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压造纸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56682发布日期:2020-04-10 23:23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层压造纸带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空气穿透干燥带是用于制造可转化为薄纸产品的纤维纤网的一种类型的带,诸如纸巾、面巾纸、卫生纸和餐巾纸。空气穿透干燥带通常由纱线织成,以提供具有三维表面形貌和可变渗透性的带。织造空气穿透干燥带的实例公开在例如美国专利号6,998,024和7,611,607中。可以织造此类织物,使得它们具有带纹理的片材接触表面,所述带纹理的片材接触表面包括由谷分开的基本连续的纵向脊。脊可以由多根经股线形成,所述多根经股线被分组并堆叠在一起到0.5至约3.5毫米的高度。堆叠的经股线向片材接触表面提供三维形貌,这对于模制和成形新生的薄纸纤网是理想的,但是改变了织物的渗透性,使得存在高渗透性和低渗透性的区域。此外,脊的高度受到新生纤网的适形性的限制。

为了克服织造造纸带的局限性,薄纸制造商已经开发了复合带,所述复合带的框架连接至可渗透流体的增强层,例如织造结构。所述框架可以是树脂的,诸如在美国专利号4,637,859、5,628,876和6,358,594中公开的那些,或者它们可以是硅胶等,诸如在美国专利号9,657,444中公开的那些。此类织物的优点是框架可以采用任何数量的不同图案,并且可以是连续的、半连续的,包括多个离散的突起或其任意组合。此外,独立于增强层并且通常不受织造技术的限制的框架从增强层向外延伸,并且可以限定在新生纤网干燥时可以接纳和构造新生纤网的开孔。尽管所述框架可以提供优于基本上由织造纱线组成的织物的益处,但是这种复合带具有局限性。例如,制造复合空气穿透干燥织物的现有技术方法通常导致框架围绕下面的织造纱线,这降低了复合带的渗透性并可能阻碍新生纤网的干燥。

因此,在本领域中仍然需要一种造纸带,更具体地讲是一种可用于制造空气穿透干燥的薄纸产品的空气穿透干燥带,其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织造带和复合带的局限性。具体地讲,仍然需要一种能够为新生的薄纸提供多种图案而不会负面地影响薄纸制造工艺以及更具体地干燥新生的薄纸纤网的多层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人现已发现,造纸带(更具体地讲,可用于制造空气穿透干燥薄纸产品的空气穿透干燥带)克服了现有技术织造的局限性,并且复合带可通过层压非织造层和织造层来制造。所得的层压造纸带包括两层,其中在第一层与第二层之间存在空隙,该空隙使得能够在制造过程中模制新生纤网。空隙部分地由于具有三维形貌的织造层而形成,该三维形貌由织造成脊和谷的纱线限定,非织造层位于该织造层的顶部上。此外,在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在层压过程中,形成脊和谷的纱线(特别是形成脊的纱线)没有被非织造层完全包封,从而在层之间形成空隙。

因此,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层压造纸带,包括:织造层,所述织造层包括位于第一x-y平面中的多个织造脊和位于第二x-y平面中的多个织造谷,其中所述第一平面在所述第二平面上方;以及非织造层,所述非织造层包括多个开孔;其中所述织造层和所述非织造层以面对布置彼此层压,并且其中所述织造层与所述非织造层之间存在空隙,所述空隙具有约0.10至约2.80mm的空隙高度(d)。

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纵向和横向、机器接触表面和相对的纤网接触表面的层压造纸带,所述带包括多层结构,所述多层结构由以面对面关系连接在一起的至少第一非织造层和第二织造层形成,所述至少第一层和第二层中的每一个都具有顶表面、与所述顶表面相对的底表面,所述第一层的所述顶表面形成所述带的所述纤网接触表面的一部分,所述第二层的所述底表面形成所述带的所述机器接触表面,其中所述织造层包括位于第一x-y平面中的多个织造脊和位于所述第一平面下方的第二x-y平面中的多个织造谷,使得所述非织造层接触所述多个脊的至少一部分,并包括沿z-方向从所述第二x-y平面升高的多个悬置部分,以在所述第二x-y平面与所述悬置部分之间形成空隙空间。

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层压造纸带,包括:多根织造纱线,所述多根织造纱线形成位于第一x-y平面谷中的脊和位于第二x-y平面中的谷,其中所述第一平面在所述第二平面上方;以及由热塑性树脂、硅酮橡胶或含氟弹性体组成的非织造层,所述非织造层具有多个开孔和大于约70%的开口面积百分比;其中所述织造纱线和所述非织造层以面对布置彼此层压,并且其中所述织造纱线与所述非织造层之间存在空隙,所述空隙具有约0.10至约2.80mm的空隙高度(d)。在某些情况下,所述非织造层包括连续的框架,所述连续的框架具有约0.20至约2.0mm的最大元件宽度。在其他情况下,所述非织造层包括连续的格子网格,所述连续的格子网格具有在约0.20至约1.00mm的范围内的基本均匀的宽度。

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造层压造纸带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织造支撑结构,所述织造支撑结构包括位于第一x-y平面中的多个织造脊和位于所述第一平面下方的第二x-y平面中的多个织造谷;提供第一加工辊和第二加工辊,所述第一加工辊和所述第二加工辊可围绕它们各自的轴线旋转并且所述轴线彼此平行;将所述支撑结构安装在所述第一加工辊和所述第二加工辊周围,所述第一加工辊和所述第二加工辊由此位于底基织物的环形环内;提供压力辊,所述压力辊与所述第一加工辊形成辊隙,并使所述支撑结构压靠所述第一加工辊;沿共同方向旋转所述第一加工辊和所述第二加工辊;提供带开孔的非织造片材;加热所述非织造片材;以及将所述非织造片材供给到所述辊隙中,从而将所述非织造片材附接到所述多个支撑结构脊的至少一部分。

附图说明

图1a是可用于本发明的支撑结构的顶视平面图;

图1b是图1a的支撑结构沿线b-b的剖视图;

图1c是图1a的支撑结构沿线c-c的剖视图;

图2是可用于本发明的另一个支撑结构的顶视平面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层压造纸带的顶视平面图;

图4是图3的层压造纸带的详细透视图;

图5a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层压造纸带的顶视平面图;

