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稳索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38123发布日期:2020-01-18 04:47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起重机稳索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起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起重机稳索机构。



背景技术:

起重机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垂直提升和水平搬运重物的多动作起重机械。对部分重型起重机来说,如果提升的重物的吨位过大,而重物在提升过程中又出现较大晃动,可能会出现重物撞击起重机臂架的情况,引发安全事故。

因此,为提高起重机在提升重物时的安全性,在提升吨位过大的重物时,通常会在起重机上设置稳索绞车,稳索绞车的钢丝绳与重物连接。在起重机提升重物的过程中,通过稳索绞车收放钢丝绳来控制稳索绞车的钢丝绳保持恒张力,稳索绞车的钢丝绳则对重物施加一定的平衡力,以来减小重物的晃动。但在这种调整方式中,稳索绞车每进行一次收放钢丝绳的动作,能够对重物晃动的调整的幅度较小,导致稳索绞车整体对重物晃动的调整时间较长,影响重物的起升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起重机稳索机构,可减小用于调整重物晃动的时间,提高重物的起升效率。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起重机稳索机构,所述起重机稳索机构包括第一稳索单元,所述第一稳索单元包括第一绞车、第一牵引绳、第一滑车与第一调整绳,

所述第一绞车设置在起重机上,所述第一牵引绳的一端缠绕在所述第一绞车上,所述第一牵引绳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起重机的臂架上,所述第一滑车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牵引绳上,所述第一绞车与所述第一调整绳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调整绳的另一端用于与重物连接。

可选地,所述起重机稳索机构还包括第二稳索单元,所述第二稳索单元的结构与所述第一稳索单元的结构完全相同,所述第二稳索单元与所述第一稳索单元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二稳索单元与所述第一稳索单元对称设置,所述第二稳索单元与所述第一稳索单元的对称面与所述起重机的臂架的对称面重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滑车包括滚轮、两个相互平行的支撑板、连接销与连接件,所述滚轮滚动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所述连接销固定在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所述连接销与所述滚轮间隔设置,所述连接销轴线与所述滚轮的轴线平行,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销上,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第一调整绳连接。

可选地,所述滚轮包括滚轮轴与滚动环,所述滚轮轴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所述滚动环套设在所述滚轮轴上,所述滚动环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绳槽。

可选地,所述第一滑车还包括连接卸扣与调整卸扣,所述连接卸扣与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卸扣的转动轴线垂直所述滚轮的轴线,所述调整卸扣套在所述连接卸扣的扣孔内,所述调整卸扣与所述第一调整绳固定连接。

可选地,以所述连接卸扣的转动轴线为界,所述第一滑车的重心落在所述连接卸扣的转动轴线靠近所述调整卸扣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板部分与第二连接板部分,所述第一连接板部分与所述第二连接板部分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部分与所述第二连接板部分的板面相互垂直,所述第一连接板部分套在所述连接销上,所述第二连接板部分与所述连接卸扣转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牵引绳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为一条直线,所述第一牵引绳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平行所述起重机的臂架的对称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稳索单元还包括三角架,所述三角架设置在所述起重机的臂架上,所述三角架与所述第一牵引绳的另一端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起重机升降重物时,将起重机稳索机构中的第一调整绳的另一端与重物连接,控制起重机稳索机构中的第一绞车释放第一牵引绳,使得第一牵引绳处于松弛状态。如果重物升降时出现晃动的情况,使重物产生晃动的附加力会由第一调整绳传递至与第一调整绳连接的第一滑车上,第一滑车受附加力作用时第一滑车会在第一牵引绳上自发滑动,直到第一滑车受到的附加力、第一滑车受到的重力及第一滑车在第一牵引绳上滑动时受到的牵引力形成平衡,第一滑车静止,而导致重物晃动的附加力也被第一滑车上受到的力所平衡。这种结构在重物晃动时将重物调整至稳定所需要花费的时间较少,起重机起升效率可以提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起重机稳索机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起重机稳索机构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滑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滑车的侧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起重机稳索机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起重机稳索机构包括第一稳索单元1,第一稳索单元1包括第一绞车11、第一牵引绳12、第一滑车13与第一调整绳14。

