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手操作控量出料的卫生型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74347发布日期:2019-09-29 15:01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单手操作控量出料的卫生型瓶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特别涉及用于盛装物料(如调味品)的瓶子的瓶盖。



背景技术:

现有用于盛装物料的瓶子,如用于盛装调味品、化学药粉、鱼饵、洗剂粉、调品油、酱油等物料的瓶子,其结构一般包括瓶身和瓶盖,瓶盖拆装在瓶身上,瓶盖上具有出料口和盖设在出料口上并能活动开启的盖片。应用时,需用一手握住瓶身,一手打开盖片才能使瓶身内的物料经瓶身的瓶口及瓶盖的出料口流出瓶子外,此种操作需双手操作,操作较为不方便,特别是烹饪调味时,双手要倒调味品还要看锅,易手忙脚乱。

为此,本发明人研发了多款单手操作的瓶盖,如专利号为2017211828202的单手操作的瓶盖及其瓶子,其包括瓶盖本体,瓶盖本体具有顶盖部和安装侧围部,顶盖部内设推杆和滑槽,推杆的第一端处于滑槽内,第二端伸出滑槽至顶盖部外,滑槽内安装有随推杆的滑动而产生回复力的回复力产生件,顶盖部的顶面开设有与滑槽相连通的上通孔,顶盖部的底面开设有滑槽相连通的下通孔,推杆上开设有能与下通孔相对位连通和与上通孔相对位连接的连通孔,且下通孔与上通孔由外至内依次设置。本实用新型的瓶盖,其出料时只需一手操作即可,无需双手操作,操作较为方便,并呈定量出料,使用方便,且出料时随推杆的滑动缓慢出料,避免传统瓶子内的物料快速出料而造成出料可控性略差的问题。

然而,经发明人使用发现,在顶盖部的上通孔孔沿处易有灰尘积压,造成使用不卫生,且此种瓶盖在变量控制操作时需先打开瓶盖调节好变量出料方式后再盖上瓶盖才能实现变量操作,操作比较不方便。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由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卫生,定量和变量出料方式操作更方便的单手操作控量出料的卫生型瓶盖。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单手操作控量出料的卫生型瓶盖,包括瓶盖本体和推杆,瓶盖本体内设有其一端通至瓶盖体体外的滑槽,推杆的一端处于滑槽内、另一端经滑槽的槽口至瓶盖本体外,滑槽内安装有随推杆沿滑槽的滑动而产生回复力的回复力产生件,瓶盖本体的顶面上开设有出料口,推杆上开设有能与出料口对位相连通和错位设置的连通孔,瓶盖本体的底面开设有与连通孔和出料口相对位连通的下进料口,瓶盖本体上设有与瓶身拆卸连接的连接结构;上述瓶盖本体的顶面上设有盖紧在出料口上的防尘盖,且上述防尘盖的一侧以随瓶盖本体向下倾斜防尘盖自动向外翻打开和随瓶盖本体的向上回位至平放状态时防尘盖自动复位盖在出料口上的方式安装在上述瓶盖本体上,上述瓶盖本体的底面位于下进料口处设有转动的,且控制下进料口与出料口相对位的部位和出料口导通或截止的封挡片,且上述瓶盖本体上安装控制封挡片转动且控制端伸出瓶盖本体的外侧壁外的转动控制机构。

上述出料口呈由内至外渐扩的喇叭口,上述防尘盖的外径大于上述出料口的口径,且上述防尘盖的底面凸设有伸入出料口内与出料口相适配的卡紧块,上述防尘盖的外侧壁向外凸设有处于防尘盖一侧的安装块,且安装块的底面处于防尘盖的底面下方,上述瓶盖本体的顶面位于此安装块处下凹有供此安装块的下部容置于内的容置凹槽,上述安装块活动铰接在此容置凹槽内。

上述安装块的两端端面均向外凸设有凸柱,上述容置凹槽朝向凸柱的槽壁上凹设有供凸柱嵌入于内的定位凹陷,两定位凹陷之间的最大间距大于两凸柱之间的最大间距,上述容置凹槽的长度小于两凸柱之间的最大间距。

