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轿厢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00369发布日期:2020-04-07 21:11阅读:757来源:国知局
电梯轿厢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轿厢成品保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在电梯轿厢内,对轿厢的轿壁起到成品保护作用的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电梯正以极快的速度在普及,几乎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电梯按大类分,可分为手扶电梯和厢式电梯两类,其中厢式电梯被广泛用于高层住宅、商务楼、酒店和宾馆等场所。

如图1、2所示,传统的厢式电梯,其轿厢包括轿顶1、侧轿壁2以及轿底3,轿顶1上设有照明和通风设备,侧轿壁2中的前侧轿壁201设有电梯门4,其他侧轿壁2有时会按应用场所的需求做装饰处理。但当大楼内处于装修阶段时,电梯经常需要装运建筑材料或家具,难免会对轿厢的内表面带来损坏,而现有的针对电梯轿厢内部的成品保护措施是使用保护板对轿厢内部的各个面进行装设隔离,此措施虽然能有效保护轿厢,但却存在保护板与轿厢贴合度欠佳的问题。以侧壁板为例,由于侧壁板的长度对应轿厢的高度,因此其长度通常超过2m,这就导致侧壁板的中部容易向外鼓起,与轿厢侧壁的贴合度较差,并影响到了保护结构的整体刚度,因此降低了支撑强度。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诸多不足,便成为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轿厢保护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梯轿厢保护结构,包括侧板结构和顶板结构;

所述侧板结构至少有三个,各侧板结构至少与所述电梯轿厢的三侧壁一一对应并贴合设置;

其中,各所述侧板结构均包含至少两块侧部保护板,各所述侧部保护板的长度对应所述侧壁的高度,且在侧壁的宽度方向进行拼接组合;各侧部保护板上均沿其长度方向连设有至少一第一加强板;

轿厢转角处的两所述侧板结构中,其中一侧板结构的侧边连设有一第二加强板,该第二加强板与所述第一加强板平行设置,并沿侧板结构的宽度方向伸出,使侧板结构的侧边形成一台阶状抵靠定位部;转角处的另一侧板结构的侧边抵靠于该台阶状抵靠定位部中并与之定位,构成两所述侧板结构拼接组合定位;

所述顶板结构对应所述轿厢的顶部设置,包括至少一块顶部保护板;所述顶板结构呈矩形,其边缘向下连设有翻折边;

其中,各所述侧板结构的上端均通过一连接板与各所述翻折边固定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还包括底板结构,该底板结构对应所述轿厢的底部设置,包括至少一块底部保护板;

各所述侧板结构的下端抵靠于所述底板结构的上表面,并且插接定位于一限位条与所述侧壁之间形成的一定位槽中,所述限位条固设于所述底板结构的上表面;

所述连接板及所述限位条将各所述侧板结构连接为一整体,并固定于所述轿厢内。

2.上述方案中,所述顶板结构由至少两块顶部保护板在水平方向拼接组合构成;所述底板结构由至少两块底部保护板在水平方向拼接组合构成,方便加工、运输、进入轿厢进行拆装。

3.上述方案中,同一所述侧板结构的相邻两所述侧部保护板中,其中一侧部保护板的侧边连设有一所述第一加强板,该第一加强板沿侧部保护板的宽度方向伸出,使侧部保护板的侧边形成一第二抵靠定位部;另一侧部保护板的侧边抵靠于该第二抵靠定位部中并与之定位,构成两侧部保护板的拼接组合和定位。

4.上述方案中,所述顶板结构中设有透光的抗阻燃防护网结构,该防护网结构沿水平方向设于顶板结构的中部。

5.上述方案中,所述连接板一体成型于所述侧板结构的上端。所述连接板通过螺栓与所述顶板结构的翻折边固定连接。

或者,所述连接板与所述侧板结构为分体设计,两者相互独立。所述连接板通过螺栓与所述顶板结构的翻折边以及所述侧板结构的上端固定连接。

6.上述方案中,所述限位条至轿厢侧壁的距离等于所述侧板结构的厚度,即所述定位槽的槽宽。

7.上述方案中,所述底板结构至少于对应所述轿厢的入口处包覆有铁皮,或其它耐磨材质。

8.上述方案中,至少一所述侧板结构上开设有一窗口,该窗口让位所述轿厢的按键区和显示屏。

9.上述方案中,所述侧板结构的中部开设有让位槽,用于让位轿厢侧壁上的扶手。

10.上述方案中,所述侧部保护板可采用瓦伦板材质,也可以使用蜂窝纸板、泡沫板或复合板等。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优点如下: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梯轿厢保护结构,包括侧板结构和顶板结构;各侧板结构均包含至少两侧部保护板,各侧部保护板在侧壁的宽度方向拼接组合;各侧部保护板上均连设有第一加强板;轿厢转角处的两侧板结构中,一侧板结构的侧边连设有第二加强板,该第二加强板沿侧板结构的宽度方向伸出,形成台阶状抵靠定位部;另一侧板结构抵靠于台阶状抵靠定位部中构成两侧板结构拼接组合;顶板结构的四边均向下翻折形成翻折边,各侧板结构的上端均通过连接板与各翻折边固定连接。

