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的周转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60943发布日期:2019-10-28 22:36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折叠的周转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箱体,特别涉及一种可折叠的周转箱。



背景技术:

周转箱也称作物流箱,广泛应用于物流运输行业,成为物流行业重要的工具,目前周转箱结构基本相同,功能单一,基本不可折叠,存放占具很大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折叠的周转箱,具有方便折叠,存放节省空间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折叠的周转箱,包括支撑板、箱体框架和盖体,所述箱体框架设置在支撑板与盖体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框架与支撑板和盖体均可拆卸设置,所述箱体框架由左侧板、前侧板、右侧板、后侧板依次铰接而构成的,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竖直方向的中间位置可折叠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箱体框架放置在支撑板上,货物放入箱体框架内,然后盖上盖体;收纳时,箱体框架从支撑板上取下,前侧板和后侧板向内折叠,左侧板和右侧板也随之折叠,然后放置在支撑板和盖体之间,这样节省空间,拆卸和安装都方便,这样设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和盖体上均设有供箱体框架放置的凹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槽的设置起到定位和固定作用,这样设置便于箱体框架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和盖体与箱体框架相抵触的端面上均设有四个依次连接的挡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的设置进一步固定箱体框架,这样设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包括支撑板本体和均匀分布在支撑板本体下端面的若干支撑脚,所述支撑板本体与支撑脚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盲孔,所述盲孔从托盘本体上端面向下延伸到支撑脚上而形成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设置便于叉车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脚相对支撑板本体一端的另一端面上设有防滑胶垫,所述盲孔的底部开设有通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胶垫的设置增加周转箱的摩擦力,从而加强了周转箱的稳定性;如果支撑脚内水时,通孔的设置便于水从支撑脚内流出来。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折叠状态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箱体框架半折叠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撑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盖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图5所示的一种可折叠的周转箱,包括支撑板1、箱体框架2和盖体3,箱体框架2设置在支撑板1与盖体3之间,箱体框架2与支撑板1和盖体3均可拆卸设置,箱体框架2由左侧板21、前侧板22、右侧板23、后侧板24依次铰接而构成的,前侧板22和后侧板24竖直方向的中间位置可折叠设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箱体框架2放置在支撑板上,货物放入箱体框架2内,然后盖上盖体3;收纳时,箱体框架2从支撑板1上取下,前侧板22和后侧板24向内折叠,左侧板21和右侧板23也随之折叠,然后放置在支撑板1和盖体3之间,这样节省空间,拆卸和安装都方便,这样设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支撑板1和盖体3上均设有供箱体框架3放置的凹槽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槽4的设置起到定位和固定作用,这样设置便于箱体框架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支撑板1和盖体3与箱体框架2相抵触的端面上均设有四个依次连接的挡板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5的设置进一步固定箱体框架,这样设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支撑板1包括支撑板本体11和均匀分布在支撑板本体11下端面的若干支撑脚12,支撑板本体11与支撑脚12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盲孔13,盲孔13从托盘本体上端面向下延伸到支撑脚12上而形成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设置便于叉车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支撑脚12相对支撑板本体11一端的另一端面上设有防滑胶垫121,盲孔13的底部开设有通孔13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胶垫121的设置增加周转箱的摩擦力,从而加强了周转箱的稳定性;如果支撑脚内水时,通孔131的设置便于水从支撑脚内流出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