上述瓶盖本体具有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上述第一盖体呈圆柱体结构,且第一盖体的底面呈敞开状,上述第一盖体内开设有沿第一盖体的直径方向延伸的条形槽,上述条形槽的一端通至第一盖体侧壁外,条形槽与第一盖体的底面敞开口相贯通,此条形槽为所述的滑槽,上述第一盖体的顶面对应于条形槽处开设有通孔,此通孔为所述的出料口;上述第二盖体的上部嵌装于上述第一盖体的底部敞开口内,上述第二盖体呈顶面封闭、底面敞开的中空柱体结构,上述第二盖体的顶面开设有与条形槽的相对位的并沿第二盖体的直径方向延伸的条形口,此条形口为所述的下进料口,上述封挡片平贴于第二盖体内顶面上并转动安装在第二盖体上,上述转动控制机构安装在第一盖体上。

上述第二盖体具有上顶板和处于上顶板下方的安装侧围,上述安装侧围的侧壁上设有上述连接结构,上顶板的中间部位处开设有上通口,此上通口为所述的下进料口,上述封挡片的第一端与下进料口的第一端相叠合,上述封挡片的第二端处于下进料口外,并与上顶板相叠合,上述封挡片的第二端顶面上一体成型有安装柱,上述上顶板对应于安装柱上开设有供安装柱穿过的穿过孔,上述安装柱的外侧壁设有越过穿过孔并勾挂在上顶板顶面上的卡钩结构。

上述安装柱由两片相对竖立间隔设置的片体和两块相对竖立间隔设置的定位柱构成,两片体之间形成有分隔间距,两定位柱处于此分隔间距内,且两片体与两定位柱环绕分布设置,两片体之间的最大间距小于或等于穿过孔孔径,两定位柱相背的一面向外凸设有伸出分隔间距外的定位卡块,两定位卡块之间的最大间距大于穿过孔的孔径。

上述上顶板位于下进料口内设有将下进料口分隔成二个独立的小进料口的分隔板,两小进料口沿上顶板的直径方向横向排列,上述封挡片的第一端与靠近上顶板中心的小进料口相叠合。

上述转动控制机构具有放置柱和拨片,上述第一盖体内凹设有与第一盖体的底面敞开口相通的放置腔室,上述放置腔室处于滑槽的一侧外,上述放置柱转动竖立安装在上述放置腔室内,上述安装柱的上部与放置柱连接,上述第一盖体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与此放置腔室相通并沿第一盖体的弧度方向延伸的弧形口,上述弧形口落入上述放置腔室范围内,上述拨片以沿放置腔室的腔壁转动的方式放置于上述放置腔室内并与放置腔室的腔壁相贴封堵与上述弧形口,且上述拨片与上述放置柱连接,上述弧形块朝向弧形口的一面上凸设有伸出弧形口外并在弧形口内沿弧形口的弧度方向滑动的拨凸块。

上述放置柱呈中空圆柱体,上述放置凹腔的腔壁上凹设有供放置柱的上端端部嵌入于内容置的定位凹陷,上述安装柱的上部套紧伸入于放置柱的中空腔室内,上述放置柱的下端端面对应于两定位卡块处向上凹设有供定位卡块卡入于内的导向定位凹陷,上述拨片呈弧形结构,上述拨片处于上述放置柱与上述弧形口之间,且上述弧形块与上述放置柱之间连设有连接柱,上述放置腔室内设有限制弧形块向下掉出放置腔室外的限位块。

