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敏纸片保存盒及药敏纸片保存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90685发布日期:2019-09-17 20:37阅读:948来源:国知局
药敏纸片保存盒及药敏纸片保存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药保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药敏纸片保存盒及药敏纸片保存箱。



背景技术:

药敏纸片主要用于药敏试验,自备或者购买的同一种类的药敏纸片通常放置在药敏纸片保存筒内。在进行药敏试验时,需要从多个药敏纸片保存筒内取出不同种类的药敏纸片,并放置在涂有细菌的培养皿内以检测药物的抑菌或杀菌的能力。

目前,临床微生物科室通常将药敏纸片保存筒直接放置于尺寸较大且封闭的保存盒内,用户需要逐个查找并取出正确的药敏纸片保存筒,才能取出正确的药敏纸片。这种药敏纸片取出方法费时费力,同时增加了手工药敏试验的出错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保存盒在取出药敏纸片时费时费力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药敏纸片保存盒及药敏纸片保存箱。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药敏纸片保存盒,包括手持盒体、盒盖及隔板,所述手持盒体内形成有空腔,所述手持盒体具有相对设置的封闭端和开口端,所述盒盖用于覆盖所述开口端且与所述手持盒体可拆卸连接,所述隔板连接在所述空腔的内壁上且位于所述封闭端与所述开口端之间,所述封闭端及所述开口端均与所述隔板间隔设置,所述隔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与第一标记,所述第一通孔用于放置药敏纸片保存筒,所述第一标记用于表征药敏纸片保存筒内药敏纸片的种类,所述第一通孔及所述第一标记均设有多个,所述第一标记与所述第一通孔一一对应。

可选地,所述第一通孔的数量与药敏试验时允许培养皿放置的药敏纸片的最大数量一致。

可选地,所述手持盒体为空心圆柱,所述手持盒体的外径为4cm-6cm。

可选地,所述第一标记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通孔之间。

可选地,所述盒盖为透明盖,所述盒盖上设置有第二标记,所述第二标记在所述封闭端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一标记在所述封闭端上的投影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手持盒体上设置有第三标记,所述第三标记与所述第二标记匹配。

可选地,所述药敏纸片保存盒还包括干燥剂,所述干燥剂位于所述手持盒体内且位于所述封闭端与所述隔板之间。

可选地,所述盒盖与所述手持盒体螺纹连接。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上述实施例的药敏纸片保存盒,盒盖覆盖开口端,使得放置在空腔内的药敏纸片保存筒能够避免与水分接触,防止水分渗入药敏纸片对药液浓度造成影响。需要取出药敏纸片时,用户手持该药敏纸片保存盒,打开盒盖,根据隔板上的第一标记得知药敏纸片保存筒内药敏纸片的种类,在不取出药敏纸片保存筒的情况下即可取出所需要的正确的药敏纸片,避免了药敏纸片保存筒取出放回的过程,省时省力。同时由于使用该药敏纸片保存盒减少了药敏纸片的取出步骤,因此还减少了药敏纸片的取出错误率。第一标记的设置还能够及时地校对药敏纸片保存筒的位置,使药敏纸片保存筒内的药敏纸片与第一标记对应,避免药敏纸片保存筒的错放。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药敏纸片保存箱,所述箱体的顶壁上形成有多个第二通孔,多个所述药敏纸片保存盒一一对应地穿设于多个所述第二通孔内。

可选地,所述药敏纸片保存箱还包括箱盖,所述箱盖用于覆盖多个所述第二通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药敏纸片保存箱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药敏纸片保存盒的立体示意图。

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0、药敏纸片保存箱;

1、箱体;11、第二通孔;

2、药敏纸片保存盒;21、手持盒体;211、空腔;2111、第一分腔;2112、第二分腔;212、开口端;213、封闭端;22、盒盖;221、第二标记;23、隔板;231、第一通孔;232、第一标记;24、干燥剂;

3、药敏纸片保存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药敏纸片保存箱10,包括箱体1、箱盖及多个药敏纸片保存盒2,箱体1的顶壁上形成有多个第二通孔11,多个药敏纸片保存盒2一一对应地穿设于多个第二通孔11内。具体到本实施例中,药敏纸片保存盒2全部位于箱体1内。当箱盖覆盖多个第二通孔11时,也能够覆盖药敏纸片保存盒2。

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以图1所示为观察视角,可以是,药敏纸片保存盒2的顶面与箱体1的顶壁平齐,还可以是,药敏纸片保存盒2向上突出于箱体1的顶壁。

