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贴附屏蔽盖及标签的贴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53219发布日期:2019-10-13 01:23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贴附屏蔽盖及标签的贴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组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贴附屏蔽盖及标签的贴附装置。



背景技术:

在许多工厂的生产线上,在产品上粘贴标签是一道常用的工序,所述标签可以使食品袋的封口胶、产品条形码或产品合格证等。标签通常整齐的贴附在标签底纸上,形成标签纸带,标签纸带通常为卷式或者片式。

现在工厂常用的将标签贴附在产品上的工序为手工作业的工序,手工作业的方式采用的标签纸带多为片式的,作业人员将标签从标签底纸上剥离后再贴到产品的指定位置上,这种手剥的方式相当繁琐,效率低,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并且由于人工操作存在失误,会造成标签的报废率很高,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品的良率。与此同时,现存的自动贴附装置不能满足将标签和盖子准确传送到指定位置,装置的精度低,严重影响了产品的良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贴附屏蔽盖及标签的贴附设备,所述设备能够自动完成贴附屏蔽盖和标签的操作,且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和精度高,能够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披露了一种用于贴附屏蔽盖及标签的贴附设备,包括:

机架,其上设置有X轴动力模块和Y轴动力模块,所述X轴动力模块架设在所述Y 轴动力模块上,且所述Y轴动力模块带动所述X轴动力模块沿着所述机架的纵向移动;

吸附装置,其设置在所述X轴动力模块上,所述X轴动力模块带动所述吸附装置进行横向移动,且所述吸附装置上设置有用于吸取屏蔽盖和标签的吸盘;

标签供料装置,其设置在所述吸附装置的移动路径上,用于将标签纸上的标签从标签纸上剥离;

屏蔽盖供料装置,其设置在标签供料装置的一侧,用于向所述吸附装置提供屏蔽盖;

检测装置,其包括第一CCD相机和第二CCD相机,所述第一CCD相机设置在所述吸附装置上,用于检测电路板的位置,所述第二CCD相机设置在所述标签供料装置和屏蔽盖供料装置之间,用于检测屏蔽盖和标签的位置;

其中,在屏蔽盖供料装置下方设置有废料出口,所述废料出口处设置有剪切模组,用于剪切屏蔽盖底纸。

优选地,所述吸附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X轴动力模块上的固定底板以及设置所述固定底板上的两个吸取组件,其中,所述吸取组件包括:

导轨,其固定在所述固定底板上,且所述导轨上活动设置有一推块,所述推块能够沿着所述导轨进行滑动;

气缸连接板,其一端固定在所述推块的下方,另一端与一气缸的推杆相连,并且在所述气缸连接板和气缸的推杆之间设置有一压力传感器;

吸嘴杆,其固定在所述推块上,所述吸嘴杆为空心结构,所述吸嘴杆上端与一吸气管相连,所述吸嘴杆的下端与一吸嘴相连;

吸盘,其设置在所述吸嘴的下端,且所述吸盘上设置有多个吸孔;

其中,所述吸嘴杆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吸嘴杆转动的驱动组件。

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第一步进电机,所述第一步进电机的旋转轴上连接有一第一主同步带轮;

第一从同步带轮,其通过第一同步带与所述第一主同步带轮相连,且所述第一从同步带轮固定在所述吸嘴杆上并与所述吸嘴杆同轴设置,当所述第一步进电机驱动所述第一主同步带轮转动时,所述第一从同步带轮带动所述吸嘴杆同步转动。

优选地,所述标签供料装置包括:

支撑架;其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储标桶,其活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用于放置卷式标签纸,且所述储标桶的最大径向距离可调;

剥离机构,其固定于所述支撑架上,用于将标签纸上的标签从标签底纸上剥离;

接标盘,其设置于所述剥离机构的一侧,用于接收剥离后的标签;

回收桶,其活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用于回收标签底纸;

动力机构,其包括主动力机构和标签纸驱动机构,所述主动力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回收桶转动以及带动所述标签纸驱动机构运转,所述标签纸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标签底纸移动;