图5b是图5a的造纸带沿线a-a的剖视图;

图6a是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方案的层压造纸带的顶视平面图;

图6b是图6a的造纸带沿线a-a的剖视图;并且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方案的层压造纸带的顶视平面图。

定义

如本文所用,术语“开孔”通常是指完全延伸通过材料的一个尺寸(诸如造纸带的层)的开口或孔眼,并且包括在第一表面上的开口、在相对的第二表面上的开口和连接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的通道。开口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的尺寸。连接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通道在其整个长度上可以具有恒定的尺寸,或者可以是可变的。开孔通常充当空气和/或水通过设置有所述开孔的材料的管道。

如本文所用,术语“纵向”(md)通常是指在制造过程中平行于带的行进路径的方向。

如本文所用,术语“横向”(cd)通常是指垂直于纵向的方向。

如本文所用,术语“z方向”通常是指与纵向和横向正交的方向。

如本文所用,术语“造纸带”是指用于通过湿法成网工艺或气流成网工艺来制造纤维结构诸如薄纸片材的任何结构,其支撑并输送纤维结构通过一个或多个造纸工艺。在本发明范围内的具体造纸带包括:成形织物;将湿纤网从一个造纸步骤传送到另一个造纸步骤的转移织物,诸如在美国专利号5,672,248中描述的;作为模制、成形或压印织物,其中纤网通过压力辅助适形于结构并被传送到另一个工艺步骤,如美国专利号6,287,426中所述;作为如美国专利号7,815,768中所述的起皱织物;作为如美国专利号4,849中所述的压花织物;作为如美国专利号8,118,979中所述的在辊隙中与湿纤网相邻的结构化织物;或作为如美国专利号5,429,686和6,808,599中所述的空气穿透干燥织物。本发明的织物也适合用作模制或气流成网成形织物,用于制造非织造、非纤维素纤网诸如婴儿擦拭物。尽管本发明的结构在本文中通常被称为“带”,但是术语织物、输送机、套筒和支撑构件可以互换地用于描述本发明的结构。

如本文所用,术语“支撑结构”通常是指本发明的层压造纸带的第一层,其底表面在使用过程中与造纸机械接触。在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支撑结构是织造织物,一个或多个非织造层被层压在所述织造织物上。

如本文所用,术语“织造物”通常是指由多个相互连接的细丝形成的结构。织造物是指包含多个细丝的结构,这些结构通过将两个或多个细丝织造在一起(诸如通过以重复图案交织)而相互连接,以及指由多个螺旋线圈或细丝连接制成的结构,诸如在例如美国专利号5,334,440中公开的线连接的带。

如本文所用,“经纱”通常是指纵向的纱线,而“纬纱”通常是指横向的纱线,但是已经知道织物可以以一种取向制造并且可以在造纸机上以不同的取向运转。

如本文所用,“经纱为主”在用于指代织造织物的构造时通常是指特征在于以经纱浮线或md压印结在两根或更多根纬纱的上方穿过为主的顶部平面的织物。在顶部平面中没有横向的结。经纱为主的织物的实例可以在美国专利号5,746,887中找到。

如本文所用,“纬纱为主”织物的特征在于以纬纱浮线或cd压印结在两根或更多根经纱的上方穿过为主的顶部平面。在顶部平面中没有纵向的结。

如本文所用,“共面的”在用于指代织造织物的构造时通常是指特征在于包含基本上共面的经纱浮线和纬纱浮线两者的顶部平面。出于本发明的目的,共面织物的特征在于在中间平面(下文定义)上方的结高度(下文定义)小于平均经纱和纬纱直径的总和的约10%。

如本文所用,“中间平面”在用于指代织造织物时通常是指由垂直纱线结的最高点形成的平面。对于经纱为主的织物,中间平面被定义为由纬纱结的最高点形成的平面。对于纬纱为主的织物,中间平面被定义为由经纱结的最高点形成的平面。对于共面结构,没有中间平面。

如本文所用,术语"谷底"在用于指代织造织物时通常是指当模制到织物的具有由谷分开的纵向脊的带纹理的一侧中时薄纸纤网可接触的最低可见纱线的顶部。谷底可以由经纱结、纬纱结或两者共同限定。“谷底平面”是与构成谷底的要素的顶部相交的z方向平面。

如本文所用,术语“空隙”通常是指在非织造层的底表面与织造层的第二表面之间延伸的空隙。在某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织造层的第二表面可以与谷底平面共面,并且非织造层的底表面可以与织造层的第一表面共面。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整体涉及一种层压造纸带,该层压造纸带包括以层压布置连接在一起以限定两层带的第一织造层和第二非织造层。选择带(在本文中也称为织物)的每一层,以用于特定目的。例如,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与机器部件接触的织造层可以由高度耐磨的材料织造,而非织造层可以由在纤维结构形成于非织造层表面上之后容易释放纤维结构的材料形成。在其他情况下,织造层可以被织造以便提供谷和脊,新生纤网可以被模制到谷和脊中以改变所得纤维结构的结构特性,而非织造层设置有赋予纤维结构视觉上美观的图案的设计元素。对于其他应用,可能希望各个层具有变化尺寸的开孔,然后将层层压在一起,以便形成变化尺寸的通道,以改变水和/或空气通过织物的输送。本发明的层压造纸带的这些和其他特征将在下面更详细地描述。

本发明的造纸带可用于许多不同的造纸应用中,诸如成形织物或干燥织物。例如,本发明的带非常适合在制造空气穿透干燥(tad)的纤维结构(更具体地讲空气穿透干燥的薄纸纤网,诸如美国专利号5,672,248中所公开的方法)中用作空气穿透干燥织物。在一些情况下,带可以在如美国专利号6,287,426中所公开的湿压造纸工艺中用作压印织物。

本发明的层压带通常包括至少两层,并且可以包括多于两层,诸如三层、四层、五层或六层。一般来讲,第一层是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部分地用作新生薄纸纤网的支撑基材。这样,支撑结构具有第一纤网接触表面和相对的底表面,该第一纤网接触表面通常是该结构的上表面,而该相对的底表面与造纸机接触,并且在本文中可以称为机器接触表面。支撑结构可以由任一种或多种纺织材料构造而成,该纺织材料包括任何织造支撑基材,诸如任何上述形式的织造纱线、纱线阵列、螺旋链、编织物、编带、螺旋缠绕条。用于形成支撑结构的纺织材料可以是本领域所熟知的那些纺织材料中的任一种,例如聚合物,诸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酰胺(“pa”)、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硫醚(“pps”)、聚醚醚酮(“peek”)或其组合。

