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叉车用节能钢管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62620发布日期:2020-01-21 23:06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叉车用节能钢管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属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叉车用节能钢管夹。



背景技术:

目前,提高叉车工作效率及其安全性能,同时又能大大降低其破损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叉车配装属具。例如:使用纸卷夹搬运纸卷,可以大大降低、避免纸卷的破损,如果使用不带纸卷夹的叉车,纸卷的破损率为15%,对于用纸量大、纸质量高的包装企业,只需在较短时间内就可以收回属具投资,此后所避免的15%破损率可大大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调节叉的使用,使司机在座位上就可按需要通过操纵手柄来调节叉距,即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又避免了调节时托盘的破损和手指的损伤;用推拉器进行物料的搬运,用一张滑板替代托盘,成本低廉,又节省了托盘的维修、堆垛的费用,特别是再集装箱和车厢内堆放货物,更有效地节省了堆垛空间,由此可见叉车属具对于充分发挥叉车功能所起的重要作用。和传统意义上使用叉车货叉叉取货物托盘进行搬运和堆垛相比,专用的属具应用大大提高了叉车的使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专用的叉车属具可轻松实现对货物的夹抱、旋转、侧移、推拉、翻转、分开、靠拢、伸缩等功能,这是普通叉车货叉所无法完成的动作。

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cn204569328u公开的重力式钢管夹叉车及其钢管夹持机构,该架体顶部设有支板,该支板与一动臂的一端铰接;该动臂整体呈倒l型,前端与夹持臂铰接,使得该翻转支架、动臂、夹持臂和货叉截面呈闭合状态;该动臂在与该夹持臂铰接的一端外侧设有用于阻止该夹持臂向外旋转的挡板。

在钢管搬运作业中,一般通过钢管夹将钢管抱紧在叉车上,在工作过程中,夹持臂与支架之间不断旋转磨损,长时间使用之后容易导致夹持臂松动,在钢管夹持时易晃动,钢管固定不牢容易掉落从而引发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叉车用节能钢管夹,通过转轴机构设置,降低夹持臂的磨损,同时在夹持臂不断磨损之后,更换合适的转轴机构,使得夹持臂仍能正常工作。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叉车用节能钢管夹,包括叉车组件、夹持臂、动力装置,夹持臂中部通过转轴机构与叉车组件的支撑架枢接,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夹持臂的一端铰接,夹持时,夹持臂的另一端与叉车组件闭合;转轴机构包括插销轴、两个套环、套筒;套筒与夹持臂固定连接,且套筒贯穿夹持臂中部,套筒上设置有注油嘴;插销轴穿过套筒,且与套筒转动连接,两个套环均固定于插销轴上,且两个套环分别位于夹持臂两侧,两个套环与叉车组件的支撑架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转轴机构还包括固定销,两个套环一端均设置贯穿本身的插销孔,插销轴设置有与插销孔配合的轴销孔,固定销穿过插销孔和轴销孔将套环固定于插销轴上;两个套环另一端均设置有限位凸台,安装时,限位凸台位于靠近夹持臂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夹持臂的另一端设置有活动摆臂,且活动摆臂通过转轴机构与夹持臂转动连接,夹持臂另一端的末端设置有限位挡板,当活动摆臂一侧与限位挡板相抵时,活动摆臂处于竖直状态;夹持臂与转轴机构的套筒固定连接,活动摆臂与转轴机构的套环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动力装置包括夹持液压缸,夹持液压缸的一端与叉车组件的支撑架铰接,夹持液压缸的动力输出端与夹持臂的一端铰接。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动力装置还包括固定销轴,夹持液压缸两端均设置有连接环,固定销轴穿过夹持臂的一端,连接环套接于固定销轴的中间位置,且与固定销轴转动连接;连接环两侧均设置有限位隔套,限位隔套与固定销轴固定连接,且连接环两侧分别与两个限位隔套一侧相抵。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叉车组件包括两个驱动机构、l型叉车架;支撑架固定于l型叉车架后侧面,两个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均与l型叉车架后侧面相连,支撑架位于两个驱动机构之间,两个驱动机构之间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驱动机构包括连接架、驱动液压缸、传动三角板;驱动液压缸一端通过转轴机构与连接架上端转动连接,驱动液压缸另一端通过转轴机构与传动三角板的一角铰接,传动三角板的另外两角固定于l型叉车架后侧面,且传动三角板与l型叉车架连接的一侧中间位置通过转轴机构与连接架下端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叉车用节能钢管夹,包括叉车组件、夹持臂、动力装置,夹持臂中部通过转轴机构与叉车组件的支撑架枢接,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夹持臂的一端铰接,夹持时,夹持臂的另一端与叉车组件闭合;转轴机构包括插销轴、两个套环、套筒;套筒与夹持臂固定连接,且套筒贯穿夹持臂中部,套筒上设置有注油嘴;插销轴穿过套筒,且与套筒转动连接,两个套环均固定于插销轴上,且两个套环分别位于夹持臂两侧,两个套环与叉车组件的支撑架转动连接。通过转轴机构设置,降低夹持臂的磨损,同时通过注油嘴给套筒加润滑油可以降低磨损;同时在夹持臂不断磨损之后,更换合适的转轴机构,使得夹持臂仍能正常工作,维修方便,小部件的更换可以降低材料使用,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叉车用节能钢管夹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叉车用节能钢管夹后侧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图2中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图2中b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传动三角板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叉车组件;2、夹持臂;3、转轴机构;4、限位挡板;5、夹持液压缸;11、驱动机构;12、l型叉车架;13、支撑架;111、传动三角板;112、驱动液压缸;113、连接架;21、活动摆臂;31、插销轴;32、套环;33、固定销;34、套筒;321、限位凸台;341、注油嘴;51、连接环;61、固定销轴;62、限位隔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叉车用节能钢管夹,包括叉车组件1、夹持臂2、动力装置,夹持臂2中部通过转轴机构3与叉车组件1的支撑架13枢接,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夹持臂2的一端铰接,夹持时,夹持臂2的另一端与叉车组件1闭合;转轴机构3包括插销轴31、两个套环32、套筒34;套筒34与夹持臂2固定连接,且套筒34贯穿夹持臂2中部,套筒34上设置有注油嘴341;插销轴31穿过套筒34,且与套筒34转动连接,两个套环32均固定于插销轴31上,且两个套环32分别位于夹持臂2两侧,两个套环32与叉车组件1的支撑架13转动连接。动力装置带动夹持臂2绕其与支撑架13的连接轴转动,即绕转轴机构3的中心轴旋转。通过驱动夹持臂2转动来与叉车组件1夹持钢管,在夹持臂2旋转时,夹持臂2由于固定在套筒34上,通过套筒34与插销轴31转动配合,使得两者摩擦作用,而能较好的保护夹持臂2不被磨损,同时还可以通过注油嘴341将润滑油注入套筒34内部,使得套筒34与插销轴31之间磨损降低。同时插销轴31两端通过固定销33固定有可拆卸的套环32,支撑架13与套环32外表面转动配合,使得在套环32和支撑架13孔都磨损之后,更换直径更大的套环32就可以,从而降低维护成本。

