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粉粉尘的沉积排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82133发布日期:2020-02-11 08:50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石粉粉尘的沉积排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粉粉尘的沉积排出装置,属于环保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粉尘,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粉尘几乎到处可见;目前一些固体物质的机械加工或粉碎均会产生粉尘,例如金属研磨、切削、钻孔、爆破、破碎、磨粉、农林产品加工等;因机械过程破碎、筛分、运输等而产生的微细粒子,能在气体中分散、悬浮一定时间的固体粒子,均是粉尘,粉尘的粒径范围很广,由细至1/10μm到数百微米,当人体吸入粉尘后,小于5μm的微粒,极易深入肺部,引起中毒性肺炎或矽肺,有时还会引起肺癌;目前,一些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粉尘的企业,为防止粉尘污染,改善工人的生产作业环境,均会安装用于吸收粉尘的设备,经过层层过滤,最终粉尘会集中到收集桶内部储存,但是,收集桶集满粉尘后,需要清空收集桶,有些石材加工的企业更是需要经常频繁的清理收集桶,以便吸收粉尘的设备正常运行,目前,在清理收集桶过程中,是直接将收集桶打开,将集满的粉尘装袋运输,但是这个过程中,即便再小心翼翼,也会造成短时间内的空气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石粉粉尘的沉积排出装置,可以在清理收集桶过程中,使收集到的粉尘不会二次漂浮造成污染,始终保持生产作业环境卫生,适用于需要经常频繁的清理收集桶的石材加工企业。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石粉粉尘的沉积排出装置,包括由支架支撑的输送筒体,所述输送筒体的其中一端顶部设置有用于与石粉粉尘收集桶底部出口连通的进料口,所述输送筒体的另外一端底部设置有出料斗,所述输送筒体的内部设置有螺旋输送轴,位于输送筒体内部的螺旋输送轴轴身上设置有螺旋输送叶片,所述螺旋输送轴包括一体式结构的实心部和空心部,所述螺旋输送轴实心部的端部与输送筒体进料口一侧的端面转动连接,所述螺旋输送轴空心部的端部与输送筒体出料斗一侧的端面转动连接,且螺旋输送轴空心部的端部延伸至输送筒体的端面外侧,位于输送筒体端面外侧的螺旋输送轴空心部轴身上安装有从动锥齿轮,在出料斗一侧的输送筒体顶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与从动锥齿轮啮合传动连接的主动锥齿轮,所述螺旋输送轴空心部的内部设置有喷水通道,所述喷水通道的入口处位于输送筒体端面外侧的螺旋输送轴空心部的端部,且在位于输送筒体端面外侧的螺旋输送轴空心部的端部安装有旋转接头,所述旋转接头的出口端与喷水通道的入口处连通,所述旋转接头的进口端通过管道与外部喷水输送装置连通,位于输送筒体内部的螺旋输送轴空心部的轴身上形成有若干个与喷水通道连通的喷水出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输送筒体进料口一侧的端面与输送筒体的内部底面之间设置有导流板;防止进入到输送筒体内部的石粉粉尘堆积在输送筒体进料口一侧的端面与输送筒体的内部底面之间的拐角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在从动锥齿轮和主动锥齿轮的外围罩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与电机的外壳固定连接;有效提高装置在运行时的安全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若干个喷水出口中每三个喷水出口为一组,每组三个喷水出口中相邻两个喷水出口之间的夹角是120度;用以提高喷水出口的喷洒均匀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位于输送筒体内部的螺旋输送轴空心部的长度小于或等于螺旋输送轴实心部的长度;防止输送筒体内部过于潮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喷水通道的轴线与螺旋输送轴的轴线重合,喷水通道的直径是螺旋输送轴的直径的五分之一;用以保证螺旋输送轴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输送筒体的其中一端顶部设置有用于与石粉粉尘收集桶底部出口连通的进料口,输送筒体的另外一端底部设置有出料斗,输送筒体的内部设置有螺旋输送轴,位于输送筒体内部的螺旋输送轴轴身上设置有螺旋输送叶片,螺旋输送轴包括空心部,螺旋输送轴空心部的内部设置有喷水通道,喷水通道的入口处位于输送筒体端面外侧的螺旋输送轴空心部的端部,且在位于输送筒体端面外侧的螺旋输送轴空心部的端部安装有旋转接头,旋转接头的出口端与喷水通道的入口处连通,旋转接头的进口端通过管道与外部喷水输送装置连通,位于输送筒体内部的螺旋输送轴空心部的轴身上形成有若干个与喷水通道连通的喷水出口;收集桶内部收集到的石粉粉尘经进料口进入输送筒体内部,经过加压后的水通过旋转接头进入喷水通道,并由喷水出口喷出,使螺旋输送轴在螺旋转动输送石粉粉尘的过程中,同时对石粉粉尘进行喷水,湿润石粉粉尘,湿润后的石粉粉尘最终从出料斗被装入袋中运输,实现在清理收集桶过程中,使收集到的粉尘不会二次漂浮造成污染,始终保持生产作业环境卫生,适用于需要经常频繁的清理收集桶的石材加工企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螺旋输送轴空心部位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要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1-输送筒体,2-螺旋输送轴,3-螺旋输送叶片,4-喷水出口,5-电机,6-主动锥齿轮,7-从动锥齿轮,8-旋转接头,9-支架,10-出料斗,11-进料口,12-导流板,13-喷水通道,14-收集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具体的介绍。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石粉粉尘的沉积排出装置,包括由支架9支撑的输送筒体1,输送筒体1的其中一端顶部设置有用于与石粉粉尘收集桶14底部出口连通的进料口11,输送筒体1的另外一端底部设置有出料斗10,输送筒体1的内部设置有螺旋输送轴2,位于输送筒体1内部的螺旋输送轴2轴身上设置有螺旋输送叶片3,螺旋输送轴2包括一体式结构的实心部和空心部,螺旋输送轴2实心部的端部与输送筒体1进料口11一侧的端面转动连接,螺旋输送轴2空心部的端部与输送筒体1出料斗10一侧的端面转动连接,且螺旋输送轴2空心部的端部延伸至输送筒体1的端面外侧,位于输送筒体1端面外侧的螺旋输送轴2空心部轴身上安装有从动锥齿轮7,在出料斗10一侧的输送筒体1顶部设置有电机5,电机5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与从动锥齿轮7啮合传动连接的主动锥齿轮6,螺旋输送轴2空心部的内部设置有喷水通道13,喷水通道13的入口处位于输送筒体1端面外侧的螺旋输送轴2空心部的端部,且在位于输送筒体1端面外侧的螺旋输送轴2空心部的端部安装有旋转接头8,旋转接头8的出口端与喷水通道13的入口处连通,旋转接头8的进口端通过管道与外部喷水输送装置连通,位于输送筒体1内部的螺旋输送轴2空心部的轴身上形成有若干个与喷水通道13连通的喷水出口4。

