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鲜并且出油不沾瓶的油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77120发布日期:2020-02-08 06:32阅读:742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鲜并且出油不沾瓶的油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家用油瓶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保鲜并且出油不沾瓶的油瓶。



背景技术:

食用油也称为“食油”,是指在制作食品过程中使用的,动物或者植物油脂。常温下为液态。食用油是人体获取必须脂肪酸的主要来源之一,在人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也能赋予食品不可缺少的风味,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由于原料来源、加工工艺以及品质等原因,常见的食用油多为植物油脂,通常用油料作物的种子经压榨或萃取获得。食用油是最容易氧化的食品之一,阳光照射、高温都会加速食用油的氧化酸败,因此,食用油保鲜的关键就是抗氧化,酸败的油脂对人体是有害的。空气中通常含有22-25%的氧气,这些氧气对食用油的保存带来危害,使食用油缓慢氧化变质,进而影响或降低了食用油产品的品质。

cn101209072a公开一种利用充氮进行食用油保鲜的方法,食用油装罐完毕后向瓶中充入氮气,使瓶内的空气和食用油内氧气被置换出来,使瓶内顶空残氧小于3%,然后压盖密封

cn103818653a公开一种防氧化的半自动储油瓶,由储油瓶体、出油管、氮气袋、氮气输管四部件组成,出油管、氮气输管的一端被固装在储油瓶体内,出油管的另一端设在储油瓶体外部,氮气输管的另一端与氮气袋相连,氮气袋设在储油瓶体的外部。

cn202864052u公开一种压缩氮气保鲜的食用油包装装置,属于食用油包装设备领域,其结构包括包装容器、阀门和密封盖,所述的包装容器内的下部空间盛放食用油,食用油上方的空间充填压缩氮气,包装容器顶部敞口处与密封盖密封连接,密封盖的上方设置有喷嘴,密封盖的下方与阀门卡扣连接,阀门的顶部与喷嘴连通,阀门的底部与引液管连通,引液管的下端开口至包装容器内的底部。

cn205010697u公开一种防氧化自动挤出储油瓶,包括储油瓶本体、储油瓶身、储油瓶颈、瓶头、储油瓶嘴、气孔、密封塞、按压手柄、套筒、气囊、油管、过滤装置和储氮装置,所述储油瓶本体包括储油瓶身、储油瓶颈、瓶头和储油瓶嘴,所述储油瓶身上侧设置有储油瓶颈,所述储油瓶颈上侧设置有瓶头,所述瓶头一侧设置有储油瓶嘴,所述瓶头内部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两侧设置有气囊壳体,所述储油瓶身呈圆柱形且有塑料材质制成。

cn203345435u公开一体式食用油保鲜装置,包括用于盛放食用油的容器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密封所述容器本体瓶口的封装体,以及进气管、出油管和带有出气阀的供气装置,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与所述供气装置连接,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封装体并伸入容器本体上部,所述出油管的一端伸入容器本体底部,所述出油管的另一端伸出容器本体外,所述供气装置设置于所述容器本体底部。

cn103395563b公开一种可循环使用的食用油保鲜装置,包括用于密封食用油桶瓶口的封装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带旋转式出气阀的供气装置、进气管和出油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与所述供气装置连接,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封装体并伸入食用油桶上部,所述出油管的一端伸入食用油桶底部,所述出油管的另一端伸出食用油桶外;所述供气装置包括一高压氮气钢瓶,瓶内气压为10-150个标准大气压;所述进气管的进气端设置有第一减压阀;所述第一减压阀连接有第一压力表;所述供气装置还包括一低压氮气钢瓶,所述高压氮气钢瓶和所述低压氮气钢瓶之间通过一连接管连通,低压氮气钢瓶的瓶内气压为2-10个标准大气压;所述连接管的进气端设置有第二减压阀;所述第二减压阀连接有第二压力表;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油管均为透明的塑料管;所述出油管的出油端连接有标有刻度的接油杯;所述封装体为盖体或塞体,盖体或塞体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结构。

cn201240596y公开一种液体保鲜装置,安装于存储液体的容器,其特征是,包括,本体,其为一腔体结构,并由隔板分隔形成一个与容器相连接的第一腔室和一个连接压力气源的第二腔室;对应第一腔室、第二腔室本体上分别开设与容器相连接的第一开口和一个接压力气源的第二开口;进气管,其一端口连通于压力气源,另外一端口位于本体上与容器相连接的第一开口,并插入容器中;出水管,其一端口插入容器中,另外一端口伸出本体侧壁外,该端口还设一出水控制阀气体控制阀,装设于压力气源与进气管进口处。

