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料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21977525发布日期:2020-08-25 19:10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排料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排料方法及装置,尤指一种对电子元件进行测试或分选时,用以对排出电子元件进行控制的排料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按,一般对电子元件进行测试、分选或包装…的设备,常使用一周缘环列布设等间距镂空载槽的载盘,该载盘以间歇性旋转流路将多个电子元件逐一搬送至各个工作站进行作业,该多个工作站分布对应在该载盘的周缘,例如:入料工作站、极性检测工作站、转向工作站、电性量测工作站.......等,并在完成量测后将电子元件分别排放输送至各收集容器或进行置入包装载带中;其中,在该载槽下方设有可转换正、负压的气道,在该载盘的载槽对应到欲排出的流路时,该正压气体将吹出该载槽中的电子元件,并在正压气体吹出一定时间后,立刻会转换为负压以吸负下一个入料的电子元件;在将电子元件进行排料时,常在该电子元件移出该载盘的该载槽的输送流路上,以光纤的感应元件设于欲排出该电子元件的该载盘的该载槽下方,在该光纤的感应元件感应到该载槽中的电子元件已被正压气体吹出而无电子元件时,会传递信号启动该载盘进行转动。



技术实现要素:

该先前技术中,由于该分选机中电子元件处理数量庞大,且要求产能效率高,该光纤的感应元件设于排出通道处感应电子元件的排出,虽然可以达到确认该载槽中的电子元件已被正压气体吹出而无电子元件,并传递信号启动该载盘进行转动的功能,但因该正压气体将该载槽中的该电子元件吹出一定时间后,立刻会转换为负压,有时被吹出的该电子元件因为不明的迟滞因素导致尚未被排放就又被即时转换的负压吸回该载盘的该载槽中,而导致该光纤的感应元件确认该电子元件已排出并传递信号进行启动的该载盘,将夹卡被回吸的该电子元件,造成运转故障。

爰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使排料更顺畅的排料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使排料更顺畅的排料装置。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以执行所述排料方法的装置。

依据本发明目的的排料方法,包括:使一待搬送物自一载盘周缘环列布设的一载槽经一排出路径排出,并在该排出路径设置一检测单元,在检测该待搬送物已排出该载槽后,以一挡止件挡抵该排出路径。

依据本发明另一目的的排料装置,包括:在一待搬送物自一载盘周缘环列布设的一载槽排出的一排出路径中设置一检测单元;依该待搬送物排经该排出路径的顺序,在相并邻地位于该检测单元后方设置可作位移的一挡止件。

依据本发明的又一目的的排料装置,包括:用以执行如所述排料方法的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排料方法及装置,由于该检测单元在检测该待搬送物已排出该载槽后,并非传递信号通知该第二载盘进行运转,而是传递信号使该挡止件挡抵该排出路径,该第二载盘进行运转是由该挡止件挡抵该排出路径后发出,故可确定该待搬送物已排出该载槽并排出该挡止件外,此时系统才驱动该第二载盘进行运转,则排出该载槽的该待搬送物可以避免被转换输入的负压吸回而受运转的该第二载盘卡住,使整个排料过程更为顺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分选机的部分机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该载盘、限位件和该盖板、驱动模块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该限位件上该开槽与该载盘上该载槽对应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盖板上该槽孔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排料路径上的对应构造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固定座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该驱动模块设于该盖板上的固定座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该驱动模块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该驱动模块的侧面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该驱动模块与该排料路径上对应构造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可实施于如图所示的电子元件分选机,该分选机例如进行led的电子元件分选的分选机,该分选机设有包括:

一作业台a,设有一输送槽道a1输送由振动送料机(图未示)整列传送的电子元件的待搬送物w;

一第一载盘b,设于该作业台a上,并以一第一间歇性旋转流路进行待搬送物w搬送,该第一载盘b周缘环列布设等间距且设有朝外开口的镂空的载槽b1,该环列布设的载槽b1外周设有一限位件b2,以防止被旋转搬送的待搬送物w受离心力抛出;该第一载盘b形成顺时针的第一间歇性旋转流路并承收自该输送槽道a1输入的待搬送物w,该第一间歇性旋转流路上依旋转方向依序设有一入料工作站c、一量测工作站d、一转接工作站e与一第一排料工作站f;