其中,在标签纸移动路径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标签纸的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设置在标签纸移动路径上的多个导向轴以及套设在所述导向轴上的挡圈,且所述挡圈能够沿着所述导向轴自由滑动。

优选地,所述储标桶包括:

储标轴,其活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

储标套,其套设在所述储标轴的外侧并与所述储标轴同轴设置;

其中,所述储标套的外表面上开设有多个通槽,在每个通槽内设置有一张紧块,所述张紧块凸出于所述储标套的外表面,且在所述张紧块与所述储标轴之间设置有多个弹簧,当将卷式标签纸装夹在所述储标桶上时,所述弹簧被压缩,所述张紧块向靠近所述储标套的方向移动以与所述卷式标签纸的夹孔直径大小相适应。

优选地,所述剥离机构包括:

压块轴,其活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且所述压块轴一端的部分外表面上设置有多个锯齿状卡槽;

剥刀,其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并置于所述压块轴的下方,且所述剥刀远离所述压块轴的一端设置有刃口;

压板,其一端与所述压块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剥刀的刃口之间形成用于标签纸通过的间隙;

锁块,其通过一销轴活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且所述锁块置于所述压块轴卡槽所在的一侧,所述锁块与所述压块轴相对的一面设置有与所述卡槽相匹配的卡齿;

其中,所述锁块上设置有一手扭,且所述锁块卡齿相对的一侧与一扭力弹簧相连,当推动所述手扭,所述锁块绕着所述销轴转动,所述锁块与所述压块轴分离,所述扭力弹簧紧抵所述锁块使得所述锁块能够自动复位。

优选地,所述主动力机构包括:

主动力轮,其设置在第二步进电机的转轴上,所述主动力轮包括了同轴设置的第二主同步带轮和回卷轮,所述第二主同步带轮表面设置有横向齿,所述回卷轮表面为光滑曲面;

第二从同步带轮,其通过第二同步带与所述第二主同步带轮传动连接,且所述第二从同步带轮与所述标签纸驱动机构相连,以带动所述标签纸驱动机构运转;

带轮,其通过传动带与所述回卷轮传动连接,所述带轮与所述回收桶固定连接,以使得所述回收桶与所述带轮联动;

其中,在所述第二同步带上设置有一张紧轮,用于改变所述第二同步带上的张紧力。

优选地,所述标签纸驱动机构包括:

主动齿轮,其与所述第二从同步带轮相连;

从动齿轮,其与所述主动齿轮相啮合;

其中,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之间设置有底纸导向板,所述标签底纸通过所述底纸导向板从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之间穿出,以使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带动所述标签底纸运动。

优选地,所述回收桶包括与所述动力机构传动连接的回收轴以及与所述回收轴贴合设置的压条,所述标签底纸的首端被压在所述回收轴和压条之间以实现与所述回收桶的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剪切模组包括:

固定底板,其上固定有一切刀,且在所述切刀刀口所在的一侧间隔设置有一剪切气缸;

推板,其通过固定块与剪切气缸的伸缩板固定相连,所述剪切气缸带动所述切刀靠近或者远离所述推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披露的贴附装置,包括有标签供料装置,标签供料装置上的剥离机构能够自动将标签从标签底纸上剥离以提供给下一道工序,无需人工干预,完全实现了自动化操作,大大提供了生产效率。

2)本实用新型披露的贴附装置,包括有吸附装置,能够同时吸取屏蔽盖和标签,且所述吸附装置的位置可由X轴动力模块和Y轴动力模块控制,故吸附装置可根据标签或屏蔽盖的位置来任意调节其位置,灵活方便便于使用。

