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转锁定设备以及具有枢转锁定设备的升降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16880发布日期:2019-12-14 01:00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枢转锁定设备以及具有枢转锁定设备的升降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枢转锁定设备,以及一种升降设备,该升降设备具有可向上和向下移动的承载件和至少一个支撑臂,该支撑臂可枢转地安装在承载件上,该升降设备具有用于该支撑臂的枢转锁定设备。

ep0478035b1公开了一种用于机动车辆升降平台的支撑臂的锁止设备。该车辆升降设备包括至少一个柱,承载件可沿着该柱向上和向下移动。两个可枢转地安装的支撑臂设置在承载件上。设置锁止设备,用于调节支撑臂相对于彼此的角位置,或者支撑臂相对于承载件的角位置。该锁止设备由两个协作的带齿元件组成,这两个带齿元件与枢转轴线同轴设置。通过带齿元件沿枢转轴线的移位运动,该带齿元件脱离与另一带齿元件的接合,并且不阻挡支撑臂的枢转运动。这种不阻挡枢转运动是在承载件降低到基座上时致动的。在承载件的提升过程中,与枢转轴同轴定向的带齿元件再次朝向彼此移动,使得带齿元件接合到彼此中。这里,带齿元件之间可能会出现高机械载荷,只要这些元件定向为彼此之间没有间隙。通常,需要手动支撑来将支撑臂精确定位到承载件上,以实现带齿元件的对准地定向。由于机械加工,这种带齿元件容易受到高磨损机制的影响,并且生产成本高。

de102007020041a1还公开了一种用于升降设备的机械配置的支撑臂锁止器。在该支撑臂锁止器中,第一锁定元件和第二锁定元件也与枢转轴线同轴定向,其中,在承载件向基座上的降低运动中,使两个锁定元件之一相对于另一个定向的轴向移位运动经由承载元件开启。支撑臂的枢转运动由此不受阻挡。在承载件的提升过程中,两个锁定元件再次沿着枢转轴线朝向彼此移动,以便锁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械枢转锁定设备,特别是升降设备,用于利用枢转锁定设备来锁止支撑臂,该枢转锁定设备被机械地简单地且成本有效地配置。

该目的通过一种枢转锁定设备来实现,该枢转锁定设备具有沿公共枢转轴线对准的两个支承元件,其中一个或两个支承元件可绕公共枢转轴线枢转,其中第一支承元件包括第一穿孔,并且第二支承元件包括第二穿孔,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相对于彼此对准地定向,并且具有循环路径的腔室设置在第一支承元件上,该腔室对第二支承元件开放,并由第二支承元件上的面向腔室的连接表面封闭,其中多个循环元件布置在腔室中,并且在第二支承元件上布置有锁扣,锁扣接合到腔室中并位于循环元件之间,并且在第二支承元件的枢转运动中,使循环元件在腔室内移位,并且锁定元件布置在第一支承元件上,该锁定元件在解锁位置不阻挡腔室的循环路径,并且在锁定位置阻挡循环元件沿着腔室的移位运动。

这种枢转锁定组件的优点在于,为了释放或阻挡第一支承元件相对于第二支承元件的枢转运动,需要致动锁定元件,而不需要第一支承元件相对于第二支承元件沿着枢转轴线的相对运动。由此可以形成一种平的枢转锁定设备,其中,在释放和阻挡枢转运动时构造体积相等。此外,通过这种枢转锁定设备,可以实现无磨损配置。此外,由于循环元件,精细分级的锁定优选地成为可能,使得第一支承元件在相对于第二支承元件的角位置上几乎连续地锁止成为可能。

优选地,腔室被配置成圆形或圆弧的形状。由此可以提供对腔室内的循环元件的简单引导,其优选地包括循环路径。

此外,腔室优选地包括具有宽度的阻挡区域,该阻挡区域在阻挡腔室的循环路径的锁定元件的前方和后方,使得循环元件以单轨的方式被引导通过阻挡区域,这意味着循环元件可移位地一个接一个成行地被引导通过锁定元件前方和后方的区域。这使得简单锁定机构的配置成为可能,例如以这样的方式,即锁定元件强制将一个或多个循环元件导出腔室的阻挡区域,由此锁定元件与锁定部分一起定位在循环元件的循环路径中。