通常为非织造聚合物层的第二层以面对面关系连接到支撑结构。与织造层一样,第二层具有顶表面和与顶表面相对的底表面。第二层通常包括在z方向上从其顶表面朝向底表面延伸的多个开孔。优选地,开孔形成通道,该通道从顶表面贯穿第二层的整个厚度延伸到底表面。在某些情况下,第二层的顶表面可以形成造纸带的纤网接触表面的一部分。

在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支撑结构包括织造单层织物或多层织物。一般来讲,多层织物包括用于接触和结构化新生纤网的第一织造织物层和织造到第一层并形成机器接触侧以提高织物稳定性并用作牺牲磨损元件的第二织造织物层。此外,织造第一层可以包括以经纱为主、以纬纱为主或共面的织造织物。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改变织造参数诸如织造图案、网眼、支数或纱线尺寸以及热定形条件可以影响哪些纱线形成织物中的最高平面。

优选地,支撑结构具有纤网接触表面,该纤网接触表面具有位于不同升高部中的两个平面—第一升高部位于第一表面平面中,第二升高部位于第二表面平面中。一般来讲,第一升高部(可以称为峰)位于第二升高部(可以称为谷)之上。第一升高部和第二升高部可以以规则的重复形式(诸如交替的脊和谷)布置。在某些优选实施方案中,支撑结构的纤网接触表面包括多个谷,所述多个谷可以以基本连续的着陆区域的形式设置在多个峰之间,所述多个峰也可以是基本连续的。这样,纤网接触表面可以具有位于第一表面平面中并且具有第一升高部的峰,所述峰第一升高部限制了位于第二平面中并且具有第二升高部的谷。每个升高部在顶面区域的平面中的第一方向(x)上具有第一维度;在顶面区域的平面中的第二方向(y)上具有第二维度,第一和第二方向(x,y)彼此成直角;如在顶面区域的平面中测得的平均高度和面积,这些维度是在织物处于未压缩状态时限定的。

图1a至1c示出了用于本发明的层压带的一种支撑结构。支撑结构40具有两个相对的表面—纤网接触表面41和机器接触表面42。支撑结构40具有两个主要维度—纵向(“md”),其为在织物的平面内平行于在制造期间薄纸纤网的主要行进方向的方向;和横向(“cd”),其大致上正交于纵向。

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支撑结构可以包括多层共面织造织物,诸如图1a至图1c所示。所示的支撑结构40包括织造纬纱43和经纱44。纱线被织造以便提供具有位于不同升高部中的两个表面平面的支撑结构40—具有第一z方向升高部的第一表面平面51和具有第二z方向升高部的第二表面平面52。所示的织物通常包括两个层45、46。第一层45通常由经纱44形成的md取向脊47限定,所述经纱被织造到第二层46的平纹组织中以形成基本上沿纵向对准的脊47(也称为结)。脊47的上表面限定第一表面平面51。在第一层45下方的支撑结构40包括机器接触层46,所述机器接触层由平纹织物结构构成,所述平纹织物结构具有以1×1平纹组织与纬纱43交织的承重经纱44。

支撑结构40包括沿横向彼此隔开的多个脊47(如图1b所示)。这样,支撑结构40具有三维纤网接触表面41,所述纤网接触表面基本上由纵向的脊47和谷49构成,所述纵向的脊和谷由机器接触层42的顶表面形成。在所示的实施方案中,谷49和脊47以交替的方式布置并且以大致平行的方式在支撑结构40的整个纵向长度上延伸。

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的高度差可以在被织造到承重层第二层46的平纹组织中以形成脊47的经纱44直径的约30%至约150%的范围内,并且更优选地在经纱44直径的约70%至约110%的范围内。经纱直径可以在约0.1至约1.5mm的范围内,诸如约0.25至约1.25mm的范围内,诸如约0.40至约1.0mm的范围内。例如,如果经纱直径是0.3mm,则高度差可以是0.25mm。对于非圆形纱线,当股线在织物中取向时,股线通常取向成其最宽尺寸平行于子水平平面,将股线直径视为股线的竖直尺寸。

图2中示出了可用于本发明的另一个支撑结构。所示的织物是与美国专利号7,300,543中所公开的那些类似的多层织物,该专利的内容以符合本公开的方式并入本文。多层织造支撑结构可以具有深的、不连续的凹坑结构,所述凹坑结构在织物表面中具有规则系列的不同的、相对较大的凹陷,所述凹陷被凸起的经股线或凸起的纬股线围绕。凹坑可以是任何形状,其在凹坑侧面的上边缘相对平坦或不平坦,但是各个凹坑的最低点未连接到其他凹坑的最低点。最常见的实例都是华夫饼状结构,并且可以是以经纱为主的、以纬纱为主的或共面的。

多层支撑结构可以是共面的或以纬纱为主的。出于本文的目的,当提及织物时,深的不连续凹坑结构是织物表面中规则系列的不同的相对较大的凹陷,所述凹陷被凸起的经股线或凸起的纬股线围绕。凹坑开口的一般形状可以是任何形状。凹坑深度(织物的顶部平面与薄纸纤网可接触的最低可见织物结之间的z方向距离)可为约0.5至约8.0mm,更具体地为约0.5至约5.5mm,并且还更具体地为约1.0至约5.5mm。换句话说,凹坑深度可以为经股线直径的约250%至约525%。(出于本文的目的,“结”是通过重叠经股线和纬股线形成的结构。)在织物的顶表面平面(x-y平面)中的凹坑开口的宽度或长度可以为约5至约20mm,更具体地为约10至约15mm。换句话说,在织物的顶表面平面中的凹坑开口的面积可以为约25至约400平方毫米,更具体地为约100至约225平方毫米。织物片材表面中的凹坑的出现频率可以为每平方厘米织物约0.8至约3.6个凹坑。当沿织物的纵向观察时,凹坑的布置可以是线性的或偏移的。

