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装的二元包装阀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64516发布日期:2019-09-25 00:06阅读:51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拆装的二元包装阀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拆装的二元包装阀门。



背景技术:

二元包装阀门包括阀门与囊袋,阀门与囊袋连接,囊袋内一般装入化妆品、日常用品及工业用品,囊袋装在压力罐内,通过压力罐内的压力将囊袋内的液体或膏体等产品料体挤压排出。

现有的二元包装阀存在以下问题:

1、二元包装阀的阀门与囊袋均采用的是固定连接,灌装时都是采用的逆向填充的方式,由阀门逆向将产品料体灌装到囊袋内,一方面,灌装起来比较麻烦;另一方面,在灌装过程中会在阀门内部及端口处留下残余,且无法清洗,尤其是带有颜色的料体,在阀门上留有的残余会严重影响产品的美观性,致使影响产品的销售量。

2、阀门的弹簧设置在阀体内部,一方面液体会对弹簧造成腐蚀,影响弹簧寿命;另一方面,有些料体会与弹簧发生反应,导致料体成分发生变化,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便于拆装的二元包装阀门,通过将阀体与囊袋通过螺纹配合,便于阀门与囊袋之间的拆装,灌装过程中可直接将阀门取下对囊袋进行灌装,灌装完毕后将阀门与囊袋连接固定即可,使用方便,灌装过程简单,解决了目前逆向灌装的繁琐以及因灌装导致阀门污染的问题,灌装完毕后整个产品更加美观;另外,将阀体内部的弹簧进行外置,使弹簧不再与料体接触,一方面缩小了阀体的体积,节省了成本,另一方面解决了弹簧与料体反应的问题,提高了产品质量,同时增加了弹簧寿命,只需要采用普通弹簧就能满足阀门的功能需求,降低了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拆装的二元包装阀门,包括阀门、囊袋,所述囊袋的上端设有阀门,所述阀门包括阀芯、弹簧、上密封圈、阀体,所述阀芯与阀体之间设有阀腔,所述阀体的上端设有上密封圈,上密封圈套在阀芯的外侧,所述阀芯的上部内设有出液通道,阀芯的上部侧壁设有与出液通道连通的出液孔,所述出液孔与上密封圈对应设置,所述阀芯的下部内设有进液通道,阀芯的下部侧壁设有与进液通道连通的进液孔,阀体的上端设有弹簧,弹簧的上端与阀芯连接,弹簧的下端与阀体连接,所述囊袋的上端设有连接筒,囊袋的上端设有与连接筒连通的囊口,所述阀体的下部外侧壁与连接筒的内壁螺纹配合。

优选的,所述阀体的上部外侧设有连接盖,所述上密封圈设置在连接盖与阀体的上端之间。

优选的,所述阀芯的上部外侧壁设有压环,所述弹簧套在阀芯的外侧,弹簧的上端与压环连接,弹簧的下端压在连接盖的上端。

优选的,所述弹簧的外侧设有护盖,所述护盖的下端与连接盖的上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阀体的下端设有下密封圈,所述下密封圈套在阀芯的外侧,所述进液孔与下密封圈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阀体的下端设有固定槽,所述下密封圈设于固定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阀体与囊袋通过螺纹配合,便于阀门与囊袋之间的拆装,灌装过程中可直接将阀门取下对囊袋进行灌装,灌装完毕后将阀门与囊袋连接固定即可,使用方便,灌装过程简单,解决了目前逆向灌装的繁琐以及因灌装导致阀门污染的问题,灌装完毕后整个产品更加美观;另外,将阀体内部的弹簧进行外置,使弹簧不再与料体接触,一方面缩小了阀体的体积,节省了成本,另一方面解决了弹簧与料体反应的问题,避免料体变质,提高了产品质量,同时增加了弹簧寿命,只需要采用普通弹簧就能满足阀门的功能需求,降低了成本。

2、本实用新型在阀体上设置连接盖,能够便于二元包装阀门与压力罐的配合,使用更加方便;连接盖能够将上密封圈进行压住固定,保证上密封圈的牢固性,同时增加阀门的美观性。

3、本实用新型在弹簧的外侧设有护盖,一方面能够增加使用的安全性,另一方面能够对弹簧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外漏损坏或腐蚀,同时增加产品的美观性。

4、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密封圈的有无就能实现阀门种类的改变,当没有下密封圈时,阀门为连续喷射阀门,当设有下密封圈时,阀门为定量阀门,通过上、下密封圈以及阀体、阀芯的配合实现对阀腔内部一定量的液体排出;通过下密封圈增加了阀门的功能,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切换阀门功能,实用性强,下密封圈成本低,效果好。