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侧部保护板的中部容易向外鼓起的问题,提升了与轿厢侧壁的贴合度,提高了保护结构的整体刚度。具有支撑强度高、加工方便、安装方便、便于仓储运输的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电梯轿厢的俯视视角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2为电梯轿厢中前侧轿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侧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一(俯视视角);

附图6为图5中的a处放大图;

附图7为图5中的b处放大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板连接示意图(连接板一体成型);

附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板连接示意图(连接板分体);

附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二(仰视视角)。

以上附图中:1.轿顶;2.侧轿壁;201.前侧轿壁;3.轿底;4.电梯门;6.侧板结构;7.顶板结构;8.底板结构;9.侧壁;10.侧部保护板;11.第一加强板;12.第二加强板;13.台阶状抵靠定位部;14.轿厢的顶部;15.顶部保护板;16.轿厢的底部;17.底部保护板;18.第二抵靠定位部;19.防护网结构;20.翻折边;21.连接板;22.限位条;23.定位槽;25.铁皮;27.窗口;28.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参见附图3~10所示,一种电梯轿厢保护结构,包括侧板结构6、顶板结构7和底板结构8;所述侧板结构6至少有三个,至少与所述电梯轿厢的三侧壁9一一对应并贴合设置。

其中,各所述侧板结构6均包含至少两块侧部保护板10,各所述侧部保护板10的长度对应所述侧壁9的高度,且在侧壁9的宽度方向进行拼接组合;各侧部保护板10上均沿其长度方向连设有至少一第一加强板11。

轿厢转角处的两所述侧板结构6中,其中一侧板结构6的侧边连设有一第二加强板12,该第二加强板12可与所述第一加强板11的结构相同且平行设置,并沿侧板结构6的宽度方向伸出,使侧板结构6的侧边形成一台阶状抵靠定位部13;转角处的另一侧板结构6的侧边抵靠于该台阶状抵靠定位部13中并与之定位,构成两所述侧板结构6拼接组合定位。

同一所述侧板结构6的相邻两所述侧部保护板10中,其中一侧部保护板10的侧边连设有一所述第一加强板11,该第一加强板11沿侧部保护板10的宽度方向伸出,使侧部保护板10的侧边形成一第二抵靠定位部18;另一侧部保护板10的侧边抵靠于该第二抵靠定位部18中并与之定位,构成两侧部保护板10的拼接组合和定位。

其中,所述顶板结构7对应所述轿厢的顶部14设置,包括至少一块顶部保护板15;所述顶板结构7呈矩形,其四边均向下翻折形成翻折边20;各所述侧板结构6的上端均通过一连接板21与各所述翻折边20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底板结构8对应所述轿厢的底部16设置,包括至少一块底部保护板17;各所述侧板结构6的下端抵靠于所述底板结构8的上表面,并且插接定位于一限位条22与所述侧壁9之间形成的一定位槽23中,所述限位条22固设于所述底板结构8的上表面;所述限位条22至轿厢侧壁9的距离等于所述侧板结构6的厚度,即所述定位槽23的槽宽。

所述连接板21及所述限位条22将各所述侧板结构6连接为一整体,并固定于所述轿厢内。

其中,所述顶板结构7可由至少两块顶部保护板15在水平方向拼接组合构成;所述底板结构8可由至少两块底部保护板17在水平方向拼接组合构成,方便加工、运输、进入轿厢进行拆装。

其中,如图8所示,所述连接板21一体成型于所述侧板结构6的上端。所述连接板21通过螺栓28与所述顶板结构7的翻折边20固定连接。

或者如图9所示,所述连接板21与所述侧板结构6为分体设计,两者相互独立。所述连接板21通过螺栓28与所述顶板结构7的翻折边20以及所述侧板结构6的上端固定连接。

如图10所示,所述顶板结构7中设有透光的抗阻燃防护网结构19,该防护网结构19沿水平方向设于顶板结构7的中部。所述底板结构8至少于对应所述轿厢的入口处包覆有铁皮25,或其它耐磨材质。

其中,至少一所述侧板结构6上开设有一窗口27,该窗口27让位所述轿厢的按键区和显示屏。所述侧板结构6的中部可开设有让位槽,用于让位轿厢侧壁9上的扶手。

其中,所述侧部保护板10可采用瓦伦板材质,也可以使用蜂窝纸板、泡沫板或复合板等。

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侧部保护板的中部容易向外鼓起的问题,提升了与轿厢侧壁的贴合度,提高了保护结构的整体刚度。具有支撑强度高、加工方便、安装方便、便于仓储运输的优点。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