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水杯设备上的自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2749发布日期:2019-11-12 22:16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制水杯设备上的自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水杯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制水杯设备上的自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制水杯设备是向空水杯模型中注入0.96~0.97ml试剂,然后将注水后的水杯模型冲切成单个水杯的设备;其中,所述水杯不是生活中经用于喝水的水杯、杯子,而是一种在生化检测中使用的、用于盛装检测试剂的专用水杯;根据应用检测的范围分为水杯和凝血水杯,水杯用于生化检测,而凝血水杯用于凝血检测,无论是用于生化检测的水杯,还是用于凝血检测的凝血水杯,水杯内均有试剂,两种水杯的区别在于:水杯内添加的量及化学物质不同,均可以统称为水杯。

其中,水杯主要有以下作用:

1.用于稀释样本液体;

2.用于消除个别临床样本的干扰;

3.用于溶解试剂。

在进行生产水杯的过程中,如何进行自动上料时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水杯设备上的自动上料装置,该自动上料装置主要是安装在制水杯设备上的上料工位处,在生产的过程中实现自动上料的目的,能够有效的提高上料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制水杯设备上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包括安装板、载料台、导料装置、驱动装置Ⅰ和推料装置,安装板与制水杯设备的机架连接,所述导料装置安装在载料台上,载料台及推料装置安装安装板上,所述驱动装置Ⅰ安装在安装板下方,所述导料装置上安装有传感器Ⅰ,传感器Ⅰ与所述驱动装置Ⅰ和推料装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Ⅰ根据传感器Ⅰ检测的信号驱动待注水的水杯模型向上移动,所述推料装置根据传感器Ⅰ检测的信号能够将待注水的水杯模型推入制水杯设备中的拨料工位。

所述导料装置包括4个呈L型的导料板,导料板安装在载料台上后构成上料通道;所述驱动装置Ⅰ包括电机Ⅰ、升降台、丝杠、丝杠螺母、导杆和推板,所述丝杠一端安装在安装板上,另一端与电机Ⅰ连接,所述丝杠螺母安装在升降台上,丝杠与丝杠螺母相互配合,所述推板通过导杆与升降台连接,所述导杆与安装板通过直线轴承连接,所述载料台上设有与推板外形相匹配的通孔,所述传感器Ⅰ与电机Ⅰ相连,所述传感器Ⅰ安装在导料板上。

所述推料装置包括支架Ⅰ、气缸Ⅰ和气泵Ⅰ,所述支架Ⅰ安装在安装板上,所述气缸Ⅰ安装在支架Ⅰ上,气泵Ⅰ与气缸Ⅰ及传感器Ⅰ连接,所述气缸Ⅰ活动端设有橡皮垫。

所述载料台与安装板通过滑块Ⅰ及滑轨Ⅰ相连,所述滑轨Ⅰ安装在安装板上,所述滑块Ⅰ安装在载料台下方,滑轨Ⅰ与滑块Ⅰ相互配合,所述载料台上设有两个导料装置和通孔,所述安装板两侧分别设有传感器Ⅱ和传感器Ⅲ,所述滑块Ⅰ上连接有气缸Ⅱ,传感器Ⅱ和传感器Ⅲ与气缸Ⅱ连接的气泵Ⅱ相连,所述安装板下方连接有支柱,所述支柱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传感器Ⅳ和传感器Ⅴ,所述升降台上设有检测板,传感器Ⅳ和传感器Ⅴ能够检测到检测板的到位信息,所述传感器Ⅳ和传感器Ⅴ与电机Ⅰ相连,所述传感器Ⅴ与所述气泵Ⅱ相连。

所述导料装置连接有导板,推料装置能够将待注水的水杯模型沿着导板推入拨料工位后由注水工位进行注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述上料装置能够实现自动上料的目的,能够有效的提高上料效率,从而提高生成效率,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2.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自动且连续上料的目的,能够有效的减少人工操作的时间,减少工人的劳动负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安装位置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上料工位,2注水工位,3拨料工位,4封膜工位,5裁剪工位,6翻转工位,7移载工位,8冲切工位,9机架,10水杯模型;