一第二载盘g,设于该作业台a上,并以一第二间歇性旋转流路进行搬送,该第二载盘g周缘环列布设等间距且设有朝外开口的镂空的载槽g1,该环列布设的载槽b1外周设有一限位件g2,以防止被旋转搬送的电子元件受离心力抛出;该第二载盘g与该第一载盘b邻近,并形成顺时针的第二间歇性旋转流路以进行待搬送物w搬送;该第二间歇性旋转流路上设有由多个排料装置h1所构成的第二排料工作站h,每一排料装置h1各自对应一载槽g1(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设有二十个排料装置h1对应二十个载槽g1,图式仅以一个排料装置h1示意);该第一载盘b、该第二载盘g间以该转接工作站e形成搬送流路的连接,其可为一通道或以吸附搬送方式传递待搬送物w于该第一载盘b的载槽b1及该第二载盘g的载槽g1间的传送机构;该第一间歇性旋转流路以该转接工作站e为界分成前段与后段,该第一排料工作站f设于该第一间歇性旋转流路之后段,如此可避开该第一间歇性旋转流路前段上各工作站的干涉;该第一载盘b的第一间歇性旋转流路在该转接工作站e处形成二个相分叉的流路,当待搬送物w经该量测工作站d进行量测的结果为属于落料频率较高的待搬送物w时,该待搬送物w被搬送到达该转接工作站e处时,将由该第一载盘b的第一间歇性旋转流路自水平径向排出,并经该转接工作站e,再以水平径向进入该第二载盘g的第二间歇性旋转流路的该载槽g1被搬送,并依量测结果由该载槽g1预设的该排料装置h1排出该第二载盘g的第二间歇性旋转流路;当电子元件经该量测工作站d进行量测的结果为属于落料频率较低的待搬送物w时,该待搬送物w被搬送到达该转接工作站e处时,将续循该第一载盘b的第一间歇性旋转流路被搬送越过该转接工作站e,而到达该第一排料工作站f,并由该第一排料工作站f排出该第一载盘b的第一间歇性旋转流路。

请参阅图2、3,该第二载盘g该环列布设的载槽b1外周所设的限位件g2上,于对应各载槽b1开口侧分别各设有开口与该载槽b1相通的开槽g21,该第二载盘g周缘与限位件g2的上方覆设有一盖板g3,该盖板g3中央形成一镂空的区间g31,并设有一与该限位件g2上一缺口g22对应的缺空g32,该区间g31外的该盖板g3上,环列布设多个以该区间g31中心辐向间隔设置,并与该限位件g2上开槽g21上、下对应的四周封闭状的槽孔g33;每一个该槽孔g33朝该区间g31中心的一侧于该盖板g3上固设有一固定座g4,并于该固定座g4的上端固设一驱动模块k;该驱动模块k设有一朝下伸设的挡止件k1,该挡止件k1恰对应由上而下伸经该盖板g3上该槽孔g33并抵至该限位件g2上开槽g21中。

请参阅图2、4,该盖板g3上的该槽孔g33包括一位于朝该区间g31中心一侧的圆形的孔部g331,及位于远离该区间g31中心的另一侧的一段矩形的槽段g332,其中,该孔部g331与该槽段g332边相通并于该相通处形成一束缩的颈部g333;该槽孔g331并以该槽段g332供该挡止件k1伸经。

请参阅图5,该载槽b1内侧的该第二载盘g底面与该作业台a间设有气道b11,其接通该第二载盘g下方一气压通道b12,可转换输入正压气体或负压吸力,位于该载槽b1内的待搬送物w的排出路径g5是经由该限位件g2上的开槽g21,而排入该开槽g21下方对应的一斜坡道g51以经由该限位件g2下方的一排出道g52排出。

请同时配合参阅图5、6,在对应该载槽b1处设有一检测单元g6,其包括位于该盖板g3上的该固定座g4中的一发射元件g61(如发射红外线的光纤),及位于该载槽b1下方的接收元件g62(如接收红外线的光纤),该发射元件g61自该盖板g3上该槽孔g33的该孔部g331伸入以对应该载槽b1中的待搬送物w,该发射元件g61与接收元件g62上、下对应;该挡止件k1则与该发射元件g61相并邻地自该槽孔g33的该槽段g332伸入而恰位于该待搬送物w由载槽b1朝该排出道g52的排出路径g5中,并依该待搬送物w排经该排出路径g5的顺序,该挡止件k1是相并邻地位于该检测单元g6后方,该挡止件k1并以z轴向作上、下垂直位移,其底端位移的下死点位于该限位件g2上该开槽g21的高度之间,而落于该限位件g2上该开槽g21中,并挡住该载槽b1的开口使该待搬送物w位于该检测单元g的该发射元件g61与该接收元件g62之间接受检测;该挡止件k1以z轴向上、下垂直位移的底端上死点则位于该盖板g3上该槽段g332的高度之间,并在该限位件g2之上,而容许该待搬送物w可移经该限位件g2上该开槽g21中并落入该排出道g52。