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支撑结构可以包括单层织造织物,诸如美国专利号7,611,607中所公开的织造织物,该专利的内容以符合本公开的方式并入本文。例如,支撑结构可以包括单层织造织物,该单层织造织物具有由谷分开的基本连续的纵向脊,所述基本连续的纵向脊由多根经股线形成,所述多根经股线被分组在一起并且由两个或更多个直径的多根纬股线支撑,其中直径可以在约0.1至约1.5mm的范围内,诸如约0.25至约1.25mm的范围内,诸如约0.40至约1.0mm的范围内。脊的宽度可以为约1.0至约5.0mm,更具体地为约1.3至3.0mm,还更具体地为1.9至2.4mm;并且沿织物的横向的脊的出现频率为约0.5至8个每厘米,更具体地为3.2至7.9个每厘米,并且还更特别地为4.2至5.3个每厘米。在通常由脊的上表面限定的织物的第一表面平面与通常由薄纸纤网可接触的最低可见织物结限定的第二表面平面之间的z方向距离可以为约0.5至约3.0mm,更具体地为约1.0至约2.0mm。出于本文的目的,“结”是通过重叠经纱和纬纱形成的结构。出于本文的目的,最低可见织物结成为织物谷内的在1根纬纱上方的经纱结。

支撑结构优选地是空气和水可渗透的,并且包括一系列开孔,诸如孔眼,这些孔眼适于允许水和/或空气从纤网接触表面进入并通过该结构到机器接触表面。开孔的尺寸可以变化,但是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有效直径可以大于0.05mm,并且更优选地大于约0.10mm,还更优选地大于约0.20mm,诸如约0.05至约1.00mm,并且有效直径更优选地为约0.20至约0.75mm。虽然将开孔讨论为孔眼,但是开孔包括任何数量的构型,并且可以具有任何数量的横截面形状,诸如圆形、椭圆形、卵形和矩形。在某些情况下,开孔可以具有基本连续的横截面形状,而在其他情况下,横截面形状可以从设置在纤网接触表面上的开口变化到设置在机器接触表面上的相应开口。此外,尽管可以将开孔设置在支撑结构的任何部分上,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希望将开孔选择性地设置在谷中,以使得当非织造层设置在脊上并层压到其上以形成本发明的多层织物时,开孔不被遮挡。

为了形成本发明的层压造纸织物,通常将非织造层层压到上述支撑结构上。非织造结构通常形成多层织物的纤网接触表面的一部分。此外,非织造层通常包括通向下面的支撑结构的多个开孔。这样,当新生纤网与多层织物的纤网接触表面接触时,它既接触非织造层,又接触下面的支撑结构的一部分,所述下面的支撑结构可经由设置在非织造层上的开孔接触。因此,非织造层和支撑结构都可以作用在纤网上。

非织造层可以包含热塑性树脂、硅橡胶、或由至少大部分重量的具有良好耐热性和耐化学性的含氟弹性体制成的非硅氧烷硫化橡胶。可以采用的合适的热塑性树脂包括但不限于聚氟乙烯、聚偏二氟乙烯、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醚、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聚丁烯等。其他合适的热塑性成膜聚合物包括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硫醚(“pps”)、聚酰亚胺、聚酰胺、聚砜、聚硫化物、纤维素树脂、聚芳基丙烯酸酯、聚芳基砜、聚氨酯、环氧树脂、聚(酰胺-酰亚胺)、共聚酯、聚醚砜、聚醚酰亚胺、聚芳基醚等。在其他情况下,非织造层可以包括硅橡胶。在其他情况下,非织造层可以包括粘结至硅橡胶层的含氟弹性体层。

优选地,非织造层由具有约10至约50n/mm范围内的撕裂强度和约20至约75范围内的肖氏a级硬度的材料形成。在其他情况下,非织造层可以优选地由杨氏模量大于约0.5mpa,诸如约0.5至约6.0mpa,诸如约1.0至约4.0mpa的材料形成。例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非织造层可包括单层硅橡胶,其具有约50至约70的肖氏a级硬度和约2.0至约5.0mpa的模量。

在某些情况下,用于形成织造层的材料可以与用于形成织造支撑结构的材料相同。在其他情况下,用于形成各个层的材料可以不同。例如,在某些实施方案中,非织造层和织造层均由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硫醚(“pps”)形成。在其他实施方案中,织造层包括聚乙烯(“pe”)、聚丙烯(“pp”)或聚苯硫醚(“pps”)纱线,并且非织造层包括硅橡胶。

前述的非织造材料有助于形成耐化学和耐热以及足够机械弹性以承受造纸工艺的严酷条件的带,它们还提供了非常适于使用多种技术进行切割以形成不同尺寸、形状、密度和构型的开口的优点。合适的切割技术的实例包括激光雕刻、钻孔、切割或带有或不带有压纹的机械冲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此类技术可以用于形成具有各种图案、尺寸和密度的大且尺寸一致的开口。实际上,可以使用此类技术在非织造层中形成几乎任何类型(尺寸、形状、侧壁角度等)的开口。

可以使用本领域所熟知的层压技术将非织造层和织造层彼此层压,诸如将织造层和非织造层通过优选涂覆的加热筒一起加热,然后将它们引导通过冷却辊隙。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可以使用多个加热筒或其他加热方法,诸如红外辐射器。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仅加热非织造层,诸如通过与加热筒的表面直接接触,其中选择加热筒的温度,使得非织造层的一部分在加热筒的整个卷绕距离上被加热至熔融状态。然后使熔融的非织造层与未加热的织造层面向接触,并通过冷却辊隙以将各层层压在一起。

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可将非织造层层压到织造层上,然后暴露于红外(ir)光或辐射。织造层可以由ir非敏感聚合物树脂构成,并且非织造层可以包括ir吸收金属层。然后,ir穿过非红外吸收织造层,以使红外吸收非织造层和非红外吸收织造层粘结。除了红外光或辐射之外,还可以使用激光来选择性地加热非织造层并将其粘结到织造层。

在其他实施方案中,非织造层可以用合适的粘合剂粘附到支撑结构。在这样的实施方案中,非织造层可以由与粘合剂相容的聚合物制成。合适的粘合剂包括例如可被强力粘附到支撑结构并且在典型的薄页纸干燥机操作条件下耐热降解并且有适当的柔性的材料,例如硅树脂、聚酯、聚氨酯、环氧树脂、聚苯硫醚和聚醚酮。

