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件及包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00117发布日期:2019-12-03 18:13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包装件及包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外部包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包装件及包装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用电器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这些家用电器的存放和运输需要进行包装,包装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使产品整齐划一,便于存放,二是保护产品,使其在运输过程中完好无损。目前的包装中,用料种类繁多,其中珍珠棉以其廉价和成形较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是目前的珍珠棉由于不具有收缩性,因此包装松弛,进而需要加入填充物,浪费人力物力,且无法以较小厚度成型,因此透明度较低,不利于包装后的整体效果。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包装件及包装装置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珍珠棉不具收缩性以及透明度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包装件及包装装置。

一种包装件,包括包装主体和铺设于所述包装主体至少一侧表面的弹性膜;

所述弹性膜为高压低密度聚乙烯膜、冷拉伸聚乙烯膜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膜中的一者。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膜远离所述包装主体的一面设有纹痕。

进一步的,所述包装主体为珍珠棉层或布层。

进一步的,所述布层为丝质布层、棉质布层、涤纶布层、锦纶布层、腈纶布层、丙纶布层、维纶布层、氯纶布层和氨纶布层中的一者。

进一步的,所述包装主体呈网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包装主体的厚度范围为0.1-0.8mm。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膜的厚度范围为0.008-0.3mm。

进一步的,所述包装件的纵向收缩率为10-90%。

进一步的,所述包装件的横向收缩率为10-90%;

所述弹性膜和所述包装主体为通过热压工艺连接而成的一体式结构。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装装置,包括所述的包装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提供的包装件,通过两层相互连接的弹性膜和包装主体,基于弹性膜的弹性和可收缩特性,使所述包装件具有了收缩性,因此避免了包装松弛,需要填充的情况发生,进而节约了人力物力;且由于弹性膜为膜,故其厚度较小,而包装主体与弹性模连接,故其厚度也能够控制为较小厚度,综合两者的厚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包装件厚度较低,透明度较高,包装效果整体提高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包装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包装件热压成型工艺的示意图。

其中,1-弹性膜;2-包装主体;3-第一送料轮;4-第二送料轮;5-第一挤压轮;6-第二挤压轮;7-收料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包装件,包括包装主体2和铺设于所述包装主体2至少一侧表面的弹性膜1;所述弹性膜1为高压低密度聚乙烯膜、冷拉伸聚乙烯膜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膜中的一者。

本实施例提供的包装件,通过两层相互连接的弹性膜1和包装主体2,基于弹性膜1的弹性和可收缩特性,使所述包装件具有了收缩性,因此避免了包装松弛,需要填充的情况发生,进而节约了人力物力;且由于弹性膜1为膜,故其厚度较小,而包装主体2与弹性模连接,故其厚度也能够控制为较小厚度,综合两者的厚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包装件厚度较低,透明度较高,包装效果整体提高了。

上述三种聚乙烯膜,均具有较好的弹性,也具有较好的收缩性,为包装件提供了良好的收缩性,进而能够为其克服包装松弛的一系列问题得以解决,例如松弛的包装无法对被包装物进行全面的紧密包裹,不能进行全面的防护;进一步来说,松弛的包装需要添加辅助防护,常见的有增加增强胶带进行粘贴防护、增加泡沫进行填充防护,增加的防护物料造成物力浪费,增加防护的作业过程造成人力浪费;再进一步来说,增加了额外物料的浪费,造成产品包装的整体外观质量下降,且环保性下降,严重影响其形象和销售。上述由于松弛包装带来的问题都通过本实施例中的弹性膜1的设计加以解决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膜1远离所述包装主体2的一面设有纹痕。

纹痕即为在弹性膜1表面均匀增加一些纹路沟痕,提高了弹性膜1的热缩变形量以及抗拉性能,进而解决了包装棉易拉断撕裂的问题,同时纹痕的设计能够使包装之后的外观更加美观整洁,提升了包装产品的形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包装主体2为珍珠棉层或布层。

珍珠棉为包装的主体,使包装棉能够具有珍珠棉的所有优良特性,其缺陷通过与之连接的弹性膜1以及下文中对珍珠棉的进一步优化得以解决,基于对珍珠棉特性的考虑,用布将其代替也可使用,且布相较于珍珠棉,更易生产较小厚度的规格,且以较小厚度使用的稳定性更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布层包括丝质布层、棉质布层、涤纶布层、锦纶布层、腈纶布层、丙纶布层、维纶布层、氯纶布层和氨纶布层中的一者。

根据包装的使用环境,确定包装需要的重点特性,并根据上述不同布料的特性,加以选择和确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包装主体2呈网状结构。

弹性膜1具有弹性和收缩性,当其收缩时,若包装主体2不收缩,则易出现二者连接松动或断裂,若包装主体2与弹性膜1连接过于紧密,则阻碍弹性膜1的收缩,弹性膜1的特性则无从发挥效用,将包装主体2设计为网状,或者在整块的包装主体2上均匀设置多个孔洞,能够使包装主体2具有一定的弹性和收缩性能,在包装棉收缩时,包装主体2能够随弹性膜1而收缩和回复,既避免二者连接松动,又保证了包装棉的收缩特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包装主体2的厚度范围为0.1-0.8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膜1的厚度范围为0.008-0.3mm。

上述包装主体2和弹性膜1的厚度都较小,显然二者连接后形成的包装件厚度也较小,透明度也相应的得到提高,克服了目前珍珠棉因厚度较大,透明度较低造成的一些缺陷。例如,透明度低的包装,使包装后产品的可视化差,无法第一时间透过包装观察到被包装包裹之物;厚度较大造成珍珠棉的柔性较差,包装使用适应性低,且包装过程中易断裂撕破,严重影响包装的自动化作业。通过本实施例的较低厚度的包装件,可将上述问题尽数克服,且达到了预期的优化效果:包装后可透过包装件直接观察到内部产品、柔软的包装件不仅可用于自动化包装、智能化包装,提高包装效率的同时,也使包装的手感提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包装件的纵向收缩率为10-9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包装件的横向收缩率为10-90%。

两个垂直方向的收缩率,能够使包装件的各个方向的收缩性能得以提高,在包装使用过程中,得以适应各种包装环境,各种被包装产品;且上文中所提到的包装棉的收缩性提高所带来的效果,都进一步得到提升和优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膜1和所述包装主体2为通过热压工艺连接而成的一体式结构。

热压成型的具体过程是将包装主体2和弹性膜1在高压环境下进行挤压成型。如图2所示是一种常见的热压成型方式,首先将包装主体2缠绕设置于第一送料轮3,将弹性膜1缠绕设置于第二送料轮4,然后两个送料轮同步送料至第一挤压轮5和第二挤压轮6之间,即第一送料轮3输送所述包装主体2至至第一挤压轮5和第二挤压轮6之间、第二送料轮4输送所述弹性膜1至至第一挤压轮5和第二挤压轮6之间,二者在第一挤压轮5与第二挤压轮6之间叠放,且第一挤压轮5与第二挤压轮6二者进行加热和施加压力,在热熔状态和压力作用下,二者结合为一体,通过两个挤压轮之间后,二者已经结合成为了包装件,再通过收料轮7将包装件卷绕收置。第一送料轮3、第二送料轮4、第一挤压轮5、第二挤压轮6和卷料轮均设置有相应的驱动其转动的驱动组件,生产过程中五个轮分别在其驱动组件驱动下配合转动,完成生产。这种热压成型的工艺制成的包装件具有较好的收缩性。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装装置,包括所述的包装件。所述包装装置根据被包装物的形状,利用包装件制成,包装物可为家用电器和通讯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