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物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95728发布日期:2019-12-13 18:23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储物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领域,尤其是一种储物罐。



背景技术:

储物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生活用品之一,人们一般会使用储物罐来存放糖果、饼干等零食。当零食种类变多时,储物罐的数量也会随之增多,摆放在桌面上的话容易造成凌乱现象,并且提高了桌面的占用空间;若将多个储物罐叠放起来,虽然可以解决空间占用的问题,但是叠放不稳固容易掉落。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物罐,能够有效提高叠放的稳定性,节省桌面空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储物罐,包括罐体和用于密封所述罐体的盖体,所述盖体的上边缘设置有向外突出的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的截面为具有开口的圆形;所述罐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凹陷部,所述盖体插入所述罐体的底部时,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第一凹陷部的内侧壁相抵接。

进一步,所述盖体包括盖底和盖壁,所述盖底和盖壁组合成第二凹陷部。

进一步,还包括提手,所述提手设置于所述盖底上且所述提手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凹陷部的深度。

进一步,所述盖底上设置有螺丝孔,所述提手通过螺丝固定在所述盖底上。

进一步,所述提手包括手提部和固定部,所述手提部的直径大于所述固定部的直径。

进一步,所述罐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多条向外突出的柱体。

进一步,所述盖壁的外侧设置有向内侧凹陷的凹槽,所述凹槽上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所述第一凹陷部的下边缘设置有向外突出的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的截面为具有开口的圆形。

进一步,所述罐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标示内容物的标示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物罐,通过在盖体上设置向外突出的第一翻边,需要将两个储物罐叠放时,将其中一个储物罐的盖体插入另一个储物罐的底部,第一翻边和第一凹陷部的内侧壁相抵接,利用摩擦力即可实现扣合,同时,将第一翻边的截面设置为具有开口的圆形,有利于使得扣合更加顺畅,并增强扣合的牢固程度,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叠放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两个储物罐扣合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两个储物罐扣合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翻边和第一凹陷部的内侧壁相抵接的截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储物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生活用品之一,人们一般会使用储物罐来存放糖果、饼干等零食。当零食种类变多时,储物罐的数量也会随之增多,摆放在桌面上的话容易造成凌乱现象,并且提高了桌面的占用空间;若将多个储物罐叠放起来,虽然可以解决空间占用的问题,但是叠放不稳固容易掉落。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储物罐,通过在盖体上设置向外突出的第一翻边,同时在罐体的底部设置与所述盖体的宽度相匹配的第一凹陷部,需要将两个储物罐叠放时,将其中一个储物罐的盖体插入另一个储物罐的底部,第一翻边和第一凹陷部的内侧壁相抵接,利用摩擦力即可实现扣合,同时,将第一翻边的截面设置为具有开口的圆形,有利于使得扣合更加顺畅,并增强扣合的牢固程度,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叠放的稳定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阐述。

参照图1-图4,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物罐,包括罐体100和用于密封所述罐体100的盖体200,所述盖体200包括盖底210和盖壁220,所述盖底210和盖壁220组合成第二凹陷部230,所述盖壁220的上边缘设置有向外突出的第一翻边221,所述第一翻边221的截面为具有开口的圆形;所述罐体100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盖体200的宽度相匹配的第一凹陷部110,因此,所述盖体200可以插入所述第一凹陷部110,所述第一翻边221与所述第一凹陷部110的内侧壁相抵接从而实现两个储物罐的扣合叠放。

具体地,具有开口的圆形,指的是其圆弧不闭合,因此开口可以提供轻微形变的空间,使得扣合更加顺畅。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盖体200上设置向外突出的第一翻边221,同时在罐体100的底部设置第一凹陷部110,需要将两个储物罐叠放时,将其中一个储物罐的盖体200插入另一个储物罐的底部,第一翻边221和第一凹陷部110的内侧壁相抵接,利用摩擦力即可实现扣合,同时,将第一翻边221的截面设置为具有开口的圆形,有利于使得扣合更加顺畅,并增强扣合的牢固程度,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叠放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基于第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储物罐,其中,还包括提手240,所述提手240设置于所述盖底210上且所述提手240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凹陷部230的深度。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提手240,使用者可以利用提手240打开盖体200,有利于提高使用的便捷性。另外,将提手240设置于所述盖底210上,且所述提手240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凹陷部230的深度,可以避免影响储物罐的扣合。

