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卸式垃圾车扒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08290发布日期:2019-12-24 21:03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自卸式垃圾车扒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保机械,尤其涉及一种自卸式垃圾车扒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垃圾收运车辆种类繁多,乡村市场的清运主要以“自装卸式垃圾车”为主,而个别道路狭窄的乡村,不适合较大车辆进出,只适合一些轻型系列的“自装卸式垃圾车”进出。这种轻型垃圾车,普遍车箱容积小,收运量少,效率不高,给环卫公司的运营带来购车成本压力、人员匹配压力。

此类车型车箱小,垃圾入料口多开在车厢前侧顶部,出料口设置在后部,通过底盘上的升降装置抬升车厢前部倾倒垃圾。从入料口倾入的垃圾在下方积聚成堆,垃圾堆靠中间高,四周逐渐降低,顶部升高到阻碍继续装入垃圾时,车厢内还有大量空间。因此需要不定时的通过倾斜自卸车厢使垃圾向后侧移动,空出入料口位置,以便继续装填,充分利用车厢空间。这种垃圾车垃圾装载松散,效率不高;且因为频繁举升转运垃圾,车厢底部的框架结构强度要求高,自重大,有的甚至需要配备副车架对二类底盘车架纵梁进行强化,增大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需倾斜自卸车厢就可以转移车厢内垃圾,高效充分利用车厢空间,结构简单成本合理的自卸式垃圾车扒料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自卸式垃圾车扒料装置,应用于自卸式垃圾车车厢,所述车厢顶部设置有入料口,所述车厢后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车厢前侧设置有滑动导向装置,所述滑动导向装置的后端延伸至所述入料口后侧的下方,所述车厢内设置有推板,所述推板滑动安装在所述滑动导向装置上,所述推板与所述车厢之间设置有驱动装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滑动导向装置包括车厢内壁上设置的轨槽,所述轨槽内滑动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推板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轨槽对称设置在车厢两侧内壁上,每侧各设置有上下两条所述轨槽。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推板后侧面为平面,所述推板前侧面位于上下两条所述轨槽中间横向凸出有加强脊,所述推板的厚度自加强脊向上下两方逐渐减小。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油缸,所述驱动油缸设置在所述推板后侧,所述驱动油缸两端分别连接车厢内壁和所述推板。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推板工作前初始位置停留在车厢前端,当装填的垃圾在入料口下方堆积到一定量时,通过驱动装置带动推板沿滑动导向装置向后运动,将垃圾推移到车厢后侧,空出入料口下方空间,避免因入料口下方垃圾堆积影响装填,以便于充分利用车厢内空间。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推板初始位置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推板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在垃圾车应用辅助卸料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在垃圾车应用举升卸料示意图。

图中:1-车厢;2-入料口;3-出料口;4-推板;5-轨槽;6-滑块;7-驱动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如图所示,自卸式垃圾车扒料装置,应用于自卸式垃圾车车厢1,所述车厢1顶部设置有入料口2,所述车厢1后部设置有出料口3,所述车厢1前侧设置有滑动导向装置,所述滑动导向装置的后端延伸至所述入料口2后侧的下方,所述车厢1内设置有推板4,所述推板4滑动安装在所述滑动导向装置上,所述推板4与所述车厢1之间设置有驱动装置。

推板4工作前初始位置停留在车厢1前端,当装填的垃圾在入料口2下方堆积到一定量时,通过驱动装置带动推板4沿滑动导向装置向后运动,将垃圾推移到车厢1后侧,空出入料口2下方空间,避免因入料口2下方垃圾堆积影响装填,以便于充分利用车厢1内空间。

所述滑动导向装置包括车厢1内壁上设置的轨槽5,所述轨槽5内滑动安装有滑块6,所述滑块6与所述推板4连接。所述轨槽5对称设置在车厢1两侧内壁上,每侧各设置有上下两条所述轨槽5。滑块6与轨槽5接触面积比滚轮大,支撑性、结构强度更好,四条轨槽5更好的保证了推板4运行的稳定性。

所述推板4后侧面为平面,所述推板4前侧面位于上下两条所述轨槽5中间横向凸出有加强脊,所述推板4的厚度自加强脊向上下两方逐渐减小。加强脊增加了推板4受力集中的中间部分的强度,自中间向两方厚度逐渐减小的设计使推板4与滑块6连接的部分既有足够强度,又合理缩减了重量。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油缸7,所述驱动油缸7设置在所述推板4后侧,所述驱动油缸7两端分别连接车厢1内壁和所述推板4。油缸推力大,工作稳定性好,设置在推板4后侧可以使推板4尽可能贴近车厢1前壁,避免推板4与车厢1前壁间留有无法利用于装载垃圾的空间。驱动油缸7可以贴近内壁,沿轨槽5设置,减小空间占用,与推板4连接点尽量靠近加强脊处,保证强度和稳定性。驱动油缸7与车厢1和推板4的相对位置使驱动油缸7可以驱动推板4自靠近车厢前壁的初始位置移动到入料口2后方。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