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件连续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97594发布日期:2019-12-13 18:40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件连续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件加工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件连续上料机构,主要应用于工件的连续传送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管件是指圆柱形结构的工件,管件的种类很多,不同的管件要用不同的材质,材质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管件的质量,管件是建筑工程和机械设备必需的材料,管件是在机械系统中起连接、控制、变向、分流、密封、支撑等作用的零部件的统称。钢制管件是管件中最主要的一种,钢制管件是承压管件,根据加工工艺的不同,钢制管件可以分为:对焊类管件、承插焊管件、螺纹管件和法兰管件,管件除了按照加工工艺进行分类,还可以将管件根据用途、连接方式和材料分别进行分类。管件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将经过前道工序生产加工的管件依次逐个进行上料使能进行后道工序的加工,现有的管件在经过前道工序的生产加工后,将多个管件堆放在料斗内,现有的管件上料机构难以将料斗内的管件平稳准确的进行理料传送,需要人工将料斗内的管件逐个手动上料,工人的劳动强度较大,并且管件的上料效率较低,使得难以满足大规模的管件生产加工的需要,现有的管件在上料传送后,需要将管件转运调节至所需的加工工位,主要将管件从水平位置翻转至竖直工位进行传送,现有的管件工位调节主要是采用机械手将管件进行抓取调节,但是采用机械手进行工位调节,首先需要将管件进行抓取,现有的机械手在将管件抓取的过程中,经常会在抓取管件的过程中由于抓取不牢而造成管件脱落,导致管件不能被正常的进行后道工序的加工,使得管件加工的效率和质量得不到保证,并且在利用机械手将管件抓取的过程中,机械手需要多个驱动机构连续独立的进行驱动,驱动能耗较高,且多驱动机构也极易出现故障,难以长周期稳定的运行,不能保证连续高效的将管件逐个稳定的进行抓取放置至所需的工位,导致管件难以被高效准确的进行加工,不能满足加工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将管件逐个连续平稳的进行上料转运,使能将多个管件依次连续调节至竖直工位进行传送的管件连续上料机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件连续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件连续上料机构包括固定支架、上管机构、导管机构和传料机构,所述上管机构竖直设置在固定支架一侧,导管机构水平设置在上管机构一侧的固定支架上,传料机构水平设置在导管机构下侧的固定支架上,所述上管机构包括承管料斗、推管连板、上管圆盘和上料电机,所述承管料斗竖直设置在固定支架上方一侧,推管连板为l型结构,推管连板设置于承管料斗下侧的固定支架,推管连板一端铰连接于固定支架,推管连板另一侧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于承管料斗下侧,推管连板上侧设置有圆弧形结构的滑管通道,承管料斗下侧设置有与推管连板相适配的推管导孔,所述承管料斗上方沿导管机构侧设置有下管通孔,所述上管圆盘竖直转动连接于推管连板下侧的固定支架,所述上管圆盘与推管连板之间设置有往复连杆,往复连杆上端铰连接于推管连板下侧,往复连杆下端铰连接于上管圆盘一侧外端,所述上料电机水平设置于固定支架下侧,上料电机输出端竖直设置有上料主链轮,上管圆盘一侧竖直设置有上料辅链轮,所述上料主链轮和上料辅链轮之间采用上料链条传动连接,所述推管连板一侧的固定支架上从上至下依次竖直转动连接有多个限位导轮,限位导轮上设置有与推管连板厚度相适配的限位导槽,所述导管机构包括导管料管、下管支架、托管承板、往复滑板、平移气缸、推管气缸和转运机构,所述导管料管倾斜向下设置于承管料斗上方一侧的固定支架上,导管料管内设置有导管通道,导管料管上端与下管通孔连通,所述下管支架竖直设置于导管料管下侧的固定支架,下管支架内竖直设置有下管通道,下管支架上方一侧设置有与导管料管相适配的下滑管槽,导管料管下端与下管支架连通,所述下管支架下侧的固定支架上设置有往复通孔,往复通孔下方一侧的固定支架水平设置有平移支架,所述下管支架和平移支架