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桶渗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32145发布日期:2019-11-27 17:51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垃圾桶渗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桶领域,具体说涉及一种垃圾桶渗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人民关注的重点,垃圾桶已经成为社区中处理垃圾的必需品;目前社区中普遍使用的垃圾桶主要体现的是垃圾的装载功能并有垃圾渗滤液渗出在垃圾桶周边的地面上,污染环境。有些社区会定期组织人员用专门的清洗车去清洗垃圾桶,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人力和资源的浪费。

专利号为201611227924.0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环保型垃圾桶及其使用方法,上桶盖、桶体和底座,所述桶体分为三层,上层为垃圾储存层,中间层为抽屉式填料层,下层为垃圾渗滤液收集层,各层之间通过层板间隔,在所述抽屉式填料层内装填有用于除臭和吸附垃圾渗滤液的复合滤料,所述上桶盖的上端部相连有一底部开口的捕蝇器体;虽然设置了垃圾渗滤液收集层,但现在社区垃圾桶普遍采用垃圾车统一收集垃圾,垃圾桶直接通过垃圾车收纳,垃圾渗滤液没法直接进行收纳,还需要首先将最下层的垃圾渗滤液去除后在进行垃圾的收集,操作繁琐,不适于垃圾车收集垃圾的垃圾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总的来说是提供一种能够将垃圾和渗滤液分离的垃圾桶渗滤装置;详细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取得有益效果在后述内容以及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中内容具体描述。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垃圾桶渗滤液装置,包括外桶,桶盖和内桶;所述外桶内壁一侧设置一条卡槽;相对的另一侧设置一道隔板;

隔板的上边缘与卡槽的顶边缘齐平,隔板的两端与外桶内壁固定连接为一体,隔板的底边缘位于外桶高度的三分之二处,隔板的底边缘处还设置一个导流板;

所述内桶桶口相对的两条顶边上固定设置有固定杆;每一根固定杆的外端都设置一个倒钩,倒钩分别与隔板、卡槽卡和固定;

所述内桶的桶底开设至少一个方形底孔,内桶的侧壁上设置至少一个方形侧孔;侧孔的面积大于底孔;所述侧孔上安装有梯形侧渗滤器;所述底孔上安装有底渗滤器;

所述侧渗滤器是由平板和四个侧板组成的中空结构;所述侧板上开设至少一个渗滤孔;

所述底渗滤器为立方体结构,立方体的四个立面上均设置至少一个渗滤孔;

所述侧渗滤器的底面积大于侧孔,并将侧孔完全盖住;

所述侧孔面积大于底孔;

所述隔板一侧外桶的外壁上设置两根水平的连杆,每一根连杆的外端都固定安装一根垂直的支撑杆,两根支撑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一根水平的手柄;

隔板与其相对的外桶内壁之间形成渗滤液通道;渗滤液通道上方,连杆连接处下方的外桶内壁上安装有定位扣,在定位扣相对的隔板上设置折页,折页的高度低于定位扣,折页上活动连接有挡板,挡板另一端卡和在定位扣上方,挡板能够绕折页在定位扣上方至隔板之间的位置转动;

与安装有手柄的外桶内壁相对的另一侧,桶口上设置活页,活页活动连接有桶盖,桶盖面积大于桶口面积;

没有安装手柄和活页的外桶内壁上,每个顶边设置两件卡扣,卡扣与固定杆配合将内桶固定在外桶内部,并将外桶分为垃圾区,渗滤液区和渗滤液通道。

有益效果:通过内桶外桶以及隔板的设置将垃圾桶分为垃圾区,渗滤液区和渗滤液通道,进行垃圾车垃圾清理时,直接与垃圾车连接进行垃圾倾倒,渗滤液通过渗滤液通道直接进入到垃圾区的渗滤液收集区,方便简洁,不会造成渗滤液的外漏或者倾倒的不便;垃圾桶结构简单,成本低,适宜于社区广泛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一种垃圾桶渗滤装置主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一种垃圾桶渗滤装置a-a剖视图;