从至少一个循环元件的周向方向看,腔室的阻挡区域优选包括在锁定元件前方和后方的至少一段长度。同样布置在腔室中的锁扣因此可以穿过第二支承元件处的尽可能大的枢转区域。

枢转设备的优选配置设置成腔室在整个周缘上具有恒定的宽度,使得循环元件仅以单轨方式被引导,即一个接一个成行地被引导。腔室的宽度因此对应于一个循环元件的直径,使得多个循环元件一个接一个成行地在腔室内被引导。

替代地,枢转锁定设备可以包括腔室,该腔室包括与阻挡区域相对的存储区域,该存储区域的宽度对应于循环元件周长的两倍或多倍。在这样的存储区域内,循环元件可以例如被布置成彼此双轨、三轨或多轨,这意味着一个接一个地引导的多行循环元件彼此同心地定向。这种布置的优点在于,在枢转运动中,可以使减小力成为可能。

此外,渐缩区域优选地配置在腔室的存储区域与阻挡区域之间,在该渐缩区域中,以双轨或多轨方式彼此相邻放置的循环元件可转移到阻挡区域中的单轨布置上。渐缩区域可以被配置成漏斗形,使得在渐缩区域中形成到多个轨道中的循环元件在单行中一个接一个地相继排列,使得这些元件此后仅一个接一个地以一行放置。这种强制排序可以通过在第二支承元件相对于第一支承元件的枢转运动中锁扣的旋转运动来致动。

为了致动循环元件在腔室内的移位运动,锁扣在腔室内被可移动地引导。优选地,锁扣包括径向定向的引导表面,其沿着内腔室壁和外腔室壁被引导。因此,在支承元件的枢转运动中,可以经由在两个引导表面之间延伸的锁扣的端面,实现将目标力传递到循环元件上。

有利的是,锁扣包括在具有存储区域的腔室中的运动路径,该路径经由角区域界定,存储区域沿着角区域延伸。优选地,止挡件可以配置在两个支承元件之间,以便限制该角区域。

在整个周缘上具有恒定宽度的腔室中设置锁扣,在锁扣中,该构件可以包括腔室内的运动路径,该路径在除阻挡区域之外的整个周缘上延伸。

设置在第一支承元件处的腔室优选地具有对应于循环元件高度的深度。通过在腔室中仅布置一层循环元件,可以产生特别平的布置。

循环元件可以被配置为球、滚子、销、弧形段、颗粒、沙子等。特别地,在采用圆柱形销或圆柱形滚子时,它们优选在腔室中被竖直地引导,使得圆柱形滚子或圆柱形销的外表面在移位运动期间在腔室内部彼此靠置,并且被支撑在腔室壁上。圆柱形滚子或圆柱形销的相应端表面一方面朝向腔室的基部定向,并且另一方面朝向第二支承元件的连接表面定向。优选地,提供竖直引导的多边形或非圆形销或滚子。这些销或滚子包括用于力传递的相互相对的抵接表面或压力表面。这些销或滚子还可以附加地或替代地包括至少一个引导表面,该引导表面沿着腔室壁被引导。替代地,也可以采用研磨球。

此外,锁定元件优选地布置在不作用或非致动位置,储能元件处于锁定位置,并且优选地接合到腔室中的阻挡区域中。因此,如果发生有效致动,则设定的角位置被释放。例如,在升降设备上采用枢转锁定设备时,支撑臂因此可以在车辆提升和降低时保持固定在锁定位置。

此外,可通过移位运动,特别是通过相对于腔室中阻挡区域中的路线在径向定向的移位运动来致动锁定元件,或者可通过旋转运动来致动锁定元件。枢转锁定设备的平的布置可以通过移位运动以及旋转运动来保持。