优选的,转轴机构3还包括固定销33,两个套环32一端均设置贯穿本身的插销孔,插销轴31设置有与插销孔配合的轴销孔,固定销33穿过插销孔和轴销孔将套环32固定于插销轴31上;两个套环32另一端均设置有限位凸台321,安装时,限位凸台321位于靠近夹持臂2的一侧。通过固定销33来将套环32固定在插销轴31上,使得只需要将固定销33拆卸就可以将套环32取下来拆换。同时固定销33还可以起到限位的作用,使得安装在支撑架13安装后,不会左右窜动。在安装时,首先将两个套环32从支撑架13内侧分别插入两侧的支撑架13的侧板,然后将固定有套筒34的夹持臂2放置于两个套环32之间,将插销轴31从一侧的套环32插入,从另一侧的套环32穿出,然后将插销轴31两端的轴销孔和套环32的插销孔配合,通过固定销33将其固定。通过该安装方式,可以降低夹持臂2和支撑架13的磨损,使得后期维护成本较低。

如图1所示,优选的,夹持臂2的另一端设置有活动摆臂21,且活动摆臂21通过转轴机构3与夹持臂2转动连接,夹持臂2另一端的末端设置有限位挡板4,当活动摆臂21一侧与限位挡板4相抵时,活动摆臂21处于竖直状态;夹持臂2与转轴机构3的套筒34固定连接,活动摆臂21与转轴机构3的套环32转动连接。通过活动摆臂21可以在夹持钢管时更加灵活,钢管固定更加牢固。同时活动摆臂21也需要经常转动,同理利用转轴机构3来连接,使得可以很好地减低磨损,从而使得维修方便。

如图2所示,优选的,动力装置包括夹持液压缸5,夹持液压缸5的一端与叉车组件1的支撑架13铰接,夹持液压缸5的动力输出端与夹持臂2的一端铰接。通过夹持液压缸5与叉车的液压控制系统连接,可以方便控制夹持臂2。

如图2、图4所示,动力装置还包括固定销轴61,夹持液压缸5两端均设置有连接环51,固定销轴61穿过夹持臂2的一端,连接环51套接于固定销轴61的中间位置,且与固定销轴61转动连接;连接环51两侧均设置有限位隔套62,限位隔套62与固定销轴61固定连接,且连接环51两侧分别与两个限位隔套62一侧相抵。通过固定销轴61来将夹持液压缸5两端连接,使得夹持液压缸5与固定销轴61相互转动摩擦,在严重磨损后,更换固定销轴61可以较快维修。同时限位隔套62的设计,使得可以方便将夹持液压缸5限定在夹持臂2的中间位置,使得作用力输出较为稳定。

优选的,如图1、图5所示,叉车组件1包括两个驱动机构11、l型叉车架12;支撑架13固定于l型叉车架12后侧面,两个驱动机构11的动力输出端均与l型叉车架12后侧面相连,支撑架13位于两个驱动机构11之间,两个驱动机构11之间固定连接。通过两个驱动机构11同时驱动l型叉车架12,使得可以稳定控制l型叉车架12和夹持装置。

优选的,驱动机构11包括连接架113、驱动液压缸112、传动三角板111;驱动液压缸112一端通过转轴机构3与连接架113上端转动连接,驱动液压缸112另一端通过转轴机构3与传动三角板111的一角铰接,传动三角板111的另外两角固定于l型叉车架12后侧面,且传动三角板111与l型叉车架12连接的一侧中间位置通过转轴机构3与连接架113下端转动连接。通过驱动液压缸112的伸缩,作用于传动三角板111的一角,使得传动三角板111绕对立边的中间位置的转轴机构3转动,此时驱动力臂大于阻力力臂,可以轻松驱动l型叉车架12。驱动液压缸112收缩时,驱动l型叉车架12前端往下压,从而方便插入钢管下方,同时在卸料时也方便钢管滚落。相反,驱动液压缸112伸长时,驱动l型叉车架12前端往上抬起。利用传动三角板111的传动方式,可以方便控制l型叉车架12下压和抬起,方便钢管搬运作业。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