cn202368945u公开一种食用油真空保鲜瓶,包括圆筒状瓶体,瓶体的顶部开有细开口,底部开有粗开口,其特征在于瓶体顶部细开口处连接有出油嘴,出油嘴内设置有单向阀,出油嘴的出口处设置有瓶盖;瓶体内下部设置有可自由上下滑动的柱塞一,瓶体的底部设置有螺旋盖,螺旋盖与柱塞一之间的瓶体上设置有橡胶套,橡胶套内安装有塑料管,塑料管沿瓶体侧壁与安装在瓶体顶部的壳体连通,壳体内设置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与壳体内的橡胶垫接触,橡胶垫的顶部设置有柱塞二,柱塞二的上方设置有压杆。

cn202698950u公开一种永久密闭的保鲜油瓶,包括外壳,外壳内设置柔性的内胆,外壳上设有排气孔,外壳顶部设有上盖,上盖上设有常闭出油阀。

cn207631648u公开一种用于保鲜的植物油瓶,包括瓶体、设置在瓶体上端的出油口、内胆,内胆设置在瓶体内部,瓶体与内胆之间形成密封的空气夹层,出油口与内胆的内腔相连通,内胆的内腔内沿其轴线方向设置有防变形筋,瓶体的下端设置有与空气夹层相连通的单向进气阀,出油口处设置有瓶盖,瓶盖包括铰接的盖体和端盖,所述盖体与出油口固定连接,盖体内部设置有单向出油阀。

cn108639577a公开一种除氧增氮延长食品保质期限的装置,所述装置替代油瓶瓶盖,并塞在油瓶口内,其特征在于,包括瓶塞、除氧箱、除氧装置,含氧指示装置、通气装置;所述瓶塞替代油瓶瓶盖,并塞在油瓶口内,由上壳体压盖、壳体、料仓、进出气管、托料板、控制盘组成,所述上壳体压盖置于壳体的上部,并可左右旋转90度,所述控制盘为圆形,沿其直径上设有两个大小不一的通孔;所述脱料板为与控制盘等大的圆形,沿其一个直径上设有两个进出气孔,与此直径垂直的直径上设有一个脱料板孔;所述料仓内设有脱氧剂料包;料仓内设有内腔,与脱料板孔相通;靠近油瓶所述除氧箱的内侧设有通气装置,通气装置包括出口阀、气泵、入口阀,所述进出气口管一端穿过瓶塞,另一端与出口阀连接,所述入口阀通入除氧箱内;所述通气装置的下部,除氧箱上设有控制阀;所述内腔与控制阀相连接;所述含氧指示装置置于除氧箱的一侧。

cn104545577a公开一种油瓶,包括瓶身和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瓶盖设有出油的油嘴以及同时作为通气和加油用的开口,所述的瓶盖向油瓶内部凹陷,所述的凹陷成圆球的球面的形状状,所述的开口的区域包括了球面的最底部。

可见,现有的油瓶保鲜方法主要是通过氮气隔绝空气进行保鲜,这种方式常常有两种,一种是对于油瓶一次性充入氮气进行保鲜,但是这种方式在油瓶的油开封使用后便不能够继续隔绝氧气进行保鲜;另一种是对于油瓶进行持续性充入氮气,这样的方式需要油瓶配置额外的氮气源,成本高,装置复杂,不适于日常生活使用。对于食用油的保鲜,现有的保鲜方式也有去除氧气保鲜,但是其去除氧气的装置结构复杂,完全不具备实际使用的可能。除了物理的保鲜方式之外,现有的保鲜技术还有化学保鲜,通过向食用油中添加抗氧化剂,抗氧化剂可分为合成抗氧化剂、天然抗氧化剂。尽管对于抗氧化剂的添加,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其相应的食品添加标准,但是这种方式成本高、抗氧化保鲜效果不好。