进一步地,基于第二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储物罐,其中,所述盖底210上设置有螺丝孔,所述提手240通过螺丝固定在所述盖底210上。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提手240通过螺丝进行固定,有利于提高稳定性。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固定方式,例如扣合固定、胶水固定等。

进一步地,基于第二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储物罐,其中,所述提手240包括手提部241和固定部242,所述手提部241的直径大于所述固定部242的直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手提部241的直径大于所述固定部242的直径,更加有利于使用者进行握持,使得打开或者关闭储物罐变得更加容易。

进一步地,基于第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储物罐,其中,所述罐体100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多条向外突出的柱体120。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所述罐体100的外侧壁上设置多条向外突出的柱体120,在拿起储物罐时,可以增大手部与储物罐之间的摩擦力,不容易出现滑落的现象,同时也可以提高储物罐的美观程度。

进一步地,基于第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储物罐,其中,所述盖壁220的外侧设置有向内侧凹陷的凹槽222,所述凹槽222上设置有密封圈。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盖壁220的外侧设置密封圈,可以提高盖体200的密封作用,避免储物罐里的食物变质。

进一步地,基于第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第七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储物罐,其中,所述第一凹陷部110的下边缘设置有向外突出的第二翻边130,所述第二翻边130的截面为具有开口的圆形。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所述第一凹陷部110的下边缘设置向外突出的第二翻边130,并且所述第二翻边130的截面为具有开口的圆形,当储物罐放置在桌面时,有利于提高摆放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第八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储物罐,其中,所述罐体100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标示内容物的标示牌140。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标示牌140,可以更加快捷地判断储物罐的内容物,无须拆开盖体200查看。标示牌140的具体内容可以采用手写的方式,也可以采用贴纸的方式,可以根据需求自由选择。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第九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储物罐,包括罐体100和用于密封所述罐体100的盖体200,所述盖体200包括盖底210、盖壁220,所述盖体200上设置有提手240,所述盖底210和盖壁220组合成第二凹陷部230,所述盖壁220的上边缘设置有向外突出的第一翻边221,所述第一翻边221的截面为具有开口的圆形,所述提手240包括手提部241和固定部242,所述手提部241的直径大于所述固定部242的直径,所述提手240设置于所述盖底210上且所述提手240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凹陷部230的深度;所述罐体100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盖体200的宽度相匹配的第一凹陷部110,所述罐体100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标示内容物的标示牌140;所述盖底210上设置有螺丝孔,所述提手240通过螺丝固定在所述盖底210上;所述盖壁220的外侧设置有向内侧凹陷的凹槽222,所述凹槽222上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罐体100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多条向外突出的柱体120;所述第一凹陷部110的下边缘设置有向外突出的第二翻边130,所述第二翻边130的截面为具有开口的圆形;所述盖体200插入所述第一凹陷部110后,所述第一翻边221与所述第一凹陷部110的内侧壁相抵接从而实现两个储物罐的扣合叠放。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盖体200上设置向外突出的第一翻边221,同时在罐体100的底部设置第一凹陷部110,需要将两个储物罐叠放时,将其中一个储物罐的盖体200插入另一个储物罐的底部,第一翻边221和第一凹陷部110的内侧壁相抵接,利用摩擦力即可实现扣合;第一翻边221的截面为具有开口的圆形,在盖体200与另一个储物罐的底部扣合时,第一翻边221具有弧度,并且其开口可以提供轻微形变的空间,使得扣合更加顺畅;扣合后利用第一翻边221与罐体100底部的内侧壁的摩擦力即可实现扣紧。罐体100和盖体200可以采用铜或者铝制作,能进行轻微的形变,并且不易损坏。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