3)本实用新型披露的贴附装置,包括有检测装置,采用CCD相机进行位置检测,能够实现将标签或屏蔽盖准确贴附在电路板的指定位置,精确度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图4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贴附屏蔽盖及标签的贴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附设备的X轴动力模块和Y轴动力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附设备的X轴动力模块、Y轴动力模块以及吸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7-图8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附设备的吸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图10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附设备的上顶模块和线体传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吸附设备的线体传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2-图14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吸附设备的标签供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图16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标签供料装置的剥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标签供料装置的标签纸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标签供料装置的主动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吸附设备的剪切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和其它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在附图中,为清晰起见,可对形状和尺寸进行放大,并将在所有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下列描述中,诸如中心、厚度、高度、长度、前部、背部、后部、左边、右边、顶部、底部、上部、下部等用词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特别地,“高度”相当于从顶部到底部的尺寸,“宽度”相当于从左边到右边的尺寸,“深度”相当于从前到后的尺寸。这些相对术语是为了说明方便起见并且通常并不旨在需要具体取向。涉及附接、联接等的术语(例如,“连接”和“附接”)是指这些结构通过中间结构彼此直接或间接固定或附接的关系、以及可动或刚性附接或关系,除非以其他方式明确地说明。

如图1-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用于贴附屏蔽盖及标签的贴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了机架100、吸附装置210、标签供料装置110、屏蔽盖供料装置330、检测装置以及废料出口340。其中,机架100上设置有X轴动力模块230和Y轴动力模块220,所述X轴动力模块230架设在所述Y轴动力模块220上,且所述Y轴动力模块220带动所述X轴动力模块230沿着所述机架100的纵向移动;吸附装置210设置在所述X轴动力模块230上,所述X轴动力模块230带动所述吸附装置210进行横向移动,且所述吸附装置 210上设置有用于吸取屏蔽盖和标签的吸盘2191;标签供料装置110设置在所述吸附装置210的移动路径上,用于将标签纸上的标签从标签底纸上剥离;屏蔽盖供料装置330设置在标签供料装置110的一侧,用于向所述吸附装置210提供屏蔽盖。

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了第一CCD相机241和第二CCD相机242,所述第一CCD相机 241设置在所述吸附装置210上,用于检测电路板的位置,所述第二CCD相机242设置在所述标签供料装置110和屏蔽盖供料装置330之间,用于检测屏蔽盖和标签的位置;在屏蔽盖供料装置330下方设置有废料出口340,所述废料出口340处设置有剪切模组350,用于剪切屏蔽盖底纸。

如图5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的贴附设备的X轴动力模块230和Y轴动力模块220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见,所述Y轴动力模块220包括底板221、第一丝杆222、第一螺母 224、主滑轨225、连接板226、副轨底板227、副滑轨228以及滑动板229。其中底板221 固定在所述机架100上,第一丝杆222设置在所述底板221上,且在所述第一丝杆222上设置有第一螺母224,所述第一螺母224与所述连接板226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226活动设置在主滑轨225上;当所述第一丝杆222由第一电机223驱动旋转时,所述第一螺母 224带动所述连接板226沿着第一丝杆222移动即沿着机架100的纵向移动。副轨底板227 与所述底板221间隔设置,在所述副轨底板227上设置有副滑轨228,在所述副滑轨228 上活动设置有一滑动板229,所述滑动板229在外力作用下能够沿着所述副滑轨228移动。

所述X轴动力模块230包括:横梁231、第二丝杆232、第二螺母234、支撑板235、底座236以及滑轨237。其中,横梁231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226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滑动板229相连,在第一电机223的驱动下,连接板226能够带动横梁231沿着纵向移动;在所述横梁231上设置有第二丝杆232,在所述第二丝杆232上活动设置有第二螺母234,在所述第二螺母234上设置有一支撑板235,所述吸附装置210固定在所述支撑板235上,所述第二丝杆232由第二电机233驱动旋转,第二螺母234带动所述吸附装置210进行横向运动,所述横梁231又能够沿着纵向进行移动,即所述吸附装置210的纵向位置和横向位置可以分别通过Y轴动力模块220和X轴动力模块230来调节。在第二丝杆232的一侧还设置有一底座236,在所述底座236上设置有滑轨237,且所述支撑板235活动设置在所述滑轨237上,滑轨237对支撑板235起支撑作用,使得所述支撑板235能够带动吸附装置210沿着横向稳定移动。

