃圾篓的高度进行调节。具体地,该调节是通过保持篓体1固定不动,旋转篓框2转动带动支撑杆3和行走件5在切换运动面上运动来实现行走件5与支撑杆定位件7上的不同定位槽6之间的切换任务。由于支撑杆定位件7上不同定位槽6的高度各不相同,且以逐渐递增方式排列,因此使用时可以采用方式一或方式二的形式对垃圾篓的高度进行篓调节,以适应不同深度的塑料袋。

方式一:当需要增高垃圾篓高度时,沿着一个方向转动篓框2后,每切换一个定位槽6,垃圾篓的高度便会增高一次;当需要降低垃圾篓高度时,沿着相反的方向转动篓框2后,每切换一个定位槽6,垃圾篓的高度便会降低一次,从而可以通过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旋转配合的方式来调节出不同高度的垃圾篓;方式二:持续地沿着一个方向转动篓框2后,每切换一个定位槽6,篓框2的高度便会增高一次,当行走件5从一组支撑定位件上的最后一个定位槽6转换至相邻的另一个支撑定位件上的第一个定位槽6中后,垃圾篓的高度便会从最高值切换至最低值,之后,就能够继续进行下一轮的从最低高度调节至最高高度的调节任务,从而,该方式只需要沿着一个方向转动就能够实现垃圾篓不同高度间的循环切换。

实施例2

参见图4和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行走件5由行走轮5-1构成,所述切换运动面上与行走轮5-1配合地设有行走轮导向槽6-1,该行走轮导向槽6-1与定位槽6之间圆滑过渡连接。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所述行走轮导向槽6-1能够对行走轮5-1在定位槽6之间的切换运动进行导向,从而使得切换运动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

本实施例上述以外的其它实施方式参见实施例1实施。

实施例3

参见图6-图1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行走件5包括从支撑杆3底部侧面向外延伸的凸块8和设置在凸块8内的卡舌9,其中,所述卡舌9的一端为按压端,该按压端通过转动结构安装在凸块8内,按压端的按压面位于凸块8上表面的下方;卡舌9的另一端为限位端,该限位端与凸块8之间设有弹簧10,其弹力促使限位端上的限位面向上转动伸出凸块8上表面,所述篓体1的壁体上设有用于行走件5作单向调节运动的单向运动槽11和用于行走件5作返程运动的回程槽12,其中,所述单向运动槽11呈螺旋方向状设置,该单向运动槽11上设有用于阻止行走件5反方向运动的限位槽11-1,所述限位槽11-1为多个,多个限位槽11-1等间距设置地设置在单向运动槽11的上方且与单向运动槽11连通,当行走件5运动至限位槽11-1中时,所述弹簧10的弹力促使卡舌9的限位端伸入限位槽11-1中;当其中一个支撑杆3上的行走件5位于其中一个限位槽11-1中时,其它支撑杆3上的行走件5分别位于不同的限位槽11-1中。工作时,由于限位槽11-1沿着螺旋线方向等间距设置,因此多个限位槽11-1位于不同高度处。调节时,沿着同一个方向转动来完成行走件5与不同的槽间的匹配,能够使得篓框2位于不同的高度处,从而实现对垃圾篓高度的调节。具体地,当凸块8在单向运动槽11中运动时,单向运动槽11的上槽壁会对卡舌9施加按压力,将卡舌9的限位端按压在凸块8的容纳腔内,从而保证了调节运动的正常进行;而当凸块8运动至限位槽11-1中时,卡舌9的限位端便会在弹簧10的弹力作用下伸入限位槽11-1中,对凸块8起到限位作用,阻止其作反方向运动恢复至原位置;当继续沿着同一方向转动篓框2时,由于卡舌9的按压端始终位于凸块8上表面的下方,因此单向运动槽11的上槽壁会对卡舌9施加按压力,将卡舌9的限位端按压在凸块8的容纳腔内,从而保证了调节运动又能继续正常进行。当凸块8运动至调节方向最后一个限位槽11-1的切换运动后,再通过在回程槽12中运动回到调节方向的第一个限位槽11-1中,从而能够循环地进行调节运动。所述回程槽12沿着螺旋线方向设置,回程槽12的宽度大于卡舌9伸出凸块8时行走件5的高度,回程槽12的起始端和末端设有用于凸块8在单向运动槽11和回程槽12间进行切换运动的切换槽。