现有的油瓶,虽然对于食用油的保鲜已经关注,但并未关注食用油在使用过程中食用油在油瓶内壁和出油口附近的粘附,这种粘瓶的现象,一方面瓶口附近可能沿瓶的外壁流出,造成不便;另一方面,由于食用油的氧化变质是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发生变质,油瓶中的油只有表面的油能够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而内部的油与氧气接触的可能性很小,但是粘瓶的油由于其表面大、油层厚度薄,整体上都能够与瓶体内空气中氧气接触,这种接触无疑加快了瓶体内食用油的变质过程。虽然这种过程只是发生在油瓶使用过程中,但是日常生活中,一日三餐,一餐多次,这种油瓶粘附的油反而是与空气中氧气接触最多的油,成为了油瓶中食用油变质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如何改变这种变质的发生,也是改善食用油保鲜的关键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考虑到现有的食用油瓶对于食用油的沾瓶和保鲜的效果不佳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保鲜并且出油不沾瓶的油瓶,无需额外的氮气源,能够对瓶中的食用油进行长期保鲜。

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保鲜、出油不沾瓶的油瓶,由瓶体1、瓶颈2、出油口3、除氧腔4、把手5组成。其中出油口3设置瓶塞;除氧腔4设置在瓶体1的一侧,除氧腔4内设有除氧剂6,除氧腔4与瓶体1相接触的一侧顶部设有进气孔8,除氧腔4未与瓶体1接触的外侧底部设有进气阀7;把手5设置在除氧腔4上。瓶颈2上与把手5相对的一侧设置导油槽9,导油槽9表面涂覆聚四氟乙烯涂层。

进一步优选地,油瓶整体为塑料材质或者不锈钢材质。

进一步优选地,进气孔8为微米尺寸的气孔。

进一步优选地,除氧剂6为还原铁除氧剂。

进一步优选地,进气孔8处设置防水透气膜。

进一步优选地,除氧腔4设置用以更换除氧剂6的开口。

进一步优选地,出油口3的直径为0.5-3厘米。

进一步优选地,瓶体内表面均涂覆聚四氟乙烯涂层。

进一步优选地,聚四氟乙烯涂层的厚度为100纳米至500微米,可选800nm、100微米、200微米。

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一种使用除氧腔和涂覆聚四氟乙烯涂层的导油槽增长食用油保质期的方法,其采用所述的油瓶,食用油保质期可增长至24个月以上。

本发明的油瓶,在使用时将出油口3的瓶塞、进气阀7打开,手持把手5将瓶内的食用油倒出,倒出的油沿瓶颈2的导油槽9流出至出油口,使用完毕后关闭出油口3的瓶塞和进气阀7。

整个过程中,出油口3直径小,仅供食用油流出,避免空气从出油口3进入油瓶,空气仅能够通过进气阀7,经由装填除氧剂6的除氧腔4、进气孔8进入瓶体内,维持瓶内气体的压强,避免出现负压。空气在经过除氧腔4的过程中空气中的氧气被除氧剂反应,最终进入油瓶的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被大幅降低甚至完全去除,即瓶内的空气氧气含量很少,从而避免瓶内的食用油被氧化变质,保证食用油的新鲜。同时,由于导油槽9的表面涂覆聚四氟乙烯涂层,在使用完毕后,出油口3以及瓶颈2上的食用油会回流至瓶体内,在回流过程中,由于聚四氟乙烯涂层的疏油性能,回流的油不会粘在出油口3、瓶颈2的导游槽9上,而是非常快的流至瓶体1内,这种不粘瓶的快速回流,减少了回流的油与瓶内空气接触的时间,即使瓶内的空气含有少量的氧气,由于接触时间短,回流的油不会被氧化变质。

本发明的优点:

1、本发明的油瓶无需额外充入氮气,避免了氮气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问题。

2、本发明将除氧腔与瓶体设置为一体,结构简单实用。

3、本发明设置导油槽,导油槽呈“八”字形结构,导油槽的表面设置聚四氟乙烯涂层,使用完毕后出油口、瓶颈的食用油能够快速回流至瓶中,避免长时间粘瓶导致的氧化变质。

4、本发明的除氧腔、导油槽的设置极大地降低了进入瓶内的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同时避免了氧气与食用油的接触时间,极大地增长了食用油的保质期,其保质期可达24月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一种油瓶。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出油瓶。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出油瓶。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出油瓶的出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附图标记:1-瓶塞、2-油瓶、3-除氧箱、5-含氧指示装置、6-通气装置、10-进出气管、17-控制阀、31-玻璃视窗、32-氧指示剂、41-燃料槽、42-点火器、43-燃料、61-出口阀、62-气泵、63-入口阀。