如图6所示,在X轴动力模块230上设置有吸附装置210,所述吸附装置210用于吸取屏蔽盖和标签,根据屏蔽盖和标签的位置,可以通过X轴动力模块230和Y轴动力模块 220来调节吸附装置210的位置。吸附装置210的结构如图7和图8所示,由图中可见,所述吸附装置210包括固定在所述支撑板235上的固定底板211以及设置所述固定底板211 上的两个吸取组件。所述吸取组件包括导轨212、推块213、气缸连接板214、第一气缸 215、吸嘴杆217、吸嘴219、吸气管218、吸盘2191以及驱动组件。其中,导轨212固定在所述固定底板211上,且所述导轨212上活动设置有一推块213,所述推块213能够沿着所述导轨212滑动;气缸连接板214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推块213的下方,另一端与一第一气缸215的推杆相连,所述第一气缸215驱动所述气缸连接板214带动所述推块213沿着所述导轨212滑动,并且在所述气缸连接板214和第一气缸215的推杆之间设置有一压力传感器216,用于检测第一气缸215在吸盘2191上所施加的压力大小;吸嘴杆217固定在所述推块213上,所述吸嘴杆217为空心结构,且所述吸嘴杆217的上端与一吸气管218 相连,下端与一吸嘴219相连;在所述吸嘴219的下端设置有一吸盘2191,所述吸盘2191 上设置有多个吸孔2192,当通过X轴动力模块230和Y轴动力模块220将吸盘2191的位置调节至屏蔽盖或标签的位置上方时,第一气缸215的推杆推动气缸连接板214下移,所述气缸连接板214带动推块213沿着所述导轨212下移,则固定在所述推块213上的吸嘴杆217也同步向下移动,直至吸盘2191与屏蔽盖或标签表面接触,所述压力传感器216 可以检测吸盘2191施加在屏蔽盖或标签上的压力,根据所述压力控制第一气缸215的推杆的移动,使得所述压力控制在特定的范围内不至于压坏屏蔽盖或标签。如图1所示,在机架上设置有真空泵101,所述吸气管218与真空泵101相连,当启动真空泵101时,所述吸盘2191与屏蔽盖或标签之间的空气由吸孔2192被吸入至吸嘴杆217内最终由吸气管 218进入至真空泵101,从而使得吸盘2191和屏蔽盖或标签之间呈真空状态,屏蔽盖或标签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被吸附在吸盘2191上。如图8所示,所述吸嘴杆217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吸嘴杆217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带动所述吸嘴杆217转动,从而使得吸盘2191转动相应的角度以便于吸取屏蔽盖或标签,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步进电机 2193、第一主同步带轮2194和第一从同步带轮2195,所述第一主同步带轮2194固定在所述第一步进电机2193的旋转轴上,从第一同步带轮2195通过一同步带与所述第一主同步带轮2194相连,且所述第一从同步带轮2195固定在所述吸嘴杆217上并与所述吸嘴杆217 同轴设置,当所述第一步进电机2193驱动所述第一主同步带轮2194转动时,所述第一从同步带轮2195带动所述吸嘴杆217同步转动,吸盘2191同步转动。

值得注意的是,本申请公开的吸附装置210包括有两个吸取组件,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吸取组件同时运行,一个吸取组件用于吸取屏蔽盖,一个吸取组件用于吸取标签。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吸附装置210运行时,只有其中一个吸取组件处于工作状态,即其中一个吸取组件既用来吸取屏蔽盖又用来吸取标签,而另一个吸取组件备用,在处于工作状态下的吸取组件出现故障时,则另一个吸取组件启动,从而使得工作过程不发生间断。