101安装板,102载料台,103导板,104检测板,105传感器Ⅰ,106导料板,107上料通道, 108电机Ⅰ,109升降台,110丝杠,111丝杠螺母,112导杆,113推板,114通孔,115支架Ⅰ,116气缸Ⅰ,117滑块Ⅰ,118滑轨Ⅰ,119传感器Ⅱ,120传感器Ⅲ,121气缸Ⅱ,122支柱,123传感器Ⅳ,124传感器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用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制水杯设备,包括机架9,所述机架9上设有上料工位1、注水工位2、拨料工位3、封膜工位4、裁剪工位5、翻转工位6和移载工位7,所述机架9末端设有冲切工位8,待注水的水杯模型10经过上料工位1进行上料,所述注水工位2用于对水杯模型10进行注水,所述拨料工位3用于将注水后的水杯模型10拨动至封膜工位4和裁剪工位5进行封膜和裁剪,所述翻转工位6用于将封膜且剪裁后的水杯模型10进行翻转,所述移载工位7用于将经过翻转工位6进行翻转后的水杯模型10移载至冲切工位8进行冲切成单个的水杯。

其中,所述上料工位1处安装有自动上料装置,所述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安装板101、载料台102、导料装置、驱动装置Ⅰ和推料装置,安装板101与机架9连接,所述导料装置安装在载料台102上,载料台102及推料装置安装安装板101上,所述驱动装置Ⅰ安装在安装板101下方,所述导料装置上安装有传感器Ⅰ105,传感器Ⅰ105与所述驱动装置Ⅰ和推料装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Ⅰ根据传感器Ⅰ105检测的信号驱动待注水的水杯模型10向上移动,所述推料装置根据传感器Ⅰ105检测的信号能够将待注水的水杯模型10推入拨料工位3后由注水工位2进行注水。

这样,在驱动装置Ⅰ的作用下,使得水杯模型10在导料装置的作用下从下至上进行上料,当水杯模型10移动到导料装置的上部时,传感器Ⅰ105检测到有水杯模型10到位,此时,传感器Ⅰ105将信号传递到驱动装置Ⅰ和推料装置,驱动装置Ⅰ停止驱动,使得水杯模型10停止不动,推料装置接收到传感器Ⅰ105的信号时启动,并将处于导料装置上部的水杯模型10推入至拨料工位3上后由注水工位2进行注水,然后推料装置复位;当推料装置复位后,传感器Ⅰ105不能检测到水杯模型10,此时,传感器Ⅰ105将未检测到水杯模型10的信号传递至驱动装置Ⅰ,驱动装置Ⅰ再次启动,将水杯模型10向上驱动,如此重复实现自动化上料的目的。

其中,所述导料装置包括4个呈L型的导料板106,导料板106安装在载料台102上后构成上料通道107;所述驱动装置Ⅰ包括电机Ⅰ108、升降台109、丝杠110、丝杠螺母111、导杆112和推板113,所述丝杠110一端安装在安装板101上,另一端与电机Ⅰ108连接,所述丝杠螺母111安装在升降台109上,丝杠110与丝杠螺母111相互配合,所述推板113通过导杆112与升降台109连接,所述导杆112与安装板101通过直线轴承连接,所述载料台102上设有与推板113外形相匹配的通孔114,所述传感器Ⅰ105与电机Ⅰ108相连,所述传感器Ⅰ105安装在导料板106上。