上述第一盖体具有上盖片和处于上盖片下方一体成型的下侧围,上述上盖片的下底面上一体成型有相对间隔设置的并沿上盖片的弧度方向延伸的柱体块,两柱体块的底面处于下侧围的下底面上方,上述第二盖体的上部伸入下侧围内并与柱体块的底面相抵靠,两柱体块相对的对立面呈平面,两柱体块之间形成有间距,下侧围对应于此间距处开设有与间距相通的通口,此通口与间距构成所述的滑槽;两柱体块相背的一面均与下侧围之间具有安装间距,此安装间距位于此通口相邻的一侧与滑槽相通,两安装间距和滑槽位于与两安装间距相连通的部位围成一沿第一盖体的弧度方向连续设置的环形腔室,此环形腔室内嵌设有密封环,上述密封环的顶面与上盖片密贴配合,上述密封环的底面与柱体块相齐平或凸出柱体块底面外,上述密封环位于通口处开设有与通口相匹配的配合孔,上述推杆经此配合孔伸出通口外,上述密封环的上顶面位于拨片处下凹有凹弧口,上述弧形口落入凹弧口的范围内,上述拨片的局部部位伸出凹弧口至弧形口内,上述密封环位于凹弧口以下的部位为所述的限位块。

上述上顶板的顶面对应于两柱体块处均设有向上凸设有定位凸柱,上述柱体块对应于定位凸柱处开设有供定位凸柱卡入于内的定位凹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单手操作控量出料的卫生型瓶盖,其与瓶身配合使用,以推杆的连通孔与下进料口相通,连通孔与出料口相错位为初始状态,使用时,瓶身向下倒立,此时瓶身内的物料因瓶身倒立经下进料口至连通孔内,同时防尘盖受自身重力的影响而向外打开,当连通孔内填满物料后,大拇指将推杆向前推,推杆的连通孔与出料口相连通,实现物料的下落,此时,若需定料下量时通过转动控制机构使封料板把下进料口与出料口相连通的部位全部封挡起来,使瓶盖撒出的物料为连通口内的物料,若需不定量下料时通过转动控制机构使封料板与下进料口与出料口相连通的部位分离,下进料口与出料口相连通的部位呈导通关状态,此时瓶盖撒出的物料除了连通口内的物料内,瓶身内的物料还能继续下落,实现定量与不定量的切换出料,切换时直接用手拨动转动控制机构,变量操作非常方便,无需将瓶盖本体与瓶身拆分后操作,出料完成后,瓶身向上翻回,随瓶身的向上,防尘盖受自身的重力恢复盖回瓶盖本体的出料口上,使出料口被防尘盖封堵着,避免瓶子静放时灰尘落入出料口中造成使用不卫生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应用在瓶身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密封环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单手操作控量出料的卫生型瓶盖及瓶子,如图1-4所示,包括瓶盖本体1和推杆2,瓶盖本体1上设有与瓶身拆卸连接的连接结构,瓶盖本体1内设有其一端通至瓶盖体体外的滑槽100,推杆2的第一端处于滑槽100内、第二端经滑槽100的槽口至瓶盖本体1外,推杆2的结构采用本申请人申请的专利号为2017211828202的一种单手操作的瓶盖及其瓶子里的推杆,在此不再累述,所述滑槽100内安装有随推杆沿滑槽的滑动而产生回复力的回复力产生件,此回复力产生机构为产生弹性的弹性件,采用的是本发明人之前公知的瓶盖的技术,即回复力产生件为弹簧101,弹簧101沿滑槽100的长度方向横卧设置,弹簧101处于滑槽100内并位于推杆的第一端外,滑槽朝向槽口的槽壁上凸设有沿滑槽100方向延伸的导向柱,弹簧101的第一端套设于导向柱外,且弹簧的第二端处于导向柱外,推杆2朝向弹簧101的一面开设有供弹簧101的第二端伸入于内的伸入槽,应用时,推杆2向内推动时,弹簧101被压缩,手释放后,推杆2受弹簧101的回复力而向外回移,推杆2的第二端再次处于瓶盖本体1外。

所述的瓶盖本体1的顶面上开设有出料口11,推杆2上开设有能与出料口11对位相连通和错位设置的连通孔21,初始状态即推杆2的第二端处于滑槽外时,连通孔21与出料口11相错位,瓶盖本体1的底面开设有能与连通孔和出料口相对位连通的下进料口12,下进料口12的宽度长于连通孔21和出料口11,出料口11和连通孔21均落在下料进料口12的范围内并在下料进料口内横向并排间隔设置,即初始状态时,下进料口12与连通孔21相连通,下进料口12经推杆2的底面与出料口11不连通。此一结构均是现有的结构,在此不再累述。