本实施例中,箱体1及箱盖均由透明材质制成,以便观察箱体1内的药敏纸片保存盒2的种类。

在其他实施例中,箱体1及箱盖还可以由非透明材质制成。

如图2所示,药敏纸片保存盒2包括手持盒体21、盒盖22及隔板23,手持盒体21内形成有空腔211,手持盒体21具有相对设置的开口端212和封闭端213,盒盖22用于覆盖开口端212且与手持盒体21可拆卸连接,隔板23连接在空腔211的内壁上且位于封闭端213与开口端212之间,开口端212及封闭端213均与隔板23间隔设置,隔板23上设置有第一通孔231及第一标记232,第一通孔231用于放置药敏纸片保存筒3,第一标记232用于表征药敏纸片保存筒3内药敏纸片的种类,第一通孔231及第一标记232均设有多个,第一通孔231与第一标记232一一对应。

上述实施例的药敏纸片保存盒2,盒盖22覆盖开口端212,使得放置在空腔211内的药敏纸片保存筒3能够避免与水分接触,防止水分渗入药敏纸片对药液浓度造成影响。需要取出药敏纸片时,用户手持该药敏纸片保存盒2,打开盒盖22,根据隔板23上的第一标记232得知药敏纸片保存筒3内药敏纸片的种类,在不取出药敏纸片保存筒3的情况下即可取出所需要的正确的药敏纸片,避免了药敏纸片保存筒3取出放回的过程,省时省力。同时由于使用该药敏纸片保存盒2减少了药敏纸片的取出步骤,因此还减少了药敏纸片的取出错误率。第一标记232的设置还能够及时地校对药敏纸片保存筒3的位置,使药敏纸片保存筒3内的药敏纸片与第一标记232对应,避免药敏纸片保存筒3的错放。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第一标记232位于相邻的第一通孔231之间。

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标记232还可以位于隔板23的外边沿。

本实施例中,手持盒体21为空心圆柱,以方便手持。在其他实施例中,手持盒体21还可以是空心椭圆柱、空心方柱等其他形状。

本实施例中,手持盒体21的外径为4cm-6cm,以使用户能够手持。这样,用户可以手握该药敏纸片保存盒2,直接借助镊子等工具取出药敏纸片,省略了药敏纸片保存筒3取出放回的过程,从而减少了药敏纸片的取出错误率。

如图2所示,第一通孔231的数量与药敏试验时允许培养皿放置的药敏纸片的最大数量一致。其中,药敏试验时允许培养皿放置的药敏纸片的最大数量为按照药敏试验的要求,培养皿内允许放置的药敏纸片的最大数量。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第一通孔231的数量为7个,适用于直径为7cm或者是9cm的培养皿,隔板23呈圆盘状,其中一个第一通孔231位于隔板23的中心,其余的6个第一通孔231沿隔板23的外周等间距布置。

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通孔231的数量根据不同尺寸的培养皿以及药敏试验的要求可做出相应的调整。

本实施例中,可根据需要,使药敏纸片保存盒2的药敏纸片的种类与待放置在培养皿的药敏纸片的种类保持一致,进而在进行药敏试验时,使用一个药敏纸片保存盒2即可完成一个培养皿的药敏纸片的放置,方便快捷。还可以根据需要,将属于同一族类药敏纸片的多个药敏纸片保存筒3放入同一药敏纸片保存盒2内。从而有利于药敏纸片的分类整理和查找。优选地,第一通孔231的布置与药敏试验时培养皿内药敏纸片的布置一致,这样不仅有利于药敏纸片的快速取样,而且,只需要记住沿隔板23的外周布置的多个药敏纸片的其中一个药敏纸片的种类,即可根据隔板23上的第一标记232推知培养皿内所有药敏纸片的种类。

如图2所示,盒盖22为透明盖,盒盖22上设置有第二标记221,第二标记221在封闭端213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一标记232在所述封闭端213上的投影间隔设置,以使用户可以在不用打开盒盖22的情况下知晓药敏纸片保存盒2内的药敏纸片的种类和数量,实现快速查找。

进一步地,手持盒体21上设置有第三标记,第三标记与第二标记221匹配,以使多个盒盖22与多个手持盒体21能够一一对应匹配。

本实施例中,盒盖22与手持盒体21螺纹连接。具体地,盒盖22上形成有凹槽,凹槽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螺纹,手持盒体21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螺纹,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配合以实现盒盖22与手持盒体21的连接。

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盒盖22与手持盒体21还可以通过卡接,插接等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

如图2所示,药敏纸片保存盒2还包括干燥剂24,干燥剂24设置在手持盒体21内且位于封闭端213与开口端212之间。干燥剂24用于使手持盒体21内保持干燥,避免药敏纸片吸收水分造成药敏纸片内的药物浓度降低,从而保证药敏试验的精度。

本实施例中,空腔211被隔板23分隔成第一分腔2111及第二分腔2112,第一分腔2111与开口端212连通,干燥剂24位于第二分腔2112内。药敏纸片保存筒3与干燥剂24间隔设置,互不干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