所述屏蔽盖或标签是贴附在电路板上的,在本申请公开的贴附设备上还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电路板的上顶模块250,所述上顶模块的结构可以参见图9和图10所示,从图中可知,所述上顶模块250包括上顶模板251、第二气缸252、立板255、支撑台254以及导杆253。其中,上顶模板251活动设置在所述机架100上由第二气缸252驱动所述上顶模板 251沿着垂直方向移动,支撑台254通过多个立板255固定在所述上顶模板251上,用于放置电路板。在所述上顶模板251的底端设置有多个导杆253以使所述上顶模板251沿着特定方向移动。第二气缸252驱动所述上顶模板251沿着垂直方向进行移动,从而使得放置在支撑台254上的电路板的垂直方向位置可调。

在本申请所披露的设备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电路板的线体传动模块260,所述线体传动模块260的结构如图11所示,由图中可见,所述线体传动模块260包括第一输送线轨道262,第二输送线轨道265、档条266及压片267,所述第一输送线轨道262通过一对固定座261固定在所述机架100上,每一固定座261上连接有一丝杠263,在丝杠263上设置有活动螺母264;所述丝杠263的一端设置有同步带轮268,所述同步带轮268与一第三步进电机269的转轴传动连接,当所述第三步进电机269启动时,所述丝杠263转动,从而活动螺母264在丝杠263上滑动。第二输送线轨道265与所述活动螺母264固定连接,所述活动螺母264带动所述第二输送线轨道265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输送线轨道262;在所述第一输送线轨道262和第二输送线轨道265上分别设置有一档条266,且在所述档条 266上设置有用于按压固定电路板的压片267,所述活动螺母264带动所述第二输送线轨道265移动,直至所述第一输送线轨道262和第二输送线轨道265上的档条266之间的距离与电路板的宽度相适应,而压板267按压固定在电路板上,使得电路板的位置固定。

在贴附设备运行时,所示吸附装置的工作流程为:所述上顶模块250上的第二电机启动,所述支撑台254带动电路板移动到适当的高度位置,所述线体传动模块260启动,第二输送线轨道265移动到特定位置,使得第二输送线轨道265与第一输送线轨道262正好夹持住电路板,第二输送线轨道265与第一输送线轨道262上的压片267按压固定电路板, X轴动力模块230和Y轴动力模块220启动带动所述吸盘2191移动到屏蔽盖或标签的上方,第一气缸215启动,吸盘2191下移至屏蔽盖或标签表面,真空泵101启动,不断抽气,吸盘2191将屏蔽盖或标签吸起,第一气缸215再次启动,吸盘2191上移至一定高度, X轴动力模块230和Y轴动力模块220启动带动所述吸盘2191移动到第二CCD相机242 处,第二CCD相机242对吸盘上标签或屏蔽盖进行拍照检测其位置,X轴动力模块230 和Y轴动力模块220带动所述吸盘2191移动至电路板上方,所述第一CCD相机241对所述电路板进行拍照以检测其位置,根据检测到的位置信息,吸盘2191精确移动到电路板上要贴附屏蔽盖或标签的位置上方,而后第一气缸215启动,吸盘2191带动屏蔽盖或标签移动至电路板表面,而后将所述屏蔽盖或标签贴附在电路板的指定位置上。

标签供料装置110为吸附装置210提供剥离后的标签,所述标签装置110的结构如图 12-图14所示,所述标签供料装置包括了支撑架113、活动设置在支撑架113上的储标桶 120、固定在所述支撑架113上的剥离机构140、设置在剥离机构140一侧的接标盘150、活动设置在支撑架113上的回收桶130、动力机构以及导向组件180。其中,所述储标通 120用于放置卷式标签纸,且所述储标桶120的最大径向距离可调;卷式标签纸包括了标签底纸和粘附在标签底纸上的标签,所述剥离机构140用于将标签纸上的标签从标签底纸上剥离;接标盘150用于接收剥离后的标签;回收桶130用于回收剥离后的标签底纸;动力机构包括了主动力机构160和标签纸驱动机构170,所述主动力机构160用于驱动所述回收桶130转动以及带动所述标签纸驱动机构170运转,所述标签纸驱动机构170用于驱动所述标签底纸移动;所述导向组件180设置在标签纸移动路径上,用于支撑标签纸。