枢转锁定设备的另一个有利配置设置为锁扣与第二锁定元件可拆卸地联接。这具有使得枢转锁定设备能够简单安装和组装的优点。例如,循环元件以及锁扣可以插入第一支承元件的腔室中,以便随后通过第二支承元件封闭腔室,其中同时能联接锁扣与第二支承元件,使得第二支承元件相对于第一支承元件的旋转运动可以转移到锁扣上。

此外,第一支承元件和第二支承元件分别包括用于安装在部件上的凸缘部分。这使得在不同地区灵活采用成为可能。优选地,枢转锁定设备设置在升降设备中,用于提升和降低负载、车辆等,特别是用于支撑臂锁止。

本发明的目的还通过一种用于提升和降低负载、车辆等的升降设备来实现,该升降设备具有可向上和向下移动的承载件,在承载件上,至少一个支撑臂在枢转轴线上可枢转地安装在承载件上,并且优选地,支撑臂的自由端可在负载、车辆等下方移动,其中,根据上述实施例之一,枢转锁定设备设置在承载件与支撑臂之间。支撑臂因此可以通过机械简单的枢转锁定设备被锁止在各种可调节的枢转位置。通过精细分级锁定,支撑臂可以非常精确地相对于待提升的负载、车辆等上定位。此外,枢转锁定设备操作简单且无磨损。尽管在承载件与支撑臂之间插入了枢转锁定设备,支撑臂的快速和平稳的枢转运动也是可能的。

此外,位置可变的操作元件优选地设置在升降设备的承载件上,利用该元件,在承载件降低到基座上时或者手动地,枢转锁定设备的锁定元件可转移到解锁位置。

附图说明

本发明及其进一步的有利实施例和进一步的发展将在下文中基于附图中示出的示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和解释。根据本发明,从说明书和附图中获得的特征可以单独应用或以任意组合的方式以多个应用。附图中示出:

图1是用于形成双柱升降平台的两个升降设备的透视图,

图2是承载件的示意性放大透视图,根据图1的升降设备的支撑臂布置在该承载件上,

图3是沿着承载件和支撑臂的示意性剖视图,其中枢转锁定设备处于锁定位置,

图4是沿着承载件和支撑臂的示意性剖视图,其中枢转锁定设备处于解锁位置,

图5是从上方观察的根据本发明的枢转锁定设备的透视图,

图6是从下方观察的根据图5的枢转锁定设备的透视图,

图7是根据图5的枢转锁定设备的第一支承元件的示意图,其中锁定元件处于锁定位置;

图8是根据图7的第一支承元件的示意图,其中锁定设备处于解锁位置,

图9是第一支承元件的图7的替代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锁定元件处于锁定位置,

图10是根据图9的第一支承元件的示意图,其中锁定元件处于解锁位置,

图11是根据图7的第一支承元件的替代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锁定元件处于锁定位置,

图12是根据图11的第一支承元件的示意图,其中锁定元件处于解锁位置,

图13是根据图7的第一支承元件的替代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替代锁定元件处于锁定位置,

图14是处于解锁位置的根据图13的锁定设备的示意放大图;

图15是用于将根据图7的锁定设备致动在解锁位置的操作元件的替代实施例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6是用于致动枢转锁定设备的锁定元件的锁定位置的根据图15的操作元件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7是第一支承元件的图7的替代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锁定元件处于锁定位置,以及

图18是循环元件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例如,图1透视地示出了双柱升降平台11,其包括分配到彼此的两个升降设备12。该升降设备12包括升降柱14,该升降柱14与例如底板16牢固地连接,该底板静止地连接到地面。承载件17设置成可沿着升降设备11的升降轴线15向上和向下移动。承载件17接纳承载装置18。承载装置18包括壳体部分19,该壳体部分19至少部分闭合,支撑臂21围绕竖直枢转轴线22可枢转地接纳在该壳体部分19的相应外端上。这些支撑臂21被配置成是可伸缩的,并包括承载元件23,或与枢转轴线22相反的配置,以便在其上可互换地布置各种承载元件23。

