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流田字托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39392发布日期:2019-12-17 21:26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流田字托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托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流田字托盘及信息嵌入方法。



背景技术:

托盘是使静态货物转变为动态货物的媒介物,即载货平台。作为与集装箱类似的一种集装设备,托盘现已广泛应用于生产、运输、仓储和流通等领域。托盘根据台面分类,有单面型、单面使用型、双面使用型和翼型等;根据叉车叉入方式分类,有单向叉入型、双向叉入型、四向叉入型等;根据材料分类,木制平托盘、钢制平托盘、塑料制平托盘、复合材料平托盘以及纸制托盘等,托盘的直达运输与使用是发展现代物流的必不可少的方式之一。

现有技术中,托盘通常是采用pp注塑而成,托盘的面板底部设置塑料加强筋。其中pp注塑的托盘由带增高砥柱的面板、纵向连接砥柱的底板、封闭相邻增高砥柱之间形成开口的塑料封塞这三部分塑料部件组成,而这三部分的塑料部件都是一体注塑形成托盘,即整个托盘都是一体式结构,连同加强筋也一起注塑成型才能达到加强的目的。注塑工艺生产的托盘,容易出现变脆、翘曲、应力集中、超重欠重(密度不均匀)等问题,承载能力小,受室外气候的考验环境的影响大,如光照、冷热、风雨等造成综合破坏,使用寿命段。随着智能化物流技术的发展,托盘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整合智能硬件模组与rfid标签等,现有的托盘无法进行良好的硬件组合和功能升级。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流田字托盘及信息嵌入方法,中空吹塑面板和底板一体成型,承载能力大,比注塑工艺有更好的耐候性能,使用寿命比注塑工艺提高1倍左右;底板设计可满足不同种类叉车的使用,托盘脚设计的更为精密复杂,更好的保证托盘脚的强度和韧性,方便整合智能硬件模组与rfid标签等,方便进行硬件组合和功能升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流田字托盘,包括面板和底板,所述底板上形成有若干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设有托盘脚,所述托盘脚呈田字型排列于面板与底板之间,将所述托盘脚所处的田字型布局分为中心节点、边角节点和边线中间节点;所述面板、底板与托盘脚上设有相互对应的螺孔,所述螺孔内部设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依次穿过所述面板、托盘脚和底板并使面板、托盘脚和底板成型为一体,所述托盘脚之间于托盘的前后左右四侧形成有互相导通的叉车通道,所述叉车通道用于从托盘的前后左右四侧的任一侧提升所述托盘;

所述中心节点上的一个托盘脚a内部形成有硬件卡槽,所述硬件卡槽内部嵌入有数据传输硬件;所述边线中间节点的四个托盘脚的侧部分别凹陷形成有粘贴凹槽,四个所述粘贴凹槽内部粘贴有识别码使从托盘的前后左右四侧的任一侧获取托盘信息;托盘脚内部还形成有rfid卡槽,所述rfid卡槽内部设有rfid芯片,或将所述rfid芯片粘贴在所述粘贴凹槽中。

作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流田字托盘的优选方案,所述面板的底部向内侧凹陷形成有上加强槽,所述上加强槽内部嵌入有上加强管,上加强槽和上加强管呈田字型分布于面板的底部;田字型的上加强槽内侧设有辅助加强凹槽,所述辅助加强凹槽内部设有上排水孔。

作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流田字托盘的优选方案,所述底板的顶部向内侧凹陷形成有下加强槽,所述下加强槽内部嵌入有下加强管,下加强槽和下加强管呈田字型分布于底板的顶部,下加强槽的两侧设有下排水沟。

作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流田字托盘的优选方案,所述底板内侧贯通,所述底板中心连接有十字臂;所述十字臂将贯通的所述底板内侧划分为四个通口;每个所述通口的外侧形成有坡体。

作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流田字托盘的优选方案,所述面板的顶部设有上防滑纹,面板的顶部形成有上防滑槽,所述上防滑槽内部嵌入有上防滑垫。

作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流田字托盘的优选方案,所述底板的底部设有下防滑纹,底板的底部形成有下防滑槽,所述下防滑槽内部嵌入有下防滑垫。

作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流田字托盘的优选方案,所述托盘脚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凹陷形成有卡扣部,托盘脚的内侧还形成有预留槽,所述预留槽用于安装数据传输硬件组件对托盘的功能进行升级。

作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流田字托盘的优选方案,所述面板和底板为采用中空吹塑工艺的中空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流田字托盘信息嵌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托盘脚呈田字型排列于面板与底板之间,将托盘脚所处的田字型布局分为中心节点、边角节点和边线中间节点;

在中心节点上的一个托盘脚a内部开设硬件卡槽,将数据传输硬件嵌入到硬件卡槽内部;