具体的,如图13所示,所述储标桶120包括储标轴122和储标套124,其中,所述储标轴122活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架113上;储标套124套设在所述储标轴122的外侧并与所述储标轴122同轴设置;所述储标套124的外表面上开设有多个通槽,在每个通槽内设置有一张紧块121,所述张紧块121凸出于所述储标套124的外表面,且在所述张紧块121 与所述储标轴122之间设置有多个弹簧123,当将卷式标签纸装夹在所述储标桶120上时,所述弹簧123被压缩,所述张紧块121向靠近所述储标套124的方向移动以与所述卷式标签纸的夹孔直径大小相适应。

如图13所示,储标桶120带动卷式标签纸转动时,标签纸从卷式标签纸上分离,通过导向组件180进入至剥离机构140。导向组件180包括设置在标签纸移动路径上的多个导向轴182以及套设在所述导向轴182上的挡圈181,且所述挡圈181能够沿着所述导向轴182自由滑动,可以根据标签纸的宽度来调节挡圈181的位置,使得挡圈181抵住标签纸,将标签纸在导向轴182上的位置进行限制,使其不会在导向轴182上任意滑动。

剥离机构140的结构具体可参加图15-图16所示,由图中可见,所述剥离机构140包括压块轴141、剥刀147、压板142、锁块144以及手扭146。其中压块轴141活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架113上,且所述压块轴141一端的部分外表面上连续设置有多个锯齿状卡槽143。剥刀147固定在所述支撑架113上并置于所述压块轴141的下方,并且所述剥刀147 远离所述压块轴141的一端设置有刃口148,压板142的一端与所述压块轴14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刃口148之间形成用于标签纸通过的间隙,可以根据标签纸的厚度来调节所述间隙,并且通过改变压板142和刃口148之间的间隙可以改变压板142施加在标签纸上的压力,在压板142和刃口148的作用下以及纸的张力作用下,标签纸上的标签可以从标签底纸上剥离。锁块144,其通过一销轴145活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架113上,且所述锁块 144置于所述压块轴141卡槽143所在的一侧,在所述锁块144与所述压块轴141相对的一面设置有与所述卡槽143相匹配的卡齿;并且所述锁块144上还设置有一手扭146,当推动所述手扭146时,所述锁块144绕着所述销轴145转动,所述锁块144与所述压块轴 141分离,所述压板142能够绕着所述压块轴141自由转动,扳动压板142,压块轴141 旋转一定的角度,锁块144在复位时,其上的卡齿卡设在压块轴141上不同的卡槽143内,从而压板142和刃口148之间的间距得以改变。如图16所示,所述锁块144卡齿相对的一端与一扭力弹簧149相连,所述扭力弹簧149紧抵所述锁块144,以使得所述锁块144 与所述压块轴141分离后,放开手扭146时,在扭力弹簧149的作用下锁块144能够自动复位,并且在锁块144与压块轴141相接触时,扭力弹簧149对锁块144施加一定的推力使的锁块144上的卡齿不易从压块轴141上的卡槽143内脱离。

由图17所示,标签纸上的标签经剥离机构140剥离后标签底纸经过导向板103进入至标签纸驱动机构170,所述标签纸驱动机构170由主动力机构160带动运转,所述主动力机构的结构160参见图18所示,从图中可见,所述主动力机构160包括主动力轮、第二从同步带轮162、带轮164以及传动带。其中,主动力轮,设置在第二步进电机165的转轴上,所述主动力轮包括了同轴设置的第二主同步带轮161和回卷轮166,所述第二主同步带轮161表面设置有横向齿,所述回卷轮166表面为光滑曲面;第二从同步带轮162,其通过第二同步带与所述第二主同步带轮161传动连接,且所述第二从同步带轮162与所述标签纸驱动机构170相连,以带动所述标签纸驱动机构170运转;带轮164通过传动带与所述回卷轮166传动连接,所述带轮166与所述回收桶130固定连接,以使得所述回收桶130与所述带轮166联动;在所述第二同步带上设置有一张紧轮163,用于改变所述第二同步带上的张紧力。