分别设置于固定支架两侧,平移气缸水平固定设置于平移支架一侧,平移气缸输出端水平固定设置有往复滑板,往复滑板沿平移气缸侧水平固定设置有多根往复导杆,往复导杆沿水平方向滑动设置于平移支架,所述托管承板水平设置于往复滑板一侧,托管承板一侧铰连接于往复滑板一侧,托管承板上方一侧设置有管件卡槽,所述托管承板下侧与往复滑板下侧之间水平设置有弹簧承片,弹簧承片为圆弧形结构,弹簧承片一端与往复滑板之间采用锁紧螺栓锁紧固定,弹簧承片另一端水平设置于托管承板下侧,所述托管承板一侧的固定支架上竖直设置有推管支架,推管气缸水平固定设置于推管支架一侧,推管气缸输出端固定设置有推管连板,推管连板一侧竖直固定设置有吸管磁铁,所述转运机构水平固定设置于托管承板一侧的固定支架上,转运机构包括转运支架、转运连板、弹簧夹头和转运气缸,所述转运支架竖直设置于固定支架下方一侧,转运连板一端转动连接于转运支架,转运连板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弹簧夹头,所述转运连板与转运支架的连接处一侧竖直设置有转运齿轮,转运齿轮上侧的转运支架上水平固定设置有齿条支架,齿条支架内水平滑动设置有与转运齿轮相适配的转运齿条,转运齿轮和转运齿条啮合连接,所述转运气缸水平固定设置于齿条支架一侧,转运气缸输出端与转运齿条一侧固定连接,所述传料机构水平设置于转运机构下侧的固定支架,传料机构包括传料支架、传料转辊和传料皮带,传料支架水平设置于固定支架下侧,传料转辊水平转动连接于传料支架,传料皮带水平设置于传料支架上侧,传料皮带水平卷绕连接于传料转辊。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架上竖直设置有扇型结构的限位导板,限位导板内竖直设置有与推管连板相适配的往复导槽,往复导槽两侧的限位导板上均匀滚动设置有多颗限位滚珠。

进一步地,所述导管料管下端内壁设置有与导管通道相适配圆形结构的缓冲橡胶圈。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上管机构竖直设置在固定支架一侧,导管机构水平设置在上管机构一侧的固定支架上,传料机构水平设置在导管机构下侧的固定支架上,利用上管机构使能将多个管件整理提升,利用导管机构使能将管件依次逐个进行上料转运,使能将管件逐个转运调节至竖直工位进行传送,利用传料机构使能将管件连续平稳的进行传送,使能将管件高效便捷的传送至所需工位进行加工,通过承管料斗竖直设置在固定支架上方一侧,推管连板设置于承管料斗下侧的固定支架,推管连板一端铰连接于固定支架,推管连板另一侧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于承管料斗下侧,推管连板上侧设置有圆弧形结构的滑管通道,承管料斗上方沿导管机构侧设置有下管通孔,上管圆盘与推管连板之间设置有往复连杆,上料电机与上管圆盘之间采用上料链条传动连接,利用上料电机带动上管圆盘进行转动,上管圆盘在转动过程中能够利用往复连杆推动推管连板连续往复的进行摆动,推管连板在向上摆动的过程中,承管料斗内的混乱放置的管件能够依次卡装设置于滑管通道内,使能利用推管连板高效便捷的实现管件的理料,当滑管通道处于倾斜状态时且滑管通道与下管通孔连通时,滑管通道内的管件能够依次沿着滑管通道下滑后并从下管通孔滑出,实现管件的连续提升上料,通过推管连板一侧的固定支架上从上至下依次竖直转动连接有多个限位导轮,限位导轮上设置有与推管连板厚度相适配的限位导槽,使能对推管连板的往复摆动过程进行限位,通过固定支架上扇型结构的限位导板内竖直设置有与推管连板相适配的往复导槽,往复导槽两侧的限位导板上均匀滚动设置有多颗限位滚珠,确保推管连板能够平稳准确的连续往复进行摆动,通过导管料管倾斜向下设置于承管料斗上方一侧的固定支架上,导管料管上端与下管通孔连通,导管料管下端与下管支架连通,下管支架内竖直设置有下管通道,管件能够沿着导管料管平稳准确的下滑至下管支架内,使得管件能够依次平稳的堆叠放置于下管支架的下管通道内,利用导管料管下端内壁设置有与导管通道相适配圆形结构的缓冲橡胶圈,使得管件在沿着导管料管下滑过程中能够利用缓冲橡胶圈进行缓冲减速后平稳的滑动至下管支架内,避免管件在下滑过程中由于速度较大而产生较大的冲击力,通过平移气缸水平固定设置于平移支架一侧,平移气缸输出端水平固定设置有往复滑板,托管承板水平设置于往复滑板一侧,托管承板上方一侧设置有管件卡槽,利用平移气缸水平推动往复滑板,当托管承板的管件卡槽与下管通道连通时,下管通道内的管件能够利用重力落至管件卡槽内,当管件落至管件卡槽内后,利用平移气缸水平推动往复滑板,使能将托管承板内的管件平移至所需工位,通过托管承板一侧铰连接于往复滑板一侧,托管承板下侧与往复滑板下侧之间水平设置有弹簧承片,弹簧承片为圆弧形结构,使得当下管支架内的管件落至管件卡槽内时,管件会对托管承板产生一定的冲击力,托管承板会在管件的冲击力作用下沿逆时针转动微小角