这样,传感器Ⅰ105将检测到的信号传递到电机Ⅰ108,电机Ⅰ108启动驱动丝杠110转动,从而使得安装有丝杠螺母111的升降台109上升或者下降,从而使得推板113向上并穿过通孔114进入到上料通道107内,推动上料通道107内的水杯模型10移动,实现水杯模型10的运动,保证上料的连续性;4个呈L型的导料板106构成的上料通道107能够保证水杯模型10能够沿着规定的轨道上升,保证上料过程的稳定性,避免水杯模型10在上料的过程中移位;所述推板113通过导杆112与升降台109连接,所述导杆112与安装板101通过直线轴承连接,这样设置能够保证推板113在移动的过程中更具稳定性,从而实现了稳定上料的目的。

其中,所述推料装置包括支架Ⅰ115、气缸Ⅰ116和气泵Ⅰ,所述支架Ⅰ115安装在安装板101上,所述气缸Ⅰ116安装在支架Ⅰ115上,气泵Ⅰ与气缸Ⅰ116及传感器Ⅰ105连接。

这样,当气泵Ⅰ接收到传感器Ⅰ105的信号后,气泵Ⅰ即可根据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控制气缸Ⅰ116的伸长和缩短,实现将水杯模型10推入拨料工位3的目的。

进一步优化,所述气缸Ⅰ116活动端设有橡皮垫。

这样,橡皮垫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了气缸Ⅰ116活动端与水杯模型10发生刚性接触,能够起到保护的作用。

进一步优化,所述载料台102与安装板101通过滑块Ⅰ117及滑轨Ⅰ118相连,所述滑轨Ⅰ118安装在安装板101上,所述滑块Ⅰ117安装在载料台102下方,滑轨Ⅰ118与滑块Ⅰ117相互配合,所述载料台102上设有两个导料装置和通孔114,所述安装板101两侧分别设有传感器Ⅱ119和传感器Ⅲ120,所述滑块Ⅰ117上连接有气缸Ⅱ121,传感器Ⅱ119和传感器Ⅲ120与气缸Ⅱ121连接的气泵Ⅱ相连,所述安装板101下方连接有支柱122,所述支柱122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传感器Ⅳ123和传感器Ⅴ124,所述升降台109上设有检测板104,传感器Ⅳ123和传感器Ⅴ124能够检测到检测板104的到位信息,所述传感器Ⅳ123和传感器Ⅴ124与电机Ⅰ108相连,所述传感器Ⅴ124与所述气泵Ⅱ相连。

这样,使得载料台102能够在安装板101上进行滑动,使得载料台102上具有两个上料位,当第一个上料位,即:上料通道107内水杯模型10全部上料完毕后,升降台109上的检测板104运动到上部,传感器Ⅳ123检测到检测板104到位信息,即意味着该上料位中的水杯模型10全部上料完毕,此时,电机Ⅰ108反转,使得升降台109下降,从而使得推板113下降,至传感器Ⅴ124检测到检测板104时,电机Ⅰ108停止;此时,气泵Ⅱ根据感器Ⅴ检测到的信息后启动,使得气缸Ⅱ121开始移动,气缸Ⅱ121驱动载料台102整体移动,使得传感器Ⅲ120检测到载料台102时,气泵Ⅱ停止,此时载料台102上的另一个通孔114正对推板113,实现第二个上料位的到位,此时电机Ⅰ108再次启动,驱动推板113上升,实现第二个上料位的上料目的,待第二个上料位中的水杯模型10上料完毕后,即传感器Ⅳ123再次检测到检测板104时,电机Ⅰ108再次翻转,使得推板113下降至传感器Ⅴ124处,此时气缸Ⅱ121驱动载料台102整体做回程运动,传感器Ⅱ119检测到载料台102时,气缸Ⅱ121停止,使得第一个上料位及第二个上料位复位,等待人工进行上料;这样能够保证上料的连续性,实现连续自动上料的目的。

进一步优化,所述导料装置连接有导板103,推料装置能够将待注水的水杯模型10沿着所述导板推入拨料工位3后在注水工位2处进行注水。

这样,挡板的设置能够保证推料装置在推水杯模型10时,水杯模型10能够更加稳定的进入到拨料工位3中,对水杯模型10起到引导的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