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转载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08588发布日期:2019-12-24 21:06阅读:6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折叠转载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载输送机,特别涉及一种可折叠转载输送机。



背景技术:

在露天煤矿连续转运系统中,转载输送机是将工作面采煤机运来的煤转送到皮带机上的中间转运设备。其根本工作原理与输送皮带机相同,实际上就是采用架桥机构、整体移动的特殊形式输送皮带机。其工作性能对于对于煤矿的高效连续开采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它肩负着连接连续采煤机与输送皮带机的重要作用,其对灵活性、现场环境适应性要求极高。

当前存在的转载输送机移动笨拙,多方位灵活移动同时保证输送机整体水平更是个棘手问题。做为转载输送机,在采煤机移动掉头时,输入输出距离的灵活调整可减少后方输送机构的移动节省移动时间,而现存大多数转载输送机则存在距离改变缓慢、调整机构复杂等问题,制约了连续采煤机的连续移动,费时费力,对采煤效率造成很大的影响。

因此如何提高转载输送机的灵活性,如何提高调平效率,在采煤机掉头时,使转载输送机灵活适应连续采煤机与输送皮带机之间的距离并保证转载输送机整机水平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可折叠转载输送机,能够提高转载输送机的灵活性。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折叠转载输送机,所述转载输送机包括可折叠的输送部,所述输送部包括第一桁架和与所述第一桁架相铰接的第二桁架,所述输送部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桁架和第二桁架之间用于折叠上述桁架的折叠机构,所述折叠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桁架和所述第二桁架相铰接。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出如下附属技术方案:所述折叠机构为四杆机构,其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拉杆、第二拉杆、第三拉杆和第四拉杆。

所述输送部包括连接所述第一桁架和第二桁架的桁架铰接端,所述第一拉杆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桁架和所述第二拉杆的一端相铰接,所述第二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桁架相铰接;所述第三拉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桁架和所述桁架铰接端相铰接;所述第四拉杆两端分别和所述桁架铰接端和所述第一桁架相铰接。

所述输送部还包括驱动所述第一桁架和第二桁架折叠的第一液压缸。

所述第一液压缸包括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与所述第二桁架相铰接,所述第一液压缸的尾部与所述第一桁架铰接。

所述可折叠转载输送机与采煤机相接,所述可折叠转载输送机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桁架和采煤机之间的平衡机构,所述平衡机构与所述第一桁架相铰接。

所述平衡机构包括与所述采煤机固定连接的支撑圆盘和与所述支撑圆盘铰接的钢架。

所述平衡支架还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圆盘与所述钢架的铰接点两侧的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

所述第一连杆一端与所述支撑圆盘相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相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钢架相铰接。

所述平衡机构还包括驱动所述连杆组件的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一端铰接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铰接点处,另一端铰接在对称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铰接点处。

所述平衡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钢架上用以检测所述钢架角度的角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液压缸通过液压系统控制,所述角度传感器与所述液压系统信号连接。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转载输送机的输送部可折叠,实现转载输送机整机长度调节,提高转载输送机的灵活性,方便采煤机掉头,提高采煤机的连续移动性;

2.输送部折叠通过折叠机构及第一桁架1和第二桁架2铰接实现折叠,并通过液压缸控制,结构简单,省时省力;

3.本实用新型转载输送机与采煤机连接端设有平衡机构,平衡机构上设有角度传感器和液压缸,能够对采煤面进行检测并对转载输送机进行调平,确保转载输送机的输入端处于水平状态,使煤料能够平稳流入转载输送机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转载输送机与采煤机和输送皮带机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转载输送机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转载输送机的平衡机架与第一桁架安装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转载输送机的平衡机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转载输送机的液压系统连接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折叠转载输送机,其包括可折叠的输送部100,输送部100包括第一桁架1和与第一桁架1相铰接的第二桁架2,第一桁架1端部与采煤机200相连,第二桁架2端部连接在输送皮带机300上方。

进一步地,输送部100包括铰接在第一桁架1和第二桁架2之间的折叠机构3。折叠机构3为四杆机构,其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拉杆31、第二拉杆32、第三拉杆33和第四拉杆34。具体的,第一拉杆31两端分别与第一桁架1的下端和第二拉杆32的一端相铰接,第二拉杆32的另一端与第二桁架2的下端相铰接;第一桁架1和第二桁架2包括连接二者的桁架铰接端11,第三拉杆33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桁架2的下端和桁架铰接端11相铰接;第四拉杆34两端分别和桁架铰接端11和第一桁架1的下端相铰接。

进一步地,输送部100还包括驱动第一桁架1和第二桁架2折叠和展开的第一液压缸35,第一液压缸35的尾部与第一桁架1下方相铰接,第一液压缸35的活塞杆351与第二桁架2下方相铰接。通过控制第一液压缸35伸缩,并配合位于第一桁架1和第二桁架2之间的折叠机构,输送部100能够实现折叠与展开。

进一步地,输送部100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桁架1和第二桁架2上的滚筒5和与缠绕在滚筒5上用于输送煤料的皮带6。第一桁架1端部设有前护料盖7,第二桁架2端部设有后护料盖8,确保经采煤机200开采的煤料流入输送部100时不洒落。

进一步参照图3至图5,可折叠转载输送机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桁架1端部的平衡机构4。平衡机构4一端与第一桁架1相铰接,另一端固定在采煤机200上。平衡机构4包括与采煤机200固定连接的支撑圆盘41和与支撑圆盘41铰接的钢架42,钢架42与第一桁架1相铰接。平衡支架4还包括设置在钢架42上的角度传感器44、对称设置在支撑圆盘41和钢架42的铰接点两侧的连杆组件43和驱动连杆组件43的第二液压缸46。连杆组件43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连杆431和第二连杆432。第一连杆431一端与支撑圆盘41相铰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杆432的一端相铰接,第二连杆432的另一端与所述钢架42相铰接。第二液压缸46一端铰接在第一连杆431和第二连杆432的铰接点处,另一端铰接在对称铰接点另一侧的第一连杆431和第二连杆432的铰接点处。第二液压缸46通过液压系统45进行控制,角度传感器44与液压系统45信号连接,用以监测钢架42的平衡性。当钢架42倾斜时,角度传感器44能够监测并将信号发送至液压系统45,液压系统45控制第二液压缸46伸缩实现连杆组件43摆动来调节钢架42平衡。

本实用新型可折叠转载输送机工作时,可折叠转载输送机的平衡机构4底部固定在采煤机200上跟随采煤机200移动,当采煤面高低不平时,平衡机构4能够对第一桁架1进行调平,确保煤料平稳运输,环境适应性强;转载输送机的第一桁架1和第二桁架2可折叠,当采煤机200移动掉头时,采煤机200与皮带输送机300之间距离改变,转载输送机与采煤机200间距离的灵活调整可节省后方皮带输送机300的移动时间,提高采煤机200连续移动流畅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转载输送机的输送部可折叠,实现转载输送机整机长度调节,提高转载输送机的灵活性,方便采煤机掉头,提高采煤机的连续移动性;

2.输送部折叠通过折叠机构及第一桁架1和第二桁架2铰接实现折叠,并通过液压缸控制,结构简单,省时省力;

3.本实用新型转载输送机与采煤机连接端设有平衡机构,平衡机构上设有角度传感器和液压缸,能够对采煤面进行检测并对转载输送机进行调平,确保转载输送机的输入端处于水平状态,使煤料能够平稳流入转载输送机中。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