值得注意的是,第二同步带上的张紧轮163用于控制第二同步带上的张紧力,第二同步带上具有足够的张紧力使得第二同步带不会打滑,在第二步进电机165带动第二主同步带轮161转动时,第二从同步带轮162同时转动,从而带动标签纸驱动机构170运转,而带轮161和回卷轮166的表面为光滑的曲面,故传动带能够打滑,从而带轮164可以不与所述第二主同步带轮161同步转动,这样在第二从同步带轮162带动标签纸驱动机构170 运转时,由于传动带可以打滑,故回收桶130可以不同步发生转动,避免了回收桶130转动过快拉动标签底纸而将标签纸扯断。如图12所示,在主动力机构160外可以设置一外罩111,用于保护所述主动力机构160不受损害。

如图17所示,标签纸驱动机构170包括主动齿轮172、从动齿轮171以及底纸导向板 173,其中,主动齿轮172与所述第二从同步带轮162相连;从动齿轮171与所述主动齿轮172相啮合;底纸导向板173设置在所述主动齿轮172和从动齿轮171之间,所述标签底纸通过所述底纸导向板173从所述主动齿轮172和从动齿轮171之间穿出,以使所述主动齿轮172和从动齿轮171带动所述标签底纸运动,所述标签纸在运动过程中拉动所述储标桶120转动进行放料。

转至参见图13,标签底纸在经过标签纸驱动机构后由回收桶130进行回收。所述回收桶130包括与所述动力机构传动连接的回收轴131以及与所述回收轴贴合设置的压条132,所述标签底纸的首端被压在所述回收轴131和压条132之间以实现与所述回收桶130的固定连接。其中,在支撑架113上还设置有把手112,在把手112的底端设置有多个指槽,拉动把手便于将该标签供料装置从主设备上拆卸下来,同时也便于安装和移动该装置。

本申请披露的贴附装置的屏蔽盖供料装置330用于向吸附装置210提供屏蔽盖,屏蔽盖贴附在屏蔽盖底纸上,如图3所示,在屏蔽盖供料装置330下端设置有废料出口,屏蔽盖底纸从所述废料出口340流出,且在所述废料出口340处设置有剪切组件350,将所述屏蔽盖底纸剪切成段状以便于进行废料收集。剪切组件350的结构如图19所示,如图所示,所述剪切组件350包括:剪切模组固定底板355、切刀351、推板354、固定块352以及剪切气缸353。其中,切刀351固定在剪切模组固定底板355上,且在所述切刀351刀口所在的一侧间隔设置有剪切气缸353;推板354通过固定块352与剪切气缸353的伸缩板固定相连,固定块一端固定连接在伸缩板上,另一端与所述推板354卡接。所述剪切气缸353带动所述推板354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切刀351,每间隔一端时间,剪切气缸353启动,带动所述推板354向切刀351移动,推板354推动屏蔽盖底纸移动至切刀351处,切刀将屏蔽盖底纸剪断。

当贴附设备启动时,标签供料装置110将标签从标签底纸上剥离,标签落入至接标盘 150上,通过X轴动力模块230和Y轴动力模块220控制吸附装置210上的吸盘2191移动至置于屏蔽盖供料装置330上的屏蔽盖的上方或者接标盘150上的标签上方,吸盘2191 下移吸取屏蔽盖或者标签,并继续移动至检测装置的第二CCD相机242上方,第二CCD 相机242进行拍照检测屏蔽盖或者标签的位置,检测完毕后,吸盘2191继续运行到电路板上方,且第一CCD相机241对电路板拍照检测位置,根据第一CCD相机241和第二 CCD242相机检测到的位置,所述吸盘2191精确移动至电路板上屏蔽盖或标签所要贴附的位置,吸盘2191下移完成屏蔽盖或标签的贴附。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