此外,承载件17接纳驱动设备。根据图示的实施例,该设备可以被配置为电动液压、液压或机械的,并且包括液压单元。该驱动设备由控制器监控和致动。例如,可以提供至少一个蓄能器用于供能。控制器有利地无线操作。特别地,可以提供遥控器来致动升降设备12。特别地,两个彼此分配并且相对设置的升降设备12还彼此无线通信,以便确保例如提升和降低运动的同时启动,以及同步的相互监控等。替代地,电源线和/或控制线可以设置在两个升降设备12之间,使得控制信号以及电源能以有线方式形成。

根据示例性示出的实施例,升降设备12包括具有u形截面的升降柱14,在该截面内,承载件17通过引导件被向上和向下可移动地引导。替代地,承载件也可以以套筒或筒形的方式配置,并包围升降柱。在这种布置中,用于提升或降低承载件的驱动主轴或液压缸布置在升降柱内部。

升降设备12的另一个替代实施例也可以是这样的,即设置油缸平台的升降油缸来代替升降柱和可向上和向下移动的承载件,其中承载件被布置在升降油缸的上端上,在该承载件上设置(一个或多个)支撑臂。

此外,升降设备11的替代实施例可以是这样的,即可向上和向下移动的承载件17通过半剪或双剪向上和向下移动,而半剪或双剪由液压缸致动,(一个或多个)支撑臂可以布置在该承载件上。

图2示意性放大地示出了承载件17上的两个支撑臂21的布置。支撑臂21可以例如延伸,并且包括支撑臂主体52,该支撑臂主体52在其中可移位地接纳至少一个支撑臂件58。例如,提供第一支撑臂件58,而支撑臂件58又接纳第二支撑臂件59,承载元件23布置在第二支撑臂件59的外部自由端上。此外,操作元件60设置在承载件17上,该操作元件被分配给枢转布置50,支撑臂21通过枢转布置50以可相对于承载件17枢转的方式围绕枢转轴线22被接纳。该操作元件60用于致动枢转锁定设备101。该枢转锁定设备101位于支撑臂21与承载件17之间。

图3示出了沿着根据图2的支撑臂21和承载件17的示意性剖视图。图4示出了图3的透视剖视图,其中操作元件60被致动。

枢转布置50包括上枢转支承件55和下枢转支承件70。这些枢转支承件70沿着公共枢转轴线22对准。上枢转支承件55和下枢转支承件70的这种布置具有的优点在于,在支撑臂主体52内产生自由空间,使得至少一个第一支撑臂件58和/或第二支撑臂件59可定位在上枢转支承件55与下枢转支承件70之间。关于枢转布置50以及支撑臂21与承载件17的布置和实施例以及连接,参考wo2014/207217的全部内容。

枢转锁定设备101被设置成将支撑臂21锁止在相对于承载件17的角位置或枢转位置。该设备例如设置在承载件17的上承载件部分48与支撑臂主体52的上壳体壁54之间。该枢转锁定设备101被分配给枢转布置50的上枢转支承件55。替代地或附加地,枢转锁定设备101可以被分配给下枢转支承件70。在这种情况下,枢转锁定设备101位于承载件17的下承载件部分49与支撑臂主体52的下壳体壁72之间。

枢转锁定设备101包括第一支承元件102以及第二支承元件103。支承元件102、103中的每一个包括穿孔104、106,上枢转支承件55的枢转螺栓61延伸穿过该穿孔。枢转锁定设备101还包括锁定元件107,该锁定元件107将第一支承元件102和第二支承元件103固定在相对于彼此的一个位置,或者释放相对枢转运动。在图3中,锁定元件107设置在锁定位置108。枢转锁定设备101被阻挡在该锁定位置108。支撑臂21在其朝向承载件17定向的位置被固定以防止旋转。