度,使能将管件下落的冲击力吸收缓冲,当管件落至管件卡槽内后,托管承板在弹簧承片的弹力作用下迅速复位至水平状态,随着往复滑板带动托管承板进行平移,使得管件卡槽内的管件能够便捷的与下管支架内的管件分离,确保管件能够被依次逐个平稳的进行平移上料,通过推管气缸水平固定设置于推管支架一侧,推管气缸输出端固定设置有推管连板,推管连板一侧竖直固定设置有吸管磁铁,转运机构水平固定设置于托管承板一侧的固定支架上,利用推管气缸水平推动推管连板,使得吸管磁铁能够将管件端部吸附固定,管件在推管气缸的平推作用下水平移动至转运机构上,转运机构能够将管件的端部夹紧固定,利用推管气缸水平拉动推管连板,吸管磁铁对管件的吸附力小于转运机构对管件的夹紧力,使得在推管连板复位平移过程中,吸管磁铁能够便捷的与管件脱离,确保管件能够被逐个连续推送,通过转运连板一端转动连接于转运支架,转运连板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弹簧夹头,转运连板与转运支架的连接处一侧竖直设置有转运齿轮,转运齿轮上侧的齿条支架内水平滑动设置有与转运齿轮相适配的转运齿条,转运气缸输出端与转运齿条一侧固定连接,在弹簧夹头将管件端部牢固的夹紧固定后,利用转运气缸水平推动转运齿条,转运连板能够进行直角角度的转动,使能将管件转动调节至竖直工位,通过传料皮带水平设置于传料支架上侧,传料皮带水平卷绕连接于传料转辊,使得管件在转动至竖直工位后利用弹簧夹头将管件端部进行释放,管件能够竖直准确的放置至传料皮带上进行传送,通过这样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将管件逐个连续平稳的进行上料转运,使能将多个管件依次连续调节至竖直工位进行传送,满足加工使用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管件连续上料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上管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上管机构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导管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往复滑板和托管承板的连接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转运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限位导板和推管连板的连接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支架,2.上管机构,3.导管机构,4.传料机构,5.承管料斗,6.推管连板,7.上管圆盘,8.上料电机,9.滑管通道,10.推管导孔,11.下管通孔,12.往复连杆,13.上料主链轮,14.上料辅链轮,15.上料链条,16.限位导轮,17.限位导槽,18.导管料管,19.下管支架,20.托管承板,21.往复滑板,22.平移气缸,23.推管气缸,24.导管通道,25.下管通道,26.下滑管槽,27.往复通孔,28.平移支架,29.往复导杆,30.管件卡槽,31.弹簧承片,32.锁紧螺栓,33.推管支架,34.推管连板,35.吸管磁铁,36.转运连板,37.弹簧夹头,38.转运气缸,39.转运齿轮,40.齿条支架,41.转运齿条,42.传料支架,43.传料转辊,44.传料皮带,45.限位导板,46.往复导槽,47.限位滚珠,48.缓冲橡胶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一种管件连续上料机构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管件连续上料机构,包括固定支架1、上管机构2、导管机构3和传料机构4,上管机构2竖直设置在固定支架1一侧,导管机构3水平设置在上管机构2一侧的固定支架1上,传料机构4水平设置在导管机构3下侧的固定支架1上。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上管机构2包括承管料斗5、推管连板6、上管圆盘7和上料电机8,承管料斗5竖直设置在固定支架1上方一侧,推管连板6为l型结构,推管连板6设置于承管料斗5下侧的固定支架1,推管连板6一端铰连接于固定支架1,推管连板6另一侧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于承管料斗5下侧,推管连板6上侧设置有圆弧形结构的滑管通道9,承管料斗5下侧设置有与推管连板6相适配的推管导孔10,承管料斗5上方沿导管机构3侧设置有下管通孔11,上管圆盘7竖直转动连接于推管连板6下侧的固定支架1,上管圆盘7与推管连板6之间设置有往复连杆12,往复连杆12上端铰连接于推管连板6下侧,往复连杆12下端铰连接于上管圆盘7一侧外端,上料电机8水平设置于固定支架1下侧,上料电机8输出端竖直设置有上料主链轮13,上管圆盘7一侧竖直设置有上料辅链轮14,上料主链轮13和上料辅链轮14之间采用上料链条15传动连接,推管连板6一侧的固定支架1上从上至下依次竖直转动连接有多个限位导轮16,限位导轮16上设置有与推管连板6厚度相适配的限位导槽17。