5、本实用新型在阀体的下端设有固定槽,下密封圈设于固定槽内,让阀体结构更加紧凑,节省空间,密封与固定效果更好。

6、本实用新型压环的设置方便弹簧与阀芯连接,同时保证阀芯上、下滑动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静止状态下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阀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的二元包装阀门与压力罐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二静止状态下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二出液状态下的剖视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二阀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二的二元包装阀门与压力罐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阀芯;101-出液通道;102-压环;103-出液孔;104-进液孔;105- 进液通道;2-护盖;3-弹簧;4-上密封圈;5-连接盖;6-阀体;601-阀腔;602- 固定槽;7-下密封圈;8-囊袋;801-连接筒;802-囊口;9-压力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一种便于拆装的二元包装阀门,包括阀门、囊袋8,所述囊袋8的上端设有阀门,囊袋材质与现有技术的囊袋相同。

所述阀门包括阀芯1、弹簧3、上密封圈4、阀体6,所述阀芯1与阀体6 之间设有阀腔601,所述阀体6的上端设有上密封圈4,上密封圈4套在阀芯1 的外侧,且两者紧密配合实现密封,所述阀芯1的上部内设有出液通道101,阀芯1的上部侧壁设有与出液通道101连通的出液孔103,所述出液孔103与上密封圈4对应设置,即,正常状态下,上密封圈4将出液孔103堵住,所述阀芯1的下部内设有进液通道105,阀芯1的下部侧壁设有与进液通道105连通的进液孔104,阀体6的上端设有弹簧3,弹簧3的上端与阀芯1连接,弹簧3的下端与阀体6连接,所述囊袋8的上端设有连接筒801,囊袋8的上端设有与连接筒801连通的囊口802,所述阀体6的下部外侧壁与连接筒801的内壁螺纹配合,连接筒801的底部设有密封圈,或者是连接筒801的内壁上设有用于密封的胶垫,胶垫上设有螺纹,胶垫上的螺纹与阀体6进行螺纹配合,或采用其他密封方式保证阀体6与囊袋8之间连接的密封性。

如图2所示,所述阀体6的上部外侧设有连接盖5,所述上密封圈4设置在连接盖5与阀体6的上端之间。连接盖5能够便于二元包装阀门与压力罐9 的配合,使用更加方便;连接盖5能够将上密封圈4进行压住固定,保证上密封圈4的牢固性,同时增加阀门的美观性。

所述阀芯1的上部外侧壁设有压环102,所述弹簧3套在阀芯1的外侧,弹簧3的上端与压环102连接,弹簧3的下端压在连接盖5的上端。压环102 的设置方便弹簧3与阀芯1连接,同时保证阀芯1上、下滑动的稳定性。

所述弹簧3的外侧设有护盖2,所述护盖2的下端与连接盖5的上端连接。一方面能够增加使用的安全性,另一方面能够对弹簧3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外漏损坏或腐蚀,同时增加产品的美观性。

如图3所示,使用时,向囊袋8内装入产品,然后将阀体6与连接筒801 螺纹配合,阀体拧紧保证产品料体不泄露,将囊袋8装进压力罐9内,通过连接盖5将阀门与压力罐9连接,且连接盖5与压力罐9之间设有密封圈。为保证囊袋8内的液体顺利排出,会将压力罐9内冲入惰性气体,使压力罐9内的压腔大于空气压强,正常状态下,压力罐9内的惰性气体将囊袋8进行压缩,使产品填充在阀腔601内,此时上密封圈4将出液孔103封堵,产品料体无法排出,当按压阀芯1时,出液孔103向下移动,与上密封圈4脱离并进入阀腔 601,此时在压力差的作用下,产品料体由出液孔103进入出液通道101并排出,且能够持续排液,松开阀芯1,在弹簧3作用下,将阀芯1复位,此时产品料体无法排出,使用方便。

实施例二,

为了满足一些产品的需要,防止产品浪费,增加使用的便利性,可以将实施例一中的阀门改为定量阀门。

如图6所示,所述阀体6的下端设有下密封圈7,所述下密封圈套7在阀芯1的外侧,所述进液孔104与下密封圈7对应设置,即,正常状态下,进液孔104设于下密封圈7的上方,进液孔104与阀腔601连通,按压阀芯1使用时,下密封圈7将进液孔104堵住。通过下密封圈7的有无就能实现阀门种类的改变,当没有下密封圈7时,阀门为连续喷射阀门,当设有下密封圈7时,阀门为定量阀门,通过上、下密封圈以及阀体6、阀芯1的配合实现对阀腔内部一定量的液体排出;通过下密封圈7增加了阀门的功能,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切换阀门功能,实用性强,下密封圈7成本低,效果好。

所述阀体6的下端设有固定槽602,所述下密封圈7设于固定槽602内,让阀体6结构更加紧凑,节省空间,密封与固定效果更好。

如图7所示,使用时,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所示,正常状态下,上密封圈4将出液孔103封堵,进液孔104设于下密封圈7的上方,且阀腔601通过进液孔104与进液通道105连通,此时,在压力差的作用下,产品料体由进液孔104进入阀腔601,如图5所示,使用时,按压阀芯1,出液孔103与进液孔104均下移,此时下密封圈7将进液孔104封堵,出液孔103 进入阀腔601并连通,产品料体由出液通道101排出,实现定量排液的功能,松开阀芯1,在弹簧3作用下,将阀芯1复位。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