在边线中间节点的四个托盘脚b的侧部分别开设四个粘贴凹槽,将预先写入有对应托盘信息的四组相同的rfid芯片或识别码分别粘贴到粘贴凹槽中,从托盘的前后左右四侧的任一侧获取托盘信息。

作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流田字托盘信息嵌入方法的优选方案,在托盘脚的内侧开设预留槽,当对托盘的功能进行升级时,将升级所用的数据传输硬件组件嵌入到预留槽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托盘脚之间于托盘的前后左右四侧形成有互相导通的叉车通道,实现托盘的前后左右四侧的任一侧提升托盘;托盘脚内有设置智能硬件预留槽,外有设置粘贴凹槽;托盘脚内装有rfid芯片,粘贴凹槽内部粘贴有rfid芯片和识别码使从托盘的前后左右四侧的任一侧获取托盘信息,以实现托盘使用流转过程中的智能化管理。通过rifd芯片能够快速扫描托盘信息,数据记忆容量大,安全可靠。中空吹塑面板和底板一体成型,承载能力大,比注塑工艺有更好的耐候性能,使用寿命比注塑工艺提高1倍左右;底板设计可满足不同种类叉车的使用,托盘脚设计的更为精密复杂,更好的保证托盘脚的强度和韧性,方便整合智能硬件模组与rfid标签等,方便进行硬件组合和功能升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流田字托盘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流田字托盘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流田字托盘的托盘脚a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流田字托盘的托盘脚b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流田字托盘的面板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流田字托盘的面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流田字托盘的底板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流田字托盘的底板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流田字托盘信息嵌入方法流程图;

图中:1、面板;2、底板;3、托盘脚;4、螺孔;5、固定螺栓;6、叉车通道;7、硬件卡槽;8、数据传输硬件;9、粘贴凹槽;10、rfid芯片;11、识别码;12、上加强槽;13、上加强管;14、下加强槽;15、下加强管;16、十字臂;17、通口;18、坡体;19、上防滑槽;20、上防滑垫;21、下防滑槽;22、下防滑垫;23、卡扣部;24、预留槽;25、安装部;26、rfid卡槽;27、下排水沟;28、辅助加强凹槽;29、上排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和图8,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流田字托盘,包括面板1和底板2,所述底板2上形成有若干安装部25,所述安装部25上设有托盘脚3,所述托盘脚3呈田字型排列于面板1与底板2之间,将所述托盘脚3所处的田字型布局分为中心节点、边角节点和边线中间节点;所述面板1、底板2与托盘脚3上设有相互对应的螺孔4,所述螺孔4内部设有固定螺栓5,所述固定螺栓5依次穿过所述面板1、托盘脚3和底板2并使面板1、托盘脚3和底板2成型为一体,所述托盘脚3之间于托盘的前后左右四侧形成有互相导通的叉车通道6,所述叉车通道6用于从托盘的前后左右四侧的任一侧提升所述托盘。所述中心节点上的一个托盘脚3a内部形成有硬件卡槽7,所述硬件卡槽7内部嵌入有数据传输硬件8;所述边线中间节点的四个托盘脚3b的侧部分别凹陷形成有粘贴凹槽9,四个所述粘贴凹槽9内部粘贴有识别码11使从托盘的前后左右四侧的任一侧获取托盘信息;托盘脚3内部还形成有rfid卡槽26,所述rfid卡槽26内部设有rfid芯片10,或将所述rfid芯片10粘贴在所述粘贴凹槽9中。识别码11可以采用常用的条形码或二维码样式,rfid芯片10既可以粘贴在粘贴凹槽9中,也可以插入到rfid卡槽26中。