在图4中,操作元件60被转移到致动位置111。这可以通过手动提升操作元件60来实现。替代地,承载件17可以降低到基座上,使得操作元件60的下接触表面112搁置在基座上,并将操作元件60转移到致动位置111。锁定元件107由此被转移到解锁位置109。第一支承元件102相对于第二支承元件103的枢转运动被释放。支撑臂21可围绕枢转轴线22枢转到相对于承载件17的期望位置。

第一支承元件102包括凸缘部分114或紧固部分,枢转锁定设备101可通过凸缘部分114或紧固部分紧固到承载件17,特别是上承载件部分48。第二支承元件103同样包括凸缘部分115或紧固部分,使得支撑臂21,特别是支撑臂主体52的上壳体壁54,可紧固到其上。枢转螺栓61延伸穿过第一支承元件102和第二支承元件103的穿孔104、106,以及穿过上承载件部分48和上壳体壁54中的对应开口。枢转锁定设备101因此被布置并定向成与枢转轴线22同轴。承载件17与支撑臂21之间的承载经由至少一个枢转螺栓61、71实现。

图5示出了枢转锁定设备101的透视图。图6显示了从下方观察的透视图。

第一支承元件102和/或第二支承元件103优选配置为板形方式。凸缘部分114、115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承元件102和第二支承元件103的外侧上。例如,这可以是平面连接表面,其中包括紧固钻孔等。锁定元件107接纳在第一支承元件102上。根据第一实施例,该锁定元件可移位地设置在第一支承元件102上。第一支承元件102和第二支承元件103包括分别朝向彼此的连接表面117、118,它们彼此靠置,并且在第一支承元件102相对于第二支承元件103围绕枢转轴线22的枢转运动中沿着彼此滑动。滑动摩擦减小表面涂层可以优选地设置在(一个或多个)连接表面117、118上。同样优选的是,连接表面117、118的表面部分(这些部分彼此靠置)被减小,以便减小枢转锁定设备的摩擦。

支承元件103接纳锁扣121,锁扣121特别是以可插入的方式牢固地设置在支承元件102上或者可拆卸地设置在支承元件102上。该锁扣121可以例如具有被固定以防止旋转的几何轮廓122,使得该锁扣本身在支承元件103中自动定向。在锁扣21插入支承元件103之后,该锁扣利用其外侧与凸缘部分115齐平。

支承元件102和103可以通过运输固定装置105(图5)(在相对于彼此的预定位置)保持在一起,直到支承元件102被紧固到承载件17上并且支承元件103被紧固到支撑臂21上。运输固定装置105最终可以被配置成贯通内孔设置在支承元件102中并且螺纹形成在支承元件103中,从而借助于穿过支承元件102中的贯通内孔插入的螺钉,两个部件通过支承元件103中的螺纹彼此固定。在安装之后,该运输固定装置105可以以简单的方式拆卸和移除,使得支承元件102和103可以围绕轴线22相对于彼此枢转。

可以提供传感器120(图5)用于监控枢转锁定设备101,通过该传感器监控锁定元件107的位置。只要处于锁定位置108的锁定元件107被传感器120识别,就可以向控制器发送支撑臂21的提升和/或降低被释放的信号。

此外,另一个传感器130(图6)可以设置在第一支承元件102与第二支承元件103之间。通过该传感器130,可以检测支承元件102与支承元件103之间的旋转位置或角位置。这允许检测(一个或多个)支撑臂21相对于工作空间的定向。

传感器123(图6)可以设置在支承元件103上,特别是支承元件103的下侧115上。使用该传感器123,可以检测到应力,在提升负载时,该应力作用在支撑臂21上。例如,在试图提升太重的负载的情况下,可以由此提供过载保护。上述传感器120、123、130的信号可以有利地以无线方式发送到升降设备11的控制器。

图7示出了第一支承元件102的内侧或连接表面117的视图。第二支承元件103被移除。锁定元件107被示出处于锁定位置。图8示出了与图7类似的视图,不同之处在于锁定元件107被布置在解锁位置109。