图2-4中附图标记:1-瓶体、2-瓶颈、3-出油口、4-除氧腔、5-把手、6-除氧剂、7-进气阀、8-进气孔、9-导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并不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保鲜、出油不沾瓶的油瓶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保鲜并且出油不沾瓶的油瓶,由瓶体1、瓶颈2、出油口3、除氧腔4、把手5组成。其中,油瓶整体为不锈钢材质,出油口3设置瓶塞。除氧腔4设置在瓶体1的一侧,除氧腔4内设有除氧剂6,除氧腔4与瓶体1相接触的一侧顶部设有进气孔8,除氧腔4未与瓶体1接触的外侧底部设有进气阀7。把手5设置在除氧腔4上。瓶颈2上与把手5相对的一侧设置导油槽9。

其中,导油槽9表面涂覆聚四氟乙烯涂层,厚度为800nm,进气孔8为微米孔结构,除氧剂6为还原铁除氧剂。

本发明的油瓶,在使用时将出油口3的瓶塞、进气阀7打开,手持把手5将瓶内的食用油倒出,倒出的油沿瓶颈2的导油槽9流出至出油口,使用完毕后关闭出油口3的瓶塞和进气阀7。整个过程中,出油口3直径小,仅供食用油流出,避免空气从出油口3进入油瓶,空气仅能够通过进气阀7,经由装填除氧剂6的除氧腔4、进气孔8进入瓶体内,维持瓶内气体的压强,避免出现负压。空气在经过除氧腔4的过程中空气中的氧气被除氧剂反应,最终进入油瓶的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被大幅降低甚至完全去除,即瓶内的空气氧气含量很少,从而避免瓶内的食用油被氧化变质,保证食用油的新鲜。同时,由于导油槽9的表面涂覆聚四氟乙烯涂层,在使用完毕后,出油口3以及瓶颈2上的食用油会回流至瓶体内,在回流过程中,由于聚四氟乙烯涂层的疏油性能,回流的油不会粘在出油口3、瓶颈2的导游槽9上,而是非常快的流至瓶体1内,这种不粘瓶的快速回流,减少了回流的油与瓶内空气接触的时间,即使瓶内的空气含有少量的氧气,由于接触时间短,回流的油不会被氧化变质。

本发明的油瓶以5l花生油,与目前超市中的5l花生油进行对比,超市中5l花生油的保质期是18个月,本发明的油瓶中花生油的保质可达26个月。

实施例2:保鲜、出油不沾瓶的油瓶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一种保鲜并且出油不沾瓶的油瓶,由瓶体1、瓶颈2、出油口3、除氧腔4、把手5组成。其中,油瓶整体为塑料材质,出油口3设置瓶塞。除氧腔4设置在瓶体1的一侧,除氧腔4内设有除氧剂6,除氧腔4与瓶体1相接触的一侧顶部设有进气孔8,除氧腔4未与瓶体1接触的外侧底部设有进气阀7。把手5设置在除氧腔4上。瓶颈2上与把手5相对的一侧设置导油槽9。

其中,导油槽9表面涂覆聚四氟乙烯涂层,厚度为200微米,进气孔8为微米孔结构,除氧剂6为还原铁除氧剂。出油口3为偏心设置,偏离把手一侧。

本发明的油瓶,在使用时将出油口3的瓶塞、进气阀7打开,手持把手5将瓶内的食用油倒出,倒出的油沿瓶颈2的导油槽9流出至出油口,使用完毕后关闭出油口3的瓶塞和进气阀7。整个过程中,出油口3直径小,仅供食用油流出,避免空气从出油口3进入油瓶,空气仅能够通过进气阀7,经由装填除氧剂6的除氧腔4、进气孔8进入瓶体内,维持瓶内气体的压强,避免出现负压。空气在经过除氧腔4的过程中空气中的氧气被除氧剂反应,最终进入油瓶的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被大幅降低甚至完全去除,即瓶内的空气氧气含量很少,从而避免瓶内的食用油被氧化变质,保证食用油的新鲜。同时,由于导油槽9的表面涂覆聚四氟乙烯涂层,在使用完毕后,出油口3以及瓶颈2上的食用油会回流至瓶体内,在回流过程中,由于聚四氟乙烯涂层的疏油性能,回流的油不会粘在出油口3、瓶颈2的导游槽9上,而是非常快的流至瓶体1内,这种不粘瓶的快速回流,减少了回流的油与瓶内空气接触的时间,即使瓶内的空气含有少量的氧气,由于接触时间短,回流的油不会被氧化变质。