参见图5、图6、图7和图8,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流田字托盘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面板1和底板2为采用中空吹塑工艺的中空结构。吹塑成型主要指中空吹塑(又称吹塑模塑),借助于气体压力使闭合在模具中的热熔型坯吹胀形成中空制品的方法,中空吹塑面板1和底板2一体成型,承载能力大,比注塑工艺有更好的耐候性能,使用寿命比注塑工艺提高1倍左右。所述面板1的底部向内侧凹陷形成有上加强槽12,所述上加强槽12内部嵌入有上加强管13,上加强槽12和上加强管13呈田字型分布于面板1的底部,田字型的上加强槽12内侧设有辅助加强凹槽28,辅助加强凹槽28有利于增加面板1的承载能力。所述辅助加强凹槽28内部设有上排水孔29,上排水孔29有利于面板1的排水。所述底板2的顶部向内侧凹陷形成有下加强槽14,所述下加强槽14内部嵌入有下加强管15,下加强槽14和下加强管15呈田字型分布于底板2的顶部,下加强槽14的两侧设有下排水沟27。加强槽用来安装加强管,起到加强筋作用,独有的管状设计结合下排水沟27起到很好的排水作用。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流田字托盘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2内侧贯通,所述底板2中心连接有十字臂16;所述十字臂16将贯通的所述底板2内侧划分为四个通口17;每个所述通口17的外侧形成有坡体18。坡体18与托盘脚3之间的叉车通道6互相配置,方便从从托盘的前后左右四侧的任一侧提升托盘,通口17的尺寸大于260×260mm,与现有的手动叉车尺寸匹配,通口17的设计可满足手动叉车的使用需求。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流田字托盘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面板1的顶部设有上防滑纹,面板1的顶部形成有上防滑槽19,所述上防滑槽19内部嵌入有上防滑垫20。所述底板2的底部设有下防滑纹,底板2的底部形成有下防滑槽21,所述下防滑槽21内部嵌入有下防滑垫22。所述托盘脚3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凹陷形成有卡扣部23,托盘脚3的内侧还形成有预留槽24,所述预留槽24用于安装数据传输硬件组件对托盘的功能进行升级。防滑垫的设置增强托盘的摩擦力,运输过程中起到防滑作用。

具体的,将九只托盘脚3分三排平行均匀分布于托盘面板1和托盘底板2之间,形成田字状,保证了托盘结构的稳定性。托盘脚3采用注塑成型工艺,将熔融的原料通过加压、注入、冷却、脱离等操作制作一定形状的半成品件,注塑成型工艺可生产形状较为复杂的结构,利用注塑工艺可将托盘脚3设计的更为精密,复杂,更好的保证托盘脚3的强度和韧性。独有卡扣设计能更好地让托盘面板1、托盘脚3以及托盘底板2之间紧密连接成一体,从而提高整个托盘的强度和承载力,保持使用需要。

参见图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流田字托盘信息嵌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托盘脚3呈田字型排列于面板1与底板2之间,将托盘脚3所处的田字型布局分为中心节点、边角节点和边线中间节点;

s2:在中心节点上的一个托盘脚3a内部开设硬件卡槽7,将数据传输硬件8嵌入到硬件卡槽7内部;

s3:在边线中间节点的四个托盘脚3b的侧部分别开设四个粘贴凹槽9,将预先写入有对应托盘信息的四组相同的rfid芯片10或识别码11分别粘贴到粘贴凹槽9中,从托盘的前后左右四侧的任一侧获取托盘信息。

作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流田字托盘信息嵌入方法的优选方案,在托盘脚3的内侧开设预留槽24,当对托盘的功能进行升级时,将升级所用的数据传输硬件组件嵌入到预留槽24中。托盘脚3内装有rfid芯片10,以实现托盘使用流转过程中的智能化管理。rifd芯片可实现快速扫描,数据记忆容量大,安全可靠,便于信息收集传输。预留槽24预留了数据传输硬件插槽,以备进一步安装数据传输硬件组件,升级托盘功能。托盘脚3外设置粘贴凹槽9方便rifd芯片以及印制信息的粘贴,可以从托盘的前后左右四侧的任一侧获取托盘信息,此外rifd芯片也可以直接插入到rfid卡槽26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托盘脚3呈田字型排列于面板1与底板2之间,将托盘脚3所处的田字型布局分为中心节点、边角节点和边线中间节点,在中心节点上的一个托盘脚3a内部开设硬件卡槽7,将数据传输硬件8嵌入到硬件卡槽7内部,在边线中间节点的四个托盘脚3b的侧部分别开设四个粘贴凹槽9,将预先写入有对应托盘信息的四组相同的rfid芯片10和识别码11分别粘贴到粘贴凹槽9中,从托盘的前后左右四侧的任一侧获取托盘信息。托盘脚3之间于托盘的前后左右四侧形成有互相导通的叉车通道6,实现托盘的前后左右四侧的任一侧提升托盘;托盘脚3内有设置智能硬件预留槽24,外有设置粘贴凹槽9;托盘脚3内装有rfid芯片10,粘贴凹槽9内部粘贴有rfid芯片10和识别码11使从托盘的前后左右四侧的任一侧获取托盘信息,以实现托盘使用流转过程中的智能化管理。通过rifd芯片能够快速扫描托盘信息,数据记忆容量大,安全可靠。中空吹塑面板1和底板2一体成型,承载能力大,比注塑工艺有更好的耐候性能,使用寿命比注塑工艺提高1倍左右;底板2设计可满足不同种类叉车的使用,托盘脚3设计的更为精密复杂,更好的保证托盘脚3的强度和韧性,方便整合智能硬件模组与rfid标签等,方便进行硬件组合和功能升级。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