本实施例上述以外的其它实施方式参见实施例1实施。

实施例4

参见图12-图1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或2或3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旋转式可调节垃圾篓上篓框2的外檐上还设有用于对多个垃圾袋依次进行固定的固定件13,该固定件13为多个,且多个固定件13沿着篓框2外檐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在一次更换任务中能够将多个垃圾袋套设在垃圾篓上,相对于现有的垃圾篓在使用一个垃圾袋后就需要立即进行一次垃圾袋的更换操作而言,大大降低了垃圾袋的更换频率,从而极大地方便了垃圾的处理,省时省力,因此使用效果好。具体地,使用时,先将第一个垃圾袋展开后套在垃圾篓上,接着利用所述固定件13对垃圾袋的袋口部进行固定,其中,为了使得夹持效果更好,在固定时可以采用均匀对称的固定方式,例如垃圾篓的外檐2的圆周方向上等距地设有二十个固定件13,该二十个固定件13分为五组,每组包括四个固定件13,该四个固定件13为外檐2上呈相互呈90度分布的四个固定件13。由于一组固定件13用于固定一个垃圾袋,因此二十个固定件能够固定五个垃圾袋,即袋1(19)、袋2(20)、袋3(21)、袋4(22)、袋5(23)。在实际设置时,可以根据需求设置更多的固定件13,且在对每个垃圾袋进行固定时,也可以根据喜好灵活选择固定方式,如每组包括两个固定件13、三个固定件13等;在完成第一个垃圾袋的固定后,将第二个垃圾袋展开,套在第一个垃圾袋内,然后利用另一组固定件13对第二个垃圾袋的袋口部进行固定(该固定件13通过将第一个垃圾袋连同第二个垃圾袋一同固定在垃圾袋外檐2上的方式来实现对第二个垃圾带的固定,此时,第一个垃圾袋相当于由两组固定件13对其进行固定,因此固定效果更好),然后将第三个垃圾袋套设在第二个垃圾袋内,并以同样的固定方法对其进行固定,接着第四个垃圾袋、第五个垃圾袋……当完成第十个垃圾袋的固定任务后,即完成所有垃圾袋的固定任务。由于垃圾袋的顶部开口得到了固定,因此在使用中当向第十个垃圾袋中投放垃圾时,所有的垃圾袋会在垃圾重力的作用下整齐地叠合在一起(即不用担心在对垃圾袋套设的过程中出现的垃圾袋叠落不整齐的问题)。当垃圾带中堆满垃圾需要清理时,只需要解除第十个垃圾袋上固定件13的固定,并将第十个垃圾袋从垃圾篓中提出就能够直接使用第九个垃圾袋,而不需要其它操作;同理,当第九个垃圾带中堆满垃圾需要清理时,只需要解除第九个垃圾袋上固定件13的固定,并将第九个垃圾袋从垃圾篓中提出就能够直接使用第八个垃圾袋,接着取出第八个垃圾袋、第七个垃圾袋……当完成第一个垃圾袋的使用后,再进行下一次十个垃圾袋的套取任务。

此外,在使用过程中,当垃圾袋被尖锐物刺破后,该垃圾袋袋内的垃圾只会流入到下一个垃圾袋中而不会直接流入到垃圾篓中对垃圾篓造成污染;而当需要对垃圾进行清理时,只需要将该垃圾袋连同下一个垃圾袋一起从垃圾篓中取出即可,从而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述的现有的垃圾篓在使用中存在的因垃圾袋破损而导致地面污染的问题。

此外,对于有耳(亦即有提手)式的垃圾篓,可以利用固定件13根据喜好对其耳部或者袋口部进行固定,同理,通过上述对多个垃圾袋的固定方法来完成多个有耳或有耳与无耳混合的垃圾袋的固定任务。

参见图13和图14,具体地,所述固定件13由四合扣构成,该四合扣中的母扣15沿着圆周方向均匀地设置在篓框的外檐上。使用时,利用四合扣中的公扣14将垃圾袋的开口部按压在母扣15中来实现对垃圾袋的固定,通过将四合扣中的公扣14从母扣15中拔出的方式来实现垃圾袋的解除固定。由于四合扣构成的固定件13具有按压省力、固定牢固、耐用性强的优点,因此提高了垃圾篓的使用性能。其中,为了防止在使用时能够防止各组件的丢失,所述多个固定件13之间通过绳13-1或链的方式串联在一起。通过将固定件13串联起来,能够使多个固定件13形成一个整体,从而在使用时能够防止各组件的丢失,提高使用效果。

本实施例上述以外的其它实施方式参见实施例1-3任一项实施。

实施例5

参见图15和图1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固定件13由弹性按压扣16构成,所述外檐上沿着圆周方向与弹性按压扣16配合地设有多个按压孔17,其中,所述弹性按压扣16与按压孔17之间一一对应设置。使用时,利用弹性按压扣16将垃圾袋的开口部按压在按压孔17中来实现对垃圾袋的固定,通过将弹性按压扣16从按压孔17中拔出的方式来实现垃圾袋的解除固定。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在生产加工时不需要对垃圾篓做出较大的变动,只需在篓框2的外檐上开设按压孔17,然后与弹性按压扣16相配合就能够完成垃圾袋的固定,因此整个装置结构简单,可行性强,能够进行大范围的推广使用。

本实施例上述以外的其它实施方式参见实施例4实施。

实施例6

参见图1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篓框的外檐壁体上设有多个用于安装所述固定夹18的固定夹18安装槽,所述固定件13由固定夹18构成,多个固定夹18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多个固定夹18安装槽中。使用时,该方式是利用固定夹18夹持的方式来实现对每个塑料袋的固定。

本实施例上述以外的其它实施方式参见实施例4实施。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固定件13由磁铁块和铁件构成,所述铁件为多个,多个铁件沿着圆周方向均匀地固定在篓框的外檐上,所述磁铁块为多个,多个磁铁块与多个铁件之间一一对应设置。使用时,通过磁铁与铁件的吸合的方式将垃圾袋的袋口部固定在篓框的外檐上,通过磁铁与铁件的分离的方式来接触对垃圾袋的固定。由于磁铁块和铁件构成的固定件13具有使用便捷的优点。

本实施例上述以外的其它实施方式参见实施例4实施。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内容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