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容器出口换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73947发布日期:2020-04-03 19:23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液体容器出口换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液体容器技术领域,具体的是液体容器出口换气装置。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生活用水、饮料、染料等液体通常会盛放在桶、瓶等容器中,这些容器的出口比容器自身的宽度小很多,在倾倒液体时往往会因为气压不均衡导致液体流出不顺畅的问题;在cn201910870415.7中公布了一种换气装置,但是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倾倒液体时,液体初始时会进入通气管内,造成通气管无法与外界连通,此时只有将通气管内的液体倒出后才可以实现容器内外气体连通,有些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提供了液体容器出口换气装置,使倾倒液体过程中,容器内外的气体可以始终处于连通状态,可以很好的避免倾倒过程中发生的倒出不流畅的问题。

液体容器出口换气装置,其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上边缘设有向外延伸的翻边,筒体的下部设有延伸部,延伸部上端与筒体下端连通并将筒体分割成两个区域,延伸部的下部四周为封闭结构,延伸部的下部连接有通气管,所述的通气管上靠近延伸部的位置连通有排液管,排液管内安装有球体,通气管与排液管的连通口直径小于排液管直径,球体可在排液管内滑动实现对连通口的封堵以及打开。

优选的,所述的球体为两端半球形中间通过直段连接的腰形结构,所述的球体的直径为φ6.8mm,球体的长度方向为10mm,球体的长度方向沿排液管的轴线方向放置,球体的直径小于排液管的内径,排液管内侧壁上靠近连通口一端设有与球体相配合的球面凹槽,球体与球形凹槽贴合时,实现对连通口的封堵,排液管的侧壁上开设有方孔。

优选的,所述的球体为空心结构,球体采用ldpe材料制成,球体的壁厚厚度为1mm;所述的球体为两瓣结构,两瓣结构采用内止口和外止口的配合扣合组成球体。

优选的,所述的通气管与延伸部连接的部位轴线与延伸部的轴线垂直布置,通气管的末端向上翘起,形成一个弧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的盖体上设有放气孔,放气孔上覆盖有用于放气的放气膜或放气硅胶头,所述的放气孔可以为十字形;容器内气体出容器口时可以经由十字形的四个分边分散导流,避免在封闭状态时造成容器的凹瘪。

优选的,所述的平面延伸端上来连接有挡片,挡片置于放气孔的正下方,可以有限的阻挡容器内液体飞溅对放气膜的损坏;为了避免在倾倒液体时挡片的影响,所述的挡片与平面延伸段的连接部位设有易撕凹槽,在盖体打开后,倾倒液体时可将挡片撕下。

优选的,所述的筒体与延伸部相对一侧的侧壁上设有斜向坡口,使筒体的下部在安装时更容易进入容器的出口部位。

优选的,所述的排液管的末端设有护盖,护盖的端面上为与排液管连通的框架结构,可以保证排液管与容器的连通效果同时又可以防止球体掉落出排液管外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各种液体容器的出口处,使液体倒出时容器内和外界均匀换气,达到气压均衡,使液体倒出更为顺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主视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主视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图2中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图4中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附图1至6可知,本发明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的上边缘设有向外延伸的翻边2,筒体1的下部设有延伸部3,延伸部3上端与筒体1下端连通并将筒体1分割成两个区域,延伸部3的下部四周为封闭结构,延伸部3的下部连接有通气管4,所述的通气管4上靠近延伸部3的位置连通有排液管10,排液管10内安装有球体11,通气管4与排液管10的连通口直径小于排液管10直径,球体11可在排液管10内滑动实现对连通口的封堵以及打开。

为了更好的实现球体11对连通口的封堵以及打开,所述的球体11为两端半球形中间通过直段连接的腰形结构,所述的球体11的直径为φ6.8mm,球体11的长度方向为10mm,球体11的长度方向沿排液管10的轴线方向放置,球体11的直径小于排液管10的内径,排液管10内侧壁上靠近连通口一端设有与球体11相配合的球面凹槽12,球体11与球形凹槽贴合时,实现对连通口的封堵。

为了避免容器内的液体通过排液管10进入通气管内,所述的球体11为空心结构,球体11采用ldpe材料制成,球体11的壁厚厚度为1mm。

为了便于球体11的制造,所述的球体11为两瓣结构,两瓣结构采用内止口和外止口的配合扣合组成球体11。

为了实现更好的出液效果,所述的延伸部3与筒体1下部连接部位的面积不大于筒体1底面面积的一半;所述的筒体1与延伸部3一体成型,筒体1的侧壁向下延伸形成延伸部3的外侧壁。

所述的通气管4与延伸部3连接的部位轴线与延伸部的轴线垂直布置,通气管4的末端向上翘起,形成一个弧形结构。

为了更好的避免倾倒液体时避免液体进入延伸部3内,所述的延伸部3置于筒体1内部的上边缘设有向其外延伸的平面延伸段5。

所述的筒体1的上端设有盖体6,盖体6铰接在筒体1的侧壁上,盖体6可翻转实现对筒体1的封堵以及打开;盖体6的上方设有拉环7。

为了保证非倒液状态可以使容器内气体放出,达到更好的换气效果;所述的盖体6上设有放气孔8,放气孔8上覆盖有用于放气的放气膜或放气硅胶头,所述的放气孔8可以为十字形;容器内气体出容器口时可以经由十字形的四个分边分散导流,避免在封闭状态时造成容器的凹瘪。

为了防止容器内液体晃动时对放气膜的冲击造成放气膜的损坏,所述的平面延伸端上来连接有挡片9,挡片9置于放气孔8的正下方,可以有限的阻挡容器内液体飞溅对放气膜的损坏;为了避免在倾倒液体时挡片9的影响,所述的挡片9与平面延伸段5的连接部位设有易撕凹槽,在盖体6打开后,倾倒液体时可将挡片9撕下。

为了便于该装置安装在容器的出口部位,所述的筒体1与延伸部相对一侧的侧壁上设有斜向坡口,使筒体的下部在安装时更容易进入容器的出口部位。

为了避免球体11在使用过程中从排液管10中掉落,所述的排液管10的末端设有护盖13,护盖13的端面上为与排液管10连通的框架结构,可以保证排液管10与容器的连通效果同时又可以防止球体11掉落出排液管10外部。

本发明在使用时将该换气装置安装在液体容器的容器口位置,在倾倒液体时,此时液体会通过筒体1的一侧流出(非延伸部3一侧),同时外界的气体会通过延伸部3经通气管4进入容器的内部,使倾倒液体过程中,容器内外的气体连通,保持压强一致,可以很好的避免倾倒过程中发生的倒出不流畅的问题;由于在向内装入该换气装置时,通气管在安装过程中会有液体进入,此时在倾倒时,通气管内的液体流动至排液管10位置时会通过排液管10流回容器内部,此外由于球体11的空心构造,且材质密度较小,在排液管10与容器内的液体接触时,球体11会在液体的作用下浮起,在浮力的作用下球体11与球形凹槽紧密贴合,实现对连通口的封堵,此时容器内的液体无法通过排液管10进入通气管内,不会影响容器内外的空气交换,使用更加方便。

本发明构思新颖,结构巧妙,可以很好的实现容器内部液体的交换,保持气压平衡,使液体倾倒更加顺畅,不易倾洒。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