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导管机构3包括导管料管18、下管支架19、托管承板20、往复滑板21、平移气缸22、推管气缸23和转运机构,导管料管18倾斜向下设置于承管料斗5上方一侧的固定支架1上,导管料管18内设置有导管通道24,导管料管18上端与下管通孔11连通,下管支架19竖直设置于导管料管18下侧的固定支架1,下管支架19内竖直设置有下管通道25,下管支架19上方一侧设置有与导管料管18相适配的下滑管槽26,导管料管18下端与下管支架19连通,下管支架19下侧的固定支架1上设置有往复通孔27,往复通孔27下方一侧的固定支架1水平设置有平移支架28,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下管支架19和平移支架28分别设置于固定支架1两侧,平移气缸22水平固定设置于平移支架28一侧,平移气缸22输出端水平固定设置有往复滑板21,往复滑板21沿平移气缸22侧水平固定设置有多根往复导杆29,往复导杆29沿水平方向滑动设置于平移支架28,托管承板20水平设置于往复滑板21一侧,托管承板20一侧铰连接于往复滑板21一侧,托管承板20上方一侧设置有管件卡槽30,托管承板20下侧与往复滑板21下侧之间水平设置有弹簧承片31,弹簧承片31为圆弧形结构,弹簧承片31一端与往复滑板21之间采用锁紧螺栓32锁紧固定,弹簧承片31另一端水平设置于托管承板20下侧,托管承板20一侧的固定支架1上竖直设置有推管支架33,推管气缸23水平固定设置于推管支架33一侧,推管气缸23输出端固定设置有推管连板34,推管连板34一侧竖直固定设置有吸管磁铁35,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转运机构水平固定设置于托管承板20一侧的固定支架1上,转运机构包括转运支架35、转运连板36、弹簧夹头37和转运气缸38,转运支架35竖直设置于固定支架1下方一侧,转运连板36一端转动连接于转运支架35,转运连板36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弹簧夹头37,转运连板36与转运支架35的连接处一侧竖直设置有转运齿轮39,转运齿轮39上侧的转运支架35上水平固定设置有齿条支架40,齿条支架40内水平滑动设置有与转运齿轮39相适配的转运齿条41,转运齿轮39和转运齿条41啮合连接,转运气缸38水平固定设置于齿条支架40一侧,转运气缸38输出端与转运齿条41一侧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传料机构4水平设置于转运机构下侧的固定支架1,传料机构4包括传料支架42、传料转辊43和传料皮带44,传料支架42水平设置于固定支架1下侧,传料转辊43水平转动连接于传料支架42,传料皮带44水平设置于传料支架42上侧,传料皮带44水平卷绕连接于传料转辊43。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支架1上竖直设置有扇型结构的限位导板45,限位导板45内竖直设置有与推管连板6相适配的往复导槽46,往复导槽46两侧的限位导板45上均匀滚动设置有多颗限位滚珠47,使能对推管连板6的往复摆动过程进行限位,确保推管连板6能够平稳准确的连续往复进行摆动。本实用新型的导管料管18下端内壁设置有与导管通道24相适配圆形结构的缓冲橡胶圈48,使得管件在沿着导管料管18下滑过程中能够利用缓冲橡胶圈48进行缓冲减速后平稳的滑动至下管支架19内,避免管件在下滑过程中由于速度较大而产生较大的冲击力,确保管件平稳顺畅的下滑。