第一绞车11设置在起重机上,第一牵引绳12的一端缠绕在第一绞车11上,第一牵引绳12的另一端连接在起重机的臂架10上,第一滑车13滑动设置在第一牵引绳12上,第一绞车11与第一调整绳14的一端连接,第一调整绳14的另一端用于与重物20连接。

起重机升降重物20时,将起重机稳索机构中的第一调整绳14的另一端与重物20连接,控制起重机稳索机构中的第一绞车11释放第一牵引绳12,使得第一牵引绳12处于松弛状态。如果重物20升降时出现晃动的情况,使重物20产生晃动的附加力会由第一调整绳14传递至与第一调整绳14连接的第一滑车13上,第一滑车13受附加力作用时第一滑车13会在第一牵引绳12上自发滑动,直到第一滑车13受到的附加力、第一滑车13受到的重力及第一滑车13在第一牵引绳12上滑动时受到的牵引力形成平衡,第一滑车13静止,而导致重物20晃动的附加力也被第一滑车13上受到的力所平衡。这种结构在重物20晃动时将重物20调整至稳定所需要花费的时间较少,起重机起升效率可以提高。且重物20一旦受到附加力,第一滑车13就可以实时滑动以平衡重物20的附加力,对重物20晃动的调整也较为快速。

且传统的稳索绞车的与重物20连接的钢丝绳自身重力也会施加给重物20,钢丝绳自身的重力也可能会导致重物20的晃动。本发明中第一调整绳14的重力则也可被第一滑车13与第一牵引绳12平衡。使得会导致重物20晃动的力的来源减少,提高起重机起升重物20的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绞车11可包括电机与卷筒,电机控制卷筒转动,第一牵引绳12的一端缠绕在第一绞车11的卷筒上。通过读取第一绞车11的电机的负载扭矩,可以得到第一牵引绳12上的张力,第一绞车11可以根据第一牵引绳12上的张力控制位于第一绞车11的卷筒与起重机的臂架10之间的第一牵引绳12的长度,再配合第一滑车13与第一调整绳14来更有效地调整重物的晃动。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起重机稳索机构的俯视图,结合图1与图2,起重机稳索机构还包括第二稳索单元2,第二稳索单元2的结构可与第一稳索单元1的结构完全相同,第二稳索单元2与第一稳索单元1间隔设置。

第二稳索单元2可以起到与第一稳索单元1相同的作用,且第二稳索单元2可以平衡一部分第一稳索单元1可能会施加在重物20上的水平力,减少重物20转动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重物20起升的安全性。第一稳索单元1也可以平衡第二稳索单元2可能会施加在重物20上的水平力。

图2中可见第二稳索单元2包括的第二绞车21与第二牵引绳22。

示例性地,第二稳索单元2与第一稳索单元1对称设置,第二稳索单元2与第一稳索单元1的对称面与起重机的臂架10的对称面10a重合。

第二稳索单元2的结构可与第一稳索单元1的结构完全相同,且第二稳索单元2与第一稳索单元1对称设置,可以保证第一稳索单元1的重心与第二稳索单元2的重心不在同一水平面上,二者可对重物20受到的水平方向的力进行牵制与平衡,减小重物20可能产生的转动。

可选地,第一稳索单元1还可包括张力传感器15,张力传感器15设置在第一调整绳14上,第一绞车11根据张力传感器15提供的张力收放第一牵引绳12。

张力传感器15可测得第一调整绳14上的张力,在第一调整绳14上的张力过大可能影响重物20的提升时,第一绞车11可根据张力传感器15测得的张力,适度释放部分第一牵引绳12,避免重物20受到第一牵引绳12的牵引力的影响。

如图2所示,第一牵引绳12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可为一条直线,第一牵引绳12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平行起重机的臂架10的对称面10a。

这种设置中,起重机稳索机构对重物20的调整较为快速。

可选地,第一稳索单元1还包括三角架16,三角架16设置在起重机的臂架10上,三角架16与第一牵引绳12的另一端连接。

三角架16的设置可便于调整第一牵引绳12的位置,可以将三角架16安装在臂架10上适合安装第一牵引绳12的位置,再将第一牵引绳12安装至三角架16上。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滑车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滑车的侧视图,结合图3与图4,第一滑车13包括滚轮131、两个相互平行的支撑板132、连接销133与连接件134,滚轮131滚动设置在两个支撑板132之间,连接销133固定在两个支撑板132之间,连接销133与滚轮131间隔设置,连接销133的轴线133a与滚轮131的轴线平行,连接件134的一端转动连接在连接销133上,连接件134的另一端用于与第一调整绳14连接。