非织造层可包括基本连续的框架、基本半连续的框架、多个离散元件或其任何组合。例如,非织造层可以包括形成基本连续的框架的格子结构。在其他实施方案中,非织造层包括半连续的框架,该半连续的框架设置在支撑结构上并且基本上在其整个维度上延伸,并且多个元件中的每一个与相邻元件间隔开。这样,所述元件可跨越织物的整个横向并且可沿纵向环形地环绕带。

框架的形状,包括框架内元件的间距和布置,可以根据所需的薄纸产品特性和外观而变化。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呈正弦波形式的多个线性元件连续地延伸穿过带的一个维度,并且每个元件与相邻元件间隔开。因此,所述元件可跨过带的整个横向间隔开,可沿纵向环形地环绕带,或者可相对于纵向和横向成对角地延伸。当然,上文讨论的元件对准的方向(纵向、横向或对角线)是指元件的主要对准。在每个对准中,所述元件可以具有在其他方向上对准的片段,但是可以聚集以产生整个元件的特定对准。

现在转到图3和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层压带的一个实施方案。层压带100包括层压在支撑结构300上的非织造层200,该非织造层在所示的实施方案中是包含交织的纬纱310和经纱312的织造织物。多层层压带100具有两个相对的表面—纤网接触表面110和机器接触表面120。此外,织物具有两个主要尺寸—纵向(“md”)和横向(“cd”)。支撑结构300包括织造纬纱312和经纱310。非织造层200被层压到织造织物300上,并且在织造织物300的平面上方沿z方向(通常与纵向和横向均正交)延伸。在某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诸如图3和图4所示,非织造层200的上表面202是平坦的。

在所示的实施方案中,非织造层200包括具有位于上表面平面212中的上表面202的格子网格框架210。上表面202形成层压带100的纤网接触表面110的一部分。框架210形成限定矩形开孔220的连续格子网格。开孔220在一个表面上通向薄纸接触表面110,并且在另一个表面上由支撑结构300界定。这样,开孔220通向并限定下面的支撑结构300的纤网接触部分302。框架210和纤网接触部分302一起形成层压带100的纤网接触表面110。非织造层200通常具有某一z方向的厚度,被称为层高(h),所示层高通常被测量为非织造层200的顶表面平面212与底表面平面214之间的距离。在某些实施方案中,z方向厚度(h)可以在约0.10至约2.80mm的范围内,诸如在约0.20至约2.50mm的范围内,诸如在约0.3至约2.0mm的范围内,诸如在约0.50至约1.50mm的范围内。

如图4所示,非织造层200连接至织造织物300,并从其纤网接触表面302沿z方向向外延伸。非织造层200包括具有侧壁222的多个开孔220。尽管侧壁222被示出为基本笔直的,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侧壁可以是笔直的或锥形的,并且可以具有承受造纸过程中发生的温度、压力和变形所必需的厚度尺寸。如图3和图4进一步所示,开孔220具有相似的尺寸,并且具有大致笔直的平行侧壁222,从而为开孔220提供宽度(w)、长度(l)和高度,所述高度大致等于非织造层(h)的z方向厚度。长度(l)和宽度(w)大致垂直于在给定位置处在非织造层200的顶部平面212内的开孔220的主要尺寸测量。

继续参考图3和图4,框架210形成连续的格子网格。框架210具有宽度(w),所述宽度通常是在给定位置处沿非织造层200的上表面平面212垂直于层压带100的纵向(md)测量的相邻侧壁222之间的框架210的最大跨度。纬纱310和经纱312也具有某一宽度(fw),在所示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宽度通常是纱线的直径。在某些情况下,格子网格框架210的最大宽度(w)与纬纱310和经纱312的最大宽度(fw)彼此相关。例如,w与fw的比率(w:fw)可以在约0.30:0.10至约0.30:1.50的范围内,例如在约0.50:0.10至约0.50:1.50的范围内。在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格子网格框架210在整个框架上具有基本均匀的宽度,并且在约0.20至约1.00mm的范围内,诸如在约0.40至约0.80mm的范围内,并且更优选地在约0.40至约0.60mm的范围内。框架被层压到具有最大宽度为约0.50至约1.50mm,诸如约0.60至约1.20mm,更优选约0.70至约1.00mm的纱线的织造支撑结构上。

开孔(也可以称为孔眼)穿过非织造层进入支撑结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开孔从非织造层的顶表面延伸到底表面,穿过该层的整个厚度,从而使该层是空气和/或液体可渗透的。支撑结构还可以设置有穿过该层的整个厚度的开孔,并且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层和第二层的开孔可以彼此对准,以便提供从织物的纤网接触表面到机器接触表面的连续通道。连续通道允许空气和水中的一者或两者通过织物。

可以通过例如激光钻孔或其他合适的冲压、钻孔或切割操作在非织造层中形成孔眼。例如,可以在通过机械加工或切割层压到支撑结构上之前,在非织造层中形成孔眼。在其他情况下,可以在通过激光钻孔将非织造层层压到支撑结构上之后形成孔眼,该激光钻孔被构造成使得孔眼仅穿透非织造层而不穿透下面的支撑结构。

在制造过程中设置在非织造层上的纤维可以在压差的影响下例如通过真空或其他方式例如通过机械压力被拉入开孔中。已经被拉入开孔中的纤维可以接触下面的织造层。此外,如下文将更详细地讨论的,位于非织造层中的开孔下方的织造层可以对应于织造谷,纤维可以被模制到该织造谷中,从而改变所得薄纸纤网的机械性质。

现在参考图5a和图5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层压带的另一个实施方案。层压带100包括非织造层200,该非织造层被层压到一个由织造的纬纱310和经纱312形成的支撑结构300上。非织造层200通常包括具有平面上表面202的格子网格和由格子网格元件260彼此分开的多个矩形开孔220。开孔220通向下面的支撑结构300以限定其纤网接触部分302。框架202和支撑结构300的纤网接触表面302一起形成层压带100的纤网接触表面110。