请参阅图7,该驱动模块k以一固定架k2上的一水平设置的置座k21一端分叉状的二叉座k211、k212在相间隔一叉口k213下,跨设固定于该固定座g4上端,使整个该驱动模块k底面与该盖板g3上表面间保持相隔间距的悬空状态,仅该挡止件k1以z轴向上、下垂直位移伸入该盖板g3上该槽段g332中;该叉口k213间供容设于该固定座g4中的该检测单元g6的该发射元件g61露设其间及延伸出导线g611。

请参阅图7~9,该驱动模块k的该固定架k2包括一体形成的x轴向水平设置的该置座k21及一立设于z轴向的立座k22,该立座k22下方设有一第一簧片k3,该第一簧片k3呈长方形薄片状,为金属材质且具有弹性,其片状表面设有在x轴向分设两侧而相隔一第一间距d1的一第一固定部k31及一第一微动部k32;该第一固定部k31悬空于该盖板g3上表面上方一间距处;

该立座k22上方设有一第二簧片k4,该第二簧片k4呈长方形薄片状,为金属材质且具有弹性,其片状表面设有在x轴向分设两侧而相隔一第二间距d2的一第二固定部k41及一第二微动部k42;该第一簧片k3的第一间距d1与该第二簧片k4的第二间距d2约略相等;该第一簧片k3、第二簧片k4的厚度及材质、弹性系数相同;

该立座k22设有在z轴向上、下相隔一第三间距d3并位于下方的一第一定位k221及位于上方的一第二定位k222,其中该第一定位k221设于朝该立座k22一侧偏置一间距的z轴向立设的第一侧立座k223下端面,该第二定位k222设于朝该立座k22一侧偏置一间距的z轴向立设的第二侧立座k224上端面;

该第一簧片k3以该第一固定部k31固设于该立座k22的该第一定位k221,该第二簧片k4以该第二固定部k41固设于该立座k22的该第二定位k222,固设于该立座k22上的该第一簧片k3与该第二簧片k4相互平行;

供该第一簧片k3的该第一固定部k31固设的该立座k22的该第一定位k221外侧设有一高度略低于该第一簧片k3水平高度的第一侧座k225,该第一定位k221朝该第一簧片k3的该第一微动部k32的一侧,于该第一簧片k3的上方设有一向上凹陷的第一闪避区间k226,借此使该第一簧片k3在该立座k22上端仅该第一固定部k31与该立座k22的该第一定位k221接触,其余部位则呈悬空之不与该立座k22下端接触状态,并使该第一簧片k3与该置座k21间保持一间距;

供该第二簧片k4的该第二固定部k41固设的该第二定位k222外侧设一高度略低于该第二簧片k4水平高度的第二侧座k227,该第二定位k222朝该第二簧片k4的该第二微动部k42的一侧,于该第二簧片k4的上方设有一凹陷的第二闪避区间k228,借此使该第二簧片k4在该立座k22下端仅该第二固定部k41与该立座k22的该第二定位k222接触,其余部位则呈悬空之不与该立座k22下端接触状态,并使该第二簧片k4与该置座k21间保持一间距;

该第一簧片k3与该第二簧片k4间设有一串联件k5,该串联件k5设有在z轴向上、下相隔一第四间距d4的一第一联结部k51及一第二联结部k52;该第一簧片k3以该第一微动部k32与该串联件k5的该第一联结部k51联结固定,该第二簧片k4以该第二微动部a2122与该串联件k5的该第二联结部k52联结固定;该立座k22本身的第一定位k221及一第二定位k222连成的第一连接轴线l1与该串联件k5上的该第一联结部k51及一第二联结部k52连成的第二连接轴线l2相互平行;该立座k22的该第三间距d3与该串联件k5的该第四间距d4约略相等;该第一簧片k3、第二簧片k4与该第一连接轴线l1、第二连接轴线l2呈垂直;第一连接轴线l1与该立座k22本身的中心轴线l3间保持一第五间距d5,且该第五间距d5位于相对该串联件k5的该中心轴线l3的另一侧;

该第一簧片k3、第二簧片k4、立座k22、串联件k5围设形成一框体,并形成一微动组件;该微动组件以该置座k21一端分叉状的二叉座k211、k212作为固定端,而该挡止件k1设于该第一簧片k3上第一微动部k32处,并朝下伸设受该第一簧片k3连动而作为微动端;该置座k21位于该第一簧片k3、第二簧片k4之间,该串联件k5枢经该置座k21及固设于该置座k21下方的一驱动件k6,本实施例中,该驱动件k6由一环形的电磁铁所构成,该串联件k5并设有一盘形的磁动部k53,该驱动件k6藉电磁作用吸附或松放该磁动部k53,而使该串联件k5被连动及连动该第一簧片k3、第二簧片k4的该第一微动部k32、第二微动部k42反复上、下位移,该第一簧片k3的该第一微动部k32并同时连动该挡止件k1反复上、下位移;