本发明的油瓶以5l花生油,与目前超市中的5l花生油进行对比,超市中5l花生油的保质期是18个月,本发明的油瓶中花生油的保质可达27个月。

实施例3:保鲜、出油不沾瓶的油瓶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保鲜并且出油不沾瓶的油瓶,由瓶体1、瓶颈2、出油口3、除氧腔4、把手5组成。其中,油瓶整体为塑料材质,出油口3设置瓶塞。除氧腔4设置在瓶体1的一侧,除氧腔4内设有除氧剂6,除氧腔4与瓶体1相接触的一侧顶部设有进气孔8,除氧腔4未与瓶体1接触的外侧底部设有进气阀7。把手5设置在除氧腔4上。瓶颈2上与把手5相对的一侧设置导油槽9,导油槽为“八”字形结构。

其中,导油槽9表面涂覆聚四氟乙烯涂层,厚度为200微米,进气孔8的孔径为200-500微米,除氧剂6为还原铁除氧剂。

本发明的油瓶,在使用时将出油口3的瓶塞、进气阀7打开,手持把手5将瓶内的食用油倒出,倒出的油沿瓶颈2的导油槽9流出至出油口,使用完毕后关闭出油口3的瓶塞和进气阀7。整个过程中,出油口3直径小,仅供食用油流出,避免空气从出油口3进入油瓶,空气仅能够通过进气阀7,经由装填除氧剂6的除氧腔4、进气孔8进入瓶体内,维持瓶内气体的压强,避免出现负压。空气在经过除氧腔4的过程中空气中的氧气被除氧剂反应,最终进入油瓶的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被大幅降低甚至完全去除,即瓶内的空气氧气含量很少,从而避免瓶内的食用油被氧化变质,保证食用油的新鲜。同时,由于导油槽9的表面涂覆聚四氟乙烯涂层,在使用完毕后,出油口3以及瓶颈2上的食用油会回流至瓶体内,在回流过程中,由于聚四氟乙烯涂层的疏油性能,回流的油不会粘在出油口3、瓶颈2的导游槽9上,而是非常快的流至瓶体1内,这种不粘瓶的快速回流,减少了回流的油与瓶内空气接触的时间,即使瓶内的空气含有少量的氧气,由于接触时间短,回流的油不会被氧化变质。

本发明的油瓶以5l花生油,与目前超市中的5l花生油进行对比,超市中5l花生油的保质期是18个月,本发明的油瓶中花生油的保质可达36个月。

实施例4:保鲜、出油不沾瓶的油瓶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一种保鲜并且出油不沾瓶的油瓶,由瓶体1、瓶颈2、出油口3、除氧腔4、把手5组成。其中,油瓶整体为塑料材质,出油口3设置瓶塞。除氧腔4设置在瓶体1的一侧,除氧腔4内设有除氧剂6,除氧腔4与瓶体1相接触的一侧顶部设有进气孔8,除氧腔4未与瓶体1接触的外侧底部设有进气阀7。把手5设置在除氧腔4上。瓶颈2上与把手5相对的一侧设置导油槽9。

其中,导油槽9表面涂覆聚四氟乙烯涂层,进气孔8设置防水透气膜,除氧剂6为还原铁除氧剂。

本发明的油瓶,在使用时将出油口3的瓶塞、进气阀7打开,手持把手5将瓶内的食用油倒出,倒出的油沿瓶颈2的导油槽9流出至出油口,使用完毕后关闭出油口3的瓶塞和进气阀7。整个过程中,出油口3直径小,仅供食用油流出,避免空气从出油口3进入油瓶,空气仅能够通过进气阀7,经由装填除氧剂6的除氧腔4、进气孔8进入瓶体内,维持瓶内气体的压强,避免出现负压。空气在经过除氧腔4的过程中空气中的氧气被除氧剂反应,最终进入油瓶的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被大幅降低甚至完全去除,即瓶内的空气氧气含量很少,从而避免瓶内的食用油被氧化变质,保证食用油的新鲜。同时,由于导油槽9的表面涂覆聚四氟乙烯涂层,在使用完毕后,出油口3以及瓶颈2上的食用油会回流至瓶体内,在回流过程中,由于聚四氟乙烯涂层的疏油性能,回流的油不会粘在出油口3、瓶颈2的导游槽9上,而是非常快的流至瓶体1内,这种不粘瓶的快速回流,减少了回流的油与瓶内空气接触的时间,即使瓶内的空气含有少量的氧气,由于接触时间短,回流的油不会被氧化变质。

本发明的油瓶以5l花生油,与目前超市中的5l花生油进行对比,超市中5l花生油的保质期是18个月,本发明的油瓶中花生油的保质可达27个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