支撑结构300包括织造纬纱310和经纱312。纱线被织造以便提供具有位于不同升高部中的两个表面平面的织造织物300—具有第一z方向升高部的第一表面平面320和具有第二z方向升高部的第二表面平面322。织物300包括多个脊303,所述多个脊的最上部分限定织造织物300的第一平面320。织造织物300还包括设置在脊303之间的多个谷305,所述多个谷的上表面限定织造织物300的第二平面322。在所示的实施方案中,脊303和谷305以交替的方式布置并且以大致平行的方式在织物300的整个纵向(md)上延伸。

当非织造层200和织造层300被层压以形成多层层压带100时,层200、300以彼此面对的关系被放在一起,并且位于非织造层200的底表面平面214与织造层300的上表面平面(也称为第一平面320)之间形成的界面处。这样,非织造框架210的一部分可以桥接至少两个相邻的脊303,从而形成空隙307。在其他情况下,非织造层200的一部分可以延伸超过脊303,并且悬在空隙307上方。

在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形成织造层300的经纱312和纬纱310在层压之后未被非织造层200包封或以其他方式围绕。在这样的实施方案中,非织造层200的底表面平面214不延伸到织造层300的第二表面平面322。在某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非织造层200的底表面平面214不延伸超过织造层300的最上表面平面320,使得在非织造层200与织造层300之间形成明显的边界,该边界通常与织造层300的上表面平面320共面。

继续参考图5b,形成在非织造层200和织造层300之间的空隙307通常具有沿z方向(d)的高度尺寸,该高度尺寸是织造层300的上表面平面320与第二表面平面322之间的z方向差。空隙高度(d)可以根据非织造层200的厚度(h)而变化,使得d和h彼此相关。例如,非织造层厚度(h)可以与空隙高度(d)成反比,使得随着h的增加,d减小。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h可以在约0.10至约2.80mm的范围内,诸如在约0.20至约2.00mm的范围内,并且更优选地在约0.50至约1.50mm的范围内,并且d可以在约0.20至约2.90mm的范围内,诸如在约0.40至约2.50mm的范围内,更优选地在约0.50mm至约2.00mm的范围内。在其他实施方案中,d和h的总和可以为约0.20至约3.00mm,诸如约0.40至约1.40mm,更优选地约0.60至约1.00mm。

现在转图6a和图6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层压带100的另一个实施方案。尽管非织造层200被示出为连续的图案,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非织造层可以形成半连续的图案、离散的突起或它们的组合。非织造层200通常包括多个开孔220,所述多个开孔为非织造层200提供合开口面积(resultingopenarea)r,所述合开口面积通常表示为给定单位的层表面面积(a)的累积开孔开口面积(∑oa)与该单位的给定表面积(a)的比率,其中每个单独开孔的开孔开口面积由在平行于x-y平面的平面中测量的给定开孔的最小投影开口面积形成。比开口面积可以表示为分数或百分比。例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非织造层可以包括分散在整个一万平方毫米的单位表面积(a)中的一千个单独的开孔,并且每个开孔具有五平方毫米的投影开口面积,整个分散的所有一千个开孔的累积投影开口面积(∑r)具有五千平方毫米,并且此类假想层的比合开口面积为50%。在某些实施方案中,非织造层的开口面积可为大于约50%,更优选地大于约70%,诸如约50%至约90%,并且还更优选地约60%至约90%,诸如约70%至约85%。

每个单独的开孔的累积投影开口面积是基于其平行于x-y平面的最小投影开口面积来测量的,因为一些开孔在整个层的厚度上(从非织造层200的顶表面212至底部表面214)可能是不均匀的。例如,一些开孔可以由具有锥形侧壁的框架形成,使得沿着上表面平面的开孔的尺寸大于沿着底表面平面的开孔的尺寸。

继续参考图6a和图6b,如所示出的,非织造层200是连续的格子框架260,所述连续的格子框架具有位于上表面平面212中的顶表面202并且限定层压带100的纤网接触表面的一部分。非织造层200还具有位于底表面平面214中的底表面204。底表面204通常接触形成织造层300的织造的纬纱312和/或经纱310。当以如图6b所示的横截面观察该层时,顶元件表面202和底元件表面204通过一对相对的侧壁222连接。这样,当以垂直于纵向(md)的横截面观察时,格子框架260具有多个元件210,所述多个元件具有某一高度(h)和宽度(w)。此外,每个元件210具有侧壁222,所述侧壁在从底表面204延伸到顶表面202时朝向彼此会聚,从而为元件210提供梯形横截面形状。

在某些情况下,元件210的最大宽度(w)可为大于约0.5mm,诸如约0.5至约3.5mm,更优选地约0.7至约1.4mm,并且在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为约0.8至约1.0mm。宽度通常在给定位置处在非织造层的上表面平面内垂直于织物的纵向(md)测量。在元件具有大致正方形或矩形横截面的情况下,宽度(w)一般以形成元件的两个平坦侧壁之间的距离来测量。在元件不具有平坦侧壁的那些情况下,宽度在非织造层与织造层接触的点处沿着非织造层的上表面进行测量。

在某些情况下,元件宽度可以与纬纱和经纱的最大宽度(fw)有关。例如,最大元件宽度(w)与最大纱线宽度(fw)的比率(w:fw)可以在约0.30:0.10至约0.30:1.50的范围内,例如在约0.50:0.10至约0.50:1.50的范围内。在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非织造层是连续的,并且包括具有基本均匀的宽度的元件,所述基本均匀的宽度在约0.20至约1.00mm的范围内,诸如在约0.40至约0.80mm的范围内,更优选地在约0.40至约0.60mm的范围内。前述连续的非织造层可以被层压到具有最大宽度为约0.50至约1.50mm,诸如约0.60至约1.20mm,更优选约0.70至约1.00mm的纱线的织造支撑结构上。

尽管图6b中示出的元件210具有梯形横截面形状,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元件可以具有任何数量的不同横截面形状。例如,在某些实施方案中,非织造层可以具有以横截面观察的元件,所述元件具有平坦的侧壁和正方形的横截面形状,其中宽度(w)和高度(h)相等。在这样的实施方案中,w和h可以在约0.6至约3.0mm之间变化,在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w和h可以在约0.7至约1.4mm之间变化,并且还更优选地在约0.8至约1.0mm之间变化。