本新型的改进之处在于:所述的瓶盖本体1的顶面上设有盖紧在出料口11上的防尘盖3,且防尘盖3的一侧以随瓶盖本体向下倾斜防尘盖自动向外翻打开和随瓶盖本体的向上回位至平放状态时防尘盖自动复位盖在出料口上的方式安装在上述瓶盖本体上,优选的是,出料口11呈由内至外渐扩的喇叭方形口,位于瓶盖本体1的中心部位处,防尘盖3的外径大于出料口11的口径,防尘盖3呈圆形片体,且防尘盖3的底面凸设有伸入出料口11内与出料口相适配的卡紧块31,此卡紧块31相应与出料口的结构相匹配,使防尘盖3与出料口11的配合较佳,并利用卡紧块31的重力利用防尘盖3翻打开。

所述的防尘盖3的外侧壁向外凸设有沿防尘盖3的直径方向延伸的安装块32,安装块32优选呈圆柱体,且安装块32的底面处于防尘盖3的底面下方,瓶盖本体1的顶面位于此安装块32处下凹有供此安装块32的下部容置于内的容置凹槽13,容置凹槽13相应呈条状结构,安装块32活动铰接在此容置凹槽13内,优佳的铰接方式是,安装块32的两端端面均向外凸设有凸柱33,容置凹槽13长度方向相对的两槽壁上均凹设有供此凸柱嵌入于内的定位凹陷131,两定位凹陷131之间的最大间距大于两凸柱33之间的最大间距,容置凹槽13的长度小于两凸柱33之间的最大间距,即两凸柱33自由端端部之间的间距小于两定位凹陷131陷底之间的间距,两凸柱33自由端端部之间的间距大于两定位凹陷槽口之间的间距,这样利用两凸柱33易于卡入两定位凹陷内,且卡入后限位于定位凹陷内,通过凸柱与定位凹陷的活动套装配合可实现防尘盖3的铰接安装。在使用时防尘盖3也可采用转轴的方式铰接安装在容置凹槽13内。

所述的瓶盖本体1的底面位于下进料口处设有转动的,且控制下进料口与出料口相对位的部位和出料口导通或截止的封挡片4,且瓶盖本体1上安装控制封挡片4转动且控制端伸出瓶盖本体的外侧壁外的转动控制机构。

优佳的是,所述的瓶盖本体1具有第一盖体1a和第二盖体1b,第一盖体1a呈圆柱体结构,第一盖体1a内开设有沿第一盖体1a的直径方向延伸的条形槽,此条形槽的一端通至第一盖体外,第一盖体的底面呈敞开状,条形槽落入第一盖体底面的开口范围内,此条形槽为所述滑槽100,优佳的方式是,此第一盖体1a具有上盖片和处于上盖片下方一体成型的下侧围,上盖片的下底面上一体成型有相对间隔设置的并沿上盖片的弧度方向延伸的柱体块1a1,两柱体块1a1的底面处于下侧围的下底面上方,即柱体块的高度短于下侧围的高度,两柱体块1a1相对的对立面呈平面,两柱体块1a1之间形成有间距,下侧围对应于此间距处开设有与间距相通的通口,此通口与间距构成所述的滑槽100,上盖片位于此间距的中心部位处开设有通孔,此通孔即为所述的出料口11。