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一种管件连续上料机构在使用的时候,通过上管机构2竖直设置在固定支架1一侧,导管机构3水平设置在上管机构2一侧的固定支架1上,传料机构水4平设置在导管机构3下侧的固定支架1上,利用上管机构2使能将多个管件整理提升,利用导管机构3使能将管件依次逐个进行上料转运,使能将管件逐个转运调节至竖直工位进行传送,利用传料机构4使能将管件连续平稳的进行传送,使能将管件高效便捷的传送至所需工位进行加工,通过承管料斗5竖直设置在固定支架1上方一侧,推管连板6设置于承管料斗5下侧的固定支架1,推管连板6一端铰连接于固定支架1,推管连板6另一侧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于承管料斗5下侧,推管连板6上侧设置有圆弧形结构的滑管通道9,承管料斗5上方沿导管机构3侧设置有下管通孔11,上管圆盘7与推管连板6之间设置有往复连杆12,上料电机8与上管圆盘7之间采用上料链条15传动连接,利用上料电机8带动上管圆盘7进行转动,上管圆盘7在转动过程中能够利用往复连杆12推动推管连板6连续往复的进行摆动,推管连板6在向上摆动的过程中,承管料斗5内的混乱放置的管件能够依次卡装设置于滑管通道9内,使能利用推管连板6高效便捷的实现管件的理料,当滑管通道9处于倾斜状态时且滑管通道9与下管通孔11连通时,滑管通道9内的管件能够依次沿着滑管通道9下滑后并从下管通孔11滑出,实现管件的连续提升上料,通过推管连板6一侧的固定支架1上从上至下依次竖直转动连接有多个限位导轮16,限位导轮16上设置有与推管连板6厚度相适配的限位导槽17,使能对推管连板6的往复摆动过程进行限位,通过固定支架1上扇型结构的限位导板45内竖直设置有与推管连板6相适配的往复导槽46,往复导槽46两侧的限位导板45上均匀滚动设置有多颗限位滚珠47,确保推管连板6能够平稳准确的连续往复进行摆动,通过导管料管18倾斜向下设置于承管料斗5上方一侧的固定支架1上,导管料管18上端与下管通孔11连通,导管料管18下端与下管支架19连通,下管支架19内竖直设置有下管通道25,管件能够沿着导管料管18平稳准确的下滑至下管支架19内,使得管件能够依次平稳的堆叠放置于下管支架19的下管通道25内,利用导管料管18下端内壁设置有与导管通道24相适配圆形结构的缓冲橡胶圈48,使得管件在沿着导管料管18下滑过程中能够利用缓冲橡胶圈48进行缓冲减速后平稳的滑动至下管支架19内,避免管件在下滑过程中由于速度较大而产生较大的冲击力,通过平移气缸22水平固定设置于平移支架28一侧,平移气缸22输出端水平固定设置有往复滑板21,托管承板20水平设置于往复滑板21一侧,托管承板20上方一侧设置有管件卡槽30,利用平移气缸22水平推动往复滑板21,当托管承板20的管件卡槽30与下管通道19连通时,下管通道25内的管件能够利用重力落至管件卡槽30内,当管件落至管件卡槽30内后,利用平移气缸22水平推动往复滑板21,使能将托管承板20内的管件平移至所需工位,通过托管承板20一侧铰连接于往复滑板21一侧,托管承板20下侧与往复滑板21下侧之间水平设置有弹簧承片31,弹簧承片31为圆弧形结构,使得当下管支架19内的管件落至管件卡槽30内时,管件会对托管承板20产生一定的冲击力,托管承板20会在管件的冲击力作用下沿逆时针转动微小角度,使能将管件下落的冲击力吸收缓冲,当管件落至管件卡槽30内后,托管承板20在弹簧承片31的弹力作用下迅速复位至水平状态,随着往复滑板21带动托管承板20进行平移,使得管件卡槽30内的管件能够便捷的与下管支架19内的管件分离,确保管件能够被依次逐个平稳的进行平移上料,通过推管气缸23水平固定设置于推管支架33一侧,推管气缸23输出端固定设置有推管连板34,推管连板34一侧竖直固定设置有吸管磁铁35,转运机构水平固定设置于托管承板20一侧的固定支架1上,利用推管气缸23水平推动推管连板34,使得吸管磁铁35能够将管件端部吸附固定,管件在推管气缸23的平推作用下水平移动至转运机构上,转运机构能够将管件的端部夹紧固定,利用推管气缸23水平拉动推管连板34,吸管磁铁35对管件的吸附力小于转运机构对管件的夹紧力,使得在推管连板34复位平移过程中,吸管磁铁35能够便捷的与管件脱离,确保管件能够被逐个连续推送,通过转运连板36一端转动连接于转运支架35,转运连板36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弹簧夹头37,转运连板36与转运支架35的连接处一侧竖直设置有转运齿轮39,转运齿轮39上侧的齿条支架40内水平滑动设置有与转运齿轮39相适配的转运齿条41,转运气缸38输出端与转运齿条41一侧固定连接,在弹簧夹头37将管件端部牢固的夹紧固定后,利用转运气缸38水平推动转运齿条41,转运连板36能够进行直角角度的转动,使能将管件转动调节至竖直工位,通过传料皮带44水平设置于传料支架42上侧,传料皮带44水平卷绕连接于传料转辊43,使得管件在转动至竖直工位后利用弹簧夹头37将管件端部进行释放,管件能够竖直准确的放置至传料皮带44上进行传送,确保能将管件连续传送至所需工位进行加工。通过这样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将管件逐个连续平稳的进行上料转运,使能将多个管件依次连续调节至竖直工位进行传送,满足加工使用的需要。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