附图3:一种垃圾桶渗滤装置的侧渗滤器主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桶盖;2-倒钩;3-卡扣、4-卡槽、5-侧孔、6-侧渗滤器、7-渗滤孔、8-折页、9-底渗滤器、10-外桶、11-垃圾区、12-桶底、13-滤液区、14-导流板、15-隔板、16-滤液通道、17-挡板、18-定位扣、19-连杆、20-支撑杆、21-手柄、22-固定杆、23-内桶、24-活页、25-平板;26底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垃圾桶渗滤装置由桶盖1、外桶10、内桶23、在外桶10的桶口一侧设置两个活页24,在活页24上安装一个桶盖1,桶盖1的面积大于桶口面积,且能绕活页24自由转动。在活页24下方的外桶10内壁上设置一条卡槽4。在外桶10与活页24相对的外壁上设置两根水平的连杆19,在每一根连杆19的外端都固定安装一根垂直的支撑杆20,设置一根水平的手柄21,将手柄21固定安装在两根支撑杆20的顶端。在外桶10安装手柄21一侧的桶内部设置一道隔板15,隔板15的上边缘与卡槽4的顶边缘齐平,隔板15的两端与外桶10的内壁固定连接,隔板15的底边缘位于外桶10高度的三分之二处,在隔板15的下边缘设置一个导流板14。隔板15与手柄21一侧的外桶10内壁之间形成一个渗滤液通道16,在渗滤液通道16上部一定位置处的外桶10内壁上固定设置一个定位扣18,在隔板15上设置一个折页8,折页8的高度略低于定位扣18,在折页8上安装一个挡板17,挡板17的另一端恰好卡在定位扣18的上方,挡板17可以以折页8为中心自由转动,转动范围为定位扣18上方至隔板15之间。在正常状态下,挡板17处在封闭状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垃圾渗滤液的异味溢出。当进行需要倒出垃圾时,挡板17在重力的作用下会自动打开,方便渗滤液通过滤液通道16流出。在外桶10桶口没有手柄21和活页24的另外两个顶边上设置四个卡扣3,每一个顶边上都设置两个卡扣3。

在内桶23的桶底12上开设至少一个规则的正方形底孔26,在内桶23的四个桶壁上开设至少一个正方形侧孔5,侧孔5的面积均大于底孔26。在内桶23桶内侧所有的侧孔5处都安装一个梯形的侧渗滤器6,侧渗滤器6由平板25和四个侧板组成,侧渗滤器6的内部中空,侧渗滤器6的底面面积大于侧孔5并将侧孔5完全盖住。在侧渗滤器6的四个侧板上都设置至少一个渗滤孔7。在内桶23桶底内侧所有的底孔26处都安装一个立方体的底渗滤器9,在底渗滤器9的四个立面上都设置至少一个渗滤孔7。在内桶23桶口相对的两条顶边上都固定设置四根固定杆22,在每一根固定杆22的外端都设置一个倒钩2,倒钩2恰好卡在隔板15和卡槽4上。将内桶23放置在外桶10内部,通过卡扣3和固定杆22将内桶23固定在外桶10内部。外桶10被分为垃圾区11、滤液区13和滤液通道16。

当进行垃圾收集时,打开桶盖1将垃圾放入内桶23内部的垃圾区11内,垃圾中渗滤液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侧渗滤器6和底渗滤器9上的渗滤孔7渗入滤液区13,从而将垃圾和渗滤液初步分开。当进行归集转运时,将桶盖1翻开放至外桶10的外侧,将垃圾桶的手柄21与垃圾转运车对接,将垃圾桶抬起,挡板17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打开,外桶10底部的渗滤液通过滤液通道16进入垃圾转运车的滤液收集区,垃圾通过内桶23的桶口进入垃圾转运车的垃圾区。

本实用新型充分描述是为了更加清楚的公开,而对于现有技术就不再一一例举。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多个技术方案进行组合是显而易见的。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