本实施例在输送筒体1进料口11一侧的端面与输送筒体1的内部底面之间设置有导流板12;防止进入到输送筒体1内部的石粉粉尘堆积在输送筒体1进料口11一侧的端面与输送筒体1的内部底面之间的拐角处。

本实施例在实际应用时,在从动锥齿轮7和主动锥齿轮6的外围罩有防护罩,防护罩与电机5的外壳固定连接;有效提高装置在运行时的安全性。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若干个喷水出口4中每三个喷水出口4为一组,每组三个喷水出口4中相邻两个喷水出口4之间的夹角是120度;用以提高喷水出口4的喷洒均匀性。

本实施例中,位于输送筒体1内部的螺旋输送轴2空心部的长度等于螺旋输送轴2实心部的长度;防止输送筒体1内部过于潮湿,在实际应用时,位于输送筒体1内部的螺旋输送轴2空心部的长度也可以小于螺旋输送轴2实心部的长度。

本实施例中,喷水通道13的轴线与螺旋输送轴2的轴线重合,喷水通道13的直径是螺旋输送轴2的直径的五分之一;用以保证螺旋输送轴2的结构强度。

本实施例在工作时,输送筒体1的其中一端顶部设置有用于与石粉粉尘收集桶14底部出口连通的进料口11,输送筒体1的另外一端底部设置有出料斗10,输送筒体1的内部设置有螺旋输送轴2,位于输送筒体1内部的螺旋输送轴2轴身上设置有螺旋输送叶片3,螺旋输送轴2空心部的内部设置有喷水通道13,喷水通道13的入口处位于输送筒体1端面外侧的螺旋输送轴2空心部的端部,且在位于输送筒体1端面外侧的螺旋输送轴2空心部的端部安装有旋转接头8,旋转接头8的出口端与喷水通道13的入口处连通,旋转接头8的进口端通过管道与外部喷水输送装置连通,位于输送筒体1内部的螺旋输送轴2空心部的轴身上形成有若干个与喷水通道13连通的喷水出口4;收集桶14内部收集到的石粉粉尘经进料口11进入输送筒体1内部,经过加压后的水通过旋转接头8进入喷水通道13,并由喷水出口4喷出,使螺旋输送轴2在螺旋转动输送石粉粉尘的过程中,同时对石粉粉尘进行喷水,湿润石粉粉尘,湿润后的石粉粉尘最终从出料斗10被装入袋中运输,实现在清理收集桶14的过程中,使收集到的粉尘不会二次漂浮造成污染,始终保持生产作业环境卫生,适用于需要经常频繁的清理收集桶的石材加工企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专利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