现在参考图7,在某些实施方案中,非织造层200可以包括层压到织造织物300上的多个离散元件216。当具有连续或半连续图案的非织造层被层压到根据本发明的支撑结构上时,离散元件216和织造层300在离散元件216的底表面平面与织造织物300的最上表面平面之间的界面处彼此附接。这样,在非织造层与织造织物之间形成空隙。此外,以这种方式层压这些层通常防止了非织造层的底表面平面延伸超出织造层的最上表面平面,因此形成织造层的纬纱和经纱通常不被非织造层包封或以其他方式围绕。相反,在非织造层与织造层之间形成明显的边界,该边界通常与织造层的上表面共面。

进一步参考图7,示出了优选的实施方案,其示出了离散元件216的间距和布置方式。一般来讲,元件216都不彼此相交并且优选地彼此平行布置。各个元件可以以规则的间隔彼此间隔开某一距离(p),诸如间隔约1.0至约20mm,诸如间隔约2.0至约10mm,在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间隔约3.0至约5.0mm,其中所述间隔是从一个元件的中心到相邻元件的中心测量的。

如在图7中进一步图示,离散元件216可以波状图案的形式出现,所述图案被布置为彼此同相使得p大致恒定。在其他实施方案中,离散元件可形成其中相邻离散元件彼此偏移的波形图案。不管特定离散元件图案为何,或相邻图案是彼此同相还是异相,所述离散元件均彼此分开某个最小距离。优选地,离散元件之间的距离大于0.5mm,并且更优选地大于约1.0mm,并且还更优选地大于约2.0mm,诸如约1.0至约6.0mm,并且还更优选地约2.0至约5.0mm。

优选地,多个离散元件被设置在支撑结构上并且基本上贯穿其一个维度延伸,并且所述多个离散元件中的每个元件与相邻元件间隔开。这样,所述离散元件可跨越带的整个横向并且可沿纵向环形地环绕带。

在非织造层包括多个间隔开的离散元件的那些实施方案中,离散元件可以是有开孔的,或者第一层可以基本上没有开孔。无论如何,层压带100通常包括着陆区域115,所述着陆区域由分立元件216界定。当干燥空气通过在带100上的纤网时或真空被施加通过带100时,着陆区域115允许水通过施加流体差压、通过蒸发机制或两者而从纤网移除。离散元件216和着陆区域115的布置产生具有三维表面形貌的层压带100。

层压造纸带100可通过将分离元件层压到牺牲层上来制造,诸如图7所示出的,所述层压造纸带包括基本上由分离元件216组成的第一非织造层200和包括纬纱310和经纱312的第二织造层300,所述纬纱和经纱以某一图案织造,以便提供位于不同z方向升高部的两个表面平面—具有第一升高部的第一表面平面和具有第二升高部的第二表面平面。可以使非织造元件与非织造层的纤网接触表面接触并将非织造元件层压到非织造层的纤网接触表面上。在将非织造元件层压到织造支撑结构上之后,可以去除牺牲材料。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牺牲层通过机械力诸如通过剥离或切割来去除。在其他实施方案中,牺牲层可以化学方式去除。合适的化学技术将根据牺牲材料的组成而变化。例如,牺牲材料可以包括pvoh,所述pvoh可以通过将水喷涂到层压织物上或者通过将层压织物浸入水中来去除。为了促进其与织造层的分离,牺牲层优选地由组成与织造层不同的材料形成。最适合牺牲层的材料类型将部分取决于用于去除该层的技术以及与非织造层的附接。

牺牲层和离散的非织造元件优选地通过施加足够的热和力以使织造材料变形和流动而层压到织造层上。然而,优选地,所述流动被限制为使得织造织物的谷不被填充并且在织造织物与层压到其上的任何材料之间保留有空隙。这样,牺牲材料不渗透织造织物,而是保持完好无损,并且在层压之后不完全包封形成织造层的纱线。

虽然本发明已经就其具体方面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是将领会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获得前述内容的理解后可以容易地设想出这些方面的替代形式、变型形式和等同方案。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评估为所附权利要求以及以下实施方案的范围:

第一实施方案:一种层压造纸带,包括:织造层,所述织造层包括位于第一x-y平面中的多个织造脊和位于第二x-y平面中的多个织造谷,其中所述第一平面在所述第二平面上方;以及非织造层,所述非织造层包括多个开孔;其中所述织造层和所述非织造层以面对布置彼此层压,并且其中所述织造层与所述非织造层之间存在空隙,所述空隙具有约0.10至约2.80mm的空隙高度(d)。

第二实施方案:如第一实施方案所述的带,其中所述非织造层包括连续的框架并且具有约50%至约95%并且更优选地约70%至约90%的开口面积。

第三实施方案:如第一或第二实施方案所述的带,其中所述非织造层包括离散元件。

第四实施方案:如第一至第三实施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其中所述非织造层包括彼此间隔开约2.0至约5.0mm的半连续的平行元件。

第五实施方案:如第一至第四实施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其中所述非织造层具有约0.20至约2.90mm的z方向厚度(d)。

第六实施方案:如第一至第五实施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其中所述非织造层具有某一z方向厚度(d),并且d和h的总和为约0.20至约3.00mm。

第七实施方案:如第一至第六实施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其中所述非织造层具有基本上为平面的顶表面。

第八实施方案:如第一至第七实施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其中所述多个织造脊是基本连续的并且沿纵向(md)取向,并且由织造谷彼此分开,并且其中所述第一x-y平面与第二x-y平面之间的z方向高度差为约1.0至约5.0mm。

第九实施方案:如第一至第八实施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其中所述织造层接触所述多个脊的至少一部分并且不接触所述谷。

第十实施方案:一种层压造纸带,包括:多根织造纱线,所述多根织造纱线形成位于第一x-y平面谷中的脊和位于第二x-y平面中的谷,其中所述第一平面在所述第二平面上方;以及由热塑性树脂、硅酮橡胶或含氟弹性体组成的非织造层,所述非织造层具有多个开孔和大于约70%的开口面积百分比;其中所述织造纱线和所述非织造层以面对布置彼此层压,并且其中所述织造纱线与所述非织造层之间存在空隙,所述空隙具有约0.10至约2.80mm的空隙高度(d)。