所述的第二盖体1b的上部嵌装于第一盖体的底部内,优佳的是,第二盖体1b呈顶面封闭、底面敞开的柱体结构,第二盖体的上部伸入下侧围内并与两柱体块的底面相抵靠,第二盖体的顶面开设有与滑槽100相对位的并沿第二盖体的直径方向延伸的条形口,此条形口为所述的下进料口13,即第二盖体1b具有上顶板和处于上顶板下方的安装侧围,安装侧围的内侧壁上设有内螺纹1b1,此内螺纹1b1为所述连接结构的一种方式,利用此内螺纹1b1与瓶身200的瓶口处的外螺纹可组装成一个瓶子,上顶板的中心部位处开设有沿上顶板的直径方向延伸的条状方形口,此条状方形口处于连通孔和出料口的下方,条状方形口的长度优佳的是,长于上顶板的半径、短于上顶板的直径,此条状方形口即为所述的下进料口,封挡片4平贴于上顶板的底面上并转动安装在上顶板上,具体的是,封挡片4呈沿条状方形口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条状片体,即封挡片4与条状方形口相垂直设置,封挡片4长度方向的第一端与方形口的第一端相叠合,封挡片4长度方向的第二端处于方形口宽度方向的一侧外,并与上顶板相叠合,封挡片4长度方向的第二端顶面上一体成型有安装柱41,上顶板对应于安装柱41上开设有供安装柱穿过的穿过孔1b2,安装柱41的外侧壁上设有越过穿过孔勾挂在上顶板上表面的卡钩结构,具体的是,安装柱41的中间部位处开设有将安装柱分成两个独立相对间隔的片体的分隔口,即两片体之间具有分隔间距,两片体之间的最大间距小于或等于穿过孔孔径,封挡片4位于此分隔间距内一体成型有两个独立相对间隔设置的定位柱,两片体与两定位柱围成环形结构,即安装柱41由两片体和两定位柱构成,两定位柱相背的一面向外凸设有伸出分隔间距外的定位卡块411,两定位卡块即为卡钩结构,两定位卡块411之间的最大间距大于穿过孔的孔径,安装时,利用两定位柱能相对挤靠的特性使安装柱41的最大外径小于穿过孔孔径,两定位柱越过穿过孔后手释放,两定位柱会与上顶板的上表面勾挂配合,使安装柱41不会从第二盖体上掉落下来。

所述的转动控制机构安装在第一盖体1a上,具体的是,转动控制机构具有放置柱51和拨片52,第一盖体上位于与安装柱41相对应的柱体块上的底面向上凹设有放置腔室300,放置柱51呈中空圆柱体,且放置柱51竖立转动安装于放置腔室300内,即在放置腔室300的腔底上凹设有供放置柱51的端部卡紧于内容置的定位凹陷301,利用此定位凹陷301使放置柱转动安装在放置腔室内并不会偏倒,安装柱41与放置柱51连接,即安装柱41的上部伸入于此放置柱51的中空腔室内,且放置柱51的下端端面对应于两定位卡块411处向上凹设有供定位卡块卡入于内的导向定位凹陷511,利用此定位卡块411与导向定位凹陷511的配合使安装柱41与放置柱51的配合度较佳,第一盖体的外侧壁上(即下侧围上)开设有与此放置腔室相通并沿第一盖体的弧度方向延伸的弧形口1a3,弧形口落入放置腔室范围内,拨片52呈弧形块,且拨片52以沿放置腔室的腔壁转动的方向处于放置腔室300内并随拨片的转动与放置腔室位于弧形口处的部位密贴并封闭弧形口,且拨片52朝向弧形口的一面上凸设有伸出弧形口外的拨凸块53,拨片52处于放置柱51的外侧,处于弧形口与放置柱之间,拨片52的凸弧面朝向弧形口、凹弧面朝向放置柱51,且弧形块与放置柱之间连设有连接柱54,放置腔室300内设有限制弧形块向下掉出放置腔室外的限位块。

本实用新型的瓶盖,应用时与瓶身200配套使用,利用内外螺纹可将瓶盖本体1螺装在瓶身200上,下料时,单身握住瓶身200,并向下倾斜倒立设置,倾斜倒立时,防尘盖3受自身的重力而向外翻打开,出料口露出,此时因推杆2上的连通孔21与下进料口的一端相连通,此时瓶身内的物料会掉落至连通孔21内,之后用该手的大拇指按压推杆2的第二端,推杆2的第二端向内平移,弹簧101被压缩,此时推杆2上的连通孔带着物料向内平移至出料口11处,与出料口11相对位,此时连通孔21内的物料即可经出料口11掉出,实现定量下料,若需切换时非定量下料时,此时抓着拨凸块53带着拨片52转动,拨片52的转动使放置柱51转动,放置柱51的转动带动安装柱一同转动,使封挡片4转动,即封挡片4第一端的顺时针或逆时针的转动使封挡片4与下进料口的第一端部分分离,此时出料口经连通口与下进料口的局部相连通,此时瓶身内的物料也能再次倒出,实现变量出料;出料完毕后,将瓶身200向上翻转回竖立状态,此时防尘盖3受自身重力又重新回位至出料口上,实现出料口的封堵。