该挡止件k1包括一x轴向水平设置的一固定部k11及一z轴向垂直设置的挡抵部k12,该挡止件k1以该挡抵部k12挡抵于该排出路径g5;该挡止件k1藉固设于联结固设该第一簧片k3的该第一微动部k32及该串联件k5的该第一联结部k51的一第一联结件k13,而与该第一簧片k3的该第一微动部k32连动;

该串联件k5的该第一联结部k51及一第二联结部k52连成的第二连接轴线l2,与该挡止件k1的该z轴向垂直设置的挡抵部k12中心轴线l4,其间保持一第六间距d6,且该第六间距d6位于相对该中心轴线l3的该连接轴线l2另一侧;

该串联件k5的该第二联结部k52是受该第二簧片k4下方的一联结件k54与该第二簧片k4上方的一定位件k55所夹设固定在该第二簧片k4的该第二微动部k42处;该联结件k54与该置座k21设有一挠性体构成的缓冲用垫体k56;该定位件k55上端设有一定位槽k551;一弹簧构成的弹性件k7位于该串联件k5的上端,其一端设于该定位槽k551中,另一端受固设于该立座k22一侧的侧架k8所向该定位件k55一侧弯折的一挡边k81所挡靠,该弹性件k7的中心轴线与该第二连接轴线l2同轴,并提供该第二簧片k4的该第二微动部k42更加强的弹性回复力。

请参阅图10,本发明实施例进行排料时,该载槽b1内的该待搬送物w欲朝该排出道g52的排出路径g5排出时,该驱动件k6将驱动吸附盘形的磁动部k53而连动该串联件k5及该第一簧片k3、第二簧片k4的该第一微动部k32、第二微动部k42往上位移,而使在该盖板g3上该槽孔g33中的该挡止件k1同时被连动往上位移以开启该排出路径g5,而该第二载盘g下方的该气压通道b12亦将输入正压气体经该气道b11至该载槽b1,使该载槽b1内的该待搬送物w被朝该排出道g52的排出路径g5排出;该检测单元g6在检测该待搬送物w已排出该载槽b1后,将传递信号使该驱动件k6停止驱动吸附盘形的磁动部k53,而使该挡止件k1被该第一簧片k3、第二簧片k4的该第一微动部k32、第二微动部k42弹性回复力并伴随该弹性件k7的弹性回复力作用而往下位移以挡抵该排出路径g5,当该挡止件k1挡抵该排出路径g5时已确定该待搬送物w已排出该载槽b1并排出该挡止件k1外,此时系统将驱动该第二载盘g进行运转至下一间歇停止的位置,而该气压通道b12亦将依既定的时间转换为输入负压经该气道b11至该载槽b1。

本发明实施例的排料方法及装置,由于该检测单元g6在检测该待搬送物w已排出该载槽b1后,并非传递信号通知该第二载盘g进行运转,而是传递信号使该挡止件k1挡抵该排出路径g5,该第二载盘g进行运转是由该挡止件k1挡抵该排出路径g5后发出,故可确定该待搬送物w已排出该载槽b1并排出该挡止件k1外,此时系统才驱动该第二载盘g进行运转,则排出该载槽b1的该待搬送物w可以避免被转换输入的负压吸回而受运转的该第二载盘g卡住,使整个排料过程更为顺畅。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及发明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符号说明】

a作业台a1输送槽道

b第一载盘1b1载槽

b11气道b12气压通道

b2限位件c入料工作站

d量测工作站e转接工作站

f第一排料工作站g第二载盘

g1载槽g2限位件

g21开槽g22缺口

g3盖板g31区间

g32缺空g33槽孔

g331孔部g332槽段

g333颈部g4固定座

g5排出路径g51斜坡道

g52排出道g6检测单元

g61发射元件g611导线

g62接收元件h第二排料工作站

h1排料装置k驱动模块

k1挡止件k11固定部

k12挡抵部k2固定架

k21置座k211叉座

k212叉座k213叉口

k22立座k221第一定位

k222第二定位k223第一侧立座

k224第二侧立座k225第一侧座

k226第一闪避区间k227第二侧座

k228第二闪避区间k3第一簧片

k31第一固定部k32第一微动部

k4第二簧片k41第二固定部

k42第二微动部k5串联件

k51第一联结部k52第二联结部

k53磁动部k54联结件

k55定位件k551定位槽

k56垫体k7弹性件

k8侧架k81挡边

k6驱动件w待搬送物

d1第一间距d2第二间距

d3第三间距d4第四间距

d5第五间距d6第六间距

l1第一轴线l2第二轴线

l3中心轴线l4中心轴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