第一支承元件102包括循环腔室124。该腔室124包括闭合或连续的循环路径。腔室124的循环路径包括基座125,其相对于连接表面117凹陷。腔室124包括彼此同心定向的两个腔室壁126、127。腔室124在其整个周缘上被配置成具有均匀的宽度。多个循环元件129布置在腔室124中。例如,这些元件可以由球组成。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循环元件129被配置为圆柱形滚子或圆柱形销。这些循环元件129竖直地设置在腔室124中,使得循环元件129的相应周向壁在腔室壁126、127上滚离。腔室124具有恒定的宽度,该宽度适应循环元件129的直径。循环元件129因此以单轨方式布置在腔室124中。循环元件129因此在腔室124中一个接一个地成行地定位。

锁扣121接合到腔室124中,并且可以例如被配置成腹板型。该腹板131适应腔室124的曲率。腹板131的相应端面端则直接搁靠在循环元件129上。

锁定元件107由储能元件133保持在锁定位置108。在该锁定位置,锁定元件107的锁定部分134与循环元件129或腔室124的循环路径交叉。这里,个别循环元件129被引导出腔室124,并存储在锁定元件107的保持部分135中。由于腔室124内部在锁定元件107与锁扣121或者锁扣31的接合到腔室122中的腹板131之间的空间被循环元件129完全填充,所以锁扣121沿着腔室124的移位运动被阻挡。由此提供了第一支承元件102相对于第二支承元件103的锁定。

为了启动第一支承元件102与第二支承元件103之间的枢转运动,根据图8,锁定元件107被转移到锁定位置109。这里,存储在保持部分135中的循环元件129则进入腔室124的循环路径中。该路径被打开,使得循环元件129的循环运动成为可能。循环元件129的这种移位运动经由锁扣21被致动。

根据未进一步示出的替代实施例,可以设置为保持部分135也可以仅存储一个或两个循环元件129。根据循环元件192的选择和物理配置,多个循环元件129也可以存储在锁定元件107的保持部分135中。

在该实施例中,从第一枢转位置到相邻枢转位置的中心到中心的距离由循环元件129的直径限定。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支承元件102相对于第二支承元件103的枢转区域可以设置在角区域中,从朝向腔室124的方向看,该角区域通过锁扣21的区域减小,特别是腹板131的长度和保持部分135的长度。

另一个传感器132可以设置在锁扣121上,或者设置在锁扣121与支承元件103连接的区域中,通过该传感器可以检测作用在枢转锁定设备101上的扭矩载荷。该传感器132还可以向控制器无线发送信号。

图9示出了(第一支承元件102)图7的替代实施例。该实施例在腔室124的配置上不同于图7中的实施例。

腔室124包括锁定元件107左侧和右侧的阻挡区域141,在该区域中,一个、两个或多个循环元件129以单轨方式被引导。分别与其邻接的是渐缩区域142,其将阻挡区域141与存储区域143连接起来。存储区域143优选与阻挡区域141相对。腔室124在存储区域143中的宽度大于在阻挡区域141中的宽度。循环元件129可以例如在存储区域143中以双轨或多轨的方式相对于彼此布置。因此,彼此同心定向的两行或多行循环元件129可以布置在存储区域143中。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存储区域143以三轨方式配置。渐缩区域142使得以多轨方式布置在存储区域143中的循环元件129能够被转移成阻挡区域141中的单轨布置。

在根据图3的该实施例中,第一支承元件102相对于第二支承元件103的枢转区域由存储区域的周向角度144限定。

在存储区域143内,内腔室126和外腔室127以恒定的距离同心定向,从而提供对腹板131的引导。关于进一步的功能、布置和配置,参考图7和8。

图11和12示出了(枢转锁定设备101)图9和10的替代实施例。该实施例在锁定元件107的配置方面不同于图9和10中的实施例。锁定元件107不包括保持部分135。更确切地说,设置心轴146,心轴146在从根据图12的锁定元件107的解锁位置109转移出时接合到位于两个邻接循环元件129之间的根据图11的锁定元件107的锁定位置108中,并且阻止腔室124内循环元件129的循环路径。