第十一实施方案:如第十实施方案所述的带,其中所述非织造层包括连续的框架,所述连续的框架具有约0.20至约2.0mm的最大元件宽度。

第十二实施方案:如第十或第十一实施方案所述的带,其中所述非织造层包括连续的格子网格,所述连续的格子网格具有在约0.20至约1.00mm的范围内的基本均匀的宽度。

第十三实施方案:如第十至第十二实施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其中所述非织造层包括连续的框架,所述连续的框架被层压到织造层上,所述织造层具有最大宽度为约0.50至约1.50mm的纱线。

第十四实施方案:如第十至第十三实施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其中所述非织造层具有最大元件宽度(w),所述织造纱线具有最大纱线宽度(fw),并且w与fw的比率在约0.30:0.10至约0.30:1.50的范围内。

第十五实施方案:如第十至第十四实施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其中所述非织造层具有约0.20至约2.90mm的z方向厚度(h)。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一种层压造纸带,包括:织造层,所述织造层包括多根纱线,所述多根纱线交织以形成位于第一x-y平面中的多个脊和位于第二x-y平面中的多个谷,其中所述第一平面在所述第二平面上方;以及非织造层,所述非织造层包括多个开孔;其中所述织造层和所述非织造层以面对布置彼此层压,并且其中所述织造层与所述非织造层之间存在空隙,所述空隙具有0.10至2.80mm的空隙高度(d)。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其中所述非织造层包括连续的框架并且具有50%至90%的开口面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其中所述非织造层包括连续的框架,所述连续的框架具有0.20至2.0mm的最大元件宽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其中所述连续的框架是格子网格,所述格子网格在整个框架中具有在0.20至1.00mm的范围内的基本均匀的宽度。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其中所述连续的框架被层压到织造层上,所述织造层具有最大宽度为0.50至1.50mm的纱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其中所述格子网格框架的所述最大元件宽度与最大纱线宽度的比率在0.30:0.10至0.30:1.50的范围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其中所述非织造层具有0.20至2.90mm的z方向厚度(h)。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其中所述非织造层具有某一z方向厚度(h),并且d和h的总和为0.20至3.00m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其中所述非织造层具有基本上为平面的顶表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其中所述织造层包括多个开孔,并且所述多个开孔中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非织造开孔的一部分对齐,以限定沿所述z方向连续延伸穿过所述带的开孔。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其中所述多个织造脊是基本连续的并且沿纵向(md)取向,并且由织造谷彼此分开。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其中所述第一x-y平面与所述第二x-y平面之间的所述z方向高度差为1.0至5.0mm。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其中所述非织造层接触所述多个脊的至少一部分。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其中所述非织造层不接触所述谷。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其中所述织造层包括织造在一起的纬股线和经股线,并且其中所述多个脊由被分组在一起的多根经股线形成并由两个或更多个直径的多根纬股线支撑。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其中所述非织造层接触所述多个脊的至少一部分并且不接触所述谷,并且其中所述空隙高度(d)小于所述第一x-y平面与所述第二x-y平面之间的所述z方向高度差。

17.一种具有纵向和横向、机器接触表面和相对的纤网接触表面的层压造纸带,所述带包括多层结构,所述多层结构由以面对面关系连接在一起的至少第一非织造层和第二织造层形成,所述至少第一层和第二层中的每一个都具有顶表面、与所述顶表面相对的底表面,所述第一层的所述顶表面形成所述带的所述纤网接触表面的一部分,所述第二层的所述底表面形成所述带的所述机器接触表面,其中所述织造层包括位于第一x-y平面中的多个织造脊和位于所述第一平面下方的第二x-y平面中的多个织造谷,使得所述非织造层接触所述多个脊的至少一部分,并包括沿z-方向从所述第二x-y平面升高的多个悬置部分,以在所述第二x-y平面与所述悬置部分之间形成空隙空间。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带,其中所述非织造层包括多个开孔。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带,其中所述非织造层具有大于50%的开口面积。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带,其中所述织造层包括多个开孔,并且所述多个开孔中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非织造开孔的一部分对齐,以限定沿所述z方向连续延伸穿过所述带的开孔。

21.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带,其中所述织造层纹理的所述顶表面包括由谷分开的基本连续的纵向脊,并且其中所述第一x-y平面与所述第二x-y平面之间的z方向高度差为1.0至5.0mm。

22.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带,其中所述空隙空间具有0.10至2.80mm的空隙高度(d)。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带,其中所述织造层具有某一z方向厚度(h),并且d和h的总和为0.20至3.00mm。

24.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带,其中所述非织造层和所述织造层由相同的材料形成。

25.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带,其中所述非织造层和所述织造层由不同的材料形成。

2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带,其中所述非织造层由选自硅橡胶、含氟弹性体、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苯硫醚(pps)、聚醚醚酮(peek)、聚酰胺(pa)和聚烯烃中的一种的材料形成,并且所述织造层由聚苯硫醚(pps)形成。

27.一种制造层压造纸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提供织造支撑结构,所述织造支撑结构包括位于第一x-y平面中的多个织造脊和位于所述第一平面下方的第二x-y平面中的多个织造谷;

b.提供第一加工辊和第二加工辊,所述第一加工辊和所述第二加工辊可围绕它们各自的轴线旋转并且所述轴线彼此平行;

c.将所述支撑结构安装在所述第一加工辊和所述第二加工辊周围,所述第一加工辊和所述第二加工辊由此位于底基织物的环形环内;

d.提供压力辊,所述压力辊与所述第一加工辊形成辊隙,并使所述支撑结构压靠所述第一加工辊;

e.沿共同方向旋转所述第一加工辊和所述第二加工辊;

f.提供带开孔的非织造片材;以及

g.将所述非织造片材供给到所述辊隙中,从而将所述非织造片材附接到所述多个支撑结构脊的至少一部分。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加热所述非织造片材的步骤。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加热步骤通过使用加热的压力辊来执行。

30.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加热步骤通过将热气流引导到所述辊隙中来执行。

31.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加热步骤通过在所述非织造层进入所述辊隙之前使用红外加热器加热所述非织造层来执行。

32.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提供经加热的第三加工辊和将所述非织造片材输送跨过所述第三加工辊的步骤,其中所述加热步骤通过使用经加热的第三加工辊来执行。

33.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多个支撑结构脊的至少一部分上选择性地设置粘合剂的步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