本实用新型的单手操作控量出料的卫生型瓶盖,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下料时只需一只手的手掌握住瓶身,大拇指按压推杆即可使瓶身内的物料下料,实现单手操作,无需双手操作,使用方便,操作时只需大拇指按压即可,控制操作方便;

二、利用封挡片4能实现定量和变量的出料方式,方式多样化,使用选择较人性化,使用灵活,使用者可根据实际需求和生活习惯自主选择;

三、定量和变量出料时只需转动拨片即可,操作非常简易方便,无需将瓶盖本体从瓶身上拆卸下来操作,大大优化了操作方式,且整个操作结构简易,易于组装;

四、具有结构简易,易于制作,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本新型中,再一优选的是,所述上顶板位于条形口内设有将条形口分隔成二个独立小进料口的分隔板121,两小进料口沿上顶板的直径方向横向排列,封挡片的第一端与靠近上顶板中心的小进料口(此小进料口为第一小进料口)相叠合,另一小进料口(此小进料口为第二小进料口)的一侧口沿处于上顶板的边沿处,初始时,物料掉落第二小进料口内实现定量下料,变量下料时封挡片将第一小进料口打开,瓶身内的物料直接从第二小进料口中下落,分成两个独立口易于操控。

本新型中,如图4、5所示,再一优选的是,两柱体块相背的一面均与下侧围之间形成有安装间距,安装间距的一侧与滑槽相通,另一侧与滑槽隔离设置,两安装间距与滑槽位于与两安装间距相连通的部位围成一沿第一盖体的弧度方向连续设置的环形腔室,此环形腔室内嵌设有密封环6,密封环6的顶面与上盖片的内顶面密贴配合,密封环6的底面凸出柱体块底面外,也可与柱体块的底面相齐平或处于安装间距内,密封环6位于通口处开设有与通口相匹配的配合孔61,利用此配合孔61使推杆的滑动不受影响,密封环6的上顶面位于拨片处下凹有凹弧口62,弧形口落入凹弧口62的范围内,拨片的局部部位伸出凹弧口至弧形口内,密封环6位于凹弧口以下的部位60为所述的限位块,即密封环6正对位于凹弧口62以下的部位刚好与拨片的局部部位相重位,这样拨片受密封环6的部位60不会向下落出第一盖体外,通过此设计的密封环6一方面可对第一盖体位于推杆进出的滑槽槽口进行密封,同时对拨片处的弧形口进行共同密封,整体密封效果佳,不会出现瓶身内的物料外溢的现象,且推杆滑动时不会将物料带出瓶盖本体外,实现一密封环多处共同密封;另一方面对拨片进行限位,整体设计紧凑。

本新型中,上顶板的顶面对应于两柱体块处均设有向上凸设有定位凸柱1b3,柱体块对应于定位凸柱1b3处开设有供定位凸柱卡入于内的定位凹槽(图中未示出),利用定位凸柱1b3与定位凹槽的配合可对第二盖体在第一盖体上的安装起到定位导向作用,并使第二盖体的安装较为牢固。

本实用新型的瓶盖,其第二盖体与第一盖体可采用超声波固定,也可直接套固、螺固的方式连接,还可介助锁固件来固定,固定方式不受限。

本实用新型的瓶盖,其可应用在调味瓶、鱼铒瓶、药瓶等瓶子上,优选应用在调味瓶上,因传统的调味盒每次使用时均需采用勺子来取料,勺子取料无疑造成交叉感染,还普遍存在防潮效果差的问题,则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瓶盖应用在调味瓶上使用时可避免交叉感染的问题,还解决了防潮效果的问题,不会造成调味品潮掉,在调味瓶上取得了巨大的突破。本实用新型的瓶盖还可应用于液体容装的瓶子,如调和油、酱油等瓶子上。

上述实施例和附图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