图13和14进一步示出了枢转锁定设备101的图9至12的替代实施例。该枢转锁定设备101示出了锁定元件107的另一替代配置。发生锁定元件107的旋转运动,以便将锁定元件107从根据图14的解锁位置109致动出来进入根据图13的锁定位置108。定位在锁定元件107的保持部分135中的循环元件129被引导出腔室124的循环路径,使得利用锁定元件107的循环壁部分,腔室124内的循环路径被阻挡。锁定元件107的致动可以通过杠杆148手动致动,或者也可以经由操作元件60致动。锁定元件107的枢转运动受到销形式的止挡件151的限制。在止挡件151的一侧或两侧上,设置至少一个返回元件152,特别是压缩弹簧元件。该返回元件152被引入凹部中,止挡件151可在凹部内枢转。也就是说,锁定元件107返回解锁位置109因此不能独立实现。否则,采用与前面的实施例相关的实施例。

图15示出了操作元件60对枢转锁定设备101的替代致动的示意性剖视图。图15仅部分地示出了枢转锁定设备101,具有第一支承元件102和处于锁定位置108的锁定元件107。图16示出了处于解锁位置103的这种布置。

在该实施例中,操作元件60在枢转螺栓61中被引导,枢转螺栓61延伸穿过第一支承元件102和第二支承元件103的穿孔104、106。销162经由所述枢转螺栓61中的横向内孔161被引导。销162的一端作用在锁定元件107上。销161的相对端朝向操作元件60定向。操作元件60包括第一引导部分164和第二引导部分165,以在枢转螺栓61内进行轴向移位运动。在第一引导部分164和第二引导部分165之间,设置圆锥形延伸表面的形式的控制元件166,该控制元件166的截面相对于第一引导部分164和第二引导部分165逐渐减小。借助于储能元件167,操作元件60被布置在不作用位置110。引导部分164将销161压靠在锁定元件107上,使得该元件被锁止在锁定位置108。在枢转锁定设备101降低时,例如在朝向地板的方向上,操作元件60插入枢转螺栓61中,并被转移到致动位置111。锁定元件107通过储能元件133转移到解锁位置107,因为销162的运动路径由于控制元件166而被释放,并且销162可以插入枢转螺栓中。这如图16所示。一旦该位置被设定并且枢转锁定设备101被提升,储能元件167就将螺栓60压入不作用位置110,并且锁定元件107被转移到锁定位置108。

图17示出了根据图7的第一支承元件102的示意图。图17中的这个实施例在循环元件129的特定配置方面不同。在图18的透视图中示出了根据图17的支承元件102的实施例中使用的循环元件129。该循环元件129是背离销或滚子的具有纵向轴的主体,该主体包括外部引导表面171,该表面可以被配置成直线或轻微弯曲。在弯曲实施例的情况下,该曲率可以适应外腔室壁126的曲率,使得沿着腔室126的引导是可能的。倒圆的滑动表面172优选与引导表面171相对设置,该滑动表面支撑在内腔室壁127上。压力表面173设置在引导表面171与滑动表面172之间。这些压力表面173彼此平行定向,或者相对于彼此以微小角度倾斜。在后一种情况下,该角度适应腔室124的直径的大小。因此,彼此相邻的两个支撑元件129可以利用它们的压力表面173彼此靠置,从而提供表面挤压。循环元件129的几何形状来自这种布置,该元件在剖视图或平面图中对应于一块面包。

在图18所示的循环元件129中,引导表面171和滑动表面172也可以颠倒。替代地,引导表面171,像滑动表面172一样,也可以被配置成具有曲率。同样,滑动表面172也可以具有引导表面171的轮廓,而不是图示的轮廓。循环元件129的相应端面可以被配置为滑动表面或球形表面,以便在腔室基座125上实现低摩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