第一滑车13中滚轮131与连接销133间隔设置,第一牵引绳12可以穿过滚轮131与连接销133之间的间隙,由此滚轮131可以在第一牵引绳12上滑动,第一滑车13也不会脱落,能够以较为简单的结构实现第一滑车13在第一牵引绳12上滑动。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件134是套设在连接销133上的,连接件134绕连接销133的轴线133a转动。

如图4所示,滚轮131可包括滚轮轴131a与滚动环131b,滚轮轴131a固定连接在两个支撑板132之间,滚动环131b套设在滚轮轴131a上,滚动环131b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绳槽131c。

第一滑车13安装在第一牵引绳12上时,第一牵引绳12可以陷入滚轮131的滚动环131b的外壁上的环形绳槽131c内,环形绳槽131c可以对第一牵引绳12起到限位和导向的作用,避免第一牵引绳12相对第一滑车13晃动,保证起重机稳索机构的稳定工作。

可选地,滚轮轴131a一端的端面上可设置防脱板135,防脱板135的板面垂直滚轮轴131a的轴线,滚轮轴131a插设在两个支撑板132上,滚轮轴131a与支撑板132之间过盈配合,滚轮轴131a的另一端被夹设在两个卡板136内,两个卡板136固定在一个支撑板132上。

两个卡板136可以将滚轮轴131a进一步固定在两个支撑板132上,这种结构中滚轮轴131a等结构整体也较为方便拆卸。

示例性地,连接销133可采用与滚轮轴131a相同的方式连接在两个支撑板132上,整体方便拆卸。

如图4所示,第一滑车13还可包括连接卸扣137与调整卸扣138,连接卸扣137与连接件134转动连接,连接卸扣137的转动轴线a垂直滚轮131的轴线,调整卸扣138套在连接卸扣137的扣孔137a内,调整卸扣138与第一调整绳14固定连接。

结合前述,连接件134绕连接销133的轴线133a转动,即连接件134的转动轴线平行滚轮131的轴线,连接卸扣137的转动轴线a又垂直滚轮131的轴线,使得与连接卸扣137相连的调整卸扣138可以在滚轮131的轴线及连接件134的转动轴线b的方向上产生一定的转动,调整卸扣138的位置调整较为灵活。调整卸扣138本身又是套在连接卸扣137的扣孔137a内,进一步提高了调整卸扣138的灵活度,使得调整卸扣138在受到第一调整绳14的不同方向的作用力时,调整卸扣138、连接卸扣137及连接件134可以做出一定的位置调整,不至于由于附加力过大而导致第一滑车13内零件的损坏。

其中,以连接卸扣137的转动轴线a为界,第一滑车13的重心可落在连接卸扣137的转动轴线a靠近调整卸扣138的一侧。

第一滑车13的重心落在连接卸扣137的转动轴线a靠近调整卸扣138的一侧,此时第一滑车13的重心位于第一牵引绳12的一侧,可以避免第一滑车13在第一牵引绳12上经常出现翻转的情况,提高起重机稳索机构的使用稳定性。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4与图5,连接件134可包括第一连接板部分134a与第二连接板部分134b,第一连接板部分134a与第二连接板部分134b相互连接,第一连接板部分134a与第二连接板部分134b的板面相互垂直,第一连接板部分134a套在连接销133上,第二连接板部分134b与连接卸扣137转动连接。

这种结构能够以较为简单的结构实现与连接销133及连接卸扣137的连接,也方便拆卸。

第一连接板部分134a远离第二连接板部分134b的一端的端面为半圆柱面,避免第一连接板部分134a与第一牵引绳12之间产生较大摩擦,延长起重机稳索机构的使用寿命。

第二连接板部分134b远离第一连接板部分134a的一端的端面也可为半圆柱面,易于设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