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33949发布日期:2019-11-27 18:06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升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升机。



背景技术:

风塔(windtower)易遭受诸如振动、屈曲、热胀冷缩等多种磨损力、以及材料氧化。由于这些磨损因素,故风塔经常需要维护。因为风塔的尺寸,在风力发电塔筒内,由于爬梯空间窄小而无法安装升降机,更谈不上安装电梯了,维修人员只能沿着爬梯爬上高达80米高的塔筒去顶部机舱内进行设备的日常检查与维保,他们在上、下塔筒的过程中不仅费力辛苦、劳动强度大,而且费时不安全;而如果要在塔筒内安装升降机的话,则必须在塔筒内平台上开孔,增设升降机所需要的通道,这对已经在风场安装好的风力发电机来说是无法实现平台开孔的,也就无法实现加装升降机的可能;且由于塔筒第一层平台已被风力发电的控制设备占满,升降机也只能从第二层平台开始,同时由于顶层需要安装升降机所需的悬挂装置,升降机也不能直接到达风力发电塔筒的顶层,这样即使塔筒内安装了升降机,维修人员乘坐升降机时也需要先爬上一个平台才能乘坐升降机,到达顶部下了升降机后还要爬上一层才能到达塔筒的顶层,不能做到“一站式到达”;同时由于升降机的通道位置一般不在爬梯通道处,当升降机运行出现故障时其救援也非常不方便和困难。故到达需要维护的区域可能构成挑战,需要一种用于维护一个风塔或多个风塔的装置,其可降低捕获风能的成本。于是,本申请的发明人,申请了一项名称为一种螺旋牵引式提升机的发明专利(公告号为cn107235409a),以解决上述问题。但在实际运用中,发现其也还存在牵引力小,存在打滑弊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提升机,倍增了提升机的牵引力,解决了现有提升机牵引力不足而产生打滑的情况,提高了提升机运行的稳定性。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驱动装置、对重、第一导向轮、爬梯、轿厢、第二导向轮、第七导向轮和牵引钢丝绳,对重和轿厢分别设置在爬梯的两侧;驱动装置包括电机、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转轴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分别设有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多槽轮和第二多槽轮;第一多槽轮设置有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第二多槽轮上设置有第三环形槽和第四环形槽。

进一步的,驱动装置设置在爬梯的上端或设置在爬梯的下端。

进一步的,牵引钢丝绳包括第一牵引段和第二牵引段;第一牵引段的一端与对重上连接端连接后,另一端经第一导向轮与轿厢上连接端连接;第二牵引段的一端与轿厢下连接端连接后,另一端经过第七导向轮、第一环形槽、第三环形槽、第二环形槽、第四环形槽和第二导向轮后与对重下连接端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多槽轮和第二多槽轮的数量为多个,且第一多槽轮的数量与第二多槽轮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升机,倍增了提升机的牵引力,解决了现有提升机牵引力不足而产生打滑的情况,提高了提升机运行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中驱动装置以及牵引钢丝绳的连接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使现有提升机的牵引力得到倍增,防止打滑,使提升机的运行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牵引钢丝绳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牵引钢丝绳与驱动装置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1、驱动装置;2、对重;3、第一导向轮;4、爬梯;5、轿厢;6、第二导向轮;7、第七导向轮;8、牵引钢丝绳;101、第二多槽轮;102、第一多槽轮;103、第一转轴;104、第二转轴;105、第二链轮;106、第一链轮;107、链条;108、电机;201、对重上连接端;202、对重下连接端;501、轿厢上连接端;502、轿厢下连接端;801、第一牵引段;802、第二牵引段;1011、第三环形槽;1012、第四环形槽;1021、第一环形槽;1022、第二环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为:它包括驱动装置1、对重2、第一导向轮3、爬梯4、轿厢5、第二导向轮6、第七导向轮7和牵引钢丝绳8,对重2和轿厢5分别设置在爬梯4的两侧;驱动装置1包括电机108、第一转轴103和第二转轴104,第一转轴103与电机108的输出轴连接,第一转轴103和第二转轴104上分别设有第一链轮106和第二链轮105,第一链轮106和第二链轮105之间通过链条107连接,第一转轴103和第二转轴104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多槽轮102和第二多槽轮101;第一多槽轮102设置有第一环形槽1021和第二环形槽1022;第二多槽轮101上设置有第三环形槽1011和第四环形槽1012。

优选的,驱动装置1设置在爬梯4的上端或设置在爬梯4的下端。

优选的,牵引钢丝绳8包括第一牵引段801和第二牵引段802;第一牵引段801的一端与对重上连接端201连接后,另一端经第一导向轮3与轿厢上连接端501连接;第二牵引段802的一端与轿厢下连接端502连接后,另一端经过第七导向轮7、第一环形槽1021、第三环形槽1011、第二环形槽1022、第四环形槽1012和第二导向轮6后与对重下连接端202连接。

优选的,第一多槽轮102和第二多槽轮101的数量为多个,且第一多槽轮102的数量与第二多槽轮101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中驱动装置以及牵引钢丝绳的连接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使现有提升机的牵引力得到倍